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家访护士”模式在我国家庭护理中的借鉴
2017-03-08张睫
张睫
浅谈英国“家访护士”模式在我国家庭护理中的借鉴
张睫
(南京卫生学校,江苏 南京 210038)
介绍英国“家访护士”模式,讨论其对我国家庭护理发展的可借鉴之处,并对家庭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英国;家访护士;家庭护理;借鉴
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护理工作的重点逐渐由“有病治病”的遵医嘱治疗转移到“无病强身”的健康保障和健康促进上来。不断增长的社会护理服务需求与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使得推动社区居民家庭护理发展,必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社会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对优质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多,希望得到更便捷、优质的上门护理[1],因此,家庭护理发展前景广阔。不仅如此,现代社会,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而家庭护理的作用,也包括让病人身心健康,让家属情绪稳定,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改善生活质量。
1 现阶段国内家庭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高素质护理人才
在我国,家庭护理任务一般由社区护理人员承担。家庭护理不仅内容繁琐、对象复杂,而且属于不起眼的基层工作,这就需要提供这项服务的护理人员不仅了解相关医疗护理保健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一定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职业精神[2]。因为要求高、待遇低,所以目前国内一般的社区医疗机构只有2~3名护士,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另外,我国家庭护理人员通常由医院临床护士转岗而来,甚至由未接受过社区护理教育的人员担任,这就会出现知识技能不足、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
1 .2对护理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
从英、美、日等国家的家庭护理发展来看,护理人员获得处方权[3]和调动社会资源合作处置病人已成为现代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护理行业虽然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无论是管理机构政策层面还是社会互助支援层面都缺乏必要的支持,势必会影响家庭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3对家庭护理认识不足
绝大多数人认为,家庭护理就是照顾病人在家中的生活起居、指导服药、测量血压等,这种简单、片面的认识,低估了家庭护理的价值,也抑制了我国家庭护理事业的发展。
2 英国“家访护士”模式
“家访护士”在国内多称为“家庭护士、家庭护理人员”。家庭护理不能简单理解为在家中休养,家庭护士在治疗的各个环节起主导作用。护士根据护理工作经验解决可能出现的治疗、心理、环境、设施、护理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家庭护理质量[4]。同时,积极争取家属配合,根据病人心理变化调整护理方案,从而使病人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诉求都能获得满足。
2.1 “家访护士”的概念
“家访护士”起源于19世纪英国北部城市,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家访护士”这一角色由过去主要上门探访孕产妇饮食管理、母乳喂养、生活环境改善等,转变为更多地关注精神问题(产后抑郁)、社会问题(健康福利)、家庭健康问题(婴幼儿潜在肥胖)[5],甚至包括家庭内部隐藏的问题(家庭暴力、吸毒、酗酒等)。
2.2 “家访护士”模式
“家访护士”这一角色的存在,使得家庭护理从最基本的身体健康照护、免疫预防、营养指导等,提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心理层面。其基本模式是以家庭为中心,围绕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照护能力以及家庭及周边社区环境等方面开展服务工作,进行长期或短期家访,并配合地区护士、家庭医生、社会工作者[6]等,除了基本的生活和医疗服务外,必要时,还为所服务家庭成员提供心理、医疗等方面的指导[7]。
2.3 “家访护士”模式的优势
相对于院内护理,家访具有更真实、更自然的优势,护士与所服务家庭建立联系,家访中,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如观察儿童玩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程度以及有无家暴、酗酒、吸毒等的痕迹,得到对护理对象各方面状况更准确的护理评估,进而采取恰当及时的干预和护理措施。这些优势使得“家访护士”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护士,而是更贴近一个个家庭单元,能够给予家庭成员真正需要和渴望的生理与心理照护。这种心与心的交流,也可以帮助“家访护士”更好地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病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病人[8]。这种平等的人性化的观念,往往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所缺乏的。
