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中的领导干部家风探析
2017-03-08霍修勇
霍修勇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中的领导干部家风探析
霍修勇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遵循。从全面从严治党理论视域来看,领导干部的家风具有政治属性、示范属性和制度属性。从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视域来看,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存在家风意识不强、利用公权为亲属谋利、纵容默许亲属违法犯法、违背家庭婚姻道德等缺失。从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视域来看,需要将领导干部家风有机融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之中,从严提升家风建设意识,从严培育良好家风,从严执行家风制度,从严形成家风工作合力。
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干部;家风;工作合力
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从严治党,尤其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将党风与家风同抓共治,既培养了优良党风,又涵养了红色家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这一传统,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中更加注重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2016 年 1 月,习近平提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1]。这一思想既为领导干部构建良好家风提出了要求,又为党委政府落实从严治党,尤其是从严推进家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领导干部家风的内涵与特点
家风是家庭或家族所共同享有的一种文化或精神,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家庭或家族会因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的不同体现出不同特点。领导干部是掌握了公共权力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家风除了具有一般民众家风的共性之外,还有一些属于这个群体特有的属性,往往与所属政党的价值取向紧密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家风是指领导干部家庭在长期实践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文化或精神,体现在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处事风格、亲情友情、廉洁自律等方面。从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视域来看,领导干部家风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领导干部家风的政治属性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况。这说明,领导干部家风与党的建设紧密相关,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表现在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或意图服务。领导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骨干,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拥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确政治目标。为此,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将党的目标作为价值追求,怀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愿意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努力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所以,领导干部组建家庭更多的是基于共同目标和情趣,充满了同志感情。有了子女后,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价值追求、人格情操,尤其是党的家风建设理论去感染、熏陶家庭成员,也会有意教育子女、亲属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努力奋斗,形成政治性比较强的家风,贯穿着鲜明的政治立场。
(二)领导干部家风的示范属性
习近平指出,群众看领导干部,往往要看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往往从这里来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奉公,进而从这里来看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从这个角度来说,领导干部是社会的先进分子,他们的家风往往处在社会风气的前列,代表了先进文化、精神风貌的发展方向,与党倡导的适合家庭建设的许多先进理念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对全社会具有示范属性。在党的历史上,许多领导干部及时将党的红色精神融入家庭教育之中,比如“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先国后家、家国一体”精神等,都成为这些先辈家风中十分优良的品质;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家风融入了民主平等、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理念,对政风、民风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领导干部家风的制度属性
中国共产党站在政党建设高度,将领导干部家风从家庭层面上升到政党建设层面,形成一整套制度规范。比如,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暂行规定》,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对领导干部的用权、家属子女经商办企业、生活作风、家庭道德等都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其中一条就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这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确立了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制度要求,成为领导干部家庭生活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表明领导干部家风蕴含了明纪律、守制度的基本要素。
