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论:庄周审美人生哲学之进路

2017-03-08刚祥云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齐物人生哲学庄子

刚祥云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物”论:庄周审美人生哲学之进路

刚祥云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庄周认为人生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不断“体道”“游物”的过程。“物”一词在庄学思想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庄子》一书“物”字出现约300余次。倘若以此为观测点,可以寻出庄周是通过以“不累于世”和“不靡于物”为审美之维,以“以道观物”和“万物一马”为形上审美之思,以“彼物皆化”和“与物同游”为通达审美之境的人生哲学智慧。选此视角旨在为理解庄周审美人生哲学提供一个参照,同时意在为物欲横流的今天,如何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获得某种启示义。

庄子;《庄子》;“物”论;不靡于物;以道观物;与物同游

“物”在庄学思想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钱穆先生曾经指出:“《论语》不言物……至庄子出,乃始进而对于外物观察其本质与真相。”同样,陈少明也在《〈齐物论〉及其影响》一书中也指出:“《天下》篇对‘百家’的分析,有个独特的视角,就是注意揭示诸家对‘物’的态度……比较《荀子》 《 韩非子》 《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史记》及《汉书》等有关评介古代学术的材料,从未见有如此专注于物者。”[2]8由此可见,“物”一词在《庄子》思想中的地位。然而,纵观以往研究学人对此“物”论思想虽有关注,但大多集中于对“齐物”“齐物我”以及“物”与庄子哲学的主体性思想的阐释之面①例如:陈少明的《〈齐物论〉及其影响》,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 徐文武的《论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系统性》,陶悦的《从“齐物”与“物物”的矛盾化解看庄子哲学的主体性思想》等等。

,甚少有深入庄子哲学文本之“物”一词着手来探究庄子人生哲学理路的。本文拟从以“物”一词的在《庄子》一书的出现为观测点,重在寻出庄周通过以“不累于世”和“不靡于物”为审美之维,以“以道观物”和“万物一马”为形上审美之思,以“彼物皆化”和“与物同游”为通达审美之境的人生哲学理路。这一探究旨在为理解庄周审美人生哲学提供一个视角,同时意在为物欲横流的今天,如何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获得某种启示义。在论述要点之前,逻辑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庄子“物”之义涵,做出学理交代。

1 “物”之基本义涵

“物”在古籍中呈现多义,可指自然万物和外境,亦可以指具体事物。例如:《说文》曰:“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又如《礼记·乐记》“人心之感于物也”的《疏》说:“物,外境也。”再如《国语·周语上》中对“昭明物则以训之”的韦《注》:“物,事也。”然而,在《庄子》一书中“物”字出现甚多,与前论述“物”义有同有异。据统计,除“齐物论”和“外物”的篇名以外,还有334处之多,谈及宇宙、生命观、自然、社会以及对“道”与“器”等表述中屡见不鲜。其中“单音词就出现了202次”[3]124。因而,倘若不对庄子“物”义深入剖析,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庄子哲学思想的丰富性。《庄子·秋水》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不期粗精焉。”[4]因此,我们将《庄子》语境中对“物”的理解分为以下三层含义。

1.1 “物之粗”之物

“物之粗”之物是指世间可言可说的具体存在之物,它既可以是自然之物又可以是社会之物,或者集社会性与自然性于一体。这很类似于惠子所逐之物,是科学认知的对象。对于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一方面它包括社会之物,如财富、衣食住行的器物等等。例如“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天下》);“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骈拇》);“今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曰万物者”(《则阳》)等等,都是一些社会存在之物。庄子进一步解释道:“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形色而已。”(《庄子·达生》)文中“凡有貌象声色者,物也”,这里的物既有社会之物,又有形色的自然之物。在《庄子》一书中,对社会之物的论述众多,兹不赘述。

另一方面是自然之物,包括人的躯体、动物、植物以及环境所构成的自然整体。例如“两者交通成和万物生焉”(《田子方》);“凡物无成与毁”(《齐物论》);“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奈何哉其相物也”(《人间世》);“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馀而形不养者有之矣”(《养生主》);“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秋水》)等等,这些都属于自然之物层面。那么接下来比自然之物与社会之物更精者,在庄子看来是何物呢?

