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本课堂”莫要忘了“学科本色”

2017-03-08臧迎春

湖南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学本课堂学本学科

文︳臧迎春

“学本课堂”莫要忘了“学科本色”

文︳臧迎春

“学本”课堂指以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科本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课堂,其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与生命化课堂理念是紧密融合的。这次视导,我们带着期待走进某学校的“学本三步”生命化课堂。

该校生命化课堂教学通过“三看”评价标准,力图实现“三变”。一看师生生命状态是否被激活;二看学生是否会合作、善交流;三看师生是否共同成长。以此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大一统”的思想。

一位老师执教《钓鱼的启示》一课,努力实践着该校“学本课堂”的新型教学观,特别是对于小组合作中指导学生有步骤的、人人参与的团队学习策略令人眼前一亮。课堂的着力点在于通过合作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让学于生”。比如,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的教学: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用不同符号标出“我”想留下鲇鱼的理由及父亲坚持放鲈鱼的理由。分为四步走:1.自主阅读批注;2.小组内组长主持交流,人人发言;3.组间交流,生生互评;4.教师点评小组表现。纵观全课,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较为成功的激活,学习目标基本达成。

实践生命化课堂教学探索以来,“学习方式的改变”无疑是各试点校公认的难点。这堂课学习活动的效果无疑让人惊喜,让人不由得暗自佩服该校定点突破的执著和勇气。但是,从语文的角度来看,我总觉得课堂少了点儿什么。回顾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过程,发现教者在体现学生本位、学习本位时,忽略了“学科本色”。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因为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地汇报、讨论、交流、分享、辩论、探究,以至于来不及让学生读上一遍。更别提引导学生感受“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神思》)的美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以上皆道出了学语文最重要的策略——“读”。在《钓鱼的启示》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学习本位”的理念,但在朗读、书写指导上选择了缺席。如此“让学”,“让”掉了语文学科最基本的“读好书”“写好字”的学科特点,让掉了“语文味儿”,实乃顾此失彼之举。

这节课“让”掉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来看教学目标:1.作者通过钓鱼得到了什么启示?2.父亲为什么坚持放回鲈鱼?这两条都指向文本的内容理解与情感体悟。把“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是失策的,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对教学内容把握的集体性错误。潘新和教授说,“言语性”是语文学科的“种差”,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点。那么,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能忽略对文本言语表达样式的体悟和运用,即“语用”目标,它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发后,语文教学目标虽然在践行中暂时难以离开以往“内容分析理解”的窠臼,但“语用”观念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在生命化课堂教学中,更应该紧扣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把它落到实处。《钓鱼的启示》一课如果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把“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事例来写感悟的”定位为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的重点,那么,语文味儿会浓郁很多,语文学科本色会得以彰显。

由这堂课反观其他生命化课堂,或多或少地存在为了创新学习模式而丢失“学科本色”的现象。在此希望我们在践行生命化课堂“以人为本”“以学为本”的同时,莫要忘了“以学科特色为本”。

猜你喜欢

学本课堂学本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育寻真
“超学科”来啦
渗透“学本”思想 构建有效课堂
如何在学本课堂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相长新内涵视阈下的学本课堂
整体·联系·学本
浅谈“学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