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优美语句,优化课堂教学

2017-03-08广东省湛江市第九小学吴少琼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6期
关键词:圆明园语句动作

广东省湛江市第九小学 吴少琼

课文中的语句,是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元素。而优美的语句更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主题,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因此,在课堂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不仅要让他们明白语句所表达的含义,而且让他们领略其精妙所在,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这是阅读过程中一种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体验,而且可以使其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课文,得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以下是我个人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对比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欣赏语句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达的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领略其精妙所在。

如我在上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最后两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先抓住重点的字“孤”“ 尽”“唯”让学生品。接着出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最后两句“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让学生通过对比来讨论这两句诗的异同,进而品味这两句诗的“精妙”。通过对比会发现这些诗句共同点是:没有一个“离”“愁”“别”“绪”,只有诗人在送别朋友的地方“发愣”。但这一“愣”却不是我们平时的“发呆”,而是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已达到极至情况下,才无意表现出来的动作,毫无造作掩饰。而这一小小的细节“动作”却更能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的这种表现手法显得与众不同而又妙在其中,真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品到这,读者无不感到这种手法的新颖独特,不得不佩服诗人这种手法的“精妙”。然而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美感享受。

二、还原法

还原法是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优美语句时,通过对字、词、句、的精确分析,让这些语句现出“原形”,使学生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去体验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并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与作文的能力。

如林晓飞老师上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的一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初看这个句子,感觉比较深奥,但只要我们抓住重点字词进行精确分析,让这个句子现出“原形”。就会发现这句子用词是多么的准确、意蕴多么的耐人寻味。林晓飞老师就是抓住“不可估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了解圆明园的各种珍宝和文物的价钱来理解着句话的意思。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到:圆明园它是万园之园,里面有各种风景名胜,还有各种珍贵的文物,单单一个生肖铜像就拍卖9千多万元,但这4个铜像还只是圆明园中珍宝的九牛一毛。读到这,学生会想,这么值钱的文物被白白地毁灭,那损失不是很……这时句子的“原形”就出来了。“不可估量”的意思很自然指的是损失巨大,估计不出来,损失无法计算。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也产生了伤心的难受,激起了对帝国主义的痛恨,同时也产生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分析到这里,学生的思绪也许会飞到1860年,想象着圆明园被毁灭时的痛恨……这真所谓的“越想越有东西想”的美学效果。

三、联想法

在欣赏教材优美语句的过程中,有时应充分展开联想,把语句所表现出来的形象设身处地回归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体会与感悟,从而加深对语句的理解。或者将优美语句所反映出来的形象与生活中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再由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物的特征,进一步联想到教材中语句的审美意图,从而体会作品的意境。

如陈霖老师上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一课,其中的一句他要求学生回归到生活中来体会: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在欣赏这一句话时,他让学生找出这句话的动词,然后联系生活,假如自己也像作者这样“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怎样呢?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想象来体会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四、练习法

练习法,指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如填空、动作示范等),使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的情感的丰富或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的一种方法。如王荣老师上的《爬山虎的脚》一课,在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爬山虎脚爬的一系列动作后,她设计了这样的练习:给下面动作词找回自己的家“变、巴、触、贴、拉、爬。”填好后老师问:把这些动作词的顺序调乱一下行吗?在同桌交流后老师与学生伸出手掌示范做“触”的动作,让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触”是轻轻地碰。接着老师问“巴”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设计关注了学情,学生在动手与动脑想结合的练习中,很直观又深刻地区别了这两个词的意思,更好地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性。

以上是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欣赏课文中优美语句的几点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欣赏方法,帮助学生去品读优美语句的精妙所在,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感,使其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课文,进而去优化课堂教学。当然,语言的赏美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同时,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时,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倾向,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个学生的“感悟”,争取使学生的赏美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圆明园语句动作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重点:语句衔接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动作描写要具体
满江红·圆明园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