1.2 “物之精”之物

庄子言:“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这里“物之精”之物是“意”之可达之物,比之于“粗物”更为精致的“细物”。与“粗”相比,“物之精”更多的带有形而上的意味,是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生命之物。这里的有生命可以理解为其内在有着很深的气韵,有精神实质的,或者说是对生命有所觉悟的存在,需要被体验被感知这一过程才能被理解。诸如庄子所谓“物何为最之哉”(《德充符》);“昌则物必失其性也”(《缮性》);“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大宗师》);“有莫举名,使物自喜”(《应帝王》)等等都是从具有生命,“意”可达之物层面来论述。这里所提到的“物”有一个共性,就是有生命的、具有灵性的“物”,它不仅仅是客观的存在,还具有某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性灵。因而,“物之精”比 “物之粗”更为精微,更为深层。恰如《天下》篇在言关尹、老聃学派时所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可见“物之精”物已有高于“物之粗”物,接近于“道”之义。

1.3 “不期粗精”之物

所谓“不期粗精”之物,是指“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之物。它言、意皆不达,是一种无待之物,是诗性的、要悟得,近乎于道。庄子哲学的总体旨归,正是要将世界从对象性中拯救出来,还世界以自身的本然意义——不是人所赋予的意义。[5]对于这种“物”在《庄子》一书中,多以“忘”“通”“游”等概念来彰显。因为有了“忘”所以有了“物皆无我之色彩”;因为有了“通”所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为有了“游”,所以不是观照,而是参与,是“是有真宰,与之沉浮”,是“我知之濠上也”。由此可知,“不期粗精”之物,所体现的是一种“道”之属性,不确定之物。

总之,《庄子》一书所呈现出的无论是“物之粗”之物,“物之精”之物,以及“不期粗精”之物,更多是从人、物、道三者的关系之中来厘定。人与物的关系是通过人对于物的态度表现出来,而这又取决于物对于人所敞开的意义。显然,不论是“物之精”“物之粗”还是“不期粗精”,都隐含着庄子为自己超越的人生哲学寻找路经的准备。现实中,人与物关系最为亲密,亦最难超越,只有超越“物”才有可能接近“道”获得“逍遥游”大境界。那么,庄子之“道”与“物”又有什么关系呢?从根本上来说,一切都是源于“道”之本体。

2 “道”之本体与“物”之呈现

张岱年先生曾说:“凡事皆具有一定的恒常之理,是为物的本性。”[6]宇宙之间“恒常之理”即是道家所谓的“道”。“道”在老庄哲学中处于最高范畴,是宇宙万象的本体,“物”则是“道”之生成。《天地》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因而,探究老庄的“物”论思想必然要先阐述老庄关于“道”的论述。通过对“道”的解读,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庄子于“物”的态度,这是十分必要的。

2.1 “道,先天地生”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又言:“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道”是原始混沌,先天地生,无声,无形,却是万物形成的根源。庄子关于“道”言曰:“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天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见,可传而不可受,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大宗师》)又言:“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等等。所以在《庄子》中,“道”是万物的根源,先天地生,是万物兴衰的主宰。

2.2 “道,生万物”与“包裹六极”

“道”为本体,“物”为“道”之生成。“道”产生混沌之“气”(“一”),混沌之“气”分化为“阴阳”二气,万物生出。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又言:“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第五十一章) “道”不仅生成万物,而且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庄子认为“道”是“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行,充满天地,包裹六极”。(《天运》)包容万物,浩瀚广大。

2.3 道是“万物”中最高的美

在这里,庄子还进一步指出“道”是最高的、绝对的美。《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里的天地“大美”就是大“道”,天地之“道”呈现于“物象”,透过“物象”体悟天地之美,合于天人。

《天下》篇也有一段论述关尹、老聃对“道”与“物”关系的论述:其一,以根本的道为精微,以有形的物为粗杂,以有积为不足,恬淡地独与造化灵妙共处。庄子曰:“以本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其二,“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以虚空成就万物为实质。在这里,庄子认为他们能体认宇宙人生的根本原则,称赞为古之博大真人,强调了他们柔弱谦卑的处世态度,赞美了他们“常宽于物,不削于人”的涵容心态。

综上所述,“道”为宇宙之本原、本体,包含着万物;“物”是道的体现,是道的载体,“道”与“物”关系十分密切,这就为“以物观道”打开了一扇“窗”,而这扇“窗”又通向人生意义的寻觅。在现实中,人与物的距离最近,同样也很远。人与道的关系是通过人对于物的态度表现出来的,而这又取决于物对于人的所敞开的意义,那么“物”又与庄子人生哲学理路又有什么关系呢?