二、领导干部家风的缺失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伟大成就,通报、查处了一大批问题官员。正如习近平所痛斥的那样,“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1]这种情况在中纪委公布的数据中也有所体现,2015 年 2 月 13 日至12 月 31 日,中纪委共发布 34 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21人的违纪涉及家属、亲戚,比例高达 62%[2]。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成果表明:有一部分领导干部,甚至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的家风存在严重缺失。
(一)培育家风的意识不强
家风是我国长期历史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文化,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加以延续,对家庭成员的成长,乃至从政道德的养成都会产生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家庭规模逐渐变小,加之适龄子女都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部分领导干部的家风意识逐渐淡化。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品德的养成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只要负责孩子的生活就可以了,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有的整日忙于公务和应酬,没有太多精力抓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想什么干什么不清楚。据纪检部门调查,蒋尊玉的女儿结婚时收受私企老板的礼金、跑车、金条、钻石、首饰等贵重物品。他在忏悔中说:“作为父亲,本应该好好教育女儿,言传身教地帮助女儿走向这个社会,但由于整天出入于朋友圈内,与女儿很少沟通,使她在无知的情况下,也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3]。有的平时对家人要求不严,在一些小的问题上不及时进行批评制止,使其沾染了很多官气,比较骄横。有的对家人有一种亏欠感,甚至带有补偿心理,尽可能满足其各种虚荣心,在物质上比较奢华,使其变成腐败链上的“寄生虫”。调查资料显示,刘铁男经常对商人老板说的一句话就是“带一带刘德成”[4],在2007 到 2011 年的几年间,刘德成没有上班,却挂名领取薪金 121 万元。
(二)利用公权为亲属谋利
有些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带到党内来,将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回报的筹码、疏通路子的手段。有的利用或相互利用职权职务搞权权交易,周永康、令计划、薄熙来等都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谋取非法利益,滥用职权帮助亲属从事经营活动获取巨额利益。有的领导干部亲自出马,运用权力在家人的升学、就业、录用、提干、考核、晋升等问题上打通关系、走后门。还有的干部在单位报销配偶、子女及等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在购买住房中侵犯国家集体利益,借婚丧嫁娶之机大肆操办敛财,甚至为亲属经商办企业打电话、批条子、要项目、跑资金,提供一切优惠条件。
(三)纵容默许亲属违法犯法
新华社的一篇新闻报道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往往可以看到‘贪内助’活跃的身影,薄熙来、文强、张国华等人的腐败堕落,与其妻子的暗合支援、推波助澜密不可分。”[5]一些领导干部的家风中流行“潜规则”、“走捷径”、“关系哲学”等歪理,导致其形成了依靠权力、关系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领导干部常在亲情面前放弃党性,弃守底线,放纵家人收受贿赂。有的纵容默许配偶、子女利用自己的影响干预辖区内的各项事务,经常向有关单位施加压力,为自己捞取好处或敛财,甚至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为所欲为。苏荣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妻子于丽芳多次染指江西的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产开发、工程项目等领域,不少江西省内的高级领导以贿赂“于姐”方式贿赂苏荣,以此获得提拔。苏荣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6]有的纵容默许配偶子女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江苏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少麟之子,四川省文联原主席郭永祥之子,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李达球之子都利用父亲职权轻易聚敛巨额财富。有的纵容家属从事有偿中介活动,湖南某厅级干部的妻子参与成立公司,通过打招呼帮忙承揽工程,所得利润高达 50%。
(四)违背家庭婚姻道德
有些干部无视家人感受、放纵不良情欲、践踏夫妻感情,与他人通奸、保持不正当性关系,甚至大搞权色交易、钱色交易。据笔者初步统计,十八以来,截止到 2016 年 12 月份,中纪委网站通报问题官员中,存在“通奸”、“保持不正当性关系”、“权色交易”、“钱色交易”、“权色钱色交易”的干部共 162 名,其中有通奸行为的 80 名,不正当性关系的 36 名,权色钱色交易的 46 名。
就存在以上问题官员的分布来看,人大系统16名,占 9.9%,政协系统 14 名,占 8.7%,国企系统17 名,占 10.4%,党政系统 115 名,占 70.1%,说明党政干部是违反家庭婚姻道德的主要群体。在16 名人大系统干部中,省级人大 10 名,地市级人大6名。在14名政协系统干部中,全国政协1人,省政协 7人,地市级政协 6人。17名国企系统干部中,央企 7 人,省属企业 10 人。在党政系统 115名干部中,党委常委 43 名,占 37.4%,党政一把手 32 人,27.8%, 其 他 40 人, 占 34.8%, 党委 常委和其他党政一把手占比高达 65.2%。43 名党委常委中,原政治局常委 1人,省委常委 11人,市委常委、县委常委 31 人。11 名省委常委中,有省委秘书长2人,省政法委书记2人,省委组织部长1人,省委宣传部长3人,副省长2人,直辖市副市长 1人。31名市委常委、县委常委中有市委、县委书记、副书记 13人,市长人 4人,常务副市长4人,市公安局长2人,纪委常委副书记1人,市委常委1人,市政法委书记3人,副市长2人,市总工会主席 1人。32名党政一把手中,国家部委 1人,部委直属单位 1人,教育科技系统13人,经济管委会、经济开发区书记4人,政府办系统3人,规划设计院院长2人,农业水利系统2人,质监工商系统2人,纪检监察系统1人,人防系统2人,地勘系统 1人。40名其他干部中,副国级 1人,副部长1人,国家机关3人,副省长3人,副市长7人,政法公安系统9人,国土农业环保系统6人,教育科技系统3人,开发区与园林管委会2人,工业信息化系统2人,纪检监察系统1人,财经金融系统1人,办公厅1人。
