语文课堂致力“三化”
2017-03-08黑龙省同江市向阳镇中心校朝阳小学焦维凤林德萍焦维艳
黑龙省同江市向阳镇中心校朝阳小学 焦维凤 林德萍 焦维艳
一、创情设境,兴趣化
(一)用语言的力度激发兴趣
教师的语言力度能有效的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三寸之舌,胜于九鼎之师”,就是语言力度的真实写照。教师要把话说“美”则是一个教师的素质、修养、能力、品质的全面综合反映。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极大的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学的轻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有的甚至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可以用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唤起他们对美的体验和追求。语文课堂的导入是一堂课的伊始,是切入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入,用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的语言,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可使学生悄然动容,或神思飞敏,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境界。
(二)文尾延伸,激发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一堂好课不但要有好的导入,还要有好的结尾。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无穷。好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有些课文故事情节清晰,结尾言未尽而意未完,耐人寻味,可将原文的终点作为读写的起点,联系生活和课文的实际,展开合理想象延伸课文内容。
(三)媒体辅助,激发兴趣
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声音清晰的感知材料,产生愉悦的视听效应,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刺激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电教媒体的优化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及其重要的,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电教媒体将抽象的内容变的直观、生动、形象、灵活、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激起情感上产生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二、力求实效,本真化
(一)语言文字的本真
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时时注意语言、文字训练,在每一篇课文中,教学目标都规定要认识多少多少字,会写多少多少字,理解哪些哪些词语,积累好词好句。从目标看,不管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字词句就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发展语言就要从字词句抓起,掌握了生字,理解了词语,积累了好句,这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是难能可贵的,作为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训练要有较高的解读能力,应随文章理解词语,或联系生活经验或放到具体语境中进行,也就是我们老师应注意文章情境下和生活情境中的语言实践,我们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这样的回答:“这个句子写的真好,因为是比喻句。”孩子眼中只有修辞现象,而无情节现象。我们的老师要从表达效果出发,让学生感受这样写的妙处,再展开去,从运用的角度进行迁移,这样积累下的语言才是活的、真的。
(二)朗读本真化
许多专家们一直倡议语文课返璞归真,呼唤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就要在读中悟、悟中读,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两者密不可分,语文课中学生要用朗读表达内心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温和,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安排多种形式阅读,如自由读,师生对读,引读等,然后再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说感悟,教师注重读书中理解,悟中品读,就会减少师生间对文本繁琐的内容分析,冗长的谈话,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是多读多悟,苏东坡读书就主张“好书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俗语也强调了多读。
(三)课堂设计的本真
在学校里,每学期都要进行教研课、各种级别的赛课,做课教师要经历选拔,被选入参赛的教师在赛课前就要进行课堂设计,就会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设计教学,这样的表演课要经过精密的包装,浓墨重彩的雕琢,精心的加工,然而很多表演课过后,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老师课堂设计追求形式多样,活动多,气氛活,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内容的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运用,充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煽情,一切都遵循固定的路线完成着教学的进程,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按部就班,颇有引君入瓮之嫌,或者展示课件美轮美奂,看的眼花缭乱,热闹非凡,或者把词意归于小组讨论解决,不管词意是具体还是抽象的。从形式上看,不错,但实际上有收获的学生太少,大部分学生充当观众,以上现象足以说明有些教师没有深入领会语文课堂的精髓,被课改的气氛所左右,由此说来,提高语文能力靠的不是形式,而是平淡厚实的语文本色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常态课,它无需教师长时间加工、剪裁、修炼、预设,只是确定一条主线,不需死搬教条,方法要灵活多变,在未知的教学行程中,靠教师的智慧、功底、捕捉、感染意外的生成,有自然天成之美,这样的课堂基本以学定教,鼓励学生质疑,学生的问题在教师高超的调控下,指向文章的核心,大教育家魏书生在各省市巡回做课,以恬淡自然、朴实清新的常态课定格在“内涵美”的永恒。
三、立足实践,生活化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应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强语文学科的社会实践以及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有意识的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语文中的现象和情境展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语文学科本是一种艺术,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不喜欢枯燥的课堂结构,作为语文教师方法要活,要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
总之,我们教师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适当选择一些手段。把枯燥的课堂结构努力达到兴趣化、本真化、生活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养,加强生活体验,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