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袁绍与兖州之战的关系
——兼议三国军事的三角斗争特点
2017-03-08张寅潇黄巧萍
张寅潇,黄巧萍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论袁绍与兖州之战的关系
——兼议三国军事的三角斗争特点
张寅潇,黄巧萍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兖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对天下局势影响甚为关键的一场战争,汉末群雄中颇有实力的袁绍很可能也参与了这场战争,并趁机占领东郡大部。袁绍虽为曹操盟友,但从战争的整个进程以及结果来看,其于兴平元年的出兵名为助操征布,实则趁火打劫。然其出兵却又止步于占领东郡,给了曹操喘息之机,曹操却借此良机收复兖州,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这些都影响到之后的官渡战局以及整个历史的走势。兖州之战也是整个三国时期军事斗争的一个小缩影,反映了三国时代军事活动特有的三角斗争特点。
兖州之战;袁绍;曹操;吕布;东郡;臧洪
在对中国古代战争史的研究中,三国时期的军事斗争可谓一个热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大战役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相关的研究论著也是层出不穷。另外,关于曹刘汉中之战、孙刘荆州之战诸问题的研究也有相当数量。而对于发生在三国形成早期的兖州之战却少有人问津,即便有也只是一笔带过,这就给三国军事史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
兖州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的战争,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留守兖州的陈宫、张邈等人趁曹操大军东征陶谦之际,迎接吕布入主兖州,诸县皆应。曹操回军与吕布恶战一番,最终将其打败,确立了对兖州的真正统治,从而为之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曹吕争夺战中,当时比较强盛的河北袁绍势力也直接参与了战争,并趁机占领东郡大部,任命部下臧洪为东郡太守。如此一来,在兖州地区就暂时形成了曹、吕、袁三足鼎立的对峙局面,在这种三角关系中,三方互相牵制、相互影响,任何一方的行动都影响到另外两方的战略决策,反映出三国时代特有的三角斗争特点。袁绍出兵占领了东郡大部,却又止步于此,从而给了曹操喘息之机,曹操借此良机收复兖州,为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这些都影响到之后的官渡战局以及整个历史的走势。
然学界对于袁绍与兖州之战关系问题的研究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付之阙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仅有方诗铭先生对兖州问题以及曹袁关系做过较为透彻的分析,其在《曹操安定兖州与曹袁关系》一文中首先指出曹操在被吕布侵占了兖州后,“给曹操以支持的,又是袁绍”,更为重要的是“袁绍还亲自率军击走吕布”[1],并援引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文作为证据。这是国内学界对袁绍与兖州之战关系问题的较早探讨。直到近些年来,一些中青年学者如王蕊、林榕杰等人开始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王蕊《三、四世纪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2],林榕杰《袁绍的战略错误》[3]等文对该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而罗肇前《三国征战史》一书则更为深入地认为“(曹操回军兖州之际)袁绍乘机占领了黄河以北的东郡各县”[4]62,然没有详细展开。林榕杰《袁绍与兖州之战》一文在方氏研究的基础上,也指出“此役(指兖州之战)袁绍很可能亲自率军击败吕布占据东郡大部。”[5]宋杰《曹操逐鹿中原兵力部署与作战方向的演变》同样认为“在此期间,曹操在充州的势力范围不仅没有向外推进,还被袁绍乘机占领了东郡的河北领土。”[6]我们认为这些观点都很具有启发性,但个别地方尚有补充和深入研究的余地,故不揣浅陋,草成此文,敬请方家指正。
一、兖州之战的历史背景和作战经过
东汉末年,董卓之乱结束以后,群雄在地方形成割据之势。献帝初平年间,曹操击破青州黄巾军后,不仅占得兖州这一中原要地,而且陆续击破前来进犯的袁术、陶谦等人,实力大增。其在兖州站稳脚跟后,于献帝初平四年(192年)秋,“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7]卷1,10兴平元年“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7]卷1,11就在曹操节节胜利,“谦恐,欲走归丹阳”[7]卷8,249时,陈宫联合张邈叛迎屯兵河内的吕布入主兖州,“郡县皆应”[7]卷1,11。而后兵分三路:以吕布袭濮阳,陈宫进击东阿,氾嶷袭范县。同时又有豫州刺史郭贡趁机攻打鄄城。
