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评述
2017-03-08张国红
张国红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评述
张国红*
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作为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或结果,产生了技术、禀赋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发生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既有的贸易理论无法合理解释新的贸易模式,要求并推动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提升贸易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经济全球化成为推动当代贸易理论演进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影响深远。但近年来的反全球化的出现和蔓延,对全球化提出挑战。
经济全球化;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不仅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是指一系列要素、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以及服务产品的市场经济活动跨越地理界限,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使跨国界价值链在国际循环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
一种经济现象*HelmutWagner(ed.),Globalization and Unemployment Berlin :Springer-Verlag Berlin and Heidelberg GmbH amp; Co.K,2000,19.。具体来看,经济全球化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经营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旨在实现产品、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拓展了贸易产生的原因或基础以及贸易的影响。传统贸易理论难以合理解释新的产业内贸易现象,需要发展新的国际贸易理论提供更为合理的理论解释。所以,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国际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的经济现象,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全球化至少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WTO World Trade Report ,Trade in a Globalizing World,2008,https://www.wto.org/english/res_e/publications_e/wtr08_e.htm.第一个阶段经济全球化发生在1950年至1973年。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是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有限范围内推进,产生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日本和西欧等国是这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并催生了新贸易理论的发展;第二个阶段经济全球化发生在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冷战结束,使得经济全球化得以全方位推进,美国等发达国家是这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导者,发展中国家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产生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由此又推动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本文尝试通过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说明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国际贸易理论演进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一、经济全球化推动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根据相关研究,最近一次经济全球化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形成政治对抗,把国际社会拖入了冷战状态,冷战以意识形态、政治和军事对抗为主线,并辅之以经济争夺。在冷战时期,意识形态与政治的对立,使得世界经济分裂为两个不同的国际市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奉行计划经济,被排除在战后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发展中国家也被排除在这个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外,这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是在倡导市场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内推进和展开。这轮经济全球化具有有限、局部等特征。
具体来看,为了维持自己在战后世界上的霸权地位,美国对苏等国采取了“遏制”战略,同时帮助西方欧、日本等实现经济复兴。在欧洲,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或说“欧洲复兴计划”),向西欧各国拨款131.5亿美元。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恢复、发展和联合的进程,促进了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赵贞、李海龙.《论马歇尔计划对早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1965年建立欧洲共同体,欧洲国家内部贸易大幅增长。美国在战后对日本也推行了马歇尔计划的翻版“道奇计划”,帮助日本实现了国内经济的稳定,加快了日本的经济复兴。*Japan Factsheet,A shift toward horizontal trade,2017,http://web-japan.org/factsheet/en/pdf/e05_trade.pdf.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美国与日本签订特需订货的协定。使日本经济从外部获得了充分的注入资金,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成为这个时期日本最大的出口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量大幅增长。这是战后发达国家之间产生大量产业内贸易现象的重要历史原因。
与此同时,美国还主导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领导和建立了世界银行(World Bank)、货币基金组织(IMF)、关贸总协定(GATT)和经合组织(OECD)等,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基于自由贸易原则的国际贸易体系,特别是新一轮关贸总协定谈判,降低关税成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首要主题。西欧国家和日本很好地利用了战后贸易开放和自由化机会,是1950年至1973年期间推动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也是这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受惠国之一。
伴随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大多数国际贸易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适当地对外国厂商开放市场的发达国家之间,两国从中得到的贸易利益就越多,这一贸易模式被称之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的形式之一,是指“一国在同一产业内可以同时出口和进口产品”,这种产业内贸易是“双向的贸易”(Two Way Trade)。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国际贸易中的占比从25%已上升至接近50%。其中,产业内贸易在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占据了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成为战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与重要特征之一。
可以说,产业内贸易是战后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产物或结果之一。
(二)新贸易理论:为产业内贸易现象提供理论解释
