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议“的”、“地”、“得”的分合
——从电视媒体和外国学习者的角度

2017-03-08杨德峰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混用状语语法

杨德峰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北京100871)

也议“的”、“地”、“得”的分合
——从电视媒体和外国学习者的角度

杨德峰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中国北京100871)

本文通过随机的方式,对电视字幕中“的”、“地”、“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字幕中“的”、“地”、“得”混用情况非常严重。文章还考察了外国学习者“的”、“地”、“得”的使用情况,指出他们使用这三个词语的时候,混用情况也很严重。有鉴于此,作者建议“的”、“地”、“得”应该合并为一个,没有必要区分为三个。

“的”;“地”;“得”;分合;中介语

一、引 言

关于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分合问题,学界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是主张分立。这种意见是主流,持这种意见的著名学者有黎锦熙(1954)、高名凯(1957)、王力(1958)、黄伯荣、廖序东(1985)、张静(1987)、刘月华(2004)等。赞成分立的主要理由是“的”、“地”、“得”表义不同,前者是定语标记,“地”是状语标记,“得”是补语标记,分立后,使得书面表达更加精密化,能够减少歧义的发生,另外,还能体现汉语的传承,因为“五四”以前,有“的”、“底”、“地”和“得”。

另一种意见是“的”、“地”合并,“得”单立,以丁声树、吕叔湘为代表。丁声树、吕叔湘等(1961)在谈到动词的修饰语时指出,“表示处所、时间、数量的修饰语,一般是不加‘的(地)’的,可是如果字数多,或是较富于描写性(也就是较接近下一类),也就常加‘的’(但不是非加不可)”。后来,吕叔湘(1981)又明确提出,可以把“的”和“地”合并,只用一个“的”就行了。

还有一种主张是三词合并。这种意见以张志公、朱德熙为代表。张志公(1954)指出,“‘的’、‘底’、‘地’这种分化的办法盛行于五四时期,最近许多人又都用‘的’了,也有的只用‘的’和‘地’两个,不再用‘底’。……就初学语法的人来说,只要知道人家是怎么分用的就可以,自己写作时并不一定要分。”他还指出,“像‘的’、‘底’、‘地’的情形一样,补足语上的‘得’的用法也是很混乱的。……自己用起来不妨简化一点,单用‘得’或单用‘的’都未尝不可。”朱德熙(1961)把“的”分成“的1”、“的2”、“的3”三个,分别代表“的”、“地”、“得”。[1]陈汝立(1980)、许传海(1981)、吴宗渊(1984)、江胜利(2008)等学者也赞同这一做法。

尽管三种意见各有道理和依据,但是客观地来看,主张第一和第二种意见的弊要远远大于利,主要是学习者学习、使用的时候非常不方便,学习时费了很大的劲,但是使用的时候却经常出现错误。有关“的”、“地”、“得”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已有学者从作家的作品和大学生的使用情况(倪宝元,1983)以及小学生的使用情况(段斌,1987)、中学生的使用情况(吴宗渊,1984)等方面做了考察,结果发现“的”、“地”、“得”的混用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倪宝元(1983)还发现,当时的书籍和报章上“的”、“地”、“得”的混用、乱用情况相当严重。

本文将从电视媒体和外国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看“的”、“地”、“得”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它们的分合提出一些建议。

二、电视媒体上“的”、“地”、“得”的混用情况

电视台为了方便观众观看,常常在电视节目中配上一些字幕。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是中国最权威的两家电视台,它们的专业性、严谨性都最强,受众面也最广,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对老百姓的影响也最大。为了了解电视媒体“的”、“地”、“得”的使用情况,我们选择这两家电视台作为考察的对象,采取随机的办法,每天收看2个小时的节目,对这两家电视台节目中出现的字幕做了三个星期(2015年7月6日-12日,7月20-26日,8月30日-31日、9月5日—9日)的不定时的调查,第一、第二、第三个星期各14个小时的节目,字幕上“的”、“地”、“得”混用的分别为116例、93例和132例,除了第二个星期以外,其他两个星期出现混用的都在100例以上。三个星期一共42个小时的节目中,“的”、“地”、“得”混用的共341例,情况非常严重。这些混用主要有如下情况:

(一)以“的”代“地”

以“的”代“地”是字幕中最普遍的问题,不管是北京台还是中央台,都普遍存在,特别是北京台,例如:

(1)英国人说英语一直感觉非常的良好。(BTV文艺)

(2)我们就自然的会思索另外一个问题。(BTV青年)

(3)如何保证蔬菜安全、新鲜的送到人们手上。(CCTV2财经)

(4)公司管理方面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CCTV2财经)

(5)慢慢的学会了和他们打成一片。(CCTV2财经)

(6)我们配备的渔具特别的奇怪。(CCTV4中文国际).