荀彧在得知叛乱的消息以后,“即勒兵设备,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7]卷10,308继而荀彧应郭贡之邀只身前往,示无惧意,使其退去,“又与程昱计,使说范、东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7]卷10,308程昱到范县说服其县令靳允,使允杀掉氾嶷,归勒兵守。昱又遣别骑开赴仓亭津,阻遏陈宫进军,“陈宫至,不得渡。”[7]卷1,12东阿县令枣祗也“已率领吏民,拒城坚守。”[7]卷14,427至此,吕布军三路进兵只有濮阳一路较为顺利,其余两路均未成功。占领濮阳以后,吕布又攻鄄城,不能下,退守濮阳。
曹操引军还,与布战于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数百日。”[7]卷7,222“蝗虫起,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各引去”。秋九月,曹操退到鄄城,“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东屯山阳。”[7]卷1,12这时袁绍“使人说太祖连和,欲使太祖迁家居邺”[7]卷14,427,曹操“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7]卷1,12,而后听从程昱的劝阻,拒绝了袁绍的建议①《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昱曰:‘……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兼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愿将军更虑之!’太祖乃止。”(第427页)案:这也可以看作是曹操开始逐渐摆脱袁绍势力的一个信号,从此两人从合作走向中立乃至对抗。。我们认为此时袁绍应当已出兵占领了东郡大部(详见下文),相对此时的曹操来说,袁绍在各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故有此名为连和实为劝降之举。虽未成功,但也挤压了曹操与吕布的活动空间,迫使两军将战场由初期的东郡转移到兖州中部的济阴郡附近,袁绍的部将臧洪也于此时出任东郡太守。
兴平二年春,曹操“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保南城,未拔。会吕布至,又击破之。夏,布将薛兰、李封屯巨野,太祖攻之,布救兰,兰败,布走,遂斩兰等。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余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布夜走,太祖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布东奔刘备,张邈从布,使其弟超将家属保雍丘。秋八月,围雍丘”[7]卷1,12,张超向好友臧洪求救,洪“勒所领兵,又从绍请兵马,求欲救超,而绍终不听许。”[7]卷7,233“十二月,雍丘溃,超自杀。(操)夷邈三族,邈诣袁术请救,为其众所杀。”[7]卷1,12至此,历时近两年的兖州之战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吕布、陈宫逃往徐州,曹操收复了兖州绝大部分地区(更准确的来说,是实现了对兖州真正意义上的占有),袁绍则趁机袭取了东郡大部。
纵观整个战争过程,我们发现:陈宫、张邈虽叛迎吕布,但三人联合作战的情况几乎没有,一直都是吕布率领所部与曹操战斗,只决战之时陈宫始与吕布联合,张邈则一直按兵不动,直至吕布败退,才去投靠,而且兵分三路中也没有张邈的参与。陈宫则更是奇怪,当初曹操东征之前,令其将兵屯东郡。本来按照既定计划,应该是陈宫带领这批部队越过黄河,攻打东阿,可是在其于仓亭津遭到程昱所派部队阻击之后,再也未见其踪影,直至吕布被曹操接连击破后才在东缗率领万余人再度出现。这期间,曹操与吕布打的不可开交,陈宫所部却不知所踪,着实令人费解。
张邈、陈宫均为兖州名士,张邈为“八厨”之一,“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也。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7]卷7,221“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壮烈,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7]卷7,229讨伐董卓时,张邈是陈留太守,曹操还只是“行奋武将军”。而后东郡遭受黑山贼袭击,太守王肱不能御,曹操引兵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曹操这才得以进入兖州。继而青州黄巾侵入,刺史刘岱被杀,这时已在曹操帐下的陈宫“请说州中”,“鲍信等亦谓之然”[7]卷1,6-10,操率兵击破黄巾,才一跃成为兖州牧。在曹操创业之初,张邈、陈宫都对其势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曹操也十分信任他们。东征陶谦前,曹操曾对自己的家人说:“我若不还,往依孟卓”[7]卷7,221,可见与邈感情之深。而当陈宫来到曹操帐下后,曹操也待其为赤子。而且东郡作为曹操起家之根基,又是黄河沿岸的战略要地,虽太守由操族弟夏侯惇担任,但曹操还是使陈宫“将兵留屯东郡”,而夏侯惇却被派去镇守东郡另一重镇——原治所濮阳,可见对陈宫信任之重。
