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高校“思政课”强化“应用性”的教学策略*

2017-03-08马爱林李小梅王兆云袁春兰王新刚王向华

关键词:应用性思政课应用型

马爱林,李小梅,王兆云,袁春兰,王新刚,王向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北秦皇岛066004)

新时代,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的“思政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专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对其提出了新要求。“思政课”的使命要求其体现“应用性”,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应用能力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求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强调坚定“四个自信”,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对“思政课”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2013年初启动了普通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2]。转型发展,将带来办学定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由此,地方转型高校“思政课”如何履行自身的时代和政治使命,适应这一重大变革,是其改革与建设所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思政课”强化“应用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些高校“思政课”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和学生需求期待脱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吸引力差等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思政课”育人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思政课”的“应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根源,问题在于教育理念和思想认识上。政治上,没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没有能够深刻把握“思政课”的性质地位,没能真正从思想深处认识这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的重大战略意义。教学理念上,没有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忽视或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的“应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政课”的政治育人功能。

中央[2016]31号文件深刻指出:“有些地方和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术轻思想政治工作”等现象,“有的高校阵地建设管理不到位”[4]。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四个正确认识”要求,即“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3]。

2017年3月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答记者问谈到高校“思政课”时指出:“一定要改革思政课的内容、授课方式。内容没有针对性,授课方式不适应,学生就不爱听。”[5]

(一)我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决定“思政课”“应用性”的属性

在高等学校开设“思政课”,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和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7]

因此,“思政课”在注重学理性教育,传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关注大学生能否科学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理论武器”。引导教育大学生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复杂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躬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

(二)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增强了“思政课”“应用性”要求

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多个文件,均提出“引导、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2015、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均强调“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11月,省教育厅副厅长韩俊兰在“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推进会”开幕式讲话指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河北省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克服“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同质化倾向严重等问题”的重要路径。

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以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把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规定: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7]。

2015年10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明确了转型发展的14项主要任务[8]。从一定意义上讲,应用型高校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使得部分学生甚至是教师产生“学校定位是否降低了”等“困惑”;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地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诸多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的大学教育,且增加了学生深入接触社会、深入生产一线实际的时间和机会,一些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反差、与课堂思政理论的差距,一定程度上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挑战。

(三)“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要求增强课程的“应用性”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重视“思政课”的改革与建设。多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得到了系统加强。但一些高校“思政课”存在的“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9]等问题,仍是制约“主渠道”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部把2017年确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提出“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工作方案”要求“思政课”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线,在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上下功夫,把“四个自信”作为主题不断完善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10]。

为此,高校“思政课”,需改变单纯重理论知识讲授、过度囿于教材内容体系的传统思想,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和教学的“应用性”。

二、“思政课”“应用性”的内涵

“思政课”根本使命和价值在于,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提高知识容量的同时,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武器”,在复杂和快速发展变化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和地位认同,培养其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情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行为方式,成为符合“四为”要求、“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应用性是有机的统一。课程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其不仅具有理论性,也具有“应用性”,不仅要重视理论教育,也应强调理论的“实践应用”。强调增强“应用性”,并不是要否定课程的“理论性”,而是强调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改变课程应用性弱化的现象,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所谓应用性,主要是指课程所涉及的思想政治理论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首先,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立场、方法,锻炼辩证的、历史的、创新的、科学的思维能力。其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性的实践检验。即学生通过课程实践、社会实践,切实增强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从“入耳”到“入脑入心”的理论“内化”;再次,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确立正确的“三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敌对势力的演变和不良思想的侵蚀,陶冶情操、规范言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从“内心”到“言行”的实践“外化”。实践应用是解决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的根本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思政课”“应用性”的体现,也是实践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地说,指大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认识世情、国情、社会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意识形态建设能力,即确立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即应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客观地、辩证地看待我国建设、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社会问题能力,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四个自信的能力,辨析社会思潮,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和侵蚀的能力;思想品德建设能力,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开展道德行为实践,确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规划自身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精神、职业忠诚,促进职业发展的能力;法治思维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遵守法律和校规校纪,应用学校规章制度、国家法律法规分析现实和生活中的问题等。

