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山区农村志愿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潜山县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为例

2017-03-08江喆维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志愿爱心志愿者

江喆维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合肥 230601)

1 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研究综述

1.1国外志愿服务发展状况志愿服务工作19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出现,它直接起源于宗教性的慈善服务,由教会直接推动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发展的过程中,志愿服务工作逐步规范化,其范围也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迅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志愿服务组织规模也不断扩大,并呈现全民化的趋势。美国、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纷纷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志愿服务工作不断符合社会的发展更加合理和专业。

莱斯特·萨拉蒙在《非营利部门的兴起》中论述了志愿组织等第三部门的兴起的原因和未来发展。他认为志愿部门兴起的力量主要来自普通民众、教会和西方私人志愿性组织以及官方的援助机构和官方的政府政策领域等三个方面。志愿服务由于运作的范围小,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来调整服务,因此志愿组织相比于政府提供的服务更加人性化。皮特·格雷弗认为志愿组织等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比如美国、欧洲等国家试图以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社会服务,这种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缓和了政府的税收支出和市场提供服务导致劳动力不平等之间的矛盾,并且这种方式提供的服务效率、品质、回应性、创新性都更高,在对社会政策的影响上也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

1.2我国志愿服务研究状况以“志愿服务”为主题词在知网进行检索可以发现我国最早关于志愿服务的文章是1988年沈毅翻译的美国托马斯·尼克尔撰写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的志愿服务》,1989年《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志愿服务调查》标志着我国志愿服务的开始。1993年以前有关志愿服务的文章大都是对国外志愿服务的研究,同年年底共青团系统跌路青年率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1994式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至此志愿服务的活动不断增多国内有关志愿服务研究的文章不断增长。2001年联合国开展“国际志愿者年”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为我国的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0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这为志愿服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关志愿服务研究的文章在2007年也首次破千。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使得国人对志愿服务有了更进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志愿事业的发展。2012年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有关志愿服务的研究更加注重大中院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研究,号召更多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壮大志愿服务组织的力量。

韩芸认为,传统的志愿服务组织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功能是组织慈善活动和社会福利工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志愿组织在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中扮演着社会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志愿者在参与社会建设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郭国庆的《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一书对国外的非营利组织进行了介绍并据此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出建议例如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正当竞争、改革管理体制、优化社会环境、鼓励多渠道融资等。[2]

2 山区农村志愿服务产生的社会背景

志愿服务在我国出现近30年的时间里发展较快,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社区)的四级志愿服务网络,截止到2016年底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有24万多个。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志愿服务出现的较晚。关于农村志愿服务文章最早是2000年发表在中国农村观察第五期《志愿服务的辐射:从城市到农村》,文中介绍早期的农村志愿服务是城市志愿者定期到农村举办志愿服务活动,招募城市志愿者驻村建立村级志愿服务站,这都表明农村志愿服务组织的产生主要是受城市志愿服务的影响而建立产生的,农村内生的志愿服务组织较少。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农村志愿服务”任务,表明党和政府对志愿服务的重视。随着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受志愿服务的影响不断加深,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内生性志愿者组织,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就是在当地志愿者自发组织下建立起来的。

塔畈乡位于皖西南地区,山脉众多,距潜山县城60多公里,交通偏僻,乡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该乡大部分家庭的主要收入都靠在外务工,这一方面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农村家庭空巢化和空心村,留守在村里的儿童和老年人居多,他们作为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关爱。近年来塔畈乡大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为了拉动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积极打造“茶乡”为文化品牌,促进了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基础薄弱,虽然政府的扶持以及村民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仍有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的家庭,有些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种种因素都表明该乡公共服务等社会服务组织欠缺,急需一个有组织有能力的公共服务机构来完善基层服务供给。

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产生的,既有外部大环境受城市志愿服务辐射的影响以及政府政策对志愿服务组织建立的支持又有当地群众对志愿服务组织的需要。2014年11月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在潜山县民政局注册成立,成为潜山县第一个获准注册的农民志愿者社团。协会本着“团结友爱、志愿公益、感恩社会”的宗旨,致力于塔畈乡乃至全县的贫困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由该乡一位退休老教师牵头同时号召各村村干、中小学人民教师、当地企业家等积极参与并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协会确定理事会成员并召开会议,起草组织章程、明确组织宗旨和任务,确定组织会员(志愿者)入会资格和义务,确定本组织的基本结构、明确本组织的经费来源与开支等。