至于陈宫、张邈二人为何倒戈相向,史书无明确记载,史家历来有多种猜测。张邈与曹操本无过节,相反,曹操初期困难之时邈还给予过援助。《三国志·张邈传》云袁绍做盟主时,“有骄矜色,邈正议责绍”,绍使曹操杀邈,操不听。“邈知之,益德太祖。”后又云“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7]卷7,221,陈寿认为这是张邈反叛的主要原因,似乎缺乏根据。如果说张邈因担心曹操夺走自己的陈留郡而“心不自安”,似乎更为接近史实①方诗铭认为:“当曹操据有兖州之后,与张邈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即张邈深恐曹操在袁绍的支持下从自己手里夺走陈留……从当时看,这种可能是存在的。”参见方诗铭《方诗铭论三国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6页。案:我们认为张邈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总体来看,以邈在陈留之声望以及初期对操之援助,按照曹操待人甚厚的一贯作风,其是不会轻易让陈留改弦易帜的,纵然夺之,对邈亦会厚待矣,所以张邈的反叛可谓自掘坟墓,而陈宫的劝说更是加速了其掘墓的进程。,然亦无明确证据。后来反叛之事也是陈宫挑起,加之张邈本无主见,不明就里便做了他人手中的工具,可见张邈反叛之决心不够坚定,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尚在情理之中。然陈宫则不同,虽起初为操“请说州中”,说服兖州地方势力拥戴操为兖州牧,但后来不知何故改投了吕布。而从其往说张邈,包括后来积极筹划进军以及最后曹操围吕布于下邳时的言辞来看,他是颇为痛恨曹操的,反叛的决心应当说也是相当坚决的,但在战争前期亦未见其有何军事行动,这就有些不合常理。另外,谢承《后汉书》云:“操围吕布于濮阳,为布所破,投绍。绍哀之,乃给兵五千人,还取充州。”[8]149《文选·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亦云:“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②该文亦见于《三国志》卷六《袁绍传》注引《魏氏春秋》,第197-198页,名曰《檄州郡文》。李善注曰:“绍征吕布,诸史不载,盖史略也。”[9]卷44,617
我们认为,之所以在战争前期未见到陈宫、张邈所部,是因为袁绍势力的介入。由于袁绍的侵入,反叛决心本就不坚决的张邈更是不敢轻举妄动,陈宫所部也不得不将攻取东阿的作战计划改为防守东武阳,以阻止袁军西进或者南下,保证吕布侧翼的安全,从而失掉了与吕布并肩作战的机会。后来吕布一再为操所破,形势越来越不利之时,两人决定放弃东郡,转战济阴、山阳郡,以期与操决一死战。成则立足兖州,逐鹿中原;不成便走保徐州,东山再起。张邈则仍固守陈留一隅,坐观成败。而至于为何“诸史不载”,我们认为非李善所云之“史略”,如此重要的史事《武帝纪》竟无一言提及,恐非“史略”一词可以解释,应与陈寿“为尊者讳”有关。
二、袁绍出兵兖州之战的动机和具体时间
关于袁绍出兵兖州之战的动机问题,林文认为“兖州局势的这种变化应该说是袁绍不能容忍的。他所敌视的吕布、张邈联合起来如果完全控制兖州,将使他腹背受敌——他北面的敌人公孙瓒此时尚未被消灭”,从而得出“如果曹操在收复兖州的战役中向他求助,袁绍肯定会给予援助”的结论。林之结论似显武断了些,我们认为,袁绍征吕布之事应当是可信的,只是动机并非林文所讲,诚然袁绍与张邈、吕布之间有矛盾,但其与曹操的关系也不容乐观,虽说表面上两人还是盟友,但其实已经有矛盾存在。之前袁绍曾令曹操杀张邈,曹操没有听从,甚至责备袁绍,这让袁绍很是恼怒,但因自己精力有限,还要暂时依赖曹操在黄河以南的经略,所以碍于形势,这才没有撕破脸皮。吕布得了兖州固然不利,但如果曹操得到兖州,对自己的威胁也不容小觑,后来事态的发展也印证了这点。
林文观点似为陈琳檄文所蒙蔽,认为袁绍是在帮助曹操,实则未究其本质所在。东郡在陈宫、吕布偷袭兖州之前是属于曹操的,如果袁绍果真帮助曹操出兵讨布,那么待其将东郡夺回之后理应交还给曹操,但袁绍没有这样做,反而派自己的部将臧洪出任东郡太守③臧洪原为张邈之弟张超手下功曹,两人关系甚好,袁绍明知张邈反叛曹操,却仍派超之好友出任东郡太守,这可否看作是对操拒绝其“连和”建议的一种报复呢?我们认为是有可能的,袁绍在不欲与曹操公然翻脸的情况下,任命臧洪这一曹操潜在的敌人做东郡太守,既达到占领东郡的目的,又是对曹操不听从自己号令的一种警告,同时也表明自己不愿继续深入兖州战局之意。,这很显然就是趁虚而入。袁绍主观上并没有帮助曹操的意图,甚欲兼而并之,只是其行为在客观上帮助了曹操。檄文固然不会捏造事实,但其作为战前的宣传文件,大多会为己方作一些美化。袁绍出兵,名为助操征布,实则趁火打劫,扩展自己的地盘儿。陈琳为了提高袁绍的威望,突出曹操的无能,故意把这件事美化成如此模样,史书中又无明确记载,以致后人有所误会。