3 庄子审美人生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牟利的生活是一种约束的生活。”[7]在庄子看来,对于“物”义基本内涵(如上述“物之粗”“物之粗”“不期粗精”)的简单区分,亦是不够的。人生问题根本解决,在庄子看来,更是一个不断“体道”“游物”的过程。现实中,人要做到排除功利生活,走出“物”役,实现心与物冥合,在更高的层次上,还需要继续走“三境”之药方,“忘”“通”“游”即去“执著境”、破“分别境”、达“万物一体境”。也就是我们以下要重点论述的审美之维,审美之思,审美之境等人生自然化哲学理路。

3.1 “不累于世”与“不靡于物”的审美之维

人生天地间,时常为外物所役所累,成为物的奴隶,不得自由,所以首先要去“物累”。这里“物累”即以上谈到的“物之粗”之物,例如:知性、一己之情、名誉、财富等,尤其是作为功利欲望的对象。

所谓去“物累”,是指忘却自我,挣脱外物束缚,在庄子看来主要是做到“情欲寡浅”。《庄子·德充符》言:“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郭象注曰“任物之自迁”,就是使人的精神摆脱外物所役。另外,从《天下》篇整个文章来看,庄子在选取论述对象以及对他们的学说进行选择性评价时,具有一种倾向,就是他们所共有的对“欲”的思想,这种思想不少学派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只不过《天下》篇的作者在对他们的学说进行评价时,更是把这一点作为突出的重点进行论述、批评。

例如,评价宋钘、尹文学派:“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不以身假物”就是要提醒人们,不要让自身为外物所役,重视自身的修养 , 要做到“情欲寡浅”。又譬如,对墨翟、禽滑厘派做了批判,他们虽“不靡于万物”,但依旧为“物”所累,严苛律己,就是“欲”过多的缘故。《天下》篇论述墨翟、禽滑厘部分,叙述墨子提倡平等之爱,勤俭力行,不浪费万物,反对战争,反对王室的乐,反对贵贱上下等级的礼,以及提出薄葬的主张。赞墨子虽是救世能士,但批评其说太过于严苛,乐于清贫,难以实行。《天下》言:“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

再譬如庄子对惠子的批判。中国哲学史上,惠子应该算是较早的将物作为探讨中心的人,他以其理性的态度希望客观的分析归纳外物,认识世界。而这样的惠子就是由于“欲”的累积,而成为一个物于物的典型,“验荡而不得,逐物而不反”。

3.2 “以道观物”与“万物一马”的审美之思

如上所述,仅仅不为“物累”是不够的,还需要破“物于物”即“以道观物,万物一马”。这里的“物物”已经是深层次的“心”中之“物”。陈少明先生指出齐物三义,即“齐物论、齐万物与齐物我”[2]5,从根本上讲最重要的“齐(物)我,也即无心”[2]28。“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不在于物,而在于心。”[2]29

破“物物”,即“通”,是破除人对物的分别之心,泯灭我与物之界限,物与物之界限,视同万物为一。现实中,人们沉迷于物的区别,有分别之心,难免生是非纷争。因而需要破除人对“物”的分别之心。庄子在《秋水》中列举了许多对待事物的态度。例如“以物观之”,即从事物自身来观察认识事物;“以俗观之”,即以世俗的眼光来认识事物;“以差观之”,即从事物的特殊性来对待事物;“以功观之”,即从实用功利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以趣观之”,即以认识主体的审美趣味儿来观察事物等等。由于庄子认为上述任何角度观察事物都不免有其片面性,所以他提倡“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庄子为了进一步论述破“物”之名分,从“道”的本体出发,提出物无分别,“道通为一”的思想。例如《齐物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道通为一。”(《齐物论》)“旁礴万物以为一”[8]16; “天地一指也 , 万物一马也”[8] 333;“万物一齐 , 孰短孰长”[8] 259。于是,心物不二,至于各种物论之是非,亦一并可泯可齐矣。