例(1)的“非常”、例(2)的“自然”、例(3)的“新鲜”、例(4)的“不可避免”,例(5)的“慢慢”、例(6)的“特别”都是状语,应该都用“地”,但都用了“的”。341例混用中,“的”代替“地”的一共221例,约占64.8%,即一半以上。

(二)以“的”代“得”

以“的”代替“得”相较于第一种情况要好一些,但也时常发生,尤其是北京台,例如:

(7)下腹就容易变的胖一些。(BTV青年)

(8)所以搞的有点重。(BTV新闻)

(9)要想人生过的精彩还得靠自己。(BTV生活)

(10)有时起的晚了就吃不了。(BTV卫视)

(11)有一些情绪控制的不太好。(BTV体育)

(12)火车的声音我听的很亲切。(CCTV4中文国际)

以上各例的“变的”、“搞的”、“过的”、“起的”、“控制的”、“听的”中的“的”都应该为“得”。这样的用例一共108例,约占31.7%,将近三分之一。

(三)以“得”代“的”

这种情况不多,例如:

(13)肯定比我们一般老百姓懂得.更多。(BTV科教)

(14)我米饭吃得很少。(BTV青年)

(15)体型真得很漂亮。(BTV青年)

(16)平时旅游得也不太多。(CCTV1新闻)

(17)里边要比我想象得要温暖得多。(CCTV2财经)

例(13)的“懂得”、例(14)的“吃得”、例(15)的“真得”、例(16)的“旅游得”、例(17)的“想象得”中的“得”应该都为“的”。这样的用例一共12例,约占3.5%。

以上情况表明,电视媒体工作者虽然是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对语言文字十分熟悉,但“的”、“地”、“得”的使用也经常搞不清楚,时常出现“的”、“地”、“得”混用,特别是“的”和“地”、“的”和“得”的混用。

三、外国学习者“的”、“地”、“得”的混用情况

(一)不同国家的学习者使用时的混用情况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外国学习者使用“的”、“地”、“得”时也经常分不清楚,常常混用。据我们考察,中介语语料中[2],日本学习者使用“的”、“地”、“得”时常出现下面的混用情况:

1.以“的”代“地”,例如:

(18)他认真的问我,“我想继续研究,可我没有钱,所以你先下海挣钱然后给我。”

(19)我们可惜的说:“啊呀!……”

(20)我觉得很无聊的过每天。

以上三例的“认真的”、“可惜的”、“很无聊的”都是状语,但都用了“的”,都应为“地”。

2.以“得”代“的”

(21)还有,我一定要去得.地方是天鹅群从东方飞到这儿休息的地方。

(22)他们都穿得很漂亮的衣服。

(23)三个人穿得一样的衣服。

以上三例的“去得”、“穿得”都是定语,应该用“的”,但却用了“得”。

3.以“的”代“得”,例如:

(24)但是时间过的也真快,一转眼又一年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回国了。

(25)我觉得他们说的还太快。

(26)每天过的很开心。

以上三例的“过的”、“说的”、“过的”后面的都是补语,却用了“的”,“的”应为“得”。

可见,日本学习者“的”、“地”、“得”常常分不清楚,特别是“的”和“得”容易混淆。

不仅日本学习者存在以上问题,其他国家的学习者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我们考察,韩国学习者“的”、“地”、“得”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中介语语料库中主要是三者经常相混,[3]具体情况如下:

1.“的”代“地”,例如:

(27)右边的狗无力的躺在地上。

(28)他快速的穿上衣服。

(29)我上次调查白居易的时候,仔细的了解了白居易。

例(27)的“无力的”、例(28)的“快速的”、例(29)的“仔细的”都是状语,都应为“地”。

2.“地”代“的”,例如:

(30)一个一个地成功让我更加自信了。

(31)她想我,我也一样,好在她来地时候放假了。

(32)现在看电视或者悲痛地电影我常常会哭。

以上三例的“一个一个地”、“来地”、“悲痛地”都是定语,应该用“的”,却用了“地”。3.“的”代“得”,例如:

(33)小龙冷的不知怎么办。

(34)他抖的连钥匙也插不好。

(35)这首诗自然环境描写的很美丽,使我想象起那里的夜景。

例(33)的“冷的”、例(34)的“抖的”、例(35)的“描写的”后面的都是补语,“的”都应该为“得”。

4.“得”代“的”,例如:

(36)秋天是让人感到孤独得季节。

(37)快乐得生活很快就结束了。

(38)我喜欢吃妈妈做得菜。

例(36)的“孤独得”、例(37)的“快乐得”、例(38)的“做得”都是定语,应该用“的”,但用了“得”。

5.“得”代“地”,例如:

(39)他很勇敢得进去了。

(40)我简单得思考我最近的生活,还有我和别人的关系。

(41)老师高兴得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例(39)的“勇敢得”、例(40)的“简单得”、例(41)的“高兴得”都是状语,但却用了“得”,都应该用“地”。

6.“地”代“得”,例如:

(42)这个孩子高兴地不亦乐乎,不知道怎么办。

(43)父亲痛苦地不得了,自己拆不掉,所以妈妈帮他拆掉这些东西。

(44)妈妈急地一直哭。

(45)堵车的时候,汽车慢地像乌龟。

以上四例的“高兴地”、“痛苦地”、“急地”、“慢地”后面都是补语,应该用“得”,但却用了“地”。

显而易见,韩国学习者不仅“的”和“地”之间混用,而且“得”和“的”、“地”和“得”之间也混用,并且很严重。

不仅如此,邓海燕(2011)发现,越南学习者使用“的”、“地”、“得”的时候同样存在以“得”代“的”、“的”代“得”、“地”代“的”、“的”代“地”等问题,例如:[4]

(46)那位朋友说得好听的话让我心里特别舒服。

(47)难道刚才我对你说得话他们没听懂吗?

(48)他们最近正准备参加年终评审,忙的不得了。

(49)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50)根据有关部门所做地统计,2002年第一季度北京每百户居民所拥有的汽车已超过十四辆。

(51)他跟我一说,我就很痛快的答应他了。

(52)我们要认真的工作。

例(46)、(47)的“说得”是定语,都应该是“的”,但却用了“得”;例(48)、(49)的“忙的”、“打扫的”后面的都是补语,却用了“的”;例(50)的“所做地”是定语,却用了“地”;例(51)、(52)的“痛快的”、“认真的”都是状语,应该用“地”,却用了“的”。

除了以上问题以外,我们发现还存在以“得”代“地”问题,例如:

(53)简单得说,什么东西我也可找到,什么好的条件我也可以做出来,但是如果没有父母,没有亲情,我去哪儿找呢,怎么做出来呢?

(54)因为这年已经过了半年,每年到这一天,人们都暗暗得想本人已经做了什么,什么还没有做好。

(55)我长大了身强力壮了,我可以劳动,慢慢得挣钱。

以上三例的“简单得”、“暗暗得”、“慢慢得”都是状语,应该用“地”,却使用了“得”。

日本、韩国、越南三个国家都属于汉字文化圈,这些国家的学习者对汉字具有较强或很强的感性认识,然而“的”、“地”、“得”之间经常相混,且错误类型也大同小异,显然“的”、“地”、“得”是这些国家的学习者习得时的共同难点。

(二)泛国别的学习者使用时的混用情况

泛国别的研究,也反映出了同样的问题。杨薇(2014)发现,泛国别的学习者到了高级阶段,留学生“的”、“地”、“得”混用仍很普遍,主要是以“地”代“的”、“的”代“地”、“得”代“的”、“的”代“得”、“得”代“地”、“地”代“得”等问题,例如:[5]

(56)人们在热热闹闹地气氛中度过中秋节。

(57)我来中国后最想地是家。

(58)让大家都高兴的来,快乐的.去。

(59)昨天我们出去吃饭走得路很远。

(60)我真得非常想妈妈。

(61)我认为当你很饿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吃的下。

(62)从此也可以让我们接受各种不同的意见,而使我们可与不同背景、不同年代的人融洽得一起生活下去了。

(63)学汉语是为了能够读懂中国书,我要深入得了解中国文化。

(64)第三,将恼人的电话铃声换成小孩在游乐园玩地开心而发出的笑声,这样就会改变家里的气氛,有时候会跟那声音一起笑,家里人多欢乐,多高兴。

例(56)、(57)的“热热闹闹地”、“最想地”中的“地”应为“的”,例(58)的“高兴的”、“快乐的”中的“的”应为“地”,例(59)、(60)的“走得”、“真得”中的“得”应为“的”,例(61)的“吃的”中的“的”应为“得”,例(62)、(63)的“融洽得”、“深入得”中的“得”应为“地”,例(64)的“玩地”中的“地”应为“得”。

不难看出,泛国别的学习者使用“的”、“地”、“得”时既容易“的”和“得”相混,也容易“得”和“地”、“地”和“的”相混,即与日本、韩国、越南三个国家的学习者出现的偏误大同小异,这说明“的”、“地”、“得”之间的混用是外国学习者使用中普遍存在的困难。

