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初探

2017-03-08胡云峰

黑龙江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分殖植苗规划设计

郑 妍,胡云峰

(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哈尔滨 150080)

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初探

郑 妍,胡云峰

(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哈尔滨 150080)

探讨了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应用的关系,强调了造林规划设计的细节与内容,坚持造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重视造林规划设计的注意事项等设计要点,阐述了造林工作中各类型技术的应用要点。

造林;规划设计;技术;病虫害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orestation planning and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emphasizes the details and contents of affores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ist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ffores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attaches importance to its design points, and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points of types of technology.

Keywords: Affores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Technology; Pest and disease

1 造林规划设计工作应注意的要点

1.1 强调造林规划设计的细节与内容

造林规划设计工作质量以内容的完整性和细节的充实性作为衡量标准,因此,在造林规划设计工作中必须以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社会和经济基础的科学分析为前提,制定合理而高效的造林规划设计,突出造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和内容,保障造林规划设计成果质量。首先要强化造林布局、树种、技术等相关内容的规划设计过程,其次要在造林规划设计中加强细节的指向性和执行性,同时也要立足于造林工程和林业产业日后的发展方向,通过优化和整合形成系统而科学的造林规划设计方案。

1.2 坚持造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造林规划设计必须坚持务实、效率、科学、系统的基本原则,要将造林规划设计看作系统工程的先决性工作,采用计算机、专业软件、技术模型实现对造林规划设计成果的深度研讨,帮助造林规划设计工作者把握规划的实质和设计的意图,以期更好、更准确、更顺利地完成造林规划设计任务。在实际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尽量简化造林规划设计的细节,从整体上、功能上把握造林规划设计的方向,在造林规划设计工作逐步深入的同时,对重点环节必须进行系统化和具体化的设计,提高造林规划设计的准确性。此外,造林规划设计需要以共享性为原则,实现部门之间在各个环节中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1.3 重视造林规划设计的重点注意事项

在造林规划设计中选择树种时,应尽量选取当地树种,若需从外界引种,则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合理选择恰当的植被,使所选树种能在当地构成一套完整的生态链。引种时,还应做好检疫工作,以免盲目引种而造成的生态及经济损失,提升造林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2 造林工作中各类型技术的应用要点

造林工程中依据树木种子萌发、苗木生长和林木生长的规律可以将造林技术归类于播种、分殖、植苗三种主要技术,同时造林过程中技术应用环节还应强化病虫害技术的运用,高质量的造林工程必须强化上述四种技术全面、准确、科学地应用。因此,做好造林技术的普及和实施就是要做到相关技术的实质、细节认知,进而确保造林的质量、效率、成本等相关目标的实现。

2.1 做好造林工作中播种造林技术应用

林木种子是造林的基本材料,播种造林就是利用种子繁殖的基本特点而进行的造林技术,从过程上看播种造林只需要将种子直播或散播在造林项目区域的土壤中,就可以实现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等相关目标,达到造林的效果。因此,播种造林技术在立地条件良好的大面积造林工程中有着广泛地应用,但是播种造林技术对种子种类、质量、立地条件、自然条件、生态系统有着严格要求,如果外部环境不能有效支持种子繁育,则会造成播种造林效率不高、造林质量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把握播种造林技术的应用过程和运用细节。要做好项目区凭证,优化通风、采光和水肥条件,对于穴播造林应该根据技术要求确定种植穴的深度、尺寸、间距,对于条播造林应该严格执行间距控制,以规范的深度、几何尺寸形成播种沟,对于散播造林要重视播种效率和种子入土情况,选择生根能力强、萌发性能好的种子播种。在播种过程中,穴播时要控制覆土深度,对于条件严格的区域可以增加灌溉、施肥等环节,提高播种造林的成活率。条播时要注意播种沟的外部形状,以方便种子散入沟底为宜,同时做到随播随压,提高播种造林的质量。

