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重向度
2017-03-08高晓林谈思嘉
高晓林 谈思嘉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报告中首次系统回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并将其凝练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被确立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针对如何“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问题还制定了详尽的时间规划和战略部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后中国共产党应自觉承担起的新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站起来”、“富起来”之后逐步实现“强起来”的内在要求,更是未来数十年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的首要任务和一切行动的根本遵循。因此,有必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全局性和长远性地对其进行深刻把握和认识。本文拟从历史、目标和实践三个向度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一、历史向度: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演变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剧变革或转型的历史进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全社会范围内“一系列现代要素以及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的由低级向高级的突破性的变化或变革”。①胡鞍钢:《中国现代化之路》(1949年-2014年),《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无不走上现代化道路。中国作为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东方古典农业大国,自近代以来屡遭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入侵,面对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被迫逐步走上了漫长而崎岖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也由此不可逆转地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虽然现代化在中国并非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倡,但其他派别或政党都最终未能履行现代化建设的宏愿,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带领了中国人民逐步探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特别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此后近70年间,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无不沿着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兴党兴国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
毛泽东最先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并进行艰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思想是逐步构建起来的,经历了从“建立一个新中国”到“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再到“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思想发展轨迹。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时就第一次预见性地提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的奋斗目标,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页。。到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的“新中国”做出了“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③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年4月23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6页。具体目标设计。这都可以视作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想的最初萌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已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作为执政党亟需面向全国人民提出一个新的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为此毛泽东将“建立一个新中国”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发展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毛泽东正式提出要“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④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3页。,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建设新中国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任务。随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战略目标和分两步的战略规划,即“第一步使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些思想最终在1964年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确认下来。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在审阅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时,再次重申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在报告中加上了“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①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页。。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党和国家遇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事业遭受干扰,付出了难以估量的损失。直到党的十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粉碎四人帮,再次担负起动员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华国锋后来明确将党的十一大路线表述为“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抓纲治国,继续革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重新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邓小平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亲自参与和领导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经历和见证了各种曲折和坎坷。他通过反思建国30年来曲折发展的历程,认识到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源在于理论上的困惑,诸如“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为此,邓小平重新审视了中国国情,从根本上把握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并从理论上深刻揭示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邓小平:《在武昌、深圳、上海、珠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了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在党的十三大上,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并据此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此后,鉴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数次党代会都对“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以“两个百年”的时间节点标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例如,到了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表述变更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④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8日。。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不仅做出了详实的战略规划,而且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整体目标的标准不断提高,内涵不断完善充实。
二、目标向度: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赢得了全球瞩目,因为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十分重要的大会,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同时也关乎到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大会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并且站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制高点,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创造性地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为全党全国人民继续砥砺奋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创更美好未来,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定位。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代会,虽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或者总任务有过细节上的修改,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表述未曾改动。《中国共产党章程》也遵循了这一表述,在历次党章修正中未作任何修改。但在党的十九大中,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表述调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国家”到“强国”,虽一词之差,但其背后蕴含着重大意义。首先,“强国”一词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建设目标的复归,是更高层次的从理想蓝图到现实方略的回归,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治党治国的根本旨意。其次,“强国”一词彰显中国共产党勇于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的非凡魄力。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在近百年的历程中,带领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先后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的两次伟大的历史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实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位于世界前列,实现了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这些非凡的成就也让中国共产党自觉地认识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责无旁贷。最后,“强国”一词更能激发起中国共产党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呼唤起奋勇前进的昂扬斗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战略。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趋势往往都提前实现预设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党根据新情况不断对预设的战略安排做出新的调适,于是才有从邓小平提出的“分两步走”到“三步走”再到新“三步走”的战略发展演变。现在,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原来解决人民温饱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两步目标已经超前完成,而亟需面对且时间跨度最长的第三步仍停留在初步构想,故而要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作重新规划,这不仅是历史的必然,更是现实的要求。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规划总体上继承了十六大修订的新“三步走”战略,但对即将迈出的第三步做了进一步细化,并进行自我加压,提出在实现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的时候又进一步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是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再次得以科学布局,一幅开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间表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构想,不仅提升了战略定位,而且就其整体目标赋予了崭新内涵。首次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显著特征。添加“美丽”一词,不仅丰富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且实现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数量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因此我们无需再为“富起来”而只关注发展速度,相反更需要为“强起来”而更多关注发展质量的提升。
三、实践向度: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准确把脉时代发展趋势,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不同历史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对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作出了战略安排。虽然当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明确目标、细化要求、严格落实。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深刻理解社会矛盾转化。事物是发展的,矛盾是变化的。要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只有切中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而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样态。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沿用近40年。但是根据国情的深刻变化,原先的表述不再适用于当下,一方面人民的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征,不再局限于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国内人均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表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总体上已摆脱落后状态。因此,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新的研判,将其明确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不仅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树立强烈的问题导向,为未来在治国理政的新实践中科学制定大政方针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因此,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转换,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中国的现代化任务异常艰巨,不是朝夕之功,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党组织坚强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现代化建设,否则在现代化变革可能滋生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正如亨廷顿所指出,要保障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必然需要稳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作为前提。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儿女在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时,前赴后继地进行了各种努力和尝试,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勇担历史重任,并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稳固的领导地位。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党的十八大清醒地认识到党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因此,如何直面考验、化解危险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来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进一步把中国共产党锻造成一个求真务实、廉洁高效、改革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二来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从上至下层层落实,打通反腐“最后一公里”,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进而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领导者、决策者和推动者。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若不依靠人民的力量,失去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那么党的各项事业都无从谈起。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依靠力量;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逻辑起点,通过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战略布局的正确与否事关党和国家能否顺利推进各项工作,更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深入分析和科学判断后形成的战略布局能事半功倍地达成预期目标,反之不仅事倍功半,还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探求民族复兴之道的中国人历来不缺少大刀阔斧的豪气,不缺乏一往无前的韧劲,关键在于是否能找到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揽时代发展趋势,周密擘画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科学提出的。它既有目标又有措施,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有机联系、相互贯通,为未来治国理政、执政兴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按照部署,“四个全面”不仅要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日,实现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而且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也是长期管用的。换言之,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用好这“关键一招”,自觉而坚定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把它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行动纲领落实落细,在“四个全面”的引领下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局面。
第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更需要争取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日益开放的胸襟全方位地融入世界,逐步成为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东方大国。对于中国而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世界;对于世界而言,同样需要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上发挥作用。然而,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以及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引发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瞩目甚至是非议。尤其是一些国家仍旧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打量中国,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提出了一系列对中国“棒杀”和“捧杀”的言论。还有一些周边邻国,对中国自身超大体量决定的其在崛起中必然会产生的外部效应而感到担忧,纷纷接受诸如“亚太再平衡”等有意遏制中国崛起势头的战略。这些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无不对中国未来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对此,中国共产党必须直面挑战,以“一带一路”战略作为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基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不断深化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争取形成一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