同时,庄子对宋钘、尹文一派的批判,认为他们“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苛于人……接万物以别宥为始。”他们自认为通过对“物”的认识,来提倡人类生活平等,要人去蔽、忍辱,反对战争,主张“禁攻寝兵”,强调过着“情欲寡浅”的主张,就能破“物物”。但是,他们依旧无法“以道观物”,只是律己做到“情欲寡浅”之世俗目标而已。

3.3 “彼物皆化”与“与物同游”审美之境

庄子通过去“物累”为起点,以破“物于物”中介,继而进入“物化”的终极阶段——“与物同游”。

庄子认为只有自然之时,才是真正的人;只有人是真正人的时候,心灵才能真正的自由。因此“与物同游”是一个最高的审美之境,而要进入这一阶段,亦不能只靠去“物累”,破“物物”就可以,还需要主体为“物化”作努力,即“心斋”“坐忘”。何谓“心斋”?“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庄子曾经用“庄周梦蝶”的寓言来说明他所谓的物化最高状态:“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公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周梦蝶》)简而言之,人与万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万物皆种也, 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寓言》)即“万物都是种子,以不同形态相传接,首尾相接犹如循环一样,找不着端倪。”[4](陈鼓应注)“物化”就是顺物自化,回到“物之初”,与万物冥合为一。

在《庄子》一书中“化”字,大约出现过71次,“化”乃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概念。“天地万物不断地生成、显现,在庄子那里就是‘化’。‘化’是普遍的、永恒的无限循环,一切都处在‘化’之中,凡物皆化。”[3]116庄子言:“天地随大,其化均也”(《天地》);“万物皆化”(《至乐》);“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系可胜计邪!”(《大宗师》);“今彼神明至精,与彼自化”(《知北游》)。之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得至美至乐”,最终完成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与万物同游”的终极人生审美境界。

4 小 结

综上所述,我们立足于文本解读,从庄子对“物”的基本义涵分析开始,反观了庄子对于“物”这个概念的探究和挖掘,其中蕴涵着庄子对于解决人与物之关系的深刻反思。通过庄子笔下所描述的,由于人对“物”的不同态度所成就的不同结果,我们又得以透视庄子心中的真正“物”观,在庄子看来“道”是世间之大美,是本体,“物”只是它的呈现。继而,我们深入人生哲学的审美进路,寻出庄子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希望能为如今深陷物欲横流的人们,如何处理自身与物的关系,获得真正的自由,挖出某种启示义。

注 释:

① 例如:陈少明的《〈齐物论〉及其影响》,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 徐文武的《论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系统性》,陶悦的《从“齐物”与“物物”的矛盾化解看庄子哲学的主体性思想》等等。

[1] 钱穆.庄老通辨[J].北京: 三联书店,2002:33-34.

[2] 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1983:441.

[5]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

[6] 张岱年.宇宙与人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

[7]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

[8] 王先谦.庄子集解[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6.

[责任编辑:杨立平]

On Zhuang Zhou’s Life Philosophical Theory on “Things”

GANG Xiang-Yu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Anhui, China)

Zhuang Zhou considers that solutions to living problems are to “realize Dao” and “enjoy natural attractions” constantly. “T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 in Zhuang Zhou’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which has appeared more than 300 times inZhuangZi. Wisdom of his life philosophy can be seen from his theories: “not to be controlled by things”, “evaluate things with Dao” and “enjoy natural attractions”.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different angl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Zhuang Zhou’s philosophy, and also an important reflection for today’s life.

Zhuang Zhou;ZhuangZi; theory of “thing” ; “not to be controlled by things”; “evaluate things with Dao”; “enjoy natural attractions”

2017-02-20

2017-03-24

刚祥云(1990— ),男, 甘肃陇南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B223.5

A

2096-2371(2017)03-0010-04

猜你喜欢

齐物人生哲学庄子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Later Wittgenstein’s Rule-following Paradox and Chinese Philosophy of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