尽管传统贸易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认为基于技术或禀赋差异的比较优势才是贸易产生的原因,但传统贸易理论却无法合理解释现实经济中产生的产业内贸易现象新贸易模式。而受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技术、禀赋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发生了大量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表明技术或禀赋等比较优势并不是贸易产生的唯一原因。这促使经济学家必须从理论上为解释大量产业内贸易现象提供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框架,揭示产业内贸易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由此,促进了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代表性理论的“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分析,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并成为推动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演进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具体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突出影响主要体现在促使新贸易理论从新的角度去探寻贸易产生的原因,发现并解释除了技术或禀赋等比较优势外规模经济也是导致贸易产生的原因,并系统地论证了规模经济对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构成的巨大影响。因此,详尽研究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Helpman(1981)、Krugman (1979)、Lancaster(1980)和Ethier(1982)等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所作的理论研究为新贸易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将有助于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如何影响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其中,Dixlt和Stiglitiz(1977)将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应用到产业内贸易领域,建立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Dixit-Stiglitz模型,简称为D-S模型)。*Dixit,A.K.and Stiglitz,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7,No.3,1977,pp.297-308.杨小凯(2001)等认为,D-S模型试图解决规模经济(生产)与多样化消费(消费者)之间的两难问题。因为,从消费角度考虑,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产品的种类越多越好;但从生产角度考虑,产品种类越少越好,厂商倾向于在具有规模经济条件下扩大生产规模,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该模型认为国际贸易将有助于提升解决这一两难冲突的空间。因为,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各国大规模生产同一产业内的差异性产品并进行贸易,使厂商增加产量并降低平均成本,又可以使消费者有机会消费种类多样化又廉价的产品。所以,只要存在规模经济,即使技术、禀赋和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也可以产生贸易,贸易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禀赋差别(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期。由于D-S模型使对存在内部规模经济情形下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变得简单易行,该模型也成为新贸易理论发展的理论基石之一。
接着,Krugman(1979)将Dixlt-Stiglitiz模型直接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中,构建了基于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的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也被称之为“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多样化(consumers’ love of variety)假定的垄断竞争模型(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odel),进一步探讨了规模经济既是贸易产生的原因,又对国际贸易构成显著的影响。
在“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规模经济使各厂商能生产与其他厂商有差异的产品(异质产品),产品差异性使得厂商在同一产业内对其特有的差异性产品拥有“垄断”地位。此外,即便在现实中各厂商存在竞争,但各厂商与整个市场规模相比很小,它们可以对产品自己定价,不用考虑对其他厂商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假设一个产业由若干厂商组成,各厂商都是差异产品的唯一生产者,这些差异产品不完全相同但可以相互替代,对产品的需求仍然要取决于同一产业内其他厂商生产的相似产品的数量及价格,所以它们将继续面临来自产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
通过一种方法确定一个产业内厂商数量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价格,可以分析国际贸易对产业内厂商数量及代表性价格的影响。Krugman认为,确定的方法可以分为三步:首先,在给定市场规模的情况下,产业内厂商越多,每个厂商的产出就越少,平均成本会越高;其次,每个厂商的价格是由产业内厂商数量决定的。厂商越多,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激烈,其产品价格会越低;再次,如果产品价格高于平均成本,因为存在利润,其他厂商就会进入该行业。反之,如果产品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一些厂商就可能会退出该行业。至此,Krugman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
Krugman将垄断竞争模型应用于对贸易的分析,认为厂商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及其市场规模受到了本国市场规模的限制。通过各国之间的贸易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形成一个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当给定厂商数量,市场扩大会增加每个厂商的产品销售量,有利于降低生产的平均成本,厂商也可以利用规模经济生产同一产业内更多有差别的产品(规模效应)。经济一体化可以容纳更多的厂商,导致厂商之间的竞争加剧,生产和销售价格较低的差异性产品(促进竞争效应)。同样,消费者可以在一体化市场中获得不同种类且价格便宜的产品(“偏好多样化”效应)。由于存在这些效应,技术或禀赋、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可以从同一产品不同种类的相互贸易(出口或进口)中获得贸易利益。可见,国际贸易很好地解决了规模经济(生产)与多样化消费(消费者)之间的两难问题。
Krugman据此得出了新贸易理论中的一些重要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多样化是战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技术或禀赋、偏好相似的国家通过生产专业化不同种类的相似产品(水平差异),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可以满足消费者偏好多样化的需求,也可以从彼此的贸易中获得收益。这样,新贸易理论为解释战后发达国家之间发生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模式提供了简单而具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
可见,新贸易理论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成功地解释了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生产或贸易同一产业内相似产品的原因及其影响,避免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合理解释新贸易现象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增强了贸易理论解释现实经济的能力,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发展,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石之一。此外,新贸易理论的诸多理论模型简单,但得出的一些重要理论至今仍然有效,且为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深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新新贸易理论正是基于新贸易理论的垄断竞争模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就是一个明证。*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M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9,No.4,1979,pp.469-479.
