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孩子观察的方法研究
2017-03-08山东省枣庄市建设委员会幼儿园
山东省枣庄市建设委员会幼儿园 朱 琳
现阶段对幼儿实施的教育行为中,及时、全面地观察和感悟幼儿活动是其关键需求。幼儿依托他们自身的语言来实现思维和举止的展示过程极为奏效,所以,较强的工程本能即构成幼师的基本素养,同时是优化儿童教育质量的基础环节。另外在掌握其基本观察本领的前提下,尚需幼儿教师对其实施深入了解,进行“观察在前,理解深入”的模式实施幼儿阶段的教育,从而实现幼儿的茁壮成长,促成幼儿有效性教育的全面落实。笔者关注孩子们的行为表现,让他们领会老师所给予的及时帮助、认知帮助的作用,由三个侧面诠释了怎样细致地去观察、怎样使观察行为实现有效地帮助幼儿的效果。
一、幼儿的求注,你注意到了吗
老师对幼儿的行为表现注意到了吗?对他们的要求服务到位了吗?幼儿获取满足了吗?基于此,本人紧密联系具体幼儿教育实践过程,深切体悟老师在实施观察过程中的各种方式及手段。我们所言老师的观察举动,重点在于对幼儿进行观察判别的行为实施,针对那种情形出现时相当一部分回应表现中有疏忽、有淡漠、甚者给予了无言。开展教育活动,要观察行为在先,针对幼儿表现出的疑惑或遇到的难题,我们时常要对幼儿实施的语言方式表达给予理解和注重,但却时常轻视了幼儿的心理状态表现及行为过程,此亦为需要老师深入探求的。
(一)茫然不知所措的表现
教育过程中能够及时捕捉和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存在很大难度,认知幼儿的面部表情即较为容易,由于面部表情变化是幼儿心灵状态的反应,其为老师实施观察行为的最有效讯息、然而绝大多数老师却时常疏忽对待,以至于产生不置可否的回应态度。在开展和组织幼儿们游戏节目中,幼儿们均依恋于自己爱好的游戏节目中难以放弃,爱好做医生的幼儿始终不离医药工具箱,喜欢当驾驶员的幼儿紧紧地守在汽车玩具边,然而此时幼儿们均碰见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想做医生的没有疾病患者,爱当司机的未能接到捧场的乘客。幼儿们失望的心理状态仿佛在展示着“我们无以为继、无所适从”,知识所组织的游戏活动俨然变成了一场古板的枯燥表演。
(二)亟待帮助的行为表现
幼儿们的举止状态最为明显和昭示,其亦为展示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必要方式,或许某一细微的举止表现即成为他们成功展示内心情感变化及状态的有效手段。局部项目的游戏玩耍过程中,在智力增强区做拼图游戏的东东去完洗手间后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发现自己的小椅子不存在了,充满急情心态的他看到自己的小椅子被玩耍在美工区域的乐乐搬走了,于是前去问他并索要本属于自己的小椅子,可是乐乐耍赖不想归还于他。
(三)无目的性的行为表现
在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时,绝大多数老师一般都十分重视帮助结果且淡漠其行为表现。在实施夹球游戏的教学环节中,老师宣讲了用筷子夹住球的动作过程和规范标准,但仍存在一些幼儿用左手去拿球,靠右手去夹住球,还有少数幼儿同时用两只手各拿一只筷子来夹住球等不按要求的操作。游戏完毕时老师仅粗略地问了问“你夹住了几个球?他夹住了几个球?”,并且给那部分夹住球多的幼儿以大力的鼓励和表彰,明显地表示老师只重视游戏活动的结果,而对幼儿们在玩耍环节中的具体的操作过程等内容却疏忽关注了。
二、幼儿们的求助你是如何给予帮助的?
(一)展示行为幅度过度
当幼儿碰到难题时,老师完全提供帮助是及其恰当和有效的,然而对于他们需要帮助的尺度老师亦需在心里把握好,不能因为老师的帮助行为造成对幼儿的行为信心的削弱。美工活动小组的幼儿正在实施着剪纸游戏活动,他们手握着剪刀操作了很多次,均未获得成功。课堂上老师观察到了,急忙走到跟前,攥着一名幼儿的手帮助他剪了一个非常整齐漂亮的圆形,之后老师欣慰且从容地走了。老师离开后,这名幼儿仔细查看手里由老师帮助剪好的圆形,想自己再剪一个这样的圆形,可是却不知如何去正确的开剪。
(二)冷漠形式对待
此处所言的冷漠是依据老师所给予幼儿的帮助来说的,是说对幼儿展示的问题所给予的回应是鲁莽的、不带感情色彩的。珍珍抢了红红的生日礼物逃走了,红红追逐着珍珍,进而这两名幼儿开始在教室内追跑。老师观察到后简单地制止他们的行为并让珍珍把礼物归还给红红。
三、老师的帮助让幼儿收益了吗?
(一)适宜的时间
在帮助的时间上要考虑适宜性,不能延缓、不能过早,不要急于一时。有的帮助可以即时性的,有的帮助需要一个周期性的,这就需要老师对幼儿的需要及时分析,作出应对。
(二)有效的方式
新纲要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就是要求教师灵活的根据不同的现象、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帮助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发展提供的帮助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帮助。
总之,老师的帮助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更不是教师一手独揽,而是要合理把握时机和火候。当孩子心理受到挫伤时,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心灵疏导;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技能技巧上的困难时,老师要灵活调整目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需要,引导孩子逐步感知与发现;当孩子和同伴发生争执时,老师应冷静地找到矛盾的焦点,引导孩子尝试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