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精神科病人的躯体共病性研究

2017-03-08熊生杰杨未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1期
关键词:共病精神病人精神疾病

熊生杰,杨未平

(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五病区,四川 自贡 643020)

老年精神科病人的躯体共病性研究

熊生杰,杨未平

(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五病区,四川 自贡 643020)

疾病是现阶段人们最为恐惧的部分,其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状态,同时还会对工作和生活的安排有一定的影响。老年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在长期生活和工作当中,他们的身体机能和素质都处于下降和衰退的阶段当中,因而共病性便成为他们患病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特点。况且人的生命本就只有一次,因而生命前期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老年时期的身体素质,从临床治疗的病人情况来看,大多数老年病人通常都有多种躯体疾病同时存在,因而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会更多,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也需要更加谨慎。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老年;精神科患者;躯体共病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阶段当中,疾病治疗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患者所需要承受的痛苦基本都能够通过药物或者是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控制[1]。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在早期生活和工作当中已经适应且比较习惯了繁华和热闹的状态。在进入暮年之后他们的生理机能处于下降的阶段当中,但是心理上却还未能够及时转变过来,所以在入院接受疾病治疗的时候在心理上还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共患躯体疾病的倾向会更加明显,而且从老年精神病人的临床表现来看,他们基本都是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共存,因而在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相互作用之下疾病的治疗会更加困难[2]。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借鉴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在此次对于老年精神科患者躯体共病性的研究当中,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精神科患者患者100例,平均年龄70岁,其中具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总共25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有35例,精神分裂症的有28例,其他类型的精神患者有12例。这些病人的资料都比较完整,而且也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在研究当中主要是调查了所有患者精神科的诊断以及具体的疗效,对他们的合并躯体疾病和诊断也进行研究,同时对于是否有合并病以及具体的合并病种数进行相应的处理。

2 结 果

在对调查和早就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之后可以明确具有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人数以及类型。其中具有合并病的患者总共有94例,每一位患者所合并的躯体疾病种数在0~5种类型当中,平均是有1.08种。在精神疾病的躯体疾病共病当中主要是包含有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阿尔釆末氏病等,其共患躯体疾病分布当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是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感染和高血压比较多,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脑血管病和高血压问题比较严重,阿尔釆末氏病患者则是脑血管病和感染比较多[3]。

3 讨 论

所谓的共病性实际上就是患者在某一个时间段当中同时会患有两种以上的疾病,这种情况便是我们所说的共病。在精神科当中多种精神疾患同时存在的情况比较常见,而且在这种相互影响的情况之下还会增加疾病的复杂性,与此同时还会对治疗手段和医疗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共病性是在老年精神科患者当中所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与人体自然发展和生理病理的表现相一致,这些患者当中合并躯体疾病病种数最多的就是由于脑血管病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从这些疾病所属的类型来看,大多数都是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础性疾病,如果其不能够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那么患者的病情便会出现加重的趋势,从而使得精神障碍程度也相应增加。躯体疾病会增加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在这种情况之下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的时候所选择药物的范围和种类会更加狭窄,这样便会使得对于药物剂量更多以及治疗效果不够明显。从对于患者的调查当中还可发现采取封闭治疗的患者感染的可能性更大,由于他们平时活动量比较少且环境密度还比较高,因而在治疗和恢复期间需要加强对于他们的锻炼和体质的增强,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感染。所以在对老年精神科患者躯体共病性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先明确其主要的障碍和共病种类,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也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由于人生轨迹和时间的影响,老年精神科患者患有躯体共病的比重很高,所以在临床当中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就需要对其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躯体共病的情况。在进行治疗的时候还需要有专业性处理躯体疾病的设备和仪器来进行辅助,所以专业主治和护理人员就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在培训的过程当中使他们了解到更多关于老年精神科病人躯体共病性的治疗情况。然而宥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文章当中我并未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阐释,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1]李晓真,皮红英.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病人干预效果的分析[J].河北医学,2013(7).

[2]徐 英.老年精神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刘玉兰.老年精神病人临床观察技巧与护理[J].北方药学,2011(8).

R473.74

B

ISSN.2095-8242.2017.061.11907.0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共病精神病人精神疾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浅谈散偏汤合四逆散治疗偏头痛-抑郁症共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相关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