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文”自华
——从阅读名著中汲取写作的营养
2017-03-08广东省汕头市下蓬中学王少曼
广东省汕头市下蓬中学 王少曼
一、阅读名著,厚积薄发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厚积才能薄发。”这说明素材是写作的前提。素材需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积累,如果一个学生头脑中素材的储存量少,写作文时就感觉没话可说,没东西可写。语文成绩好、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在交流经验时,大都谈到自己得益于长期的名著阅读。名著读得多了,知识不断得到更新,写作的视野也更加广阔,写作时运用素材就能“左右逢源”,考试时也能得心应手,文思泉涌。
例如,广东2012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生逢其时》。文章开篇写道:“我想起《双城记》中开篇时的那句话,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这是一个最萧条的时代,我们永远在时代的夹缝里徘徊、挣扎、踌躇独行,天上地下人间更仿得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而我却以为,不论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都该怀着宽恕与爱,去面对这个世界、去活着。”文章一开头便点明“个人”与“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个人”对“时代”“世界”所应该采取的人生态度,这种思路和观点显然是考生在阅读、理解原材料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思考”,境界较高,立意深刻,而这归根结底,就是得益于学生长期阅读名著。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对“读”与“写”关系的思考,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读有益的报刊、名著,创设阅读的氛围,鼓励学生阅读。一方面拓宽知识面,积累素材;另一方面汲取思想的养料,提升作文立意的思想境界。
二、阅读名著,采撷语言精华
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精美的语言,如果说文章是草,那精美的语言是草中之花,让人赏心悦目。如果说文章是大海,那么精美语言是海上的日光,令人心旷神怡。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能力较低的学生常常语不达意,想要说的意思难以表达或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达错误。而通过阅读,如坚持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那些作家精彩、生动的语句会对学生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如2015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近的是自然,远的是人心》,文中写道:路边的小草小花不见了,因为车轮的碾压必然是不堪重负的,“春风吹又生”那只是美好的童话。天上的银河不见了,因为城市的璀璨灯火与那灰蒙的天幕早已消解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正如顾城说:“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此时的自然,没有绿色,没有蓝色,没有红色……有的,只是灰色。看似很近,因为阳光、空气、流水、土地……依然在,依然近,但是,这是我们的自然吗?我们还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一望无垠的绿色土地上奔跑追逐吗?我们还可以弯下腰,用依然灵敏的鼻子去轻嗅那一抹淡淡的花香吗?甚至我们还可以自由地呼吸吗?自然,这么近,但也那么远。远在那青山白云间,远在那红花绿草间,远在那蝉噪蛙鸣中,远在那流逝的梦境中。考生能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引用诗句,用作家生动的语句抒情达意,善用修辞,语言优美流畅,具有独特的美感。
古人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今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阅读中,读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获取知识信息,而且是在读中吟味语言的妙境,借鉴语言的方法,接受语言的熏陶。由此可见,在名著阅读中,学生可以尽情的在文学的海洋中倘徉,体味文学的奥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加强了语言能力,增强了语感。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中写的干巴巴、语病多的问题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看千遍不如手记一遍”等古语告诉我们,我们在阅读名著时,如果对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好好采撷一番岂不可惜?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要写摘记和做索引。如发现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短文,优美的语段,教学生随手抄录在本子上。可按语法、修辞、写作等分类摘录。
三、阅读名著,汲取写作艺术
名著,是经受住时间考验而经久不衰,通过了人性甄别而历久弥新的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在经典名著中几乎包蕴所有的写作技法,这些创作技巧,都值得我们好好地阅读体悟,咀嚼消化,借鉴过来,为我所用。
不少学生在叙述事情时,没有谋篇布局,缺少描写的意识,只会概括叙述,而不会通过细致的描写,去告诉读者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因而使文章缺乏感染力,人物的个性也不突出。其实描写在名著中随处可见,描写的种类齐全,例如,《平凡的世界》中的这段形象描写: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象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脸上看来才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显然由于营养不良,还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文字不多,却充分地表现了孙少平苦难的求学生活,形象跃然纸上。又如,曹禺的《雷雨》的这段描述:“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象只恶狗狺狺地,不,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这是繁漪出场时,曹禺对她做出的描述。这个比喻虽然不高雅,却把繁漪的爱与恨表达得淋漓尽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溪水来”写作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刻的阅读才能使写作的源头不断渗入,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有四个功能部位:一是从外部世界接受的感受区,二是将这些感受收集整理的贮存区,三是评价收到新信息的判断区,四是按新的方式把旧信息与新信息结合起来的想像区。这四区构成了由读到写的思维过程。而我校三年来因势利导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学生普遍感到受益匪浅: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强化阅读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重要的。
总之,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阅读名著中得到积累与提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一点名著阅读,多一点文学积淀,多学习名家大作的写作技巧,在名著阅读中汲取营养,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腹有诗书“文”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写作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