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在脑疝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2017-03-08赵兰云
徐 强,赵兰云
(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400)
研究表明:将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用于脑疝患者中能延缓病情发展,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临床死亡率,但是不同学者试验结果存在争议。因此,本课题以2015年5月~2017年6月自愿到科室接受治疗的脑疝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在脑疝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6月科室收治的脑疝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1~47)岁,平均(35.92±5.03)岁。脑疝病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9例,打击伤5例,其他3例。观察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0~46)岁,平均(36.08±5.12)岁。脑疝病因:交通伤11例,高处坠落10例,打击伤3例,其他1例。本课题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具备知情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选择脑疝部位最近的部位作直切口,依次切开硬膜,并且沿着脑回方向切到脑血肿部位,在显微镜下完成血肿的清除,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完成手术。
观察组:采用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治疗。采用头颅CT选择最大的血肿层面中央将其作为穿刺点,并且在头颅相应的位置进行标记,在病床局部麻醉下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固定引流管的位置,轻微适当的进行抽吸,清除和引流部分血肿后连接引流袋,在无菌敷料下完成相应的包扎,手术前备皮完成后直接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急性硬膜下血肿且伴有不同程度脑挫裂伤患者,由于脑压相对较高,采用去除骨瓣减压手术,并且利用人工硬脑膜补片修补完成剪开硬膜的修补,降低脑压后进行缝合。对于急性硬膜外血肿且患者术后脑压相对较高并且脑波动异常者,行去除骨瓣减压手术,反之则行回纳骨瓣手术。2组术后均给予降温、抗炎、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及高压氧等常规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经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救治后抢救成功率为92%(23/5),高于对照组68%(17/25)(P<0.05);观察组残疾率4%(1/25)及死亡率4%(1/25),低于对照组残疾率20%(5/25)及死亡率12%(3/25)(P<0.05)。
3 讨 论
近年来,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在脑疝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是脑疝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快速缩小血肿体积,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降低颅内压,为开颅血肿清除术赢得术前准备时间。与常规颅血肿清除术比较,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属于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引流能抽吸部分不凝血、破碎的小血块,该抢救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治疗耗时较小,能有效的降低颅内压水平,恢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治疗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方法引流的血肿量相对较少,对于颅内部分出血部位无法实现止血,导致脑组织难以充分减压,长时间脑疝嵌顿后容易增加脑干功能衰竭发生率。因此,脑疝患者采用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治疗后对于病情稳定后应立即行开颅清除血肿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将床旁快速锥颅血肿置管引流用于脑疝患者救治能提高治疗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1]欧阳素琴,韦 玺,邓风清,龚建安.97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患者的救治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02):35-37.
[2]叶晶亮,韩瑞璋,赵 保,于 烽,盛文国,李斌.重型颅脑外伤致脑疝患者的临床救治体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5):4866-4868.
[3]吴光辉,高如生,蔡智基,林 晖,黄培根,沈建城,汤明章.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的救治(附145例报告)[J].中国伤残医学,2008,(01):26-28.
[4]卢 聪.颅脑损伤并发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7,38(11):2068-2069.
[5]操 廉,王林风,李庆阳,贾俊峰.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的救治经验[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0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