另外,因袁绍占领东郡后任臧洪为太守,下面我们拟从臧洪任职东郡太守的时间入手对袁绍出兵的具体时间进行推测。
“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灵帝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洪为功曹。……超遣洪诣大司马刘虞谋,值公孙瓒之难,至河间,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达。而袁绍见洪,又奇重之,与结分合好。会青州刺史焦和卒,绍使洪领青州以抚其众。洪在州二年,群盗奔走。绍叹其能,徙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7]卷7,231-232“时讨虏校尉公孙瓒与大司马刘虞有隙,超乃遣洪诣虞,共谋其难。行至河间而值幽冀交兵,行涂阻绝,因寓于袁绍。绍见洪,甚奇之,与结友好,以洪领青州刺史。”[10]卷58,1886
东郡作为曹操起家之根基,一直处于曹操控制之下。后来曹操打败吕布,作为失地的东郡显然是要收复回来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最终袁绍的属下臧洪作了太守,这也是袁绍出兵的一个佐证。关于该点林文已有谈到,兹不赘述,我们要探讨的是臧洪任东郡太守的时间。两书中均提到“幽冀交兵”,我们认为这里的“幽冀交兵”指的就是初平三年(192年)冀州袁绍与幽州公孙瓒进行的界桥之战。袁绍与公孙瓒大概有三场比较大的战斗,分别是初平三年的界桥之战、兴平二年(195年)的鲍丘之战以及建安三年至四年(196年至197年)的易京之战①《后汉书》卷九《献帝纪》:“三年春……袁绍及公孙瓒战于界桥,瓒军大败。”(第372页);《后汉书》卷七十三《公孙瓒传》:“乌桓峭王……与袁绍将曲义合兵十万,共攻瓒。兴平二年,破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第2363页);《后汉书》卷七十三《公孙瓒传》:“建安三年,袁绍复大攻瓒。”(第2364页)。张超向臧洪求救是在兴平二年秋,其时臧洪已任东郡太守,其在青州即已“在州两年”,所以在时间上推算,臧洪出使所遇“幽冀交兵”不可能是后两次战斗,只有第一次界桥之战在时间上符合。
由以上分析可知,臧洪在出使刘虞的过程中,初平三年“行至河间而值遇幽冀交兵,行涂阻绝,因寓于袁绍。绍见洪,甚奇之,与结友好,以洪领青州刺史”,“洪在州二年(即兴平元年)”,“绍叹其能,徙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也就是该年夏,吕布入兖州,兖州之战爆发。曹操于秋九月“还鄄城”,“布到乘氏”,袁绍出兵当在此之前。我们认为袁绍是于兴平元年(194年)夏或秋,即吕布与曹操在濮阳对峙之时插手兖州之战的,并趁机占领了包括濮阳、东武阳等地在内的东郡大部(基本属于黄河以北地区),同时任臧洪为东郡太守。但东郡的范、东阿等少数区域仍掌握在曹操手中,而后臧洪独立,袁绍进兵攻城之时,曹操可能也趁机将濮阳等一部分地区收回,《武帝纪》云:“(建安)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7]卷1,19白马位于黄河南岸,黎阳处其北,这说明官渡之战前,两人很可能以黄河为界,将东郡分成两块,绍占其北,操居其南。
三、袁绍出兵兖州之战的影响及不足
袁绍插手兖州之战,趁机占领了东郡大部,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为之后与公孙瓒的决战以及官渡之战的开展抢得了一些先机。但需要指出的是,袁绍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看似占了些便宜,但后来因未答应臧洪救援张超的出兵请求,激反了臧洪,反而使自己白白陷入平叛的泥潭当中,《三国志·臧洪传》云“绍盛兵围之,历年不下”[7]卷7,233。在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时间后,城池终于被攻破,但曹操却已趁此良机巩固了自己所能掌控的兖州地区,并进而占领了豫州,迎接献帝都许,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吕布、陈宫则在袁绍、曹操的夹击下仓皇逃亡刘备所在的徐州,后来却将刘备驱逐出徐州地界,再次与曹操对抗,但曹操卓越的军事指挥作战能力已深深地印在吕布心中,后来被俘之际曾言“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7]卷7,227,这就使得吕布在下邳作战之时畏首畏尾,不能听从陈宫的正确建议,从而加剧了自身的灭亡。而张邈却在你来我往的军阀争战中因为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以及战略眼光,从而落了个兵败身死、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边让、张邈等人的相继被害以及陈宫的败逃都使得兖豫士人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曹操,曹操在中原的统治暂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这也为迁都帝许取得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袁绍在兖州之战中扮演了趁火打劫的角色,只是这个“劫”打的不够彻底,袁绍没有曹操那样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当机立断的魄力,荀彧在分析袁曹利弊时云“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7]卷10,313曹操对其亦有评论,“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7]卷1,17说明袁绍的确存在优柔寡断的缺点。