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内心格局的基本构架及逻辑必然
2017-03-08吴传毅
吴传毅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习近平内心格局的基本构架及逻辑必然
吴传毅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习近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其内心格局代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当代中华民族英雄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境界。他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品质以及担当品行,内心装的是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甚至世界的共同发展,他内心格局的形成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源于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源于党性的实践锤炼。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他大力推送传导其内心格局,要求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家国情怀、炼就担当品行。
习近平;内心格局;中国传统文化;家庭家教家风;实践锤炼
习近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其内心格局代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当代中华民族英雄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境界。本文试图探究他内心格局的基本构架、内心格局的形成及推送传导。
一、习近平内心格局的基本构架
内心格局指的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使命感、责任心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前行,就是因为她有自己的英雄,有自己的脊梁,这些英雄内心装的不是“小我”,而是“大我”;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甚至世界人民的利益。大格局以大视角切入人生,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大。内心格局大,人生才有方向感、人生更容易抗挫折、人生才敢于担当。习近平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品质,内心装的是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甚至世界的共同发展。
(一)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政党。资产阶级政党都是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随着代议制与选举制的产生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它代表的是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宗旨就是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有了‘三次深刻的改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诞生,作出了‘三大历史性贡献’,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 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诞生,取得了‘三次伟大的胜利’,焕发出‘三个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 5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 500 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 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 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1]。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演进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构建了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前途命运构成了关键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成了关键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命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了关键的“命运共同体”。纵观世界上的老党大党,都没有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特别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苏联共产党,在执政74年后也未能幸免。苏东的骤变使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当中,科学社会主义光芒黯然失色。在此情形下,世界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看中国、各国共产党看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兴衰成败不仅关乎中国的前途命运,关乎中国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关乎世界的前途命运,关乎世界共产主义前途命运,关乎科学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乎世界发展格局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的老党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如何在党的建设上有效开拓创新,如何成为世界政党的“常青树”,就成了习近平内心格局的重要考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拉开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帷幕。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党中央打出了系列组合拳,“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外媒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及党内监督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习近平要求加强对政治权力的约束,创造一个“制度笼子”,确保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文指出,这场反腐败运动被视为关系到中共生死存亡的一场斗争。美国波士顿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傅士卓说:“习近平一直在努力推动中共恢复他心目中应该有的样子,一个有理想和信仰的纪律严明的政党”。
(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执政伊始就豪迈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他在带领中央政治局同志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之所以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民族复兴是中国梦的前进方向,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落脚点和终极目的。国家梦、民族梦只有同人民梦融合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才有根基、才有力量。即是说,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不是彼此孤立的梦,而是内在统一、“三位一体”的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同心圆。缘于此,中国梦必须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幸福融为一体。中国梦不同于历史上的大国崛起梦。历史上的大国崛起与民族振兴或人民幸福并非都是正相联系。一些大国的崛起不仅没有带来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反倒给本国一些民族和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因为他们大国崛起的过程就是奴役与豪夺的过程,这其中包括对本国其他民族和人民的奴役与豪夺。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说到底是“百姓梦”。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期待。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只有落脚到“百姓梦”,才会有追梦的动力和圆梦的基础,才会愿意为这个梦去付出和努力。将人民幸福作为核心要素纳入中国梦,是将中国梦提升到了一个时代的新高度。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把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标识,而不只是以增长速度、人均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基于这个考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历史辉煌,薪火相传。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延绵不断的国家,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国落后了,失却了在世界文明中应有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深藏在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梦想。当今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现实基础,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与信心。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一个伟大目标,又与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生活息息相关;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找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共识点、最优结合点;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国家民族个人命运相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相统一,体现了外在物质环境建设与内在的社会大众感受相统一,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和追求。
