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反思日记的护理专升本学生组织授课体验的质性研究

2017-03-08沙凯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专升本医学教育教学模式

吴 臣,沙凯辉,王 辉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基于反思日记的护理专升本学生组织授课体验的质性研究

吴 臣,沙凯辉,王 辉

(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3)

目的 探讨护理专升本学生对学生授课教学模式的真实体验,为优化该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24名参与组织授课的学生书写的反思日记为资料,按照Colaizzi7步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提炼6个主题:增加知识和能力,学习风格的再认知,增进师生、生生感情,培养团队精神,增加学业压力以及授课质量无法保证。结论 学生授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成长,但要明确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有效运用奠定基础。

反思日记;护理;专升本;学生授课

护士核心能力需从护生时期培养[1],学生授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其核心能力的提升[2],因此在护理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目前,关于学生授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多为实验性[3,4]和类实验性研究[2],旨在通过全体学生的客观成绩或自编量表得分验证其适用性,而组织授课的学生的真实感受尚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需以激发学生的理想、兴趣为动机[5],这表明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态度,弄清其困难并进行恰当的引导至关重要。反思日记是一种较好的促进书写者思考、学习的方法,而其内容也是研究者了解书写者真实体验的重要资料[6]。本研究通过对参与外科护理学授课的专升本护生书写的反思日记进行分析,剖析其参与授课的体验,明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为更有效地使用该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1 对象

选取我校24名参与外科护理学授课的2016级专升本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为保护个人隐私,本文中学生姓名均以首字母代替。

2 方法

2.1 资料来源

2016年11月,研究者在我校2016级专升本护理专业1、2班外科护理学“食管癌的护理”章节教学中实施学生授课模式。每班随机选取12人,分成两组,共4小组,分别负责基础知识(解剖和病理)、评估(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和护理4部分内容的讲解。授课结束后每人书写一篇反思日记,字数不限,于授课结束后1周内提交。这24份反思日记就是本研究的资料来源。

2.2 资料整理

资料分析采用质性研究的Colaizzi7步分析法:(1)反复阅读反思日记;(2)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3)对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陈述进行编码;(4)汇集编码的观点,并进行分类;(5)无遗漏地写出详细描述;(6)辨别相似观点,进行主题提炼;(7)返回学生处求证,最终确定主题。本研究中前两名作者独立完成前6步后,对不一致的观点进行讨论,并征求第三作者的意见,以保证资料提取合理、有效。

3 结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授课多数时间花费在课程组织阶段,此阶段体验较多且至关重要。所有学生均未明确表示对学生授课模式是否满意,多从得、失两个角度进行辩证分析,对其所提出的重要观点进行提炼、讨论,最终得到6个主题,具体如下。

3.1 增加知识和能力

学生授课时课程组织阶段多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知识面(如学法优化、PPT制作),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整个过程学习氛围很轻松。“组织授课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PWJ);“在这过程中,我们能很好地预习、文献检索,并且通过整理资料加深了对食管癌知识的理解和记忆”(SMH);“在组织过程中,我们进行学法的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能取长补短”(DXJ);“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孩子,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害怕表达自己,小组讨论让我迈出了这一步”(CJH);“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课件制作能力都迈出了一大步”(RYX)。

3.2 学习风格的再认知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7]。通过组织授课,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再认知,识别自身学习风格的不足,增强了“做中学”意识。“以前都太过于被动地吸收知识,很少去思考这个问题究竟为什么,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如何从课外获取信息,解决课本中的问题”(FX);“小组成员主动解决问题,不再一味被动接受知识,都觉得学会学习的方法比学习内容更重要”(CQZ);“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学习要有深入求知的精神,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ZYF)。

3.3 增进师生、生生感情

课程组织阶段,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文献查询、幻灯片制作等繁琐的工作,逐步体会到教师的不易,同时通过问题讨论、沟通加深了同学间的了解,增进了感情。“讲课前我们不断调整PPT,就怕哪一点知识不对误导同学,真心感受到老师的不易”(YYY);“一个小小的知识点有可能是老师反复查文献、反复斟酌才确定下来的”(CJH);“小组成员不局限于本班同学,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同学间的交往”(LSM);“这次活动让我们从原本不熟悉变成了相互了解的朋友”(FX)。

3.4 培养团队精神

多数学生表示在课程组织阶段感知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和谐团队的方法,知晓团队中每个个体均不可或缺。“我觉得小组授课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融合在一起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SMH);“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倾听和表达同样重要”(DXJ);“大家各有所长,但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CJH);“小组讨论时,开始存在意见分歧,经过不断沟通,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RYX);“虽然我的任务比较简单,但分工不论多少,只要顺利完成小组任务,我就觉得有意义”(WX)。

3.5 增加学习压力

专升本学生学制短,专业课程安排紧凑,在课程组织过程中不少学生提及时间紧张、课业压力太大问题。“查阅资料的过程太费时间”(DYT);“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收集的资料不是很充分”(HSN);“准备时间不是很充分,上周的课每天都排得很满,所以这样的讲课无形中给我们带来了压力”(GJ);“现实是我们平时各科目的作业都挺多,这种教学方法增加了我们的课业负担”(SZM);“需要占用睡眠时间去完成任务,然后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无形中增加了压力”(LSM)。