关于袁绍错失灭操良机的问题,吕思勉先生认为:“然使袁绍果有雄心,趁曹、吕相持之时,行卞荘刺虎之计,则操必危。”[11]324雄心,袁绍是有的,《三国志·武帝纪》云:“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7]卷1,26可惜袁绍的眼光不够长远,只知贪图眼前利益,不能准确地把握时机。
林榕杰在其另一篇论文《袁绍的战略错误》中也提到,“袁绍当时是援助曹操的,甚至有可能曾亲自率军进攻吕布。就长远来看,这其实是错误的。袁绍当时有四种战略选择:一是支持曹操夺回兖州;二是采取‘隔岸观火’的策略,坐观兖州之战而不参与;三是在吕布彻底击败曹操后,自己出兵取兖州;四是以援助曹操为名出兵击败吕布而取兖州。其实,袁绍无论采取第三种还是第四种方略都比第一种、第二种要好。”[4]
林文的分析很有道理,但其实袁绍采取的正是第四种方略,只是做的不够彻底罢了,而正因为袁绍的决心不够坚定,才给了曹操喘息之机。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在曹、吕两败俱伤的情势下,张超向臧洪求援,此乃攻灭曹操之绝佳时机。袁绍应当亲自挂帅,遣洪为先锋,与超里应外合,共破曹操。如此,则兖州可占,大业可成矣!不过历史不容假设,袁绍没有曹操那样果敢的魄力,错失了这个消灭曹操、统一中原的绝佳机会。之后曹操占领豫州,迁帝都许,四处征讨,势力一点点坐大,直至官渡一战定乾坤。势力较为强盛的袁绍最后反被曹操所灭,兖州之战的失策不得不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来看待。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没有敏锐的嗅觉和长远的眼光,是难以在那个战火纷飞、弱肉强食的乱世生存的,在两人未进行正式较量之前,袁绍已先失了一着。
当然,以今论古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事后诸葛亮”之嫌,当时袁绍等人甚至包括曹操自己恐怕也难以想象后来他会有如此大的作为。而且当时北方的公孙瓒刚刚灭掉刘虞,势力越发壮大起来,西边的张燕等山贼也一直虎视眈眈,袁绍暂时还不敢贸然与曹操撕破脸皮,以免陷入四面包围的不利境地,这恐怕是袁绍没有继续插手兖州之战的重要原因。但从当时的情势来看,袁绍的确失掉了一个消灭曹操占领中原的绝佳机会,如果袁绍继续深入,无论是曹操还是吕布,都将难以应对,那么官渡之战或许便不会发生,统一的进程也可能随之加快,历史也将重新书写。
四、三国军事的三角斗争特点
三国时期军事斗争具有鲜明的三角斗争特点:“在外交斗争的密切配合下,形成魏、蜀、吴之间的战略三角斗争,”“在这种关系中,彼此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方的重大行动,都对其他两方具有战略意义,一方对另一方的政策,既受制于又影响到第三方。”[12]5纵观整个战争过程,我们会发现曹、吕、袁三方在兖州地区的角逐其实就是后来魏、蜀、吴三国对峙的缩影,三方没有一个绝对的强者,任何一方也不可能轻易吞并掉另一方,三方势力或敌或友,时而斗争,时而联合,构成一个相对均势的鼎立局面,这也是汉末三国那个特殊时期的军事斗争特点。如果没有袁绍的“帮助”,曹操不会如此迅速收复失地;同样,如果没有袁绍的干预,吕布或许可以击败曹操,夺取兖州;而如果没有吕布的侵入,袁绍就很难有机会在兖州分一杯羹。三方势力互相牵制,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兖州地区的三足鼎立,虽然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但从中亦可看出三国整个时期军事斗争的这种特点。
不仅兖州之战,包括此后的官渡之战,曹操如果事先没有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是不敢与袁绍拼死一搏的;赤壁之战,孙权如果不与刘备联合,蜀汉政权恐难建成;夷陵之战,孙权也是事先向曹丕称臣才换取了与刘备决战的时机,如果曹丕与刘备联合,孙权恐怕也没有称帝的机会了。还有汉中之战、荆州之战等等诸多战例皆表现出这种三角斗争的特点,而正是由于军事上这种特殊的斗争特点,魏、蜀、吴三国才能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制衡从而达到三足鼎立的局面,诸葛亮、鲁肃等人孜孜以求的孙刘联盟正是该特点的典型体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从这个角度来讲,军事史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政治史的补充,兖州之战作为三国形成早期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可谓三国时期军事战争的一个小缩影,不仅反映了三国时期军事活动的三角斗争特点,而且透露出袁绍、曹操、吕布等诸多势力纷繁复杂的关系纠葛,应当在三国军事史、政治史的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陈宫、张邈叛迎吕布之时,袁绍认为这正是入侵兖州、染指中原的好机会,遂于兴平元年(194年)夏或秋,即吕布与曹操在濮阳对峙之时出兵占领了包括濮阳、东武阳等地在内的东郡大部(黄河北岸地区),并任属下臧洪为太守,为自己之后的兼并战争抢得了一些先机。但后来因为袁绍未答应臧洪的出兵请求导致臧洪反叛,使得自己深陷平叛泥潭,浪费了大量的兵力和时间。同时袁绍的出兵也在客观上有效地牵制了陈宫、张邈等部,使曹操得以专心对付吕布,取得兖州之战的最终胜利,并趁机占领豫州等地,为后来迁帝都许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三国军事战争的一个缩影,兖州之战反映出的三角斗争特点值得三国军事史研究者关注,而其透露出的袁、曹、吕等诸多势力或敌或友的纷杂关系亦可作为政治史领域的重要参照。
[1] 方诗铭.曹操安定兖州与曹袁关系[J].史林,1987(2):14-21.
[2] 王 蕊.三、四世纪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3] 林榕杰.袁绍的战略错误[J].兰台世界,2008(3):55-56.
[4] 罗肇前.三国征战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9.
[5] 林榕杰.袁绍与兖州之战[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5):55-58.
[6] 宋 杰.曹操逐鹿中原兵力部署与作战方向的演变[J].军事历史研究,2016(1):42-66.
[7] 陈 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 萧 统.文选[M].李 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10] 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1] 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 罗 琨,张永山.中国军事通史:三国军事史[M].第七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Yuan Shao and The Battle of Yanzhou:Characteristics of Military War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ZHANG Yinxiao,HUANG Qiaoping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The Battle of Yanzhou was a very important war,which influenced the situation of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One scholar pointed out that Yuan Shao probably participated in this war.Yuan Shao sent troops to help Cao Cao in the first year of Xingping and occupied the most of Dongjun.But he did nothing after that,so Cao Cao took this opportunity to recover Yanzhou.All about that affected The Battle of Guandu and the trend of history.The Battle of Yanzhou is a microcosm of the military struggle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iangular struggle in the military activities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The Battle of Yanzhou;Yuan Shao;Cao Cao;Lv Bu;Dongjun;Zanghong
K236
A
2095-4476(2017)04-0008-06
(责任编辑:陈道斌)
2017-03-20;
:2017-04-01
张寅潇(1986—),男,河南西平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秦汉三国史;黄巧萍(1982—),女,广东新会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史及商周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