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集体舞教学的思考
2017-03-08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张红梅
成都幼师实验幼儿园 张红梅
一、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把集体舞蹈所谓的“基本动作”先抽取出来单独练习,然后再将这些动作组合完整的集作品。
误区二:认为集体舞蹈的动作要更多一点,否则就会显得没水平,动作要美些,否则谈何审美教育;动作要复杂一些,否则不能提高技能技巧
误区三:习惯于让儿童感受到他们是在向老师学本领,他就是让孩子们应该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些知识和技能。
误区四:认为幼儿是无法自行解决适应复杂空间变化问题的。
那么,我们因该如何开展集体舞教学呢?
二、解决误区的有效策略
(一)音乐集体舞教学的几种有效策略
1.巧用游戏法
在集体舞教学活动中,可以巧妙地借用游戏这种幼儿喜爱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以游戏为活动的组织形式幼儿易接受又喜欢,它不但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乐趣和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幼儿置身于故事化的情境中,还可以赋予教学内容以游戏的“生命”,从而使教学目标这一外部要求内化为幼儿行动的愿望和动机。例如,在集体舞《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活动中,幼儿需要学会在圆圈上走“S”型路线,并连续钻进钻出数次。这样的舞蹈队形对幼儿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若能根据舞蹈材料内容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无形,使“走队形”真正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则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为此,笔者曾设计一个“蚂蚁搬豆”的游戏情境,并为“蚂蚁找豆”的经历配一首诙谐有趣的小儿歌:小蚂蚁!钻出来,后面看一看——太瘦了!(提示幼儿从内圈钻出来,站到外圈幼儿的背后)钻出来,前面瞧一瞧——太小了!(提示幼儿再次钻进内圈,站到外圈幼儿的面前)钻出来,后面看一看一一长歪了!(提示幼儿从内圈钻出来,站到外圈幼儿的背后)绕一圈,好好瞧一瞧——找到了!(提示幼儿围绕舞伴转一圈)在儿歌的帮助下幼儿很容易按规定路线正确行走,并迅速找到自己的“小豆子”。因此,创设适合幼儿的舞蹈游戏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幼儿迅速掌握舞蹈。
2.妙用“舞谱”法
首先,在学习舞蹈动作中活用“舞画”。舞图的运用为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观察、理解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孩子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如在集体舞《邮递马车》活动中,我把“进退步”的舞步画成舞画分解图,孩子通过观察图上的动作符号做动作,便于幼儿理解和加深动作的印象。
其次,在队形变化中巧用“队形谱”。队形变化是集体舞的核心。通过队形谱,使动态的变化转化为静态的图示,让不好控制的变化转化为方向线路分明的图谱,较好地解决了幼儿学习集体舞的难题。例如,集体舞《青春舞曲》,有双圈的队形变化。教学前先出示队形谱让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外圈与内圈的孩子是一一对应的,内圈的孩子有箭头,而外圈则没有任何标志。幼儿观察后得知,在双圈上舞蹈,而且内圈孩子静止不动,外圈幼儿按照箭头方向行进,等到音乐结束,一号的孩子移动到二号的对面,依次前进一个位。观察理解之后,把队形变化逐渐内化,运用到自己的舞蹈中,教师只需要对个别孩子进行辅导,增强了幼儿自我观察学习的能力。运用“队形谱”这一无声的老师来提示孩子,在幼儿心中逐渐产生集体舞队形变化中的“法”的意识。让“法”来约束孩子的行动,规范孩子的动作,达到集体舞的学习要求,提高了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
3.善用类比迁移法
迁移是指先行掌握的基本动作经验和学习结果对后继的其他学习产生影响,迁移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集体舞活动中,教幼儿学会迁移,首先必须有意识培养幼儿发现类似的能力,即类比能力。因为发现类似是实现经验转移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运用前后联系、比较学习的策略,帮助幼儿去发现复杂现象之间的相似联系,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三、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舞教学的有效性
1.选择适合幼儿的音乐
音乐是否被幼儿接受和喜爱是幼儿集体舞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因为人的生命运动本身是有规则、有秩序、有节奏的。因此,节奏清晰、旋律优美、结构工整的音乐,能激发幼儿进行集体舞活动的欲望,教师在选择集体舞音乐时要考虑节奏鲜明,结构简单的曲子,速度以中速为主,最好有明显的前奏、间奏和尾奏,便于留足时间让幼儿考虑什么音乐时做什么动作,利用前奏、尾奏交换舞伴,变换队形等。特别是初学时可选择一些幼儿较熟悉和喜爱的儿童歌曲、中外名曲,因为幼儿已感受过它们音乐的风格、旋律和节奏,学习时合拍、踩准舞步对幼儿来讲就容易多了。如《青春舞曲》,是四四拍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其鼓点节奏清晰,速度适中,很适合幼儿跳集体舞。
2.设计简单易学的动作
动作是集体舞教学中的另一个要素。教师在编排时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讲,动作应该是简单、重复的,一个集体舞中选择一两个基本动作,每个动作至少重复进行一个八拍以上为宜,这样可以减轻幼儿的记忆负担。如《青春舞曲》,舞步以垫步为主,手的动作以手腕转动为主,只是在手腕转动的不同方位进行变化,动作简单幼儿易接受,而且多次重复,幼儿很快就掌握了。
3.编排循序变换的队形
集体舞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整齐而有秩序的舞蹈队形,而队形变换是集体舞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变化集体舞队形可以激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同时也增加了幼儿跳舞的热情,但不宜过于频繁地变化队形。例如,学习圆圈舞蹈队形时,教师可先进行“单圈”舞蹈的教学,待幼儿熟练掌握后再进行“双圈”舞蹈的教学。“双圈”舞蹈也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一开始可以是内外圈向同方向平行行进,接着可以是内圈和外圈各自向相反的方向平行行进,再接着可以是内外圈向同方向交叉行进,最后可以是内圈和外圈各自向相反的方向交叉行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教学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要改变幼儿被趋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我们在集体舞中努力改变以往重技能技巧训练的倾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简单地说也就是活跃身心、发展个性、发展动作、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