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觉障碍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策略探析

2017-03-08

黑龙江科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听力障碍融合

梁 旭

(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长春 130000)

听觉障碍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策略探析

梁 旭

(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长春 130000)

本文系统说明了学前融合教育的基本含义,对产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做出了准确判断,探索出一条合理的教育支持策略,有效推动了听障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质量。

听觉障碍;学前融合;教育;策略

学前融合教育主张融合,不要隔离,这种教育认为不论孩子的能力存在怎样的差异,孩子都有权利参加学前教育活动。目前,中国的学前融合教育还在发展中,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1 学前融合教育的介绍

学前融合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是简单的一些特殊儿童来到幼儿园参与学习的过程,学前融合教育主要利用教育实践来体现。研究儿童的发展要重点考虑三个影响儿童的因素,分别是家庭、社区及社会。

学前融合教育目的是推动特殊儿童进行学习的参与程度,而且要把社会归属感开发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国内很多研究人员对听觉障碍儿童的融合情况做出了观察,观察结果说明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听障儿童暴露了很多问题,如上课的活动参与程度不够,不能和小朋友进行正常交往。因此,要想使听障儿童可以真正适应学前教育,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支持。

2 学前听觉障碍儿童在心理方面的特征

听障儿童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在听觉方面出现的障碍,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助听器这些设备虽然可以对儿童的听力进行有效补偿,推动听障儿童在语言方面的发展。但是,当前的助听设备还不能完全取代人耳,所以其听觉还有特别多的限制。

2.1 听觉的能力

在非常嘈杂的情况下,听障儿童的听力会受到较大影响。依照幼儿学习特征,幼儿园主要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且幼儿园一个班的人数一般都较多,存在听觉障碍的儿童参加活动时,由于环境混乱,其听力效果很差,也会严重阻碍听障儿童和其他正常小朋友的互动效果。

2.2 对教学环境有严格要求

由于声波碰到墙面会出现反射效果,而且反射过程是重复多次的。这些反射声波到达人耳后还会出现反射,过一段时间才会慢慢减弱,有余音的感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混响。如果上课的教室里混响时间太长,就会让屋子里的声音出现模糊现象,对听觉障碍儿童有很大的干扰,使其对声音的获取变得更加困难。

2.3 语言的发展

听觉障碍儿童不管是在语言表达能力还是语言描述方面都和正常儿童存在很大差异。学前教育阶段属于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常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是利用日常的语言交往进行的,持续的语言积累慢慢发展为真正的口语能力。听觉障碍儿童因为听力缺失,其在平时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会更加吃力。另外,一些听障儿童的听力损失特别严重,即使有一些设备帮助,但听力的补偿效果不明显,导致其语言能力很差,阻碍了他们和正常儿童的沟通。

听力的限制会对这些存在听障能力的儿童各方面产生影响,在社会发展及认知力上都会产生很大阻碍。社会性方面主要指在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往时,语言沟通不强,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慢慢地会出现很多行为问题。在认知方面会影响这些儿童的抽象与逻辑思维的进步和发展。

3 听障儿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策略分析

针对听障儿童的心理特征,学前融合教育的支持有两方面:一是要根据听障儿童的不足做好补偿性教育,二是要推动听障儿童适应学前教育。

3.1 按听障儿童的发展进行融合的模式

依照儿童的融合程度可以把融合教育分成三类,即:完全融合、部分融合、资源融合。完全融合把听障儿童放在普通班级,和正常儿童共同参加教学活动。部分融合是让听障儿童在一些固定的时间和正常儿童一起活动,但其他时间还是要和特殊儿童在特殊教育班级。资源融合是让听障儿童接受教师的个别指导。应按照听障儿童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融合教育模式。

3.2 系统研究支持的策略

很多学者专家的研究都说明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对听障儿童的关注度还不够,听障儿童和正常儿童进行交往时,缺少主动交往的勇气,时间一长会发展成为听障儿童疏远正常儿童。因此,要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学校应该对听障儿童进行保护和鼓励,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必须要注意教室的声学环境,这里主要指混响时间。同时,可以使用FM调频系统,利用说话人的麦克风,结合助听设备将语音信号传送到耳朵里,有效减轻噪音及回音。利用FM调频系统能够帮助听障儿童有效地获取信息,提高学习质量。很多专家学者也探究出一些有用的教学支持策略,如合作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一对一地开展,协助教师可以协助主讲教师上课。准备性教学是在课前帮听障儿童对教学知识做好准备和预习。另外,一些分散的活动也可以推动儿童的发展,如角色游戏及运动活动等,这些游戏都可以很好地推动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由于听障儿童在环境相对混乱的情况下听力会更加不足,在一些角色游戏中不容易和其他小朋友进行有效互动,因此老师必须认真注意听障儿童进行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提供足够的支持,做好积极的引导,推动儿童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准备性教学应用在课堂中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充分掌握游戏规则,理解游戏的主题。

3.3 建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

学前融合教育中,听障儿童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在这种环境中会感到非常舒服。首先,要建设营造这样的环境,老师一定要尊重听障儿童,要相信这些儿童也一样拥有很大的潜能。按照儿童的能力慢慢降低一部分辅助支持,推动其更好地适应普通学前教育的环境。其次,为了促进听障儿童的进步,学校老师可以通过情感渗透,教导普通儿童可以从心理上和行为上真正接受听障儿童,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按照学生年龄大小开展一些适合学生进行的活动,可以提高听障儿童参加这些活动的积极性。再次,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作用很大,甚至可以影响他们一生,听障儿童的家长应积极和学前教育部门做好有效沟通,参与一些干预计划的制定。同时,可以让正常儿童的家长真实地了解这些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情况,让家长们可以真正明白融合教育的意义,逐渐接受听觉障碍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普通儿童的家长在心理和行为上接受听觉障碍儿童可以直接影响普通儿童对听障儿童的认知和态度。因此,我们可以从学校老师、听障儿童的朋友、听障儿童的家长三个方面,创造一个平等的环境,促进听觉障碍儿童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发展。

4 结语

当前,学前融合教育已经成为听觉障碍儿童适应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前融合教育并非机械地把听障儿童安排在普通幼儿园开展学前教育,它最重要的目的是利用融合教育的环境,让听障儿童可以更好地融入与适应这样的环境氛围,尽可能地开发听障儿童潜能。因此,要正确理解学前融合教育的内涵,一切以儿童实际的需要作为出发依据,持续完善服务策略,建设好听障儿童学前融合教育体系。

[1] 周念丽.学前融合教育的比较与实证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胡碧颖,李克建.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相关概念解析与评价工具的理论构想[J].中国特殊教育,2012,(05):3-7.

[3] 姚雅萍.基于全纳教育的听障幼儿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

[4] 季兰芬.聋儿在融合教育活动中的情况调查[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01):34-37.

[5] 谈秀着,尹坚勤.普通幼儿园中特殊教育服务现状调查与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8,(05):13-16.

[6] 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Study on the strategies of pre-school integration education support for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LIANG Xu

(Changchu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Changchun 130000,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 basic meaning of pre-school fusion education, makes an accurate judgment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nd explores a reasonable educational support strategy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for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Hearing impairment; Pre-school fusion; Education; Strategy

2017-04-18

G769.2

B

1674-8646(2017)14-0094-02

猜你喜欢

听力障碍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融合》
跟踪导练(四)2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