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近代文学教学改良刍议
2017-03-08王子龙
王子龙
(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关键字:元明清近代文学;文学改良;文史双修;开放式合作型课堂
元、明、清、近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小视的,但是就其相应文学史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却不断趋于边缘化的地位,这也就使得对于这部分文学教学方式需要进行转变。
一、元明清近代文学教学改良的必要性
(一)内容繁杂与课时不足的冲突
中国文学从魏晋时期文学自觉发展到元明清及近代,已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体,除了传统的赋、诗、词、传奇,又出现了元杂剧、南戏、散曲以及类型丰富的明清小说等。加之随着经济的发达与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到了这一阶段,藏书数量有了空前的提升。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文体类