三、全面从严推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向纵深发展为培育良好家风指明了方向,全面从严治党最大的特点是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整体合力。从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来看,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同样需要从严提高家风意识、从严培养优良家风、从严执行家风制度、从严构建家风工作格局。
(一)从严提高家风意识
思想建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这个核心问题解决好了,全面从严治党才会有牢固的思想基础、强大的精神支柱、不竭的动力源泉,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亦是如此。所以,领导干部要增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修养,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家风建设全过程,从更高层面增强家风意识。
落实中央精神的应有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其中就包含了家风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他深刻揭示了家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阐述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紧迫性,不断对领导干部提出家风建设新要求,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家风理论。领导干部要主动学习、领会,增强家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其作为一项责任和使命,作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重要体现,作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举措,作为践行党的作风建设部署的重要手段。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了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领导干部的家风意识、家庭核心价值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规矩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部分,家庭风貌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家庭成员修养是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体现。可以说,领导干部与家人自觉做到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自觉摆正党性和亲情、家风和党风的关系,就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也直接决定着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更有助于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成效。
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明、政治清廉。要实现这一目标,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重要保障。领导干部清正首先从清正家风开始,教导家庭成员守住清廉防线,增强思廉倡廉守廉的能力和素质,分清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可做,努力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禁得住诱惑。只有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家庭都做到了清正廉洁,政府清明、政治清廉才拥有了可靠保障。
(二)从严培养优良家风
领导干部家庭应积极弘扬传统家风,尤其是中共领导人的红色家风,从严培育符合党和国家要求、具有时代特点的优良家风。
1.公私分明的家风
2014 年 1 月 14 日,习近平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提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所以,领导干部与家人都要树立正确权力观,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的关系,始终坚持“权力是人民给的”、“权为民用”的价值取向,时刻提醒自己公就是公、私就是私,绝不能混淆,绝不能将公权作为捞取家庭利益的资本或砝码。一方面,领导干部本人绝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庭谋私利,为老婆孩子亲戚跑官要官,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另一方面,领导干部时刻约束、防止家人和身边人利用自己的地位、权力等影响谋取不当利益,尤其是在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事情上抵挡住“小心意”、“小意思”、“小甜头”,杜绝酿成“借机敛财”的大祸。
2.慈严并重的家风
领导干部对家人要讲亲情,坚持爱而不溺,要讲规矩,坚持严而有度,在合乎党的要求、家庭道德的范围内培养感情,做到慈严并重。
体现关爱之情。多方调查显示,问题官员的家庭几乎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对家庭照顾不到位,很少关心父母、配偶、子女,有的甚至连正常交流都没有,导致亲情冷漠、异化。领导干部要重视培养家庭成员的情商,满足家人情感和尊重的需要,尽量抽出时间与家人一起做做家务、聊聊天、访访友、旅旅游。与此同时,领导干部也应防止关爱变成溺爱、溺爱变成纵容,防止子女变成养尊处优、四体不勤,甚至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纨绔子弟。