3.6 授课质量无法保证

外科护理学知识具有深、散、多的特点[8]。在课程组织阶段,学生认为因知识点吃不透、讲解逻辑不清晰、搜集资料权威性无法确定、多人授课风格不一致等问题,无法保证授课质量。“对我们专升本学生而言,食管癌的重点内容并不陌生,但是手术治疗却是我们的盲区”(CQZ);“书上关于治疗的内容太少,而网上搜集的资料也不知道权威性如何”(SZM);“专业性特别强的知识点,如治疗,我们很难吃透,授课过程就有问题”(LSM);“每个人的思维逻辑不同,4个人讲课很难完美地衔接”(MYY);“一堂课分4部分由4个学生共同完成,听课学生需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频繁地适应,可能会对上课质量造成影响”(LXM)。

4 讨论

4.1 学生授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成长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的核心[5],学生授课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组织授课,学生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这与卫爱武的研究一致[9]。专升本学生因之前的学习经历,偏向于反思观察的学习风格,即以观察的方式处理信息、理解学习内容,对抽象的观点和概念抱有较大的兴趣[10],国外研究显示此类学习风格对从事护理工作不利[11]。Adesunloye等人认为学习风格具有可塑性,学习和实践是改变学习风格的有效手段之一[12]。本研究中参与授课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学习风格的不足,增强“做中学”意识,证实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对重塑学习风格有效。此外,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小组合作等体验,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已有研究表明,对教学效果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比任何方法和技术都重要[13],而学生之间的关系关乎其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14]。团队合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是护理教育的主要任务[15]。本研究显示,通过组织授课,学生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体验,“力量”“火花”是对团队合作效果的最佳肯定,“倾听”“融合”“沟通”是对和谐团队形成要素的深刻领悟,“任务虽小但意义不小”的表述则反映出对团队中个体重要性的感知,可见学生授课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

4.2 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本研究显示,学生授课准备时间较短、同期作业较多、压力较大,可能会使学生产生负性情绪,这与周袁申等人的研究一致[16]。“3+2”护理专升本学生仅有1年的时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程,因课程设置密集,难度加大以及学分制的要求,学习压力较大[17]。同时,鉴于专升本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许多课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18],这就意味着学生在紧张的课程学习的同时,还需适应多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医学教育改革旨在让学生在记忆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16],改是必然,但如何改是关键。笔者认为,教师之间沟通是起点,通过沟通明确各自实施的教学方法、时间,并在教学日历安排上有所体现,分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在学期初将教学任务下达给学生,保证其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本研究中学生反映课程组织阶段遇到许多问题,这使其对授课质量产生了质疑。首先,知识点吃不透导致授课质量无法保证,这可能与外科护理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有关。了解手术是明确护理方式的前提,但现有教材中手术部分内容往往较少,加之临床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教师备课时需要参考多方面资料,并向一线医护人员请教方能保证知识点讲授准确,因此,对学生而言无疑是更大的挑战。对此,笔者认为学生在组织授课时,需要对课程本身、选择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与此同时,教师需安排答疑时间,集中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保证授课质量。其次,多人授课、学生频繁适应影响授课质量。对此,笔者认为在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研究者应关注一个学习任务多人授课情况下听课学生的适应状况及感受,并采取措施提高授课质量。

综上所述,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重塑学习风格,增进师生、生生情感,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成长。但护理教育者需关注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反思、解决,以促使其更好地为护理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夏同霞,陈俊希,张亭亭,等.体验后反思在《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22):152-153.

[2]王晓霞,张俐,刘云波,等.建构主义指导下“学生授课”模式对医学心理学教学的促进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3):524-527.

[3]马婷,雷芬芳,岳月娟,等.学生授课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7):3394-3395.

[4]曾丽娟.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94-95.

[5]吴亚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解读[J].教育评论,2005(4):21-23.

[6]梁莉莉,张艳,史岩,等.反思学习法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1):873-875.

[7]陈梅芳,朱丹.学习风格研究概况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8-10.

[8]靳英辉,邢庆,陆翠,等.我国外科护理教学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3):230-234.

[9]卫爱武.学生授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8):99.

[10]赵海平,杨昱.我校护理专升本学生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成绩差异的比较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26):2370-2373.

[11]Stutaky B.Changes in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and adaptive learning competencies following a senior preceptorship experienc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5(21):143-153.

[12]Adesunloye B A,Aladeaanmi O,Henriques Forsythe M,et a1.The preferred learning style among residents and faculty members of an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cy program[J].Journal of National Medicall Association,2008,10(2):172-175.

[13]吴亚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解读[J].教育评论,2005(4):21-23.

[14]冯晓芳,郑洁,金瑞华.护理专升本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466-467.

[15]谭益冰,李春,向家艮,等.团队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护生团队反思的影响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5):104-105.

[16]周袁申,李婷,郭力恒,等.浅谈医学生教育教学方法改革[J].大学教育,2015(1):163-165.

[17]曹仁秋,林锋.高职专升本学生心理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J].莆田学院学报,2013,20(4):101-104.

[18]李永红,金瑞华,郑洁,等.护理专升本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2):57-59.

G421

B

1671-1246(2017)15-0084-03

注: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医学教育研究课题(YJKT201316);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6B-HL061)

猜你喜欢

专升本医学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