(三)实现和平合作共赢的世界发展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也是“天下大同梦”。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过程,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过程,是给世界文明再添精彩,与世界人民分享成功分享发展的过程。不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还是“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时代要求,不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共同追求,不论前人“天下为公”的理想抱负,还是今人“行大道,利天下”的为政信条,都体现了中国人心系天下的宽广胸怀。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和平梦、合作梦、共赢的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研究员亚力山大·拉林说,“中国梦准确阐释了当今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具有普遍性”。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命运”。泰国《亚洲日报》刊文指出:“中国梦的构想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念,让人们感受到,伟大中国又将迎来一个新的腾飞的时代,这对世界来说也意味着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的大国崛起是对世界大国崛起的伟大创造和伟大贡献。中国的大国崛起是“做大蛋糕”,历史上的大国崛起是“分抢蛋糕”。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靠的是殖民地扩张、资本掠夺。资本主义大国的发家史,是野蛮血腥的强盗史,即把大国的崛起建立在别的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贫穷之上。中国的大国崛起梦是和平崛起梦。习近平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2]我们愿同美方加深对彼此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防止战略误解误判。我们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防止三人成虎,也不疑邻盗斧,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对方。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3]。
中国积极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推行“一带一路”,设立亚投行等,目的是实现和平合作共赢,是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习近平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4]。“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我们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我们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4]。“一带一路”为各国合作共赢创造了有效平台。一方面,中国进一步巩固了来自中亚和俄罗斯的能源供给,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周边保障;另一方面,与中国的合作也有助于中亚国家摆脱“内陆国”、“双重内陆国”的困扰,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地缘空间和广阔市场。“一带一路”建设将贯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不搞封闭性的集团,不妨碍既有的多边机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已经有 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 500 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2017 年 5 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就是为中国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亚投行对内能解决中国资本过剩问题,让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发挥投资效益,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上的话语权;对外能支持包括亚欧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实现和平合作共赢的世界发展,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一些有识之士充分肯定中国改革发展成就,纷纷探索中国改革发展模式,并积极预言,21世纪的中国将引领世界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与中国开展了深度合作,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合作。
二、习近平内心格局的源流追溯
内心格局并非与生俱来,它源于学识、见识、胆识、眼光、爱心、智慧、使命感、责任心等多种因素。习近平内心格局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源于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源于党性的实践锤炼。
(一)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以及担当精神滋养了习近平内心的格局。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讲话中引用了中国古代很多的诗词锦句,形成了鲜明的语言风格和特质。这种风格和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在 2016 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变,包括学术流派、学术名家以及学术代表人物[5]。缘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扎牢了大德大爱的思想根基,恪守了修身齐家报国的传统美德。习近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认知,他认为治国理政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丰富资源。他认为,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需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精神和历史经验;构建中国对外战略,需要充分借鉴中国古人的智慧,需要传导中国的“和文化”,需要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需要借鉴中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再比如,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丰富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精神滋养和文化追求。无论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动力还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都需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博弈中傲然胜出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标识,积蓄着中华民族最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以及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抛弃传统,就是割根断脉;抛弃传统,就会失去“养料”;抛弃传统,就会失去动力。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给中华儿女以自信自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不竭的源泉,是中国经济和现代化腾飞的雄厚根基,是不断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丰厚积淀。
(二)源于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
习近平的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这就给家庭注入了“红色基因”,并且习近平的家庭充满了和谐友爱。他在妻子陪同下,携着女儿,推着父亲散步的照片让无数人动容。习近平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其 幼 年时就 开 始孕育 形 成[7]。正 是 在家庭 的 课堂里,他获得了大德大爱的教育。习近平坦言,“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他曾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讲到:一是学父亲做人;二是学父亲做事;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缘于此,习近平执政伊始,党中央就明确提出了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反对特权、反对搞特殊化。习近平多次强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坚决不搞特殊化,坚决不搞特权”,习近平回忆说,这些都跟父亲的教育有关。习仲勋经常教育孩子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要享受父母的庇佑,鼓励子女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习近平任职正定时,跑遍了下面所有村;任职宁德时,跑遍了下面的9个县和绝大部分乡镇;任职浙江时,跑遍了浙江90个县市区。习近平曾说,能够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很自豪,家庭有很严格的革命传统教育,总是教育孩子们不要泡在温室里,要经受大风大浪。习近平在给父亲的另一封信中说:“您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您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习仲勋在最后的日子里对儿女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父辈所传承的家风对习近平影响深远。他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给亲朋好友立规,不能打他的旗号办事,不能在他工作的地方从事商业活动。习近平夫妇为女儿取名明泽。即“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其中寄托了他们对女儿的期许,也体现了这种质朴家风的传承。
缘于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习近平特别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他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6]习近平要求全体党员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学习,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7]