当然,新贸易理论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与传统贸易理论一样,新贸易理论中隐含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厂商对其在产业内拥有的特定产品具有“垄断”地位,为了维护厂商的垄断利润和对差异性产品的定价能力,新贸易理论主张通过鼓励出口或限制进口达到改善经济目标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另外,新贸易理论强调厂商的同质性,仅仅只需研究产业的特定状况而不别研究各厂商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但在现实经济中,厂商之间的异质性对推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放松新贸易理论中对厂商同质性的理论假定,也促进了新新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三)新贸易理论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张
新贸易理论对贸易政策的制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其贸易政策主张却是有违于经济全球化进程。Brander和Spencer(1985)、Krugman(1986)等在新贸易理论模型基础上,主要是基于垄断竞争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在对新的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所得及贸易模式的论述中直接引出了战略性贸易理论(Strategic Trade Theory)。*Krugman,P.R(ed.),St(eds.),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Cambridge:MIT Press,1986.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提出了贸易干预的两个理论——利润转移论和外部因素论,主张采取通过鼓励出口或限制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改善经济目标,并为现实经济中贸易政策偏离自由贸易和实施贸易干预政策提供了创新性解释和贸易理论基础。
具体来看,战略性贸易理论主张,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进口关税、进出口补贴、生产补贴和研发补贴等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工具,对一国经济和贸易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战略性产业(如高科技产业、幼稚产业等)进行干预。一方面,认为通过给国内厂商予以补贴,可以促进本国的出口增长。在寡头垄断的市场条件下,对本国厂商生产和出口的产品给予补贴,将降低其生产的平均成本,使本国产品在国内外竞争中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和垄断利润份额;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保护国内市场促进本国的产品出口增长。也就是说,通过对国内企业进行补贴和进口保护措施,可以阻止国外竞争对手的投资、生产和贸易,使得本国厂商可以充分利用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本国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促进本国的出口增长。
此外,战略性贸易理论还认为,贸易干预政策可以实现提高一国的经济效率和福利最大化的社会目标。通过出口补贴、进口保护等措施,可以使本国厂商获得超过国外竞争对手的规模经济优势,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得了利润,从而可以把利润从国外转移到国内,通过以国外福利损失为代价而增加国内经济福利。因此,贸易干预政策可以实现提高经济效率和福利最大化的社会目标。
但是,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贸易保护政策主张与传统贸易理论的自由贸易政策主张是矛盾的,传统贸易理论有一系列明确的结论,如贸易比自足自给的经济要好,自由贸易比受到限制的贸易更好。而新贸易理论基于垄断竞争假设,认为政府应当促进一些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以及战略性干预可以使国家获得超额收益。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在贸易政策方面的争论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却使得有关贸易自由还是贸易保护的争论变得更加复杂。尽管战略性贸易理论与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自由化趋势是相互对立的,但战略性贸易理论还是受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格外青睐,成为这些国家制定本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理论指导与理论依据。
二、新新贸易理论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新成果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从1973年到20世纪90年代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其间,随着战后确立的布雷顿国际金融体系瓦解,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宣告结束,经济发展出现“滞胀”,陷入了“低增长、高通胀”的困境之中,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陆续从1979年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此时,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和西欧经济三足鼎立,亚洲“四小龙”、巴西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下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出现全面危机,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开始步入高速增长阶段。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从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单极增长向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其转轨经济国家等为特征的多极增长方向转移。*崔立如:《全球化时代与多极化世界》,《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庆典特刊。
在1989-1991年期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持续近40年的冷战时代结束。苏联解体,使得计划经济模式失去了政治的吸引力,许多发展中国家、转轨经济国家逐渐放弃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国内市场自由化、国际贸易对外开放等新的发展趋势,冷战后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得以恢复和加快发展。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些关键性事件: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从1986年开始,历时8年才结束;1995年WTO成立;1999年,欧元区正式成立,欧盟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和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1991年,印度实行经济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些事件对推动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影响深远。*马丁·沃尔夫:《构建全球化》,《金融与发展》2014年第9期。
