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融合背景下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2017-03-09张金明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城合肥市城市化

张金明,赵 军

(合肥学院 a.经济系,b.管理系 合肥 230601)

自2005年以来,合肥市在进驻政务新区的同时,确定了建设滨湖新区的宏伟蓝图,对合肥市进行扩容,2011年三分巢湖市后,巢湖成为了合肥市的内湖,合肥市区面积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在进行大规模的新城建设之际,合肥市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积极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助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总量得到快速提升。在产业升级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

1 合肥市产城融合的发展情况

1.1产城融合发展背景及概念界定

1.1.1 背景 “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的逐步成形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历程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取得了辉煌成果,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工业化,从而影响了工业化进程,导致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进而影响了产业的健康转型升级。在调结构、促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城市空间的生长与扩张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思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的提出与成形,正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势。[1]

城市化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化引发大量人口集中于城市,产生对工业、服务业产品的需求,推动这些产业的兴起、发展与壮大,供给与需求的匹配过程引发服务于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各类经济组织的形成与聚集,这些中间型经济组织的发展,则进一步细化与优化社会分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随着城市功能的趋于完善,城市化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新的服务业会应运而生,如理财、保险、资产评估、外事服务等行业,而已有的服务业也会因应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升级。因此,城市化在提升整体经济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引发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市的聚集。尤其是作为劳动、人才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随着其比重不断增加及优化升级,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促进人力资源的快速转移,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

1.1.2 概念界定 产城融合是指在城市的某一特定发展时期,产业经济、城市功能与人口结构均衡协调,互为促进,以可持续方式共同发展。产城融合侧重于城市合理布局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承载产业聚集和城市发展的重任,同时,以“产、城、人”互动为基点,构建产城人互动的有机体系,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城市功能为载体,以产业高级化为动力,进而达到产业、城市、人相互促进、持续向上发展的城镇发展模式。[2]

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互动关联。一方面,产业发展引发的人、财、物的汇合集中则是城市化的根本推动力。另一方面,城市是产业发展所依托的空间载体,是产业集聚、分工与合作的载体,是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信息等的来源地,人、财、物在城市的集聚,既激活传统产业,也催生新兴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只有产业与城市化融合,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的顺利推进。

1.2合肥市城市化发展状况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经济快速崛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2006年合肥市启动了“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三大推进战略,按照“1个主城,4个城市外围组团,1个滨湖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来建设合肥城区。十二五初期,建设步伐扩大。原巢湖市被撤销,部分地区被并入合肥市。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合肥市被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为与南京、杭州并列的长三角副中心城市。2015年4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明确上海、南京、合肥为长三角两大主轴带之一,安徽省整体被纳入长三角城市战略群。依据国家战略规划,合肥市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依据合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570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统计的446.7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23.5万人,增长27.65%,年平均增长2.47%。2011年,自巢湖并入合肥后,市区总面积11 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为69.1%,居全省第二,仅次于铜陵;2015年城镇化率提升至70.4%,跃居全省第一;在2016年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2016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达786.9万人,比上年增加7.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2.05%,比上年末提高1.65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南京的0.6%(南京2015年城镇化率为81.4%,2016年的82%)、杭州的0.9%(杭州2015年城镇化率为75.3%,2016年的76.2%),城镇化率继续居全省首位。在短短十几年间,合肥市城市化发展较为强劲。

1.3合肥市产业的发展现状

1.3.1 纵向比较:合肥市经济总量逐年增加,增速较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016年合肥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 27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0.2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 189.3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 814.8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如表1所示。

在总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合肥市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优化。在2015年合肥的经济总量中,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达到4.7∶54.7∶40.6。2016为4.3∶50.8∶44.9。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大幅提升。

表1 2016年合肥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亿元

数据来源:来自于合肥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3.2 横向比较:在总量及三产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合肥市现已被定位为与南京、杭州并列的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群,合肥市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另其相比,其在国民生产总值及在产业结构发展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如表2-5。

(1)经济总量差距。

2015年杭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0 053.58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8.2%;而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 720.77亿元,接近万亿元。

2016年南京市紧随杭州市之后,地区生产总值也突破万亿大关,达到了10 503.02亿元,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8.4%。

表2 三城市主要经济指标:生产总值在26省会城市中位次(2015—2016年度) 亿元

表3 三城市主要经济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6省会城市中位次(2015—2016年度) 亿元