严肃对待人生理想。《孟子·滕文公上》提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目前,不少领导干部正在犯类似错误,他们“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有鉴于此,领导干部应教育家人懂得志存高远,帮助他们做到重理想追求轻金钱实惠,重无私奉献轻物质利益,自觉摒弃“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的错误观念,主动将个人理想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严格塑造价值理念。领导干部应解决好“给子女留什么”的根本问题,绝不能使用权力留一些原不属于家人的东西,而是把平等、公正、法治、自立等优良价值理念留给子女。所谓平等就是教育家人不以势压人、以权压人,不盛气凌人,减少“我爸是李刚”、“公主脾气”等的骄横。法治就是教育家人拥有法纪观念,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设定的范围内做人行事。自立就是教育家人立足岗位做奉献,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发展空间,依靠诚实劳动获得经济利益,不投机取巧、不以权谋钱,自觉抵制靠特殊关系、特殊政策、特殊批条等获取非正当利益。
严厉对待不良习气。领导干部对亲属子女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他们身上的错误言行不回避、不护短,坚决予以纠正,帮助他们自觉抵御不良风气侵蚀。与领导干部本人相比,配偶子女的自我约束能力稍弱,难免会提出一些与党的要求不完全一致的想法,甚至干预工作乃至管辖区域内的事务。对此,领导干部要设置一些规矩、底线,经常督促他们对照检查。当家人提出不正当要求时,保持头脑清醒,守住底线,只有这样,他们的要求才不会有滋长的空间。反之,就会导致“不矜细行,终累人德”的结局。
3.清正廉洁的家风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公道正派才能出清风正气,廉洁自律才能塑良好形象”,要“守住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7]。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就应与家人一道把廉洁自律意识运用于家庭管理,努力做到清清白白、不贪不沾,堂堂正正、不攀不奢,清清楚楚、不错不乱,努力建设清正廉洁型家庭。
构建清爽交际圈。领导干部和家人多与那些善良、清白的人交往,多与普通群众、基层干部、先进模范、专家学者等交朋友。不和经常“套近乎”的人交朋友,不和不太熟悉却出手“大方”的人交朋友,不和“吃喝玩乐”的人交朋友,尤其注意与商界保持一种清清白白的关系,杜绝从大款、大腕那里为家人“寻求好处”,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夫人路线”或“公子路线”。同时,也不与同学、战友、老乡等建立权与钱相勾连、互利互惠的利益同盟。
讲究公道正派。领导干部应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地讲党性,教导家人培养公道待人的作风,刚直不阿的正气,将爱国爱党爱民之情与爱家爱妻爱子之情有机融合,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尤其在处理婚丧嫁娶、工作调动、子女就业、生老病死等家事时低调再低调,真正做到在切身利益的小事上讲原则、讲公道、讲正气。
自觉抵御诱惑。领导干部全家都应该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当诱惑袭来时保持头脑冷静,克制享乐和感官刺激。面对金钱诱惑,时常想一想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的道理,不义之财要么是一堆废纸锁在保险柜里,要么是写在存折上的一串串数字符号,到头来却成为定罪量刑的重要证据。面对美色诱惑,时常想一想前人的告诫,“红粉佳人体态妍,相逢勿认是良缘。试观多少贪花辈,不削功名也削年。”面对美食诱惑,时常想一想,人生在世不过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保平安,不该吃的饭要么是用权力交换而来,要么成为别人套牢自己的绳索。
4.文明和谐的家风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要为全社会做表率”[8]。领导干部要善用党风涵养家风,明确个人在家庭中应肩负的重要责任,与家人一道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努力做到讲操守、重品行,形成父母教育子女、妻子提醒丈夫、丈夫引导妻子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和谐型家庭。
注重精神追求。领导干部家庭要提高文化素养,营造学习氛围。平时,多组织家庭成员学一学党的创新理论,掌握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同时,了解他们对一些理论、现实热点问题的真实看法,用正确理论化解疑惑,用关怀消除烦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理论修养,借以保障政治上的坚定,共同提升精神境界。只有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减少低级趣味,才能抵御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才能自觉拒绝庸俗、远离浮躁、淡泊物欲,更利于家庭成员之间加深了解、增进亲情、促进和谐。
保持忠诚专一。领导干部要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树立正确婚姻观,恪守配偶间的承诺,以及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积极维护好感情生活,保持对感情、婚姻的忠诚、专一。在对待配偶方面,建立感情相通、志气相投的婚姻关系,以自己的思想、情感、性格进行真诚互动,出现差异时及时沟通。不但要有谅解、容忍的胸怀,而且能够把握谅解、容忍限度;不但积极创造、发展夫妻生活中的最大自由空间,而且保证不使活动越轨,控制在双方均能接受的范围。
摆脱低级趣味。领导干部应坚决抵制诱惑,绝对不能沉湎在灯红酒绿、留恋于声色犬马。要清醒认识到,有那么一些人为了谋取更大利益,不惜出卖色相或购买色相、利用色相加以引诱,一旦被其控制,就会落得个背叛家庭、妻离子散,乃至锒铛入狱的悲惨结局。为此,领导干部时刻谨记:官场“情人”的欲望就是填不满的“无底洞”,就是喂不饱的“老虎口”,自觉以对配偶的“忠贞之心”、家庭的“责任之心”抵制美色诱惑,以高尚人格、高雅情趣抵挡各种香风毒雾的侵袭,自觉远离通奸、不正当性关系、权色交易、钱色交易等糜烂生活作风。
(三)从严落实家风制度
习近平指出,“在纪律上还要进一步严起来。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9]从严治党的丰富实践,为党内制度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不断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制度体系,从中央八项规定,到《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到修订《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走出了一条依靠制度从严治党的道路。以上的众多制度中都蕴含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内容,必须严格落实。
