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全球依旧深陷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
——究竟是市场的失败,还是政府的失败?

2017-03-08晋艳芳

关键词:凯恩斯理论体系经济学

晋艳芳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关于当前全球依旧深陷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
——究竟是市场的失败,还是政府的失败?

晋艳芳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深陷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不能自拔。各方经济学家都针对经济危机,展开自己的独特见解,提出V型、U型、W型和L型等经济走势,争论纷纷,但是都没有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通过探讨2008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和马歇尔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的破产来阐释当今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出路,即经济学的大革命,由实体经济学理论体系向虚拟经济学理论体系转轨。

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学;虚拟经济学

2008年开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从金融和虚拟经济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使得世界经济深陷衰退和萧条的泥潭难以自拔。遗憾的是,危机发生之前,几乎没有人能准确地预言危机将要发生,时至2016年的今天,8年了,仍然没有看到世界性复苏的曙光。世界经济仍然在衰退和萧条的泥潭里痛苦地挣扎着,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政治家或者企业家,各路豪杰都在痛苦地思考着、研究着、争吵着,但是谁也拿不出有效的走出危机的灵丹妙药。

一、2008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根源

2009年张维迎在为《美国大萧条》中文版所作的序言中指出:“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迅速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并席卷全球,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未能幸免。”张维迎进一步指出:“现在人们热衷于讨论的一个问题是:衰退是否已见底?世界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低谷?有人说是V型,有人说是U型,也有人说是W型。最悲观的说法是L型。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大衰退?最根本的问题是:这次危机是根源于市场的失败,还是政府的失败?是“看不见的手”出了问题,还是“看得见的手”出了问题?对造成目前局面的不同理解和回答,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政策选择,还关系到未来走向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关系到人类的命运。”

我颇为赞成张维迎的这个观点:即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次大危机的根本原因及其对未来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的影响,这关系到人类的命运。但是,我不赞成把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究竟是市场的失败还是政府的失败”,或者说“究竟是奥地利学派的失败还是凯恩斯学派的失败”,或者“究竟是看得见的手出了问题还是看不见的手出了问题。”我认为,这次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市场的失败,也不是政府的失败,而是整个现有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失败!无论是赞成市场调节的奥地利学派,还是赞成政府干预的凯恩斯学派,都不可能为当前的这场世界性经济大危机找到有效的政策处方。这场世界性大危机已经持续了8年,这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所无法比拟的,一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能够调控经济的政策方略几乎都用尽了,都还没有彻底走出危机的信心和把握,另一方面,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非经济学家,几乎都能感知到现实中威胁经济长期稳定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在滚雪球般积累,这究竟说明了什么?结论很简单,这既不是简单的市场机制的失败,也不是简单的政府干预的失败,而是比这个问题更加重要的现有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关于这次大危机将会持续多久的问题,那就不是V型、U型或者W型的问题,更可能的结果是L型路径。

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致使马歇尔经济学彻底破产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系的无效,也就是说那是市场调节的失败,市场经济体制和调节机制的弊端暴露无遗。从19世纪20年代的边际革命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市场经济体制和调节机制总地来说运行有效,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福利和经济效率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大危机发生前,这种市场经济体制和调节机制的弊端就开始逐渐显现并日积月累,市场自由竞争的消极后果就贫富两极分化、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频发、市场垄断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秩序的混乱、宏观经济形势的频繁波动,微观经济活动的有效(率)性和宏观经济活动的无效(率)性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大衰退。这次大危机充分说明单纯依靠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自由调节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也就是说马歇尔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彻底破产了,它已经不能继续作为指导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这就是后来凯恩斯经济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市场机制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制度性缺陷,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已经不可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宏观经济效果,宏观经济形势的长期持续问题发展是不可能建立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基础上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证明。如果开始于2008年的这次大危机是政府干预的失败,那么问题很简单,放松管制就是了,遗憾的是各国政府并没有采取简单地放松管制的办法,面对现实中各种经济社会难题,政府无动于衷、撒手不管至少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是反动的,民众是不愿意政府的。