2.2 做好造林工作中分殖造林技术应用

这一技术是利用部分林木的孽生能力进行的种植技术,主要以林木营养体作为植苗造林的繁殖基础材料,主要以林木根茎、枝干培育出可以再生的幼苗,进而实现造林目标的方式。从过程和系统上看,分殖造林技术具有操作的便捷性,效能的高效性等优势,特别在物种良性性状扩展、造林升级换代工程中有着普遍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效率性。分殖造林技术的完整应用必须集中在时间与费用的节约上,在分殖造林中采用生物制剂、化学药品加快分殖材料的孽生和繁育,特别是插条和分根造林中更应该控制材料的形状,进而起到提升造林效率和质量的保障功能。分殖造林技术的运用要结合造林设计和工程实际,严格选择繁殖材料的树龄、部位、芽体,同时根据造林地的水分状况、日照特点确定扦插和分根的深度、密度,确保分殖造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提升分殖造林的成活率。

2.3 做好造林工作中植苗造林技术应用

这一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已经具备一定生理功能和生化能力的造林幼苗的自身生长来实现造林工作目标,因植苗造林技术规避了种子萌发、幼苗养护等相关环节,因此具有立地条件要求不高、苗木成活率高、遗传性状稳定等优势,很多重点林业造林工程都采取植苗造林技术。在植苗造林技术应用中必须做好相关防护,对于植苗的根系、枝干要有运输过程、种植过程、养护过程的专项防护措施,避免苗木出现挤压、损伤、折断、失水等问题,重点强化植苗的水分平衡,同时要控制植苗造林技术的运用过程,避免人力、植苗、物力过多的消耗和浪费。植苗造林中应该以工程和施工的角度重点控制种植穴尺寸、浮土处理、苗木放置、根系梳理等环节,给植苗一个更好地生长空间和发育环境,提升植苗造林技术的应用效果,确保造林工程实现技术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2.4 抓好造林工作中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

造林过程和苗木生长过程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在造林技术体系中要强调和抓好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实施与应用,要以预防为基础在过程、结构和系统上做到对病虫害的先期干预与有效防治,有效扑杀出现的病虫危害和林木病害,保障造林质量和成果。预防病虫害要控制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设计的概念这两个基本点,针对造林地病虫害的特点,造林种质资源优势,通过树种的确定达到病虫害的治理和预防。对于造林中出现的外来病虫害,要强化检疫环节和消杀工作,预防和避免区域外部的病虫害造成造林区域的威胁和影响。防治技术的运用还应与造林设计相结合,避免单一树种的出现,尽量以混交林为造林设计的主要结构,抑制病虫害在单一纯林中大面积流行和爆发,维持造林成果、提升造林效率。病虫害防治技术还要与造林、施肥、修剪等基础性工作相结合,以预防的手段抑制病害在造林项目区域的出现、蔓延和爆发。

3 结语

造林工作要立足于造林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同时强调造林技术的系统性,依靠规划提升造林工作效率,依靠实际操作提升造林效能,提供造林工作更多维度、更多层次的保障与强化渠道,以造林工作促进生态保护、环境修复、资源重建等相关工作进程,实现林企自我建设、自我发展、迅速提升的目标和任务。

[1] 梁玉红,唐秀芳,王惠东.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16):123.

[2] 徐天蜀.造林规划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四川林勘设计,2008,(02):71-74.

[3] 桑景拴,张昭祎.从森保角度谈造林规划设计的入手点[J].防护林科技,2017,(02):52.

[4] 罗菊春.抚育改造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关键性措施[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01):121-124.

[5] 翟明普,郭素娟.关于提高我国造林质量的若干意见[J].世界林业研究,2013,(01):50-54.

[6] 盛炜彤.人工林的生物学稳定性与可持续经营[J].世界林业研究,2011,(06):14-21.

[7] 孙长忠,沈国舫.对我国人工林生产力评价与提高问题的几点认识[J].世界林业研究,2011,(01):76-80.

Preliminarystudyonafforestationplanninganddesignandafforestationtechnology

ZHENG Yan, HU Yun-feng

(Heilongjiang Forestry Monitor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Harbin 150080, China)

S725

B

1674-8646(2017)17-0064-02

2017-06-10

郑妍(1984-),女,本科,工程师。

猜你喜欢

分殖植苗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北方常用造林工具介绍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相关对策分析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浅谈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