与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仅仅局限于发达国家范围内的一些特征不同,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其经济活动,继续成为战后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者和最大的受益者。同时,发展中国家也是这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由此,发达国家中的资本、技术和产品与发展中国家中的低成本劳动力成为推动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对国际贸易高速增长产生的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进程中,国际贸易领域内出现了由要素禀赋差异等原因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这一新的贸易模式也是产业内贸易的另一种形式,主要是指同一产品组中品质、价格以及技术要素投入存在差异的产品之间的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国际分工深入到产品的生产阶段内部,并按照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每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将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从原来集中于一国或一地的产品生产,分散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它们只从事产品的某个特殊阶段或零部件与组件的专业化生产(中间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带动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全球化发展。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不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主要是通过处于某一生产环节或工序的一国企业利用进口的中间产品生产加工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一过程一直到最终产品出口到最终目的地为止。所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本质上就是中间产品贸易,有时也被称之为“产品内贸易”、“企业内贸易”等。可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成为这轮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参与者和主导者,通过对国际生产一体化的组织与管理,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完成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互融合,市场一体化与生产过程非一体化发展高度统一,使得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组织之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外包(Outsourcing)、转包(Sub-contract)和代工(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等一系列相应的国际生产方式,成为经济全球化在微观企业层面的重要体现。国际贸易呈现出以中间产品和服务及企业内贸易为主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过去20多年来,国际贸易高速增长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使得各国的中间产品贸易大幅增长。跨国公司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这是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一个重要特点。跨国公司特别是个别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受到了贸易理论研究的高度关注。
确实,基于企业层面大量微观信息的实证研究证实,同一产业内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之间在生产规模和生产率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往往前者比后者的生产规模更大、生产率更高、报酬更高等。这些异质性特征与企业选择出口、FDI或外包等组织策略之间相关性较强。这类异质性企业对美国的进口和出口都具有重要的影响。Bernard和Jensen(1999)的研究显示,在美国制造业中出口企业所占比重较小,仅有少数企业从事出口*Bernard AB,Jensen,JB.1999.Exceptional Exporter Performance:Cause,Effect,or Bo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47(1):1-25.。这表明,个别企业或为理解和解释当今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影响的关键变量,从微观层面研究异质性企业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影响,也迅速成为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前沿研究的热门研究课题。
(二)新新贸易理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理论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现象以及一些实证研究对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构成了巨大的理论挑战。产业内贸易既可以发生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也可以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或相近的国家之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传统贸易理论从理论上难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现象,认为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多样化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隐含了企业同质性的假定,如新贸易理论内还暗含了所有企业都应当从事出口,这与基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早期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认为只有少数企业才从事出口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新贸易理论也难以合理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现象。为了弥合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现象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偏离,迫切需要发展出新的国际贸易理论,从而促进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Firm Trade Theories)的产生和发展。这些研究因为与新贸易理论有所不同,被Baldwin(2006b)被称之为“新新贸易理论”(new new trade theory)。而新新贸易理论主要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个别企业的出口、FDI等行为对贸易的影响及国际贸易对增进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对这一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突出影响主要体现在促使新新贸易理论发现异质性企业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并论证了异质性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日益突出的重要性及其作用。透过新新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可以进一步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如何影响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具体来看,新新贸易理论主要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该理论起步于21世纪早期,其理论模型大都基于新贸易理论中的垄断竞争模型,同时引入了企业的异质性(差异性)。这类理论模型包含了大量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同时为大量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解释。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大致分为两类,有一类模型是Bernard等(2003)将随机生产率引入Eaton和Kortum(2002)构建的多国李嘉图模型中;另一类模型是Melitz(2003)以Hopenhayn(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将企业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异质性)引入Krugman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1979)中,构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Melitz模型的理论分析很具有说服力,是新新贸易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模型,成为利用异质性企业理论分析许多国际贸易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