三、转型高校“思政课”增强“应用性”的策略

突出“思政课”的应用性,是转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内在要求。需要从课程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多维度,进行深入探索与建构。

(一)强化“应用”理念,坚定“四个意识”,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课”教育基础在“理论”关键在“应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实践应用能力。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深刻指出:许多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是为了单纯“学习”,“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11]797-798。1942 年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11]815。在改革开放初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2]所谓“精”“管用”,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个理论内核,落脚点在“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点难点解析》明确: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3]。

“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需强调其“应用性”要求,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思政课”教学从“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理论知识与能力素质培养并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统一、课堂讲授学生体验融合”的转变。

(二)强化“大思政”理念,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就是思想政治理论应用和实践检验的教学过程。中宣部、教育部要求高校“思政课”的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把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10]

应用型大学,在大学的治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地)合作。其实质是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打破“高校”与“社会”藩篱,实现转型高校办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客观上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政课”的挑战和难度,同时,也为创新“思政课”教育机制、教学模式,创造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要进一步探索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方面,结合课程理论教学,探索一定比重的专题式课程认知性实践,另一方面,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系统研究制定好“思政课”2个学分实践课的研学性综合实践。探索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课程思政”、全员育人体系,同时,整合校内校外资源,积极探索发挥校企合作平台在“思政课”改革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建构“大思政”格局中,形成“思政课”对接社会行业发展现实、对接企业(农村)生产实际、对接一线先进能手的新机制。

(三)强化“实效”理念,建设“三贴近”、突出“职业精神”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育部要求高校“思政课”改革,要将教材内容体系转化为教学内容体系。“思政课”的性质和功能,特别是其应用性,要求其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效性。一方面,须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需求,十九大等重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须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另一方面,应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以学生思想的关切、成长的困惑、学习生活的困难等问题为导向,将学生具有共性或典型的问题,纳入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为此,“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应注重教材内容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化,切实体现“三贴近”的要求,关注国内外大势、政治时事、社会热点,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行业发展形势,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需求。

应用型人才强调职业精神培养。2017年4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发[2017]8号)强调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思政课”应努力贴近人才培养,研究建构紧贴专业实际、行业发展、社会实际,突出创新创业教育以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情感培养,劳动法规与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团队协作等方面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

(四)强调“导行”理念,学中思、学中用、学中做,创新教学方法

聚焦学生的思“思政课”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必然处于“主体”地位,不仅是接受知识的“受教育者”,也应是参与教学活动的现实教育的“教育者”。

转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应进一步落实教育部要求,围绕课程的“应用性”要求,进一步创新,以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借鉴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如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媒体,或课堂教学设计,创设仿真的“情景”、遴选精典的“案例”、确立现实的项目任务,在教学中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使“思政课”教学具有亲和感、体验感、获得感。培养学生的思政应用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吸引力。

(五)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构多样化“思政课”教学组织模式

“思政课”设置模式需“因势而新”,主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除传统的正常安排外,应根据专业的教学实际,采用多种方式安排教学。如学生某一时段较长时间集中到校外实习实训和学习,“思政课”教师可到校外教学点利用工余或空闲时间,集中安排授课,或在校组织集中授课、校外学习期间安排适当“思政课”实践,或具备“思政课”教师资格条件的专业课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承担“思政课”教学;如分散实习,可采用远程网络、视频教学,或依托信息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构“思政课”学生主体性学习模式,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统一考试方式等等。多种“思政课”设置模式,供对应专业自助选择。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 -12 -09].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2017-05-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 -06/22/content_8901.htm.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7 -06 -09].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5]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7-03-13(1).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EB/OL].[2017-05-19].http://xgc.ysu.edu.cn/info/1103/2032.htm .

[7]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7]3号)[EB/OL].[2017-06-07].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1/201702/t20170217_296529.html.

[8]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EB/OL].[2017 -06 -07].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9]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EB/OL].[2017 -06 -0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415.html.

[10]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17]15号)[EB/OL].[2017 -06 -09].http://gxszk.ahedu.gov.cn/include/content.php?id=2909.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13]吴潜涛,武东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点难点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5.

猜你喜欢

应用性思政课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对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探析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既有检测技术在老旧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性分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