此外,英国护理与助产学会(NMC)也制定了针对家庭护理的一系列指南,以供参考执行,对“家访护士”的日常护理工作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3 英国“家访护士”模式可供借鉴之处3.1加强人文教育,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家访护士”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贯穿护理工作始终,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获得较高的病人满意度和信任度打下了坚实基础[3]。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如生活方式、家庭环境、工作压力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医疗护理,只有将“人”放在第一位,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所以,在针对家庭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中,应增加人文教育课时,转变家庭护士只关注疾病的服务理念,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3.2 提高沟通能力
英国的护理服务将病人需求放在首位,护理过程中护士的沟通技巧作为级别提升考核中必须考虑的部分而得到极大重视[9]。我国护理教育以专业知识学习为重点,缺乏沟通技巧培养,因此,经常出现医护人员做出正确处理,但是得不到病人或家属认可,病人觉得医护人员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医患纠纷常由此而生。因此,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时,要预判性地分析沟通对象的理解能力和文化背景,采取最适合的沟通方式,并利用一定的沟通技巧鼓励病人坚持治疗或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将发生矛盾的可能性降低,而且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护理效果。
3.3 加强家庭护理人员培养
家庭护理与临床护理有所不同,所以,家庭护士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设定,应以家庭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将家庭护士作为专科护士来培养。早在1992年英国就开始在雷丁大学进行社区和家访专科护士培养。我国护理院校也有必要将家庭护理作为单独的专科或专业方向来设立。对于目前已经从事家庭护理工作的护士来说,接受针对性强、有促进作用的在职培训、继续教育也很有必要。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创设最有利于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家庭环境
家庭护理期间,护士需要调动一切资源,争取整个家庭的配合,目的就是使家庭环境更利于病人治疗和护理。包括室内根据病人情况保持通风和安静;调整家具陈设,方便病人移动,减少安全隐患;鼓励家庭成员主动与病人交流;在家庭内普及健康知识和基本急救技能,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等。另外,在家庭内讨论与病人有关的治疗护理事宜时,应征求病人意见,把病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将其视为“人”而不仅仅是“病人”。总而言之,要营造一个温暖、和谐、平等、健康的家庭环境。
4.2 做好必要的心理护理,调节病人情绪
既往医学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意义重大,紧张、沮丧、焦虑情绪不仅不利于康复,甚至有时还会使病情加重。因此,除了督促病人服药、接受治疗外,家庭护士还要想方设法消除病人对疾病的过分关注和不必要的担忧,鼓励他们走下病床,走出家门,与人交往,与社会互动,投入各种社会活动中去,这对促进病人康复将发挥积极作用。
4.3 协调、统合社会力量,帮助病人回归社会
人是社会性、群体性生物,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家庭护士个人的力量往往不足以解决病人所有问题,病人自身也有康复后回归社会,重新工作、学习、生活的需求,这就需要家庭护士能够从病人角度出发,帮助病人及其家属争取社会机构和福利部门的帮助。
南丁格尔在《护理札记》中说:“照顾病人的最佳场所就是在病人的家中。”作为护士的发源地,英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已经细致到了极高的程度,对其家庭护理先进经验的引进和借鉴,必然会给我国护理事业带来帮助,希望随着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家庭护理事业也能得到快速发展。
[1]闫红,温贤秀,李静.家庭护理的现状与进展[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9(3):229-230.
[2]卢蓉,张杪.我国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138-139.
[3]张孝平.浅谈当前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健康必读,2012,11(6):572-573.
[4]于梅.新编优质护理服务规范与工作管理指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Education Standard[EB/OL].http://standards.nmc-uk.org/PreRegNursing/statutory/background/Pages/B-ackground -and-Context.aspx.
[6]李敏,任小红,肖友平,等.国内外一级护理内容概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A):42.
[7]宋亚琴.英国社区护理见闻及借鉴[J].护理学报,2013,20(1):62-64. [8]胡亚南,张晓璇.英国护理教育与管理见闻[J].护理学杂志,2013,28 (13):84-86.
[9]陈良英,宋爱梅.社区护理中存在的人际沟通问题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2,13(9):108-109.
R473.2
A
1671-1246(2017)05-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