在Melitz模型中,经济中劳动是唯一的一种生产要素,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产业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企业可以利用技术或依靠规模效益递增生产差异化产品中的一种种类。企业进入某个产业,首先要支付进入的固定沉没成本(sunk entry cost),进入后才能确认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此外,企业进入国内或出口市场还需要支付进入的固定成本。该模型还假定企业的生产率存在差异性(异质性),只有当企业在支付了进入国内或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后发现仍然有利可图或能实现盈利,企业才会进入某个行业。企业的利润高低往往与企业的生产率差异化水平有关,其中生产率低的企业被市场淘汰出局,生产率居中的企业可以在国内市场中从事生产经营,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能支付高额的进入成本并实现盈利,同时进入国内市场生产或从事出口。所以,国际贸易使不同生产率技术水平的企业通过自我选择(自我选择效应)决定进入不同的市场,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
Melitz模型还讨论了贸易使市场资源重新配置的再分配效应问题。经济开放特别是贸易自由化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可以降低出口企业的贸易成本,并增加其盈利能力,这促使更多企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最终可以提高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这一过程将使生产率低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市场份额因此将重新分配或优化配置,市场份额将从生产率低的企业向生产率高企业转移,贸易使市场资源通过企业层面重新配置。Baldwin 和Forslid(2004)曾系统地研究了Melitz模型中通过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实际影响*Baldwin ,RE and Forslid,R.Trade Liberalization with Heterogenous Firms.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4,14(2):161-176.。而大部分相关研究都认为,贸易成本下降对企业生产率提高有正面影响。因此,贸易给那些具有能力支付出口市场进入成本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盈利机会,也鼓励了更多企业进入出口市场。
由此,Melitz模型得出结论,企业生产率差别是导致极少部分企业选择从事出口或对外直接投资(FDI)的主要原因,同时国际贸易通过市场份额在产业内的重新分配提高了产业内生产率并增加了社会福利。由此,较为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少数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从事出口或FDI的原因*Melitz,M.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Vol.71,No.6,2003,pp.1695-1725.。
在Melitz模型强调企业异质性和固定市场进入成本的研究基础上,除了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展开经验验证外,其他理论研究还拓展了Melitz模型,发展出解释异质性企业行为的各种理论模型。
其中,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建立的一个理论模型最具代表性。该理论模型探讨了企业异质性与FDI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并深入研究了生产率高低如何决定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时会选择出口还是“水平型”(horizontial)FDI,并得出三个主要结论:一是只有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会参与出口或FDI活动;二是生产率最低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中从事生产经营,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参与FDI;三是一些产业内异质性企业越多,FDI相对于出口的规模就越大。当贸易摩擦减少或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与选择FD相比,企业更愿意出口。此外,Helpman等在这一模型中还增加了对产业内生产率差异化程度作用的探讨,认为这一异质性特征会导致企业规模分布的变化,对出口与FDI规模比重变化具有影响。如果这个产业内生产率差异化程度越高,企业的规模分布就会越平均。该模型还利用美国企业对38个国家和52个行业的出口和FDI数据,估计了贸易摩擦、规模经济、产业内企业规模分布对出口与FDI投资规模的影响,结果是支持其理论假定,即生产率更高的企业将通过FDI而不是出口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最后认为,企业规模的分布程度与企业倾向于用FDI替代出口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Elhanan Helpman,Marc J.Melitz and Stephen R. Yeaple“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1),March:300-316.。
此外,Antràs和Helpman(2004)基于Melitz模型(2003)和Antràs(2003)的不完全契约和企业产权的企业边界模型(model of the boundaries of the firm),将企业的异质性企业与不完全契约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国际贸易南北模型(North-South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探讨生产率差异如何影响异质性企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地点的选择,解释企业异质性对国际贸易形式与结构的影响。这个理论模型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入。
在这一模型中,有两个国家北方和南方,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差异化产品(最终产品)在北方(本国)开发,北方企业决定在本国或外国(南方)选择自己生产或外包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生产者与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受到不完全合约的特殊关系制约。但是,最终产品生产者必须决策,在南方国家内生产的可变成本更低与在北方国家内生产的固定成本更低之间的利弊进行权衡取舍,决定是选择国内还是国外的中间产品供应商。此外,还要权衡垂直一体化的所有权优势与独立中间产品供应商享受更多激励带来的好处,权衡的结果是促使不同生产率水平的企业按生产组织形式进行排序。其中,南方和北方间工资差异、一国所有权优势、最终产品生产商与中间投入品供应商之间的不完全合约及总部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生产组织方式排序。该模型得出的结果是,在总部密集度低的部门,企业不会选择一体化,其中生产率低的企业会在北方选择外包,生产率高的企业则会在南方选择外包。在总部密集度高的部门中,按照生产率水平高低,有国内一体化、国外一体化(FDI或公司内进口中间产品)、国内外包和国外外包四种组织生产方式,以此寻求生产率差异水平与四种组织生产方式之间的均衡: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选择在国内外包,生产率稍高的企业选择在国内一体化,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在国外外包,生产率最高的企业选择FDI。*Antras,P.and Helpman,E.Global sourci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3):552-580.