四、结 语

从“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1956年规定“的”、“地”、“得”三分以来,这种规范用法虽已推行了近六十年,但是从电视这种专业媒体的使用情况来看,十分不理想,它们之间的混用情况仍十分普遍。

从外国学习者学习、使用汉语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材虽然把“的”、“地”、“得”都作为语法重点,编写在教材中,教学时教师也是不遗余力地进行强化教学和训练,然而,学习者的习得结果却很不理想,不管是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学习者,还是非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学习者,他们使用时常常相混,张冠李戴。

以上情况不得不促使我们思考,区分“的”、“地”、“得”的意义到底何在?既然我们中国人在口语中没有区分“的”、“地”、“得”,没有影响交际;外国学习者口语中也没有区分“的”、“地”、“得”,同样没有影响交际。中国人书写时,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很难掌握(参见段斌,1987;吴宗渊,1984;倪宝元,1983),甚至连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电视媒体工作者也时常相混,外国学习者更是如此。因此,这种区分显然没有什么正面的、积极的意义,相反,徒增了学习的难度和负担,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得不偿失。

实际上,张志公(1954)对这种区分早有异议,他在说明“的”、“底”、“地”的区分时指出,它们的区分对于表现修饰语跟被修饰语的关系很有帮助,但是帮助很有限,因为跟口语没有联系,说起来是一样的;分还有分的麻烦,因为有时很难确定用哪一个;分还有个缺点,对不懂语法的读者和不懂语法和初学语法的作者来说,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增加困难。张志公的看法虽然是针对“的”、“底”、“地”的,实际上也同样适用于“的”、“地”、“得”。

鉴于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考虑“约定俗成”的习惯,倾听公众的呼声,把“的”、“地”、“得”合并为一,只用一个“的”,以减少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特别是外国学习者的负担。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会带来新的混乱,诚然,开始实行的时候的确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人们就会很快地适应,因为“合”是一种简化,简化的更容易掌握,也更容易适应。

注释:

[1]后来的《语法讲义》又采用二分法,“的”和“地”不分,全用“的”,补语前用“得”。

[2]本文考察的语料库为暨南大学开发的中介语语料库。

[3]本文考察的语料库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开发的朝鲜语母语学习者汉语中介语语料库。

[4]以下七例引自邓文。

[5]以下各例引自杨文。

陈汝立:《关于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书写形式问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邓海燕:《越南留学生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习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丁声树、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段 斌:《中学生混淆“的、地、得”的原因初探》,《教育科研》,1987年第5期。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修订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江胜利:《能否把结构助词“的、地、得”看成一个词》,《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0卷第6期。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4年。

刘月华、潘文娱、故 韦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吕叔湘:《关于“的、地、得”和“做、作”》,《语文学习》,1981年第3期。

倪宝元:《也谈“的、地、得”的分合》,《汉语学习》,1983年第6期。

王 力:《汉语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王海峰:《请区别使用“的、地、得”》,《编辑之友》,2009年第11期。

吴长安:《关于“的”“地”“得”合一的建议》,《编辑之友》,2009年第7期。

吴宗渊:《结构助词“的”“地”“得”以合并为宜》,《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

许传海:《也谈“的、地、得”和“做、作”都可以合并——对吕叔湘同志的意见作一点补充》,《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

杨 薇:《对外汉语中结构助词“的、地、得”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张 静:《汉语语法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

张志公:《语法和语法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朱德熙:《说“的”》,《中国语文》,1961年第12期。

About Division and M ergence of“De(的)”“De(地)”and“De(得)”

YANG Defeng
(School of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China)

On the basis of random sampling survey,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sage of“De(的)”“De(地)”and“De(得)”in the subtitles of TV programs,and finds out themixed situation of thesewords is very serious.The article also examines the usage of“De(的)”“De(地)”and“De(得)”of foreign learner,and indicateswhen they used these threewords,themixed situation is also very serious.For this reason,the authors recommend“De(的)”“De(地)”and“De(得)”should bemerged into one,there is no need to be divided into three words.

De(的);De(地);De(得);division and mergence;interlanguage

H193.5

A

2221-9056(2017)03-0330-07

10.14095/j.cnki.oce.2017.03.005

2016-10-13

杨德峰,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语法习得。Email:ydf@pku.edu.cn

猜你喜欢

混用状语语法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跟踪导练(二)4
“口”“ㄙ”偏旁混用趣谈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哈萨克民族药塔斯玛依混用辨析
状语从句
高速公路客货混用复式收费系统设计
《铁路信号显示的发展与思考》之三——多种显示制式混用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