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舆情探析

2017-03-08申文瑞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7期
关键词:舆情校园大学生

◆申文瑞

大学生网络舆情探析

◆申文瑞

新媒体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迅速崛起,成为各类利益诉求聚集的平台。大学生作为新兴媒体使用的主力军,通过论坛、QQ、微博、微信等平台获取咨询、表达意见,形成大学生舆情。大学生舆情对校园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本文针对现有的大学生舆情的特点,探析其存在问题及成因,为建立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提供依据。

新媒体;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20-29年龄段占比最高为30.3%,与此同时,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5%,是我国最大的网络用户群体,一方面他们利用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在网上与他人的讨论形成舆论,影响其他学生的言论,最终发展成网络舆情。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定义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成员都可以自由言论,因此出现一些别有用心的网民借助网络传播敏感信息,其他网民由于缺乏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跟随舆论,最终形成舆情。大学生舆情是指高校在校学生就某一事件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通过信息各方传播,对在校内乃至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力。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

由于外界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大学生网络舆情呈现出以下特征。

1.内容复杂。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涉及社会时事新闻、热点焦点事件和娱乐话题等,也涉及教育法规、教育管理问题和学生个体利益等,广泛的范围使得舆情内容较为复杂。

2.渠道多样化。当今网络时代,众多新媒体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微信、微博、QQ等媒体门槛低、平民化、传播迅速、交互性强,均成为大学生发表个人意见的渠道。

3.传播速度快。网络时代,部分大学生通过转发来参与事件讨论,使信息迅速传播,传播速度呈几何增长,形成了“雪球效应”,加上大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使信息以裂变式方式进行扩散。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信息化时代,人们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纸质信息,更亲睐于网络的碎片化数字资源。校园学生大都属于新时代的数字原住民,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言论阵地,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自发性问题。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传播通常涉及奖学金评定、学生干部评选、入党名额争取等与学生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通常这类问题都属于学生自发群体性行为,需给予高度重视,正确估计其危害性。

2.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互联网的匿名发表,使网民肆意发表个人意见,网络舆情呈现一种复杂的态势。关于舆情的研究并没有纳入到高校的管理日程中,缺乏相应的舆情制度,对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没有准确评估。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分析

针对以上呈现的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的原因。

1.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时代,高校缺乏专门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体制。大学生可以针对社会、校园出现的热点问题自由发表个人看法,如果没有触及法律,便无需对自己的言论承担责任,因此部分大学生会有意或无意的歪曲事实,在公众平台发表不负责任的信息,导致一起起严重的校园事件。

2.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大学是一个学生三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某些大学生由于个人的社会阅历浅、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做事易情绪化等较低的个人素质,面对现实世界中的事件,认识不深刻,易受外界的刺激产生随大流现象,经过一段时间造成一定程度的群体事件。

3.网络隐蔽性强。虚拟网络的隐蔽性,导致虚假的信息在网络上肆意流传。一些大学生由于对信息真伪难辨被人利用,用网络传播不实信息导致网络舆情发生。比如罗一笑事件就是网络有心人利用大学生的公益善心而引发的舆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隐蔽的社会网络对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

五、结语

在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的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造成的校园事件是新时期下高校面临的重要考验,需及时对各种大学生网络舆情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维护校园安定和谐,推动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向良性方向发展。

[1]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33-40.

[2]谢薇娜.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分析[J].现代媒体 .2016(7).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舆情校园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