从目前来看,新新贸易理论依然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前沿方向,研究领域包括异质性企业的贸易行为选择、贸易和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效应、在异质性企业的贸易模型框架下分析外生的冲击或者外在的政策变动对于企业的经济影响,以及包括企业异质性多元化、使用异质性框架扩展传统贸易理论在内的理论新拓展等。*李春顶、东艳:《2015年国外国际贸易研究前沿》,《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新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最大贡献是使得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深入到微观企业层面。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宏观层面(国家)和新贸易理论的中观层面(产业)不同,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基于企业层面大量微观信息的实证研究表明,异质性企业对一国进口和出口具有重要的影响,异质性企业是理解和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关键变量。由此,给国际贸易理论带来全新的理论创新和发展,使得新新贸易理论迅速成为推动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前沿研究理论。而且,以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依然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前沿方向,近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集中在这一研究领域。异质性企业贸易的研究引领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成为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新新贸易理论的自由贸易政策主张。
新新贸易理论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贸易政策的若干主张上,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一致。有研究者认为,不同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新新贸易理论贸易政策的分析需要更多地利用企业层面数据来恰当地制定和评估贸易政策及其影响。
新新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主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评估贸易政策对产品贸易潜在扩张的影响。由于这些产品贸易以前没有交易过,所以需要评估贸易政策对进入新市场的差异性产品和新进入的贸易企业的影响;其次,要重视降低限制企业市场准入的国内监管障碍;再次,需要对个别企业(包括贸易商,非贸易商和潜在的交易者)进行定量研究,观察贸易政策变化对企业带来的具体影响。
具体分析,新新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主张认为,需要降低固定贸易成本和进出口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由于出口、进口、外包和外国直接投资等都存在着固定和沉没的交易成本,使得参与出口和进口市场的企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包括较少了解进出口市场、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波动带来的额外风险等。但是,与企业相关的一些固定交易成本是与进入外国市场的相关标准有关。其中,有些标准是全球性的,但有些标准是各国自己制定的。当外国市场进入标准发生变化时,企业将面临重大的调整成本。特别是在产品是“世界制造”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各国监管差异将大大增加企业在进出口市场中必须承担的成本,包括关税壁垒和各种非关税措施,如与产品安全标准和许可要求的符合性认证,目前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措施的影响超过关税。当贸易协定把各国的关税水平限制在较低水平时,一些国家政府可以使用国内税收、补贴和管制来限制市场准入。如果出口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入或维护外国市场时,这往往预示着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增大了。所以,主张应当通过WTO组织的协调与解决,降低各国有关市场准入的政策变化对出口企业的不确定性影响。
此外,降低本国的进口关税,特别是对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是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关键所在。当企业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而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们很少会注意国与国之间的边界,限制中间产品进口的措施可能损害一国的出口。从这个角度观察,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现实经济中已经影响了贸易政策的制订与执行。当然,从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球价值链角度看,各国海关之间的合作已日益重要。由于关税制度还不够统一协调,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产品等级及其分类方法,尤其是不同的规则让全球市场中的企业面临一定的困境。*Dan Ciuriak、Beverly Lapham、Robert Wolfe、Terry Collins-Williams and John Curtis.Fir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Trad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New Trade Theory.Global Policy,Volume 6.Issue 2.May 2015.
