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康复医学专业的解剖学精准教学探讨
2017-03-08刘立夏
刘立夏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1)
基于康复医学专业的解剖学精准教学探讨
刘立夏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1)
新时代的医学发展促进了精准医学的产生,精准医学的推进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改进。本文以康复医学专业为例,简要分析解剖学精准教学的必要性、有利性和实施方法。
精准医学;精准教学;康复医学;解剖学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学科越来越精、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医疗需求越来越精细,如今我们已经迈入精准医学时代[1]。精准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精准教学的支撑,但是现在的教学体系并未随着医学的精准化而精准化,特别是对于康复医学专业,粗放的解剖学教学已经阻碍了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很多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时往往对需要用到的解剖学知识一无所知。本文以康复医学专业为例,从3方面探讨解剖学精准教学。
1 解剖学精准教学的必要性
1.1 传统教学模式不适于康复医学专业课教学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以灌输式讲授法为主,即使实践课也往往是在教师演示之后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压力和动力。康复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一门需要大量交流和团队配合的学科。康复医学专业技能的掌握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和相互配合,如果在入学之初学生学习解剖学时就对其进行相应培养,那么必将对学生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康复医学专业教学和解剖学教学并没有很好地结合。
1.2 广泛式的教学让学生很难有效吸收有用知识
传统的解剖课采用广泛式的教学方式,以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人体九大系统为主干讲述人体的基本结构,根据各个系统知识内容的多少分配课时,教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比如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医学等)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教学,讲述内容完全一样。康复医学专业学习以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知识为主,但是这两大系统的内容在解剖学教学中并没有重点强调,学生将大量时间用于内脏解剖的学习上。这就造成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对运动和神经系统内容一知半解。若能有针对性地对这两大系统内容进行强化学习,必将有利于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
2 解剖学精准教学实施的有利条件
首先,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精准教学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完成学习行为(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高效记录和智能分析,通过人机合理分工,实现高效的知识学习[2]。其次,大量的解剖学教学改革研究结果[3]支持解剖学精准教学的实施,通过“教师监督组长—组长管理组员—教师随机抽查组员”这种精准的分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最后,在这种精准医学的大环境下,各医学院校也在尝试相应的教学改革,从政策上、制度上支持精准教学的实施。
3 解剖学精准教学方法
3.1 改革现有教材
现有的解剖学教材大多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编写的,或者说是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康复医学等各专业通用的,上课时对运动、消化、呼吸、心血管等系统进行全面讲授。但对于康复医学专业学生而言,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更为重要,内脏系统内容可以简化。基于康复医学专业的特殊性,需对解剖学教材进行相应改革,细化重要内容,将临床康复用得少的内容简化,以便和专业课知识接轨。
3.2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虽然医学知识很多、很重要,需要大量采用讲授法,但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使他们慢慢丧失对医学的好奇心。医学的进步需要更多的批判、否定、思考和改进。其实,海量的医学理论知识中真正能直接服务于临床的只有一少部分,更多的知识需要进入临床以后再学习、体会,所以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教学方法改革的报道,不论是关于“大考化小考式的考试模式”[4],还是“开放式教学模式”[5],都致力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总之,解剖学是医学新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21世纪的解剖学教师应当成为一位积极的引导者,鼓励学生从解剖学入手,锻炼自己的主动学习能力。21世纪的医学课程改革正朝着人性化、生活化、整合化、弹性化方向发展,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让解剖学知识更精准地服务于每一个专业,让解剖学真正成为医学新生学习医学知识的起点。
[1]赵晓宇,刁天喜,高云华,等.美国“精准医学计划”解读与思考[J].军事医学,2015,39(4):241-244.
[2]雷云鹤,祝智庭.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决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6(353):27-35.
[3]刘立夏.“化大考为小考”的解剖实验课考试改革研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102-103.
[4]刘立夏.基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解剖实验课考试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20-121.
[5]刘伟,刘克,李文婷,等.耶鲁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教学比较[J].协和医学杂志,2013,4(3):334-337.
G421
B
1671-1246(2017)15-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