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
2017-03-08马勇虎
马勇虎
(延边大学 工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
马勇虎
(延边大学 工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当前,社会迫切需要技术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校企合作,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探讨如何建立资料整合及优化模式,以化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意义重大。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思路出发,全面分析了国内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改革措施,提出了新形势下该专业的人才培训与规划,同时也对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专业特色及校企合作提出了改革措施及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国家实施了公认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使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有效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人才。校企合作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还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深厚的基础,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深入研究专业特点及改革措施,突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模式要想实现更大的发展与进步,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学校十分主动、积极、热情似火,然而企业却相反,积极性不高,参与也不热情,其中缺乏政府的支持保障,面对经济利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只是一种短期的行为,电子工程信息专业与企业合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1.1 电子信息实验课程问题
学生的课程作业较多,相对的实验课时就在压缩减少,且部分实验无法与社会的发展接轨,学生对实验课没有足够的兴趣,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大部分实验是验证型,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缺乏创新,各个实验之间不系统,缺乏联系。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只是按照指导书进行,没有真正掌握原理,流于形式,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导致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受到影响。
1.2 实训设施落后老旧
电子技术正飞速发展,很多企业的电子技术和设备十分先进,但对于大部分的高校来说,政府财政投入的资金支持有限,一些教学、实训设施相对比较落后,一些学校为了能够节约成本,把企业淘汰的、相对落后的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训工具,学生的培养内容与实训的操作技术不相符,无法适应企业的生产、技术需求,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
1.3 师资团队缺乏创新能力
从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业务水平不尽相同,他们能够很快分析问题,有极好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缺乏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教师在学校生源、经济等压力下,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研创新,因此,师资团队缺乏创新能力阻碍了校企合作。
1.4 学校和企业的宗旨不同
决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学生的就业率,大部分学校在教学的基础上,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抓就业率。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如果与学校合作,企业在短期内没有盈利,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负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及人力投入,因此,即便是有企业愿意和学校合作,出于学生自身的安全、待遇、保险等考虑因素,在缺乏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校企合作也会受到影响,且地域和经济发展情况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 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立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如今,电子信息快速发展,高校必须联合企业全方面融入,共同培养“社会需求牵引、产学有机结合、校企紧密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基础,更要具备理论与实践技能,要具有创新精神,能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理论要指导实践,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搭建自主实践平台,这样才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2.1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熟悉相关设备的使用、维修、检测等技术。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要细化人才的培养方法,全面分析本专业的定位,根据其特点区别培养人才。
2.2 定位人才培养规格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研培养为全国统筹,应完善考研课程体系的建设,宣传和辅导考研工作,也可以与院校联合合作,鼓励学生出国攻读双学位。我校人才定位为技术性人才岗位,例如:网络规划工程师、网络优化工程师,因此,应拟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大企业急需网络管理人才,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面对相应的人才岗位需求。可以把企业课程引入到课堂中,让企业工程师进行授课,最终实现精英学生的自主就业。
2.3 建立校企合作的生产型工厂
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管理制度,学生在工厂进行实际操作生产产品,然后在社会和学校进行销售。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学校的教师骨干共同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发展电子信息专业的职业能力,从而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高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2.4 与企业建立产品售后服务公司
学校进行投资,企业的电子产品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从而建立某品牌的售后服务公司,企业严格管理运作模式,学生可以在公司对电子产品进行维修、加工、设计等。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创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5 建立生产科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
企业将已经立项的科研课题与高级教职工、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或者企业的技术人员、高级教职工和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共同研发新工艺,将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科研成果和专利项目转让给企业,让它们进行生产,从而达到科学研究促进生产、教学的目的,实现良性循环,激发教师、学生的创新热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解决了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为学生参加电子信息技术竞赛奠定一定的基础。
3 结语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现如今,国内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转型,高校在专业改革中致力于研究培养应用技术人才,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服务经济与社会,突出能力与实践改革。应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据人才需求优化改革,加强我国对高校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逐步摸索适合自身发展且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方式。
[1] 朱洁.“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研究[J].科技视界,2016,(26):377.
[2] 肖春芳,韩绪鹏.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电子测试,2016,(13):72-73.
[3] 杨岸,张群慧.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五过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20):76-77.
[4] 周永海.新形势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思路刍议[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8):59-60.
[5] 张建荣,郭金妹.“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129-130.
[6] 赵金宪,张春晶,王秀琴.电子信息多元化校企合作的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6):21-22.
[7] 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106-107.
Researchonthecurriculumreformofelectronicinformationengineeringspecialtyunderthemode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
MA Yong-h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2, China)
At presen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iscusses how to establish the data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mode, and resolve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Based on the idea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domestic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and planning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proposed reform measures and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G718.5
A
1674-8646(2017)19-0098-02
2017-07-28
马勇虎(1980-),男(朝鲜族),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