(2)三产结构性问题。

表4 三城市主要经济指标:三次产业增加值(2015—2016年度) 亿元

表5 三城市主要经济指标:三次产业比例(2015—2016年度)

数据来源:来自于合肥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依据“诺瑟姆曲线”定理,城市化进程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化初期,城市化率低于30%,这个阶段城市化进程一般较为缓慢,多以轻纺工业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第二阶段城市化中期,城市化率在30%与70%之间,当城市化率在40%左右时以工业推动为主,超过40%后则以服务业低速发展为主;第三阶段城市化率一般为70%以上,以服务业高速推动为主。纵横向比较得出,当前合肥市产业发展中在总量规模及结构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当于合肥市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其产业发展就呈现一定的滞后。加快合肥市二、三产业的融合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来促进产业总量规模的提升及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达到“诺瑟姆曲线”定理的第三阶段,才能促进其产业与城市充分融合发展。[3]

2 制约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较低

合肥市现已成为一座正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城市。2015年合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26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 098亿元,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 299亿元,比值为13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第三产业高出三分之一。2016年合肥市第二产业增加值3 189.3亿元,较第三产业增加值2 814.8亿元,第二产业规模较第三产业规模仍高出了13%。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分别是合肥市制造业排名前三的产业。装备制造业方面,在2007年之前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的产量基本为零,此后逐步承接了长三角装备制造业的转移浪潮,从无到有再到强大,产量增幅较大,现在已成为合肥市制造业排名第一的产业。家用电器业早已经是合肥市的传统产业,尽管在国内确实也呈现消费疲弱之势,但仍然保持增长。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业,在2012年之前,合肥市都还没有生产能力,同样是从无到有,现其产量保持较高增幅。

2016年度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中,37个工业大类行业有26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 471.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4.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增长31.7%,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22.0%。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9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 046.86亿元,比上年下降0.8%,如表6所示。

表6 2016年合肥市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亿元

数据来源:来自于合肥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统计结果显示,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增幅虽然较快,但在整个合肥市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制造业盈利能力不强。制造业由于处于价值链的较低端,导致对于研究开发、技术咨询、管理服务以及融资租赁等方面的需求较为有限,从而影响了高端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

2.2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联动发展欠缺

工业生产离不开各类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支撑与保障,在工业化大规模推进时期,生产性服务业也会相应得到孕育并发展起来,以促进工业技术进步,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撑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保证特定城市的工业生产在市场竞争中的连续性。[4]而近年来合肥市关于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欠缺,没能充分发掘制造业的优势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自2005年合肥市确立并践行“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工业发展受到了合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在财政税收、融资、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了第二产业极大力度的支持,因此,第二产业产值在合肥市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快速上升态势。国务院于2010年1月批复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依托于承接转移,合肥市第二产业得到飞跃发展。

就投资而言,其增幅也大于第三产业。据合肥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 50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108.41亿元,同比下降了21.2%;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13.4%,达到2 240.65亿元;第三产业投资额增长11.1%,达到4 152.11亿元。分行业看,工业投资2 195.01亿元,增长13.7%;现代服务业投资3 208.98亿元,增长9.3%。

总体而言,尽管服务业增幅有所上升,但合肥市第二产业产值仍遥遥领先,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模式上,产业结构水平相对较低,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需要加强。

2.3服务业聚集效应无法充分发挥

近年来,在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中众多的小微企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主体,小微企业整体而言,创造性较强,成长性较好,但受制于规模,集聚性欠缺。在合肥市政府规划引导下建设的特定功能产业集聚区中,多是相同类型产业、相同类型企业集聚,存在投资盲目、建设重复、功能单一、过度竞争、定位不清晰等严重问题。部分集聚区单体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集聚度较低,领军企业缺乏,未能有效发挥平台功能,创新能力较为薄弱。部分集聚区功能特色不明显,自身生存能力有限,过度依赖政府优惠政策支持,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由于同类型、同层次企业在集聚区聚集过多,而产业链条分工与协作发展的良好机制与环境没有很好地形成,导致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企业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制约了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的充分发挥。[5]