三、2008年开始的大危机宣告凯恩斯经济学的彻底失败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诞生了凯恩斯经济学(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虽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凯恩斯经济学并没有立即被广泛接受,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却取代了马歇尔经济学而居于正统地位。我们知道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基石就是“市场不是万能的”,“看不见的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引入政府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积极利用财政货币政策来调控和引导市场行为,才能克服市场自由调节机制的弊端。

凯恩斯经济学取代马歇尔经济学而居于正统地位,但并没有完全抛弃马歇尔经济学,马歇尔经济学仍是微观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只不过凯恩斯经济学要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给马歇尔经济学处理后事,重点解决的就是贫富两极分化问题、生产过剩问题、打击不正当竞争问题,引导结构优化问题、稳定宏观形势问题。可以说凯恩斯经济学很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直到2008年大危机发生,总体来说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不错,尽管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不能完全归因于凯恩斯革命,但是,凯恩斯革命功不可没。

2008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发生标志着凯恩斯经济学的彻底失败,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滞涨现象”出现以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弊端就开始慢慢显现并逐步积累,只不过一直到2008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开始蔓延,才彻底暴露出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和不合时宜。这次世界经济大危机衰退之严重、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是经济学家始料不及的。危机发生之后,世界各国基本上沿用了凯恩斯经济学的政策思路:肆无忌惮地发行货币;实施零利率和负利率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扩大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大搞贸易投资自由化;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总之,能够想到的刺激性财政货币政策和贸易投资政策都已经用尽了,8年了,还是不见根本好转。相反,不断累积的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滚雪球般扩大、金融创新制造的种种经济杠杆层出不穷、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问题令人担忧、人口老化及其引发的社会难题正在蔓延,这一切都使得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前景更加担忧,可以说凯恩斯经济学彻底失败了,大家都知道,政府不干预不行,而政府干预又等于饮鸩止渴。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政府干预不是万能的,政府干预同样具有其无法克服的自然缺陷,面对现实中各种社会经济难题和矛盾,政府不是不管,政府也不能不管,但是,政府不知道怎么管,几乎所有的政策手段都用上了,仍然难以遏制经济下滑的压力,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无望。

四、当前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出路是经济学的大革命

我认为,这次世界大危机的真正原因是现有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失败,不是哪一个学派的问题,现有任何经济学流派都不可能为这次大危机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处方。为什么呢?因为现有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或者是国际经济学,无论是它们中的哪一个经济学流派,它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实物经济或者实体经济,其根本特征是实体经济活动在社会经济活动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是社会经济的常态现象。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根本性质变,虚拟经济或者服务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常态现象,而且这类经济活动在社会经济活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占据了主导经济地位。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虚拟经济或者服务经济的许多基础理论问题还没有解决,而虚拟经济活动或者服务经济活动的生产规律(特点)、消费规律(特点)、交换规律(特点)、管理规则(特点)等等方面都不同于实物经济或者实体经济活动。例如,信息产品、软件产品、音乐作品、娱乐作品究竟该如何科学定价、科学规制?技术、技能、知识、点子、创意、观念、思路究竟值不值钱?究竟该如何科学地定价和规制?各种各样的特色服务、各行各业的特色服务究竟该如何科学地定价和规制?诸如此类的基本经济问题都没有在经济学基础理论上做出科学地回答。

我们注意到现在有些高校开设有技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服务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不一而足,但是,大多数这些领域的研究思路和教材内容编排没有摆脱现有的实体经济学或者实物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式(供求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因而也就具有了隔靴挠痒、甚至哗众取宠的感觉,管看不管用,真正静下心来从经济学最最基本问题、最最基础理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人和成果太少太少。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你拿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诞生的实体经济学原理、规律、分析方法去分析和管理一个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现实,管用吗?你能够管理好吗?即现有的经济学原理、规律和分析方法体系,不管是微观经济学(包括其各个分支和流派),还是宏观经济学(包括其各个分支和流派),或者是国际经济学(包括其各个分支和流派),原则上来讲都属于实体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范畴,这套经济学理论体系已经落后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虚拟化经济的社会现实和时代背景,我们有必要号召经济学界开始研究和建立虚拟经济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也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它可能包括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服务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艺术经济学、智力经济学、……、以及其它目前还叫不出名字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无论如何,它们都属于新兴的虚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范畴。未来这一套新的虚拟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其各个分支学科的建立不能再走实体经济学分析范畴的老路(供求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不能再比葫芦画瓢地来创建新的虚拟经济学理论体系,经济学界必须静下心来,彻底摆脱世俗、庸俗、赚钱的行为动机的束缚,完全从造福人类、启迪历史、开创未来、规制人类的动机出发,来一场彻底的经济学革命。