(三)源于党性的实践锤炼
坚强的党性需要实践的锤炼。历史上所有担当过“重任”的大人物,都经历了艰苦的实践锤炼,即古训所言:“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没有艰苦的实践锻炼,不可能形成坚强的品质,不可能造就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党性修养离开实践的锤炼,就不可能“修成正果”。明朝王阳明在历经人生种种磨难之后,最后才炼就了“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他率领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平定了宁王之乱,扫清了困扰明朝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习近平陕北七年,锤炼了他坚强的党性。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习近平在陕北工作生活了七年?陕北的七年,通常意义上讲,习近平没有亲情,也没有爱情,唯一合理解释是信仰的力量。正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他的党性得到了实践锤炼。也正是缘于实践的锤炼,习近平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担当品行炼就起来了,对人民群众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深厚的感情。在陕北,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在正定,他实现了改善农民生活的承诺;在宁德,他说“当官不要想发财”。1995 年在接受《东方时空》采访时,他说在陕北插队的七年,给自己留下的东西几乎带有一种很神秘也很神圣的感觉,在后来每有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或者要去做一项新的工作时,脑海里翻腾的都是陕北高原上耕牛的父老兄弟的信天游。下雨刮风是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那时候扛 200 斤麦子,十里山路是不需要换肩的。习近平说:我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自己。在宁德,他主政清理干部私占公房 1917 户,涉及到几千人,当时阻力很大。但是,他没有退缩。他问当时的一个纪委副书记,你觉得不清理干部私占公房,老百姓意见大不大?群众意见大不大?是不是影响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性最大的问题?是得罪近三百万人?还是得罪两三千人?当然是宁肯得罪这两三千人。宁德地区的领导后来说,“不清房的话,宁德地区(当年)这么穷,干部不廉洁,后面脱贫致富谁来搞?就搞不起来。老百姓不信任,人家不去干了,干了很多怕你们干部吃掉,他这个人就是这个心态,不把这种(萌)芽摘掉,将来长起来后变成毒瘤就很难办了。”
三、习近平内心格局的推送传导
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核心,作为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领袖,习近平的内心格局需要进行有效的推送传导,他要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为此,他要把中国共产党铸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把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铸造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家国情怀、忠诚干净担当,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标准的“先锋战士”。
(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是靠理想信念起家的。中国共产党是信仰的同盟,不是利益的同盟。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受到了许多挑战,包括西方敌对势力进攻、文化多样性影响、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发展中矛盾问题影响等。习近平指出:我们部分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的根本原因,就是政治上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从而导致政治行为发生偏离。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庸懒散奢等不良作风,乃至贪污腐败现象,腰弯下来了,身体趴下来了,得了“软骨病”,究其原因,都与不坚持高尚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精神上严重缺“钙”。这些人不是“吃苦在别人前头,享受在别人后头”;而是倒过来,个人至上,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理想信仰缺失会带来多方面危害:理想信念缺失,就会沦落为唯心主义,就会不信马列信鬼神;理想信念缺失,就会导致滥用权力,就会把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理想信念缺失,就会助长功利主义;理想信念缺失,就会引发道德沦落。习近平在多种场合中都讲到要坚守理想信念,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接受思想洗礼,以利于更好前进”。[8]在延安考察时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9]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10]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1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95 周年讲话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六中全会上出台的《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从十二个方面对党内政治生活提出明确规范,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以凸现其重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恪守家国情怀
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大家,就是指大众”。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中国梦是“家国梦”,是“国梦”和“家梦”的结合。“国”和“家”是命运共同体。“家和万事兴”、“保家卫国”的社会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这些都是“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的有力诠释。
正因为“家”与“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习近平还特别强调家庭建设,他说,要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宏大工程建设。“最让习近平揪心的是 7000 多万贫困人口、数千万家庭能否如期脱贫。担任总书记之后,他 30余次到国内各地考察,有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贫开发问题。每次考察扶贫,都会走进一户户困难群众家中,有时他会盘腿上炕,拉着乡亲手详细询问一年的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有时他会掀开褥子看炕垒得好不好,问屋顶上铺没铺油毡、会不会漏雨。在他的强势推动下,从 2012 年到 2014 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5221 万人”。习近平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三)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炼就担当品行
如前所述,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品质。当代中国面临着复杂的矛盾情形,更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动作为和敢于担当。从战略角度来看,当代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处在现代社会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处在反腐倡廉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来着,当代中国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品行。习近平就全面深化改革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指出:“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更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尤其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特别是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领导干部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内监督,扎紧制度笼子,先后修订并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品行设定了坚强的制度约束和制度保障。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2]习近平 .应避免陷修昔底德陷阱霸权 不适合中国 [N].环球时报,2014-01-24.
[3]习近平 .西雅图演讲全文 [N].人民日报,2015-9-25.
[4]习近平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 [N].人民日报,2017-01-18.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6-05-09.
[6]习近平 .从家出发: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EB/ OL].(2016-12-14)[2017-3-10]http://news.xinhunet. com.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N].人民日报,2016-12-11.
[8]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11-02.
[9]习近平在延安考察时的讲话 [EB/OL].(2016-02-06)[2017-03-10]http://news.xinhuunet.com.
[10]习 近 平 在 全 国 党 校 工 作 会 议 上 的 讲 话 [EB/OL].(2016-05-01)[2017-3-10]http://news.xinhucnet.com.
[1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 讲 话 [EB/OL].(2015-12-28)[2017-03-10]http:// news.xinhucnet.com.
责任编辑:王习贤
A8
:A
:1004-3160(2017)03-0010-08
2017-04-12
吴传毅,男,湖南衡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南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法学、政治学和党的建设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