将党章作为家风建设的根本遵循。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关于家风建设问题的规定比较宏观。在总纲中,党章要求党员干部要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党章第六章关于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中提出,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艰苦朴素;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领导干部与家人要经常对照这些要求,检查、规范、调整自己的言行,防止出现在家风方面违反党章的要求。
将准则条例等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标准。2015 年 10 月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纳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与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并列。《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的有关规定》、《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等规定,是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标准,领导干部要对照规范配偶子女从业行为,禁止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禁止家属亲友插手职权范围内的工作、插手人事安排等,要把以上要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将家规作为家风建设的基本尺度。目前的部分制度设计有些过于原则,有些针对性还不是很强,非常有必要通过党员干部自身、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编织更加严密的制度网,尤其需要补充完善家规。领导干部应该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根据时代要求创新家规,列出家庭成员行为的“负面清单”,根据党的要求划出雷区,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防止“无知妄为”情形。同时,主动亮出家规,将其放在家中的显眼位置,时刻提醒家人严格遵循。
(四)从严构建家风建设格局
家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要将其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与党的建设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督查、同整改,形成工作合力,营造家风建设良好氛围。
从严压实责任。习近平指出:“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9]在家风建设中,党委要承担主体责任:制定本单位、本系统家风建设规划,研究家风建设议题;把家风教育列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与党员谈心谈话时做到家风必谈;在述职述廉中,增加家风相关内容。纪委承担监督责任:对党委的家风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对党员干部及其家人进行全方位监督;针对家风问题线索积极开展调查。
从严教育管理。从严治党关键在从严治吏,从严治吏的重点在于从严教育管理。目前,要充分利用从严治党实践成果开展警示性教育,让出现家风问题的官员现身说法,将其拍摄成纪录片,广泛传播;督促领导干部将“八小时之外”的生活纳入个人总结、述职报告以及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促使其自查自纠;落实组织考察制度,重点考察生活态度、兴趣爱好、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忠于配偶等,将其作为使用、晋级、奖惩的依据。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那些情趣高雅、孝顺父母、关爱子女、忠于配偶、和睦邻里的同志加以提拔使用,对那些格调低下、不重亲情、放纵子女、乱搞男女关系的干部坚决降职或撤职。
从严监督执纪。一是监察部门把监督从“八小时”之内外延到“八小时”之外,关注领导干部工作之外所去的主要场所、活动内容、交往群体等,发现违反家风建设的举动或苗头性问题及时揭露、提醒,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二是针对党政部门领导干部位高权重、遇到的诱惑大、考验多的情况,重点加大对一把手、党委常委、重要部门干部的监督力度,着力从体制上规范权力运作,最大程度减少领导干部公权谋私、生活奢侈、夫人干政等不良家风的滋生空间。三是进一步加大巡视巡查力度,多与干部身边的群众、邻居、服务对象等谈话交流,深入了解其生活态度、家庭关系、子女行为等家风状况,把真实信息作为提拔使用的参考。四是加大惩戒力度。十八大以来,从被曝光不良家风领导干部的处理结果看,党的态度是明确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旦查证属实,就会严厉惩罚,绝不姑息。目前,要继续巩固这一成果,综合运用公众谴责、撤销职务、开除党籍、刑事拘留、判刑入狱等严厉措施形成威慑,力争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
[1]习近平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05-03(1).
[2]韩亚栋 .被查中管干部“问题清单”:近 2/3 违纪涉亲属 [EB/OL].(2016-01-04)[2016-12-15]http://www. ccdi.gov.cn/xwtt/201601/t20160104_72023.html.
[3]林达 .五毒书记蒋尊玉的“全家腐”[J].检察风云,2015(18):45.
[4]刘天明 .被儿子拖下犯罪深渊的副部级高官(二)[J].中国检察官,2015(2):87.
[5]高洁,等 .亲人协作便于互相渔利——透视家族腐败 案 件 频 发 的 根 源 [EB/OL].(2014-06-28)[2016-12-10].http://news. xinhuanet. com/local/2014-06/28/ C_1111363965. htm.
[6]武兴华 .“遮天权”铸成“遮天错”——江西省委原书记苏荣案件启示录(三)[J].中国检察官,2016(14):92.
[7]习近平 .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 10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09-29(1).
[8]习近平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12-16(1).
[9]习近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10-09(1).
责任编辑:周育平
D6
:A
:1004-3160(2017)03-0058-07
2017-02-29
湖南省智库专项课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项目编号:16ZWC15)。
霍修勇,男,山东曲阜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