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文演讲中多模态构建对比研究

2017-03-08王莉丽

关键词:演讲者雷军小米

王莉丽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中英文演讲中多模态构建对比研究

王莉丽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交际中的信息传递不仅仅是通过语言完成的,更多地是由交流双方的多种模态协同表达的。这些模态包括交流中的语言、语气、情态以及图像等等。汉语和英语由于语法构成、语言表达方式、思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商业演讲中的多模态构建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以苹果公司手机发布会及小米手机发布会的多模态运用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中英文演讲中图像、声音和语言三种模态使用的特点并指出不同之处,并研究产生这些不同模态表达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公司在其产品发布阶段更好地与构建与消费者的信息沟通,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

中英文演讲;多模态构建;产品发布会

目前,现代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国际间交流的逐渐增多,人们逐步的意识到日常交际中信息传递并不仅是由语言来完成的,而是综合了交际双方的语言、语气、图像以及情态等因素的多种模态来共同进行表达的。[1]

演讲时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对多的交流。演讲者的交际模态对信息传递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比起日常交流,演讲者所使用的多模态也更多地被听众所关注。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演讲时所使用的设备、演讲场所、信息传播媒体、听众的类型及数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商业演讲的变化频率和程度都比较大。商业新品发布会是近些年来大型商业企业常用的一种宣传模式,其中,乔布斯苹果新品发布会更是成为商业发布会的教科书般的案例。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商品新品发布会中运用了多种传播媒介,包括视频、PPT、音频等,使得演讲多模态构建更加丰富。[2]鉴于中文和英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且两种语言在语法构成、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因此本文以苹果公司与小米手机新闻发布会中的中英文多模态运用为例,来对中文和英文在演讲中对语言、声音以及图像等模态要素运用的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升中英文演讲的效果。

一、中英文演讲多模态研究现状

随着人际交流中多模态的构建越发受到演讲者的重视,国内的外许多学者分析了人际交流中多模态构建。

(一)多模态概述

多模态是一种运用多种交流形式来表达信息的语言状态,包括声音、文字、动作等。运用多模态分析信息表达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以韩礼德《系统理论的背景》这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论著为基础,将语篇分析的研究范围扩展到除文字以外的其它领域,即把单模式的语篇分析法扩展到多模式来进行分析,克瑞斯和凡利文在《话语和社会变迁》(尹晓蓉译)一书中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方法运用到除了语言本身的一些表达方式上。

代树兰在“关注多模态华语教学”、胡壮麟在“社会符号研究中的多模态化”中都认为,除了语言外,其他的表达方式也有类似于语言的作用,这些表达方式可以像语言一样,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3]分析多模态语篇就是要将那些不同的模态所表达出来的意义综合考量,分析这些模态是怎样共同表达信息的。

(二)多模态相关研究

多模态研究来源于韩礼德1985年编写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论著《系统理论的背景》。他将语言当作是由具有一定意义的可供选择的许多系统性表达方式组成的意义潜势,而将用语言的表达当做从一系列表达方式中进行选择的过程。[4]而系统语法研究的就是这些系统性的表达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韩礼德1985年在《系统理论的背景》中描述了系统功能语言的特征:(1)它非常关注语言的社会属性,如何实现社会功能;(2)它把语言看做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认识。并且在可能的语言行为和实际的语言行为间进行区分;(3)更加重视对个别语言、个别语言变体的分析;(4)用“连续性”解释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5)通过语篇的观察和统计手段验证其假说。

JA Bateman和J Wildfeuer(2014)分析了视觉模态在细节信息传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最终得出结论,视觉模态为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方法,人们应当充分将视觉模态于语言模态结合起来表达信息。CA Hafner(2014)则是介绍了学生创作的一些多模态科学纪录片,并通过借鉴学生访谈的数据,评估他们的语言学习潜力的潜力。[5]L Mondada(2014)分析了语言模态中一个冻结性符号“hold(保持)”的使用规律和意义。

朱金兰和陈新仁(2015)通过运用语用学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多模态话语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优秀教师善于运用口语模态、体势模态、PPT组合模态及情境模态等多模态话语顺应文化、社会和认知。同时,教师可以使各种模态话语之间相互协同配合,共同表达信息,有效地阐明老师的信息目的,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黄立鹤(2015)介绍了现场即兴话语、多模态语料库、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对现场即兴话语多模态语料库的语料采集、转写、切分、标注以及建库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梁晓晖(2015)将写作思维划分为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的三个层次——宏观层次思维、次宏观层次思维、微观层次思维,并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出发,借助多模态手段,为各写作思维层次的培养设计了具体教学模式。孙毅和张俊龙(2015)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新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LOGO这一典型多模态话语个案中互动意义的建构程式,从原型、色彩、版式设计、整体组合等4个方面解释了不同模态在话语意义架构中的不同作用,最终揭示了不同社会符号资源,尤其是图像资源是如何相互作用完成信息传递的。贺娟(2016)从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两个方面对柴静《穹顶之下》中演讲的视频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结论,适度的态度模态能够健身信息传递双方在在情感上的共鸣。[6]李海珍和曾亚平(2014)分别从语言、声音、手势和表情四个模态对奥巴马就叙利亚化武问题发表的演讲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单个模态传达的意义和多模态语篇意义之间互动关系的解读,讨论了该演讲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最终分析了奥巴马对叙利亚化武问题的态度转变和转变原因。

