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2017-03-08广西桂林市永福县永安乡凤凰小学韦万刚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五壮士文心层层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永安乡凤凰小学 韦万刚

一、简约而不简单

观察常态课的课堂,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课文或者因为太长,或者因为教师研读不够仔细,教学时经常会出现理不清教学内容、语言训练繁杂而零乱的情况,教师教得没有头绪,学生学得如坠云雾,不知所得。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学缺少了明朗的主线,出现了“踩着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状况。反观许多成功精彩的课堂,教学主线总是异常清晰,线上的大珠、小珠安排得恰当精彩,引人注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语文课堂怎样才能做到结构简化、线索清晰呢?采用简洁有效的教材处理办法——“一线串珠”法。重点体现为“三个一”:抓住一个适合的切入点、找到一根串连全文的主线、确立一个语言训练的立体板块。什么是切入点?打个比方,一篇好的文章就像一个球,是球一定有一个“球心”。就文章而言,就必定有一个“文心”,即平常所说的“文眼”或“线索”,在研习教材时只要紧紧围绕这个“文心”,不断地“去长变短”,把文章读成一个词,读成一条线,进而通过“一线串珠”将精心设计的各个训练点有机地组成立体的训练板块,使语言的理解、品味、积累和运用始终围绕“文心”,贯穿一条主线展开。这样,课堂教学才会做到内容简约、环节简化、方法简单。

二、丰厚而有度

曾几何时,资料补充、资源拓展成为语文教学的某种时尚。凡公开课,课课有补充、课课要拓展。有些教师一拓就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甚至无法无天,开发资源过度了,搞了太多与课文无关的资源。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毕竟还是有边界的,语文课程如果没有边界意识是很容易被泛化、被自身消解掉的。即所谓的语文课程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

关于如何有效拓展,我们来回顾一下一位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师共安排了两次拓展。第一次拓展安排在学生品读“同志们,用力砸”一句时,由于红色经典离学生越来越远,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情感、文本情感以及作者的情感三者融合为一呢,教师此时恰到好处地补充了一段有关日本人罪行的资料,缩短了学生理解文本上的差距,为他们读出句中的仇恨之情起到了很好的渲染和铺垫作用,这样的拓展就显得非常必要。第二次拓展是教师在一段深情的总结语之后,加入了一个有关五壮士的补充材料。用时不多,却很有必要,目的就是为了促情练说,让学生面对纪念碑说出自己的感受,此时的表达就是学生整堂课的感情蕴积的总体抒发。在这个点上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呈现这么一段材料,学生抒情练说的层次才能上去。之后,教师再顺理成章地出示一段练笔,即“师生共谱英雄赞歌”,这不仅是拓展,更是一种说与写的迁移,让人不由得想到了“曲终收拨当心划”这句诗,整堂课给人完美收束之感,训练层次清晰、主线突出。

三、充满语文味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这本来不成其为问题。然而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出现繁杂、臃肿甚至非语文的现象,令人担忧。语文味应该如果去体现和提炼呢?方法很多,如“品味咀嚼”法和“层层剥笋”法。记得一位专家说过:“语文教学应当提倡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咬文嚼字,从而使学生的语感伸向言语形式的各个‘角落’,真正品出它的味来。”打个浅显的比方,语文就像一杯清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法,有的牛饮一通,有的细细品尝,有的一泯、二品、三回味,其中的滋味怎么可能相同!细读文本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在读中感悟,深入咀嚼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语文课堂才可能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如何使用“品味咀嚼”法细读文本,一位教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这一课的教学给我们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洋人轧死路人得意扬扬,巡警反而训斥不幸妇人”一段的解读上。在这一处展现“中华不振”深层原因句子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得意洋洋、欺凌、训斥、惩处”等重点词语,咬文嚼字,反复品味,从而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情境,深切感受中华不振。这一环节的教学采用的就是“品味咀嚼”法。

我们再来说说“层层剥笋”法。所谓“层层剥笋”,就是教师从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某一点切入,然后有步骤地层层展开,逐步深入,直至最后接近或达到感悟的中心。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内在情感丰富的句段,对于深入培养学生语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有两处重点句的品读处理颇具匠心,很有“层层剥笋”之感。第一处是“引上绝路”部分关于班长和战士们壮言壮行的教学。这段语句的学习教师运用“抓重点词句朗读体会”的方法,先让学生读出整体感受,然后在学生坚定的朗读状态中切入“斩钉截铁”,理解这是怎样一种状态,并通过“走”字和感叹号的品读感悟班长坚定的决心,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品读。接着教师抓住“绝路”一词,反复研读体会班长的英雄之举,体会五壮士心中的那一份悲壮,这是第二层次的读。第三层教师进一步通过“紧跟”“热血沸腾”等词语的解读,感受五壮士的目标一致和勇于献身。教师就是这样以“斩钉截铁”为切入口,层层剥笋式地直至中心,最后凸现人物的高大形象,层次非常清楚。教师对“层层剥笋”法的第二处运用是在“顶峰歼敌”部分壮士举石砸敌的句段中。第一个层次,先找出班长的五个连贯动作和如火般的壮语初步练读,当学生因种种原因无法读出那份深层次的仇恨时,教师动情描述一段精心设计的关于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材料,引发学生的仇恨,并通过读渲泄出来,这是第二个层次。但还不够,在第三个层次中,教师再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引读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壮士们的英勇豪迈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就是层层剥笋之法的综合运用。

总之,语文课只有做到简约、丰厚并散发着浓浓的语文芳香,教学的春天才可能真正向我们走来。

猜你喜欢

五壮士文心层层
层层批示≠层层落实
层层请示≠层层重视
狼牙山五壮士
——根据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编写
冬天来啦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
女人味,层层绽放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妙对
烈士的鲜血浇灌出民族解放胜利之花——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