3 山区农村志愿服务的现实状况

随着志愿服务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志愿服务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也更加规范化。在组织领导方面,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统筹规划、指导、监督和检查等,地方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为当地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研究制定发展规划、规范管理以及为志愿者提供服务;在志愿者登记注册方面,严格遵循《中国民政部及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为合格的志愿者配备志愿者证、服务卡和服饰等,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在培训与激励方面,对红十字志愿者进行分级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专业水平,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农村志愿服务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城市志愿服务的支持、农村志愿服务站的建立、农村志愿者素质的提高等为农村的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1组织建设不断规范志愿服务组织较早建立的农村地区主要由“官方”支持主导建立,这样的志愿服务组织有政策的支持志愿者也都有一定的经验,因此组织结构也比较规范。而“半官方”以及“非官方”的内生性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在组织规范方面比较欠缺,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

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成立之初根据组织需要设立会长、秘书长、财务部、宣传部、活动部、资料部,在随后的发展中根据社会团体章程要求增设副会长、外联部等,并且增设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规范组织的换届选举监督志愿活动的开展。在协会成立初期,财务部由两人分别负责协会资金的收支,协会会员会费的交纳、社会捐款等均缴纳到个人账户,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协会资金的监管力度。随着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资金流动频繁,协会安排从事会计行业的志愿者按月度、年度对协会的收入支出建立明细账单表,并以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的社会团体名义开设专门的银行账户。月度账单和专门账户的建立使组织财务收支完全透明,保障了协会每一笔钱都专款专用,提高了协会会员和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组织的信任度。

3.2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从城市到农村不仅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范围也扩大了志愿者的队伍。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志愿服务在农村越来越受欢迎,使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帮助,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志愿者这一群体,志愿服务活动在农村的开展奠定了农村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建立之初仅凭创办者的一腔热血因此会员人数也寥寥无几,但是组织者为退休老教师,两个孩子均学业有成因此在该地区拥有一定的威望,并且农村地区社会关系众多,通过各种人际关系志愿者协会人数不断增加,有中小学教师、村镇银行职员、个体户、乡镇人员、村干等等,初步奠定了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基础。该志愿者组织在对优秀的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后并为他们建立qq群,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相互鼓励便于后续的继续资助,另一方面协会号召这些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各项志愿活动,例如爱心义卖等,进一步扩大了协会的规模。

3.3志愿服务活动受到欢迎当前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的还不够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性不够,有接近一半的志愿服务者从事对社会弱势群体帮助,造成社会大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比较狭隘,尤其在农村地区,老百姓普遍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就是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士、失学儿童、困难家庭等提供帮助。但是,这种相对单一的志愿服务活动相比其他方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农村社会更加受欢迎,它更适合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不仅是因为它所提供的物质帮助使困难群体解决了迫切的生活需要、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并且从心理上感到志愿者的温暖和关怀,使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3]

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举办过多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如捐资助学、重阳节敬老、捐助因病贫困的家庭等等,这些活动让服务对象切实地感受到人心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一位在捐资助学中受到帮助的学生表示:志愿者协会给她的帮助让她感受到家乡人的温暖,这份温暖伴随她前行,等以后自己经济条件好了也要把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很多受到志愿者协会帮助的人都和这位学生有相同的感触,农村群众也受到志愿者协会的感染。这种扎根在农村,在农村生长的志愿服务组织使困难群体能够持续地受到关注和帮助,并且能够切实体会到弱势群体的切实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志愿服务活动改善了农村长久的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社会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各种友善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4 山区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存在的优势与问题

4.1山区农村志愿服务组织所具备的优势农村志愿服务组织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因此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发展较快,相比于城市志愿服务组织也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我国农村社会长久以来就有浓厚的乡土人情关系,这种关系为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很多农村群众积极加入爱心志愿者协会,困难群体也积极寻求志愿组织的帮助。在对某个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帮助时,这种淳朴的友邻关系使志愿服务者对困难群体的状况了解的更加透彻,提供的帮助也更加符合帮助对象的需要。

其次,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主要会员有村干、中小学教师以及各乡镇单位的工作人员,为志愿活动的举办提供了诸多便利。例如在开展捐资助学志愿活动时,志愿者要对受资助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走访了解,各村的村干能及时为志愿者提供学生的家庭信息,加上乡镇学校学生较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为志愿服务活动节约了人力。

再次,农村的各志愿服务组织主要服务对象为当地乡镇,但乡镇志愿服务组织都处在刚起步阶段,因此各相邻相近乡镇的志愿服务组织之间交流较频繁,促进了各志愿者协会的共同进步。例如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与天柱山爱心协会之间就有相互合作,天柱山爱心协会主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所帮助的一名困难人员在县城做小商贩但家庭住址位于塔畈,因此天柱山爱心协会委托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对其情况进行调查并给予帮助。

4.2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农村地区所处位置比较偏僻,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等比较落后,给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局限。

