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应成为语文课堂的“聚光点”
2017-03-08广东梅州市蕉岭县实验小学陈丽春
广东梅州市蕉岭县实验小学 陈丽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准确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重点在于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教学时,我们要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学习,掌握语言知识,丰富语言积累,习得语言表达,加强语用教学。“语用”,应成为语文课堂的“聚光点”!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语用教学呢?
一、加强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也是培养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也道出了朗读对于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上老师设计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能逐步加深学生对词义、句义的理解,在反复的不同层次的朗读训练中感悟各种修辞的妙处,感受文章的美感,进而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比如,教学《理想的风筝》,讲到课文第二自然段春天美景描写时,学生刚读一遍两遍,只能简单理解这段文字就是描写春天美丽的景色。可文章一开始为什么要写这些美景呢?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继续往下读,朗读到后面刘老师“笑谈腿疾”“旋转板书”“放飞风筝”以后,再引导学生回读这部分内容,学生就会读出这连翘花仿佛就是刘老师的影子。学生熟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到了情感,再带着美好的情感把内容一遍遍地朗读出来,就能读出课文的语言所蕴含的魅力。
二、强化品析,在品析中体会语言的精妙
中国汉语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有着很深的奥妙,一句话为什么这样说?一句诗为什么要用这一个字,为什么不能换一个字?备课时老师要有意识关注文章用得特别精妙的词句,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品味语言的精妙。
比如,在教学《鹿柴》这首古诗时,我首先让学生读诗,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诗句美丽的意境,一起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老师问:“王维的诗歌一向被誉为诗中有画,读完王维的《鹿柴》后,你们感受到一副怎样的画面呢?”有的同学说:“感受到一幅深林幽静的画面”“对,整首诗突出了一个‘静’但是作者却是以动衬静,哪位同学能举例告诉老师诗中如何以动衬静的呢?”“老师,诗中写‘但闻’‘人语响’幽深的深林里只听到人声,可见这深林是多么幽静啊!”“非常好,这就是这首诗歌最独到之处,也是千古流传之处,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然而整首诗却给人以静的感觉,大家习作时也可学习这种以静衬动的反衬表现手法”。一个“但闻”就品析到了深林幽静的意境。
三、引导仿写(说),在仿写(说)中提升语用能力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写作可以模仿,许多大作家也是从模仿走过来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正是语文打功底的时候,小学阶段也正是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教学中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挖掘教材中精彩的语句,特殊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在模仿中进行遣词造句,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如学生在学习《怒吼吧,黄河》一文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艰苦情景的描写 “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暴风雨中折翅的小鸟;时而行云流水,欢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林间小溪;时而气势雄伟,苍凉悲壮,如同那浊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黄河……”排比句式,比喻修辞的运用及对仗的表现手法都是学生仿写练习的极好范本。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的:
生1:冼星海时而在那想怎么谱,时而在那写着,时而在那轻声唱着,时而在那比比画画。
师:不错,你能用上4个“时而” 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写出冼星海谱曲的情景。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生1:冥思苦想
师:是啊,概括得多好,那怎么写,怎么唱,怎么比划的呢?你还能不能像刚才一样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呢?
生1:只见冼星海时而托着腮帮冥思苦想,时而提起铅笔奋笔疾书,时而捧着稿纸轻声吟唱,时而甩开膀子振臂高歌……
师:真不错,这样一改,同学们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呢?
生:语言更简练了,对仗很工整了,很有诗意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师:真是孺子可教也!接下来同学们的仿说可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要注意用词的准确,对仗的工整。
师:比如——?
生:刚才的“托着腮帮”与“提起铅笔”“捧着稿纸”“甩开膀子”;“冥思苦想”与“奋笔疾书”“轻声吟唱”“ 振臂高歌”
在这样一步一步引领学生锤炼语言的同时,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仿说(写)中得到飞扬。
四、尝试创新,在创新中飞扬学生个性
模仿虽然可以给学生一个标准,一个指导,但是语用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模仿,语用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恰当的运用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要突破模仿的局限,进行语言文字应用的创新。如在学习完《草虫的村落》后,学生对这篇文章特别感兴趣,作者以优美的笔调,把平常人们忽视了的草虫世界描写得情趣盎然。对于文中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描写:草丛是村落、甲虫是村民,还有游侠、远方的亲戚、音乐家、工程师……更是让孩子们读起来眼睛亮闪闪的,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趁着孩子们的读书热情高涨之时,我引导孩子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新:孩子们,你眼中的草虫的村落又是怎样的呢?请快快拿起你的笔写下来吧。看:长腿的蜈蚣正在进行长途拉练,细小的蚂蚁正在紧急搬家,漂亮的甲虫正在翩翩起舞,好斗是蛐蛐正在勇猛对抗……孩子们的笔下也有一个情趣盎然、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使人读后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乐而忘返的草虫的村落。
聚焦语用,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语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学生们打开学习语言的空间,让“语用”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聚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