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医疗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作用分析

2017-03-08邱会芬鲍玉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1期
关键词:医患医疗机构社交

王 雯,邱会芬,鲍玉荣*

(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北京 100853)

互联网医疗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作用分析

王 雯,邱会芬,鲍玉荣*

(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北京 10085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模式已经进入了医疗领域,本文从医患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互联网医疗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作用,希望对医疗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互联网医疗;医患关系

紧张的医患关系是目前我国医疗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而互联网医疗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契机,只有认识到其在新型医患关系构建只能够的作用,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医疗发展。

1 互联网医疗对构件新型医患关系的作用

1.1 线下诊疗服务更加便捷

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与普及使医患信息变得更加多元化,这对于线下医疗服务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首先,互联网医疗借助了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患者在获取医疗信息时能够更加快捷、明确,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医疗信息的多样化也赋予了患者更多的主观意识,使其能够在就诊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判断与选择[1]。此外,医患信息的多样化也给医生提供了很大帮助,互联网医疗不仅给医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学习、自我提升的机会,还会使其面临被患者选择的问题,从而提高医生工作积极性。

1.2 加强医患交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互联网医疗正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移动诊疗等方式加强医患间的交流,深化医患间的信任关系。医院可以利用多样化的网络平台建立医患交流平台,一方面嫩够进行医学知识普及,为我国医疗整体水平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也能够在网络平台上提供预约门诊、网上挂号、缴费等线上诊疗服务,有的医院还能够提供在线诊断服务。这些移动诊疗服务能够使医患沟通更加密切,使医患交流问题的出现几率大大降低,大大改善医患关系。

1.3 医疗社交网络的沟通桥梁作用

除医院建立的医患交流平台外,互联网上还存在着很多医疗社交网络平台,这些平台借助PC端与移动端,以社交软件或社交论坛等形式实现医患交流。目前市场上的医疗社交软件种类由很多,其各自的群体定位也不同,如医学论坛网、医脉通等平台以为医生间提供交流平台为主,而39健康网、春雨医生等则是以就医参考、健康咨询为主要定位。另外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与手机APP形式的医疗社交平台也在不断涌现。网络医疗社交平台前景广阔、竞争激烈,对于医疗合作模式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新型的医患关系也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1.4 缓和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下,医患关系非常紧张,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医患间的信息不对称。医患信息不对称使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患者则失去了就医选择的能力,医患双方在这种情况下,都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行为,这会直接导致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使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而在互联网医疗下的新型医患关系却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医患交流平台能够将医疗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同时还打开了医疗市场,使医疗机构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医疗机构在医患关系中的角色定位由此开始向服务者转变。

2 基于互联网医疗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措施

2.1 科学化管理

想要互联网医疗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必须要进行科学化的医疗管理。医疗机构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疗管理模式,通过相关系统软件的开发进行医疗管理,对机构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整合,提高医疗机构整体的运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建立先进的医疗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医疗问题的处理,如个人健康跟踪档案、医疗事故统计分析等,这样不仅能够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也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2.2 创新诊疗方式

在建立科学化医疗管理模式的同时,医疗机构也要对就诊方式的创新。传统的诊疗方式比较单一,效率也非常低,给患者的就诊增添了许多不便,医疗机构应对实际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改进[2]。如传统就诊由于人力限制,缴费窗口较少,繁琐的缴费往往会耽误患者很长时间,医疗机构可针对这一情况采取支付宝、微信付款模式,或设立自助缴费系统,为患者节省时间。还可以针对患者取药难的问题提供药品配送服务,将时下流行的配送服务与医疗结合起来,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2.3 加强医疗宣传

当今社会的网络信息技术非常发达,但对于医疗信息的宣传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医疗宣传的落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人们对于医疗信息资讯大多不感兴趣,这影响了医疗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为制造热点,过于关注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损害了医疗行业的整体形象。因此,医疗机构应积极建立网络公众平台,宣传医疗知识,提高医疗机构的公信力,进而改善医患关系。

3 结 语

总之,互联网医疗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只有以之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才能够构建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

[1]谢文照,龚雪琴,罗爱静.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09):6-9.

[2]孟 群,尹 新,梁 宸.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04):356-363.

R19

A

ISSN.2095-8242.2017.061.12076.02

王雯(1988-),女,汉,山东省滨州人,技师、初级,本科,研究方向:远程医学、临床医学

鲍玉荣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医患医疗机构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