但是这些研究中基本上都是从理论层面针对多模态语言构建进行了分析,并没有涉及到多模态语言构建的实践研究,本文的从实践层面对多模态语言构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效的弥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案例对比分析

本文将以苹果公司手机发布会及小米手机发布会演讲中的多模态运用为案例,对比分析中英文演讲中图像和语言三种模态使用的特点并指出不同之处,并研究产生这些不同模态表达的原因。

(一)分析方法及案例选择

苹果公司高管Phil Schiller在2015年iPhone6新品发布会演讲及雷军在小米1手机发布会演讲中多模态的构建为案例,运用韩礼德所提出的三元功能视角对比分析两者在图像、声音和语言等构建方式的不同。

(二)语言对比

语言分析在信息传递研究中被广泛采用,是一种以传统的方式来解读演讲的方法。即使是多模态语篇,语言模式在交际中也起着关键作用。[7]了探讨语言的人际功能,我们从语气和情态角度,对功能语法进行详细的分析。

1.Phil Schiller苹果发布会演讲中的语言

苹果6发布会演讲中的语言包括演讲者讲述的听觉语言和屏幕上显示的视觉语言。6分钟业务介绍包括801个听觉单词(如sweet、vigorous、wonderful等)和95个视觉单词(如gaze、attention、perfect等)。其中,产品细节历时4分50秒,是演讲中时长最长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种布局使演讲具有效率性,这意味着主持人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信息。

从时长来看,Phil Schiller的大部分演讲是由陈述句表达的。陈述句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产品信息,这也是发布会的主要任务。例1就运用陈述句传达了产品信息。

例1:The team has created a really cool customer cases that specifically for the iPhone 6.They are made of soft-felt silicon rubber and they are micro-fabric lined.

除了运用陈述句,演讲者还使用了其他类型的语气进行交互,使演讲具有吸引力。就像例2,演讲者运用疑问句来实现与观众的互动,引起他们的注意。[8]

例2:But what is more?Inside is built with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at use steel reinforced structure.

而人称代词的适当选择可以表达说话人对自己立场的认可和他对听众的态度。在发布会上,Phil Schiller在演讲中运用了不同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单数代词“I(我)”被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显示演讲者的立场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例3中,Phil Schiller在演讲一开始时就使用“I(我)”来吸引观众注意力,因为他演讲的目的是推广产品。

例 3:I'm really happy to be here,because I have the great honor and privilege to introduce the two new iPhone products to you.

而第一人称中的“we(我们)”则是被用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Phil Schiller在演讲中多次使用“we(我们)”而不使用“苹果公司”,给听众一种他们是与苹果公司关系密切的人,如例4。

例 4:We work very hard to make sure these products are designed ina mos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nner.

Phil Schiller用第二人称单词较少。“you(你)”一般表示演讲者对他所说的话有信心得到听众的认可,在例5中,Phil Schiller运用“you(你)”引导听众认同他所说的话。

例5:As close as you look,you won't see seams or part lines or joints.It's absolutely gorgeous.

Phil Schiller近一半的叙述中使用了第三人称代词“it(它)”,集中出现在讲述产品时。如例 6“it(它)”代替“iPhone 6”出现,使演讲更有效率。

例6:It provides incredible rigidity and but also services as dual purposes as the internal system.

2.雷军在小米手机1发布会演讲中的语言

雷军在演讲过程中也大量运用了第一人称“我”,在使用时他更多讲了自己的经历、对智能手机的认识,试图与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振,得到观众的认同,如例7,通过对自己思想的传达,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例7:我有一个小小的梦想,我说我想做一部能打电话的手机,不是拿来玩的手机。

而不同于Phil Schiller,雷军第一人称“我们”的使用大部分是用于指代小米研发团队、或小米公司的,并没有与观众建立语言上的认同。如例8。

例8:这么多人,因为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复杂了,我们需要软件方面的专家,需要硬件方面的专家……

看通篇演讲,雷军很少运用了“你”来指代观众,只在演讲开始时对观众的致谢时使用过。

而在说到小米手机时,雷军也几乎不使用“它”这个代词,雷军直接讲“小米手机”。因为当时是小米手机第一代产品的推广会,所以雷军反复强调“小米手机”这个概念,试图在观众心目中留下印象。而iPhone发布会重点要留住已有客户,强调的是iPhone6与以往系列产品相比有什么创新。同时,英语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在演讲中会直击主体,也就是产品的信息,而汉语的思维方式是环形的,会运用各种辅助信息来达到最终信息的传递。[9]

(三)结合视频演讲对比

在视频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图像和观众之间有着互动作用,能够建立演讲者与听众的交流。

1.Phil Schiller苹果发布会演讲中的视频分析

在演讲过程中,听众和演讲者都希望与对方有目光接触,这也会让他们有一种两人在相互交流的感觉。

在视频演讲的开始,Phil Schiller目光扫视了观众席,这时,他想要与观众建立目光接触,从而吸引观众来听他所讲述的内容。

Phil Schiller在演讲的过程中,背后屏幕显示的是产品细节信息,屏幕向观众提供了产品视觉上的信息,使观众直观地认识到了产品的特点。公司试图通过展示产品来促进销售。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视觉信息都以视屏或图片的形式放出,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较少。[10]但此时Phil Schiller在播放到产品的某些细节的时候,他会停下自己的讲述并将目光从屏幕移开,再次与观众建立目光接触,以确定观众获取到了他所要表达的产品重要信息,目光接触也能同时使观众不自觉地产生对所讲内容的认同感。

2.雷军在小米手机发布会演讲中的视频分析

在视频演讲的开始及过程中,雷军的目光是集中在某个或者某一较小区域内的观众身上。这是他也与观众建立了目光接触来吸引观众听他所讲述的内容,但这种目光接触对于特定的观众来说时间更长,所以更能给这些观众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他们往往会更加认同雷军所说的话。

而在雷军演讲过程中,背后屏幕显示的是小米创始团队的照片,而雷军所讲的内容也更侧重于团队的研发背景。这种视觉信息想要提供给观众研发团队的可靠性这一信息,结合研发背景进而给观众暗示,小米手机的产品质量等是可靠的。在这个过程中,雷军的目光始终都停留在观众席上,与观众有了更多的视觉接触,有更大的互动性。

三、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Phil Schiller和雷军都大量使用了“我”和“我们”这一第一人称代词,但 Phil Schiller运用“我们”指代公司和听众作为一个整体,而雷军则是指小米研发团队。同时Phil Schiller用“it(它)”来指代iPhone手机以缩短演讲所用的时间,提高演讲效率,而雷军怎是直接称“小米手机”。同时Phil Schiller更多地展示了产品信息,用屏幕播放的方式展示产品,同时在演讲时与观众有频繁的视觉接触。而雷军的演讲中屏幕播放的是小米团队的成员展示,在演讲过程中一致与观众有目光接触而且是持续性的接触。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此次发布会时小米手机在全球的首次亮相,开发新用户是其首要目的,因此,雷军需要强调团队的能力来辅助证明手机的质量,从而加强听众对小米手机质量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另外,反复提到“小米手机”也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于新产品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而 i-Phone6经过前几代iphone的发布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用户群体,iphone6发布会的最重要的是要留住已有的用户群体而不是开发新的用户群体,因此发布会强调的是iPhone6与以往系列产品相比有什么创新。同时,由于中英文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在演讲中以直线型的思路直击主体,也就是产品的信息;而汉语则倾向运用各种辅助信息以环形闭合模式来达到最终核心信息的传递。

[1]孙毅,张俊龙.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LOGO多模态话语解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321-325.

[2]钟元.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手势隐喻研究[D].江南大学,2014,(7):8-12

[3]朱金兰,陈新仁.优秀教师多模态英语课堂话语的语用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5,(1):44-49.

[4]贺娟.多模态演讲语篇评价意义的构建——以《穹顶之下》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3).

[5]黄立鹤.语料库4.0:多模态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38(3):1-7.

[6]李海珍,曾亚平.奥巴马就叙利亚化武问题演讲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海外英语,2014,(18):86-289.

[7]梁晓晖.英语写作思维的认知型多模态培养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5,(1):43-49.

[8]Mondada L.The local constitution of multimodal resources for social interac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4,65(1):137-156.

[9]Bateman J A,Wildfeuer J.A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ory of visual narrativ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4,(74):180-208.

[10]Hafner C A.Embedding Digital Literacie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Students'Digital Video Projects as Multimodal Ensembles[J].Tesol Quarterly,2014,48(4):655-685.

王莉丽(1982-),女,福建福清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英语研究。

猜你喜欢

演讲者雷军小米
传递
杜小米的夏天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会计时的话筒
雷军的汽车探戈
雷军的小米帝国
雷军:40岁的时候别忘记18岁的梦
一辆自行车,为何拿到雷军投资?
阅读自然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