总体上看,与新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主张不同,新新贸易理论的贸易政策主张更强调自由贸易政策,认为应当通过贸易自由化,鼓励对外开放,以及借助WTO等国际组织的协调,来降低企业的固定贸易成本及其面临的不确定性,贸易可以给各国带来一定的贸易收益。因此,新新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是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相互一致的。
三、若干的结论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看,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内展开的,日本、西欧各国成为这轮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在这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技术、禀赋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大量的贸易,这一贸易现象被称之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传统贸易理论难以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推动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此外,冷战结束之后,在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跨国公司的主导下,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推进、加速发展。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生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其中跨国公司的作用与影响日益显著。由于新贸易理论对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力不从心,从而推动了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可见,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影响深远,并成为推进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是有其有机统一的发展逻辑。传统贸易理论基于技术或禀赋差异,认为国家之间产业的比较优势是贸易产生的原因,各国可以从对外贸易中获得收益,从而成功地解释了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并不是贸易产生的唯一原因,只要存在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多元化,技术、禀赋和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同样可以产生贸易,也成功地解释了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但同时,比较优势原则在差异更大的国家之间也能产生产业内贸易,新新贸易理论通过异质性企业对国际贸易的作用与影响,认为企业异质性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市场资源在企业层面上重新分配,可以使得出口企业获得贸易收益。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逻辑看,各贸易理论都成功地解释现实经济中的某一贸易现象或贸易模式,但各贸易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共同发展的逻辑关系,由此构成有机统一的贸易理论才能完整地解释现实经济中的全部贸易现象。
贸易理论的实际应用形成了贸易政策及其主张,贸易理论是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对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影响深远,同时对国际贸易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也构成重要的影响。从基于新贸易理论的战略性贸易理论主张贸易保护政策,到新新贸易理论主张自由贸易政策,都可以看到贸易理论对贸易政策的巨大影响。
此外,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大幅收缩,导致贫富差别扩大,失业问题突出,代表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思潮的一些国家政府上台,一股反全球化思潮从发达国家向全球扩散,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反全球化的经济表现。但是,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只会引起更多的贸易争端甚至贸易战。我们对反全球化思潮及其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要保持清醒和理性,要充分认清反全球化思潮及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及其危害性。但不必畏惧,因为这只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最近世界银行和IMF对2017年和2018年世界经济的乐观预期来看,当前盛行的反全球化思潮及其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增长的现实影响明显弱于市场预期。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反全球化思潮及其新贸易保护主义并不会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步伐。所以,经济全球化依然是影响当前和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对推进国际贸易理论演进与发展的影响仍然存在。
[1] 崔立如.全球化时代与多极化世界[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庆典特刊.
[2] 李春顶,东艳.2015年国外国际贸易研究前沿[J].国外社会科学,2016(5).
[3] 马丁·沃尔夫.构建全球化[J].金融与发展,2014年(9).
[4] 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1,1(1).
[5] 赵贞,李海龙.论马歇尔计划对早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5).
[6] Antras,P.and Helpman.E.Global sourcing.[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3):552-580.
[7] Baldwin,RE and Forslid.R.Trade Liberalization with Heterogenous Firm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4,14(2):161-176.
[8] Bernard AB,Jensen.JB.Exceptional Exporter Performance:Cause,Effect,or Bo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7(1):1-25.
[9] Dan Ciuriak,Beverly Lapham,Robert Wolfe,Terry Collins-Williams and John Curtis.Fir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Trad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New Trade Theor,Global Policy Volume 6.Issue 2 .May 2015.
[10] Dixit,A.K.and Stiglitz,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3):207-308.
[11] HelmutWagner(ed.),Globalization and Unemployment Berlin[J].Springer-Verlag Berlin and Heidelberg GmbH amp; Co.K,2000,(19).
[12] Helpman,E.,M.Melitz,and S.Yeaple.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1),March:300-316.
[13] 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M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9,9(4):469-479.
[14] Krugman,P.R(ed.),St(eds.).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s[N].Cambridge:MIT Press,1986.
[15] Melitz,M.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1695-1725.
[16] WTO.World Trade Report Trade in a Globalizing World,2008[EB/OL].https://www.wto.org/english/res_e/publications_e/wtr08_e.htm.
(责任编辑 郑超引)
AReviewoftheInfluenceofEconomicGlobalizationon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TradeTheory
Zhang Guoho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trend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the World War II.It also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As the product or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the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similar countries (in terms of technology,resources or preference) and the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emerged.The absence of adequate rational explanation based on traditional trade theory on new trade models spur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rade Theory and even the New New Trade Theory,which has enhanced the ability of the trade theories to account for the reality.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for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trade theory,having profound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s on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Economic Globalization;Intra-industrytrade;New Trade Theory;New New Trade Theory
国际经贸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关税理论:历史演进、背景变迁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ZZ145)。
张国红,上海海关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