第一,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宣传力度不够,服务意识不强。山区农村由于交通闭塞,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志愿服务起步晚,志愿服务在农村的发展也更加缓慢。很多困难群众在接受志愿组织的帮助时并不知道所接受的物资为志愿组织捐助,他们在感谢时都在表达对党和政府给予的关怀。并且农村地区收入较低,很多人都利用休息时间做其他工作增加收入,他们没有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不高。志愿服务人员结构比较单一,在志愿服务时难以满足农民需求和农村发展的多元化。[4]

第二,志愿服务资金筹集渠道狭窄,经费不足。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依靠发展会员缴纳的会费,二是依靠会员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捐款,该县各志愿者协会的资金来源都是如此。作为以捐助物资帮助困难群体为主要活动的农村志愿服务组织,资金来源渠道的欠缺限制了组织的发展。

第三,志愿活动内容比较单一,服务对象有限。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由于志愿服务的创新性不够,志愿活动范围比较狭隘,主要帮助困难群体。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虽然开展的活动较多,但是志愿活动服务的对象均为老人、学生、病残人士,并且帮助的方式主要为资金和物质帮助。缺少文明风尚、科技下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四,志愿者的管理松散、专业素质较差、缺乏专业的培训。塔畈爱心协会现有志愿者193人,但是真正从事志愿服务的人数不足20人,由于准入的门槛较低,且缺乏规范束缚,因此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真正参与的志愿者较少。并且志愿者均为本乡镇人员,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因此在志愿服务中容易忽视被服务对象的心理感受,志愿服务的成效难以体现。并且农村志愿服务个人主导因素较多。塔畈爱心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会长主要由其创办人担任,各项活动也都由其本人号召举办,对于其个人的爱心行为我们表示敬佩和肯定,但是一个组织的发展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根据规定,我国社会团体负责人一般年龄不得超过70岁,塔畈爱心协会的负责人现已年愈花甲,因此对于协会中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也应加强引导。

5 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的具体路径

5.1加强志愿活动宣传,增进志愿服务意识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加强志愿服务宣传活动首先要广泛吸收农村社区的各个群体,并针对农村地区较分散的聚居情况成立分区志愿小组;其次要多开展针对各种群体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加深农民群众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最后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及时发布志愿服务信息拓宽群众了解志愿服务的渠道,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志愿服务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志愿活动的宣传可以增强农民的志愿服务意识,使志愿服务不再是单向的传输过程而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增强志愿服务的群众基础,使农村形成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

5.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山区农村志愿服务的发展单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要积极寻求各种“官方”和“非官方”的支持。志愿服务组织作为非政府组织弥补了政府治理中的不足,满足了困难群体的需要,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公益项目等与农村志愿服务相结合,为志愿组织提供相应的政策帮助和经济支持。地方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志愿服务专项资金,为志愿服务组织活动的开展提供长久的资金保障。同时,积极搭建公益服务的平台,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吸引企业赞助志愿服务活动。[5]

5.3丰富志愿活动内容,扩大服务领域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难生活,是农村志愿服务的重要方面,但是在此基础上要积极拓宽志愿服务领域,丰富志愿活动的内容,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使农村群众改变对志愿服务的狭隘认识。要坚持以创新性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作为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除了要对贫困学子、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给予经济物质援助外,农村志愿服务组织还要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普法宣传、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各项志愿活动,使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跟上步伐,全面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为建设和谐美好新农村贡献力量。

5.4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志愿者专业技能制约农村志愿服务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农村志愿组织建设还不够完善,塔畈爱心志愿者现在虽然人数较多,但是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却屈指可数。另一方面农村志愿者的专业素质较差,影响了农村志愿组织的发展。不光是村民甚至农村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理解都简单地认为是帮助困难群体给予经济和物质支持就已足够,缺乏在精神层面的理解,以及更宽的领域从事志愿服务。志愿组织领导者要积极组织志愿服务培训,号召组织内的志愿者规范志愿服务的程序进行登记,同时要积极利用志愿者职业的专长。对于贫困学子除了捐资助学,可以号召组织内教师志愿者对学生更多的关怀问候,对于留守的孤寡老人可以号召邻近的志愿者多走动,缓解空巢老人的孤独失落。

5 总 结

志愿服务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传播了“爱心文化”,使受助者获得生活的技能和信心,并且让这种爱心能够得到延续传递,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的团体中来,志愿服务得以更长远的发展,使之更加专业化和合理化。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而农村志愿服务实践不仅具有上述功能更是志愿服务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突破,在农村社会不断被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不断冲击下,农村志愿组织起到了维护农村社会公序良俗及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的重要作用。

[1] 韩芸.中国志愿服务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4):56-60.

[2] 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谭建光.中国农村志愿服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0(3):38-43.

[4] 刘秋丽.加强农村志愿服务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14 (3):85-86.

[5] 谭建光,汪彩霞.中国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对策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 26(89):5-11.

猜你喜欢

志愿爱心志愿者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爱心树(下)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