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分析

2017-03-08周桂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小剂量气道

周桂云

(香河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北 廊坊 065400)

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分析

周桂云

(香河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北 廊坊 065400)

目的 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平均分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咳痰量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盐酸氨溴索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的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罗红霉素;支气管扩张;盐酸氨溴索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其主要指的是支气管持久性扩张同时伴随支气管壁的破坏症状,该疾病不仅反复发作,还可能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甚至继发如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影响较大[1]。我院对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支气管造影、胸部X线片、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支气管扩张。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59~83岁,平均年龄(64.1±3.6)岁;病程3~22年,平均(9.3±1.5)年。按照随机数字平均分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给予盐酸氨溴索15.0 mg/次,2~3次/d静脉滴注,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增加剂量至30.0 mg;研究组4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罗红霉素0.125 g/d,3次/d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半年的治疗,治疗完成后观察临床效果。

1.2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反复咯血、咳脓痰以及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肺部功能显示正常,并且未出现再次感染现象;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咳血、咳嗽等症状有所改善,肺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几乎未出现再次感染的现象;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未改善甚至加重。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各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44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3例(29.55%),有效29例(65.91%),无效2例(4.55%),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后,显效7例(15.91%),有效22例(50.00%),无效15例(34.09%),临床总有效率为65.9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咳痰量变化对比

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咳痰量分别为(59.5±11.4)mL、(23.6±8.2)mL;对照组治疗前后咳痰量分别为(60.4±10.2)mL、(50.2±9.3)mL。两组治疗后咳痰量较之前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支气管扩张主要指的是肺支气管发生异常扩张现象,多数是因机体支气管与周围肺组织发生慢性炎症而造成的近端支气管及支气管管壁组织结构破坏[2]。支气管扩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因支气管扩张对分泌物的清除功能丧失以及引流功能较差,从而导致肺部感染的反复出现。导致支气管扩张疾病的常见致病菌之一就是铜绿假单胞菌,其感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细菌体内难去除而体外对抗生素作用具有敏感性,容易导致久治不愈、多重耐药性。

罗红霉素是一种典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药物的主要抗菌机制为对细菌蛋白质合成进行抑制,是一种长效的抑菌剂[3]。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十四环、十五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能发挥出有效的抗菌效果,还能发挥破坏被膜及抑制被膜的效果。就当前的研究看来,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反复感染的患者,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①减少嗜酸粒细胞IL-8、气道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的产生,缓解气道炎症;②减少机体气道中的分泌物分泌量,强化气道黏膜纤毛运动,进而通过对嗜中性粒细胞聚集气道过程进行抑制,最终发挥出抗炎的效果;③对藻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参与的GMD活性进行抑制,对藻酸菌盐分泌量进行减少,对被膜结构进行破坏,同时对于其他类抗生素发挥杀菌效果起到辅助作用。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65.91%),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痰量(23.6±8.2)mL显著少于对照组(50.2±9.3)mL,P<0.05。由此可见,在盐酸氨溴索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的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1] 金 烨,朱 纯,戴莉莉.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01:49-50.

[2] 朱 敏.长期低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6:38-39.

[3] 李 阳.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6,14:8-10.

本文编辑:吴 卫

R562.2+2

B

ISSN.2095-8242.2017.025.4891.01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小剂量气道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探究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替代利凡诺终止中晚期妊娠的疗效观察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