2.4高端知识型人才缺乏

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外事服务等属于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普遍要求较高。现代制造业日趋高、精、尖,其发展也离不开富于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的高端知识型人才。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更须借助于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而合肥市虽然是闻名全国科教城市,拥有较多的高校资源,但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的培养和供给方面还十分匮乏。合肥经济相对而言,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才的培养、流入和充分发挥已有人才的作用尤其重要。合肥目前的人才成长与工作环境还欠佳,不但外部人才流入较少,自身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培养的知识型和技术型人才外流现象相当普遍,各类企业人才培训也重视不足。高端人才的匮乏导致现代服务行业创新动力不足。

3 推动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促进产城充分融合

3.1创新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1)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及新业态培育。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着力培育发展研发设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业,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业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充分整合现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教资源,以市场化方式提供专业化的研发设计服务。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支持建设一批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的新型科技服务机构。支持产业联盟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研发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探索“互联网+科技服务业”,支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超越地域、组织、技术的跨界整合,形成科技服务新业态、新模式。

(2)设法拓展延伸科技产业链条。围绕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加快培育科技咨询、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孵化服务、技术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风险投资服务等相关核心服务业,建立完善技术服务与创新的支撑体系,形成从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术转让、创业孵化到产业化一条龙服务、相关配套完善的全新格局。[6]同时,积极推动服务业广泛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与思维,开拓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新领域,全面提升服务业满足产业需求、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扩展服务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2联动战略,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

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一方面传统制造业迫切需要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需要全面提升,因此,推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对于提高合肥市的地区经济竞争力极为关键。依托较为扎实的合肥市工业基础,以灵活合理的政策为导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将研发设计、营销推广、会计法务等从传统大一统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细化产业链分工,让产业链各环节剥离非核心功能,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惠互利、融合发展、和谐共生的经济体系。[7]

同时升级生活性服务业。关心居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特别是温饱得到解决、收入普遍提升之后人民群众对生活性服务业的新期待,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智能化、品质化方向发展。[8]

3.3集聚战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主抓手,积极推动主城区与巢湖相互依托、城湖共生,构筑“一核引领、一圈提升、多区联动”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一核”即主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包括中心城区及外围乡镇。以深入推进老城区“退二进三”、开发区“优二进三”和新区产城融合为重点,进一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主城区服务业发展能级。“一圈”即环巢湖文化旅游圈,主要包括两城(滨湖新区、巢湖市区)、两泉(半汤、汤池)、十二镇(“环湖十二镇”)。依托环巢湖文化旅游圈打造,通过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等,创新利用各类自然景观和温泉、人文、农业等资源,高效整合相关产业链、价值链,积极引入既对环境友好、又能彰显文化旅游价值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多区”即各类服务业集聚平台,包括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特色小镇、创新创业空间、重点商业商务楼宇,以及五县(市)、重点乡镇的城(镇)区等。主要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区、高新区、开发区、新区、环境优越区、现代农业基地、高校和科研资源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对接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引导服务业合理集聚,重点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全市范围内的合理布局,为优化服务经济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提供支撑,推动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3.4人才战略,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高水平服务业需要高层次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为满足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会计法律、外事等现代服务业对高质量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可以考虑从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个方面充实人才队伍。首先,应考虑制定灵活的引才引智政策,虽然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各领域紧缺人才的引进与使用实体主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类企业,政府不需也没有能力越俎代庖,替企业甄别或储备适当的人才,但政府可以在户口、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切实为优秀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其次,合肥市可充分利用本地高教资源优势,强化学校与企业、社会和政府的联系,解决人才供给的计划性与人才需求的市场性之间不匹配的根本性问题,同时,建设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机制,提前布局,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1] 张廷海.京津冀城市群“产城融合”及其协同策略评价[J].河北学刊,2016(5): 136-140.

[2] 谢呈阳, 胡汉辉, 周海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J].财经研究,2016(1): 72-81.

[3] 何艳,曾毓隽.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园的转型与升级——以武汉常福工业园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6(10): 129-132.

[4] 姜长云.我国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 2015(56): 9-21.

[5] 李红.现代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15 (24): 72-74.

[6] 何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J].经济纵横, 2008(3):77-78.

[7] 夏杰长.开创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J].财贸经济,2015(12): 8-10.

[8] 孟潇,聂晓潞,纪若雷.关于现代服务业内涵辨析与发展经验的评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4(26): 41-49.

猜你喜欢

产城合肥市城市化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丘海雄 产城融合+创新驱动 海珠创新湾擎动下一个产业风口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