实体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失效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的背叛。一般都认为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而他的代表作《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又密不可分,他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道德哲学,其中就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四个部分,《道德情操论》是其讲义第二部分(伦理学)的扩展,而《国富论》则是其讲义第四部分(政治学)的扩展。遗憾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以后,经济学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经济化,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分离越来越远,甚至走上了模型化、数学化、自然科学化的轨道,以至于近些年来有人称经济学患上了“自闭症”,它完全变成了经济学家自娱自乐的工具,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根本读不懂经济学的专业论文,不知道经济学家都在些说什么?经济学家不去观察和思考活生生的社会经济现实和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而是潜心于数学建模,把充满了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含义的经济生活当作纯粹的“物的现象”来研究,很难设想这样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能够为管理现实经济生活提供什么有效的帮助,经济学大家们已经习惯于从现有理论、书本、自我经验出发对正在发生的经济危机评头论足,就是不愿意从日新月异的各种现实经济生活中去体味和研究新现象、新特点、新趋势、新理论,思想已经僵化,思路已经固化。

五、实体经济学向虚拟经济学的转轨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说实体经济学理论体系向虚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转轨是必要的,接下来就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虚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大致需要多长时间,或者说当前正在发生世界性经济大危机还要持续多长时间?就当前看到的世界经济情况和财经报道来看,很多人感觉是世界性经济危机还没有过去,特别是美日欧等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它们是世界经济的引擎,但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它已经从根本上摆脱了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它已经走上了强劲的复苏之路。这就使人们不禁要问:世界性经济衰退或者经济低迷还要持续多久?如果非要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猜想可能至少要持续50-60年左右的时间。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以史为鉴,回顾一下西方经济学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

从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到1817年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出版,经过了41年时间才完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体系的建立;从19世纪70年边际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派由诞生到成熟,也经历了大约30-40年时间;从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出版到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体系从诞生到成熟也经历了大约30-40年时间;因此,一套全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从诞生到成熟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至少需要30-40年时间。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后期,大约70年-80年的时间内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工业化,这一时期内世界经济总体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完成了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大约70年-80年时间内世界经济一直处于风雨飘渺的动荡过程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其间的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这一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越来越无能为力,人类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过时了,人们并不知道该如何管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可以说一直在苦苦探索而毫无结果。20世纪中期到2008年新的世界大危机爆发,大约也是70-80年时间内凯恩斯经济学取代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为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繁荣与稳定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政策指导,但2008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至今也没有走出泥潭,8年时间过去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信心没有回复,反而更加担心未来的经济前景,这说明凯恩斯经济学过时了。因此,人类有可能再次陷入长期大萧条大动荡时期。

如果说2008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现有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失败,按照我的说就是实体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失败,那么,我们面临的任务就是构建全新的虚拟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但是,构建全新的虚拟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绝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大约50-60年左右的时间,全新的虚拟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成熟之前,世界经济将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环境中,现有的实体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分支或者流派都不可能为彻底摆脱当前的大危机提供有效的政策方案,因而,继续争论这次大危机究竟是市场的失败还是政府的失败将是毫无意义的。

根据上述分析,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从诞生到成熟大约需要30-40年时间,而在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影响下,世界经济的周波动大约是70-80年时间,我之所以认为虚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或者人类彻底走出这次经济大危机需要50-60年时间,仅仅是出于折衷的考虑。

[1]张育军.金融危机与改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08.

[2]威廉·曼切斯特.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翻译组译.光荣与梦想[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03.

[3]默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04.

[4]孙立平.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启示[N].南方周末,2008-12.

晋艳芳(1990-),女,河南鹤壁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凯恩斯理论体系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简明经济学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颗蛋的钱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经济学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