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时代内容与原则要求

2017-03-08徐岩波柳泽民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历史政治

徐岩波,柳泽民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32)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结出来的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在此后的现代化建设各个时期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历史经验,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的主要任务不同,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所不同,因此党的建设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各不相同。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主要任务和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对党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转型在持续深化,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又面临重新洗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时遭遇“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塔西佗陷阱”等多重考验,为此,我党不仅必须具备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战略和新举措,还必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保持正确应对重大危机、复杂局面的强大战略定力,从而能够做到处惊不变,从容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然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常言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奋斗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只有牢记建党之初确立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严明的组织纪律,消除各种理想信念淡漠、组织纪律涣散的等现象,对贪污腐败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我们才能在应对风险时处乱不惊,在面对艰巨任务时勇于攻坚克难,才能永葆年轻的心态、奋斗的激情和不竭的动力,增强我们党应对风险、引领发展的战略自信。

“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准确切中了新时代对党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切中了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独特时代内容。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例,以及各种不讲政治、不讲规矩现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的警示教育,使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活动的极端重要性。这项举措是集中展现我党从严治党坚强决心、有效应对各种执政风险、确保现代化大业沿着正确方向乘风破浪、继续前进的根本举措,有助于全党同志筑牢做事创业、拒腐防变的精神长城,有助于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无论是对党的建设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健康转型来说,都是具有基础的和根本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进一步明确和阐发“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的准确内涵和原则要求都显得十分必要。

1 “讲政治”是新时代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与战略定力的首要思想前提和政治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1]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社会每一个角落、经济全球化影响无孔不入以及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今天,“讲政治”往往被贴上“左”的标签,以至于讲理想信念、讲政治原则、讲大局意识等经常遭遇白眼和嘲弄,被认为是唱高调,或者是不近人情,这种意识在普通群众、普通党员甚至是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当中大量存在。这种状况虽然有其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但对于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很不正常,对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大业来说非常危险,需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向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说明这一点,向广大人民群众明确说明这一点,不留模糊空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我国曾经有过政治挂帅、搞‘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那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说政治就不讲了、少讲了,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2]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做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这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当然,讲政治不是要回到以前那种政治挂帅、搞“阶级斗争为纲”那一套,而是要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这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内容。

讲政治讲什么?首先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理学解剖揭示出了近代以来人类深陷困境的制度根源并指出了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向——共产主义。在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停留在对资本主义造成的罪恶的伦理学批判,实践的发展尚未能够让他们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力量和前进路径,因而难免陷入空想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看到了资本主义内在自我否定的力量和具体路径,找到了社会变革的历史主体和动力,因而将社会主义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基石之上,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总之,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有其不可辩驳的理论逻辑和无法抗拒的历史逻辑,不是悬在半空、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是装点门面的炫目花环,而是思想深处源源不断提供思想动力的力量源泉。

要处理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既不是遥不可及的虚幻天堂,也不是可以通过祈祷或守株待兔式等待能够侥幸降临人间的。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在当代中国,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3]9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了通向理想社会的唯一路径——实践。人类总是通过自己创造历史的实践不断达到新的历史阶段的。世上没有救世主,人们总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总是自己解放自己,舍此无他途。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力量,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既有的历史前提下创造,总是受到所遇到的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历史前提不仅规定了一代人创造历史的可能性空间,也规定了他们创造历史的具体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而确立的当代中国人创造历史的现实目标和现实路径,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找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合适的路径。当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这一目标具体化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化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战略措施,从而为全党全国人民创造新的历史描绘了具体蓝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跟随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最大的政治,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具体表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努力” 。[4]

其次,讲政治就是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定政治立场,这个立场就是人民群众的立场。立场不正确,做事就会出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立党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集中体现,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是我党革命胜利的基本法宝,也是实现党长期执政的首要条件。动摇这个基本立场就会陷党和国家的事业于巨大的风险之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管条件怎样艰苦、敌人多么强大,只要我们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之上,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我们的事业就能最终取得胜利。正是在准确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才找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正确道路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才能像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表现出来的那样,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能保持高度的道路自信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正是因为如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确保党的本质不变、本色不改中两个密切相关、不可或缺的根本点,成为我们党永葆不竭生命力的根本和秘密所在。现如今,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民族复兴大业胜利在望,但与此同时,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正在经历重大转型,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在这些现实的影响面前,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宗旨意识开始淡薄,进而形成了部分党组织纪律涣散、贪污腐败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等严重危害党的领导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等严重问题。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是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的当务之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此及时做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通过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鲜明态度和强力反腐的系列举措来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来解决部分党员同志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的问题,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消除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正本清源,从而使党的生命力之源更加充沛。

再次,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的权威,这是讲政治在当下的具体表现和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加繁重,国内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迫切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5]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许多“硬骨头”要啃,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业能否最终实现。当前,“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塔西佗陷阱”等成为横亘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现实风险,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全党同志万众一心,汇聚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有效应对和化解这些风险,才能透过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层层迷雾,使改革航船顺利通过这“历史三峡”。

2 “重规矩”是新时代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基础性工程

新时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从人情社会到法治社会,这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判据,也是无法抗拒的历史必然趋势。“重规矩”不仅是新时代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引领社会健康转型的根本举措。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生产自己的物质世界,生产自己与他人的社会联系,同时生产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人们怎么生产他就怎么生活、就怎么交往和怎么思考。传统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这与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熟人社会、血缘社会相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历史。在近代中国遭遇外敌入侵之后,社会变革的历史任务就被提出来了,但之后的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却依然在外敌入侵、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的历史泥潭中苦苦寻求复兴之路,最终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才领导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但直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开启中国现代进程的历史按钮。但现代化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增长,也不是社会面貌的外在变迁,而是基于生产方式根本变迁的基础上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全方位变迁。其中交往方式变迁是一个重要方面。传统中国,小农经济、熟人社会、血缘社会的基本现实,造就了人情社会的基本交往方式。这是必然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化大生产不断替代了传统的小农生产,社会分工形成的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人们开始了从未有过的社会大交往,陌生人社会取代熟人社会成为基本现实。如何在陌生人社会中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交往规则?人们依然承袭传统社会的人情交往模式,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依然是打人情牌、亲情牌,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也成为腐败滋生蔓延的重要根源。

毫无疑问,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交往方式必然是法制社会。法制强调规矩意识,强调根据规则而不是人情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显著特征,是现代社会应有的基本交往方式。但是,习惯的力量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人们思想深处的观念无法通过外科手术式的办法加以剔除,这也就成为中国社会真正转型的重要障碍,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困扰着人们,成为人民大众非常关心的基本问题,人们渴望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面对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当前困扰我们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我们该如何做?是听之任之还是鼓起“壮士断腕”的改革勇气?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答案毫无疑问是唯一的。社会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和时代潮流,公平正义是时代的声音,法治社会是无法回避的前进方向,正是因为如此,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成为我党确立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做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必须在依法治国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如何营造公平正义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如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铁还需自身硬”,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坚定的回答,从自身做起,从党做起,定规矩,作表率,首先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3] 386为此,当中央从规范自身行为做起,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面首先作表率,“打虎拍蝇”,强力反腐成为我们党重新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首要举措,成为我们向传统人情社会陋习开出的第一刀,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本身,成为引领良好社会生态的重要举措,其作用是根本性的。

3 “作表率”是新时代对党员领导干部讲政治、重规矩的基本行动要求

党的建设,重在行动。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也就是说,精神的力量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现实物质力量,思想共识才能转化为共同行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合力,否则就是空谈,再好的思想认识也不过是就是美丽的“空中楼阁”。讲政治、重规矩首先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3] 90。但最终思想和意志的统一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来践行,甚至可以说,行动是否到位是思想认识是否真正到位的检验标准。在现实中,人们经常会看到,夸夸其谈的“思想巨人”大有人在,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伪君子、政治投机者也大有人在,甚至有些身居高位的党员领导干部也口头上一套、行动上一套,这不仅严重影响到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也严重影响到党的形象;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表面上看思想认识上很到位,口头上很到位,但在行动上却停滞不前,或者以各种借口推诿拖拉;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强大的反腐压力面前秉持“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工作态度,在做事创业上毫无作为,甚至连日常的工作也消极懈怠,这不仅严重关系到党和政府的许多好的政策福利能不能落到实处,会不会走样,能不能真正惠及社会大众,而且严重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使我们面临“塔西佗陷阱”严重考验。怎样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用行动说话。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身先士卒,多用行动来把党的惠民政策惠及千家万户,而且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绝不走样,而不是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会场上。做行动的表率,做讲政治的表率,做重规矩的表率,这是新时期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标准,是新时代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在作表率问题上,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落实好“讲政治、重规矩”必须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毛泽东曾明确指出: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前,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上作表率,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其次,党员领导干部要做重规矩的表率,做反腐倡廉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的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腐败和不良作风就是横亘在党和人民群众中间的那堵墙,“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 “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3] 387最后,领导干部在做事创业上作表率,一方面、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务求实效。另一方面,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创业的先锋。只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明党的组织纪律,遵守党纪国法,就不必畏首畏尾,就可以大胆创业。总之,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筑牢拒腐防变、做事创业的精神长城,更要做到在实践上先人一步、标准上高人一筹,做讲政治、重规矩的表率。

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上,新的蓝图已经绘就,“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告诫全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9] 61只有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伟大工程,筑牢拒腐防变、做事创业的精神长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无往不胜。

[1]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17-2-14(0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8.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4.

[4]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

[5] 史岩: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J].红旗文稿.2017(5):1.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526.

[8]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66.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历史政治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