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文本细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7-03-08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高蓓莉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译林文脉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高蓓莉

利用“文本细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十中学 高蓓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了对学生思维培养的目标,同时,近几年中考阅读题目的设置也突显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目前的外语教学普遍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语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一些阅读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层面上,忽视了对学生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就会导致学习能力的下降,影响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进而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文本细读的相关理念

1.文本细读的内涵

文本细读,最早是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被提出来的,指的是“立足于文本,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述和分析”,对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在文本细读中,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过程将得到充分的关注。学生、作者、教师将在文本语言架构的空间里进行思想的对话、观点的互动。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思维品质会有显著的提升。

2.文本细读的切入点

①细读文本的文眼和文脉,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所谓文眼,就是作者的立意所在,也是文章布局谋篇的关键点。在文中,它具体体现为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语或句子。在文本细读中,如果能读出并抓住“文眼”,就很容易抓住“文脉”,从而全面打开文本理解的格局。

逻辑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其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4 Reading:Never give up主要讲述了Spud篮球生涯的四段经历,这就是文章的文眼和文脉所在。笔者在教学时,紧紧抓住这根文脉,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然后再对其篮球生涯进行分段,分别找出每个阶段中的关键词,接着进行分段描述并讨论展示,在此环节中,鼓励学生合理想象和推测,这就运用了较为高级的逻辑训练方法——概括、判断、推理和综合等。

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始终着眼于分析文章的文眼和文脉,把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长此以往,就能得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

②细读文本的结构,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系统性思维是基于系统论的思维模式,它以“系统”这一概念来划定事物的边界,进而对边界内的各种要素进行相关性的观察与研究,以获取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属性和规律。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7 Films的Reading为例,该语篇涉及了奥黛丽·赫本一生很多时间节点和事件,信息量大而繁杂。为了帮助学生厘清头绪,笔者首先带领学生画出时间轴,并让学生带着任务完成时间轴,进而进行系统性思维训练。

③细读文本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文本不是一串文字符号的排列和叠加,其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文本细读时,要引导学生把心融入文本,身临其文,用心感悟,细心体会,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交流,形成情感的交流和共鸣。这样的阅读体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开始,在关注核心素养的同时也特别关注批判性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个人判断。有了足够的语言输入后,读后活动应以语言输出为主。因为读后输出活动能够检验阅读理解程度,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及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e 3 Teenage problems的 Reading部分,Millie和 Simon写给Sigmund Friend的信,信中讲述了两位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求助于朋友给予意见。课上,笔者尝试设计以下问题,If you are a friend,what suggestion will you offer to them?学生给予了宝贵而有价值的建议,出乎笔者的意料,在此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得以培养。

④细读文本的核心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类比式强化练习对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能够起到很有效的作用,因为发散性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

例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的Reading中,让学生在了解基蒂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食物等核心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推理、发散等思维过程进行总结:若要保持健康,可以提出哪些建议。

通过此教学环节的设计,立足文本进行模仿性和半开放性操练,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支架上发散思维,最后进行全开放性操练,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展开。当然,在处理文本中的核心知识时,不能面面俱到,而应选取某些有典型意义的知识点,并将其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

二、利用文本细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英语阅读教学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和加工处理文字表层信息外,还要有意识地融入思维的培养,具体地说,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预测能力,发展学生的推测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这样的阅读课堂,才是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还需关注以下问题:

1.教学情境与学习情绪相匹配

情境教学是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策略。在细读文本时,如果能将教学情境的设计和运用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有机结合起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5 A brave young man一文为例,笔者设计问题如下,“你认为张华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我认为他聪明、勇敢。”老师接着追问:“哪些句子能够体现他聪明和勇敢?”学生仔细阅读,寻找答案和大声朗读。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不仅找出了直接描写张华勇敢的句子,感受了rush,run,pour等动词的表现力,也找出了间接描写如fire,smoke的句子,还学会了欣赏文本,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培养语感,并感悟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师还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多元化。除了在课堂上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设计问题,互相提问,缩小他们之间的信息差。学生所提问题还可以挖掘文章的内涵和外延。如学生提问道:“为什么不等消防员的来到呢?”“如果你是张华,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提问能力的训练,促进了对文章的解读。这种热烈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极大发挥。

2.阅读任务层次的设置与学生能力相匹配

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的时候,要注意阅读任务的难易程度,以确保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材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合适的任务,不能片面求新求难。

笔者在执教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 2 Colors的Reading部分时,在快速阅读环节,设计的问题为How many colors are talked in the text?What are they?在细读环节,设计表格题来训练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细读文本”的方式,不仅能够兼顾到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且还能带领学生融入文本,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现行文的脉络,品鉴写作的技巧,体味字词的隽永,引发学生与作者、教师之间“三向”的思维碰撞和交流。这样的高质量阅读体验必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的信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佟馨E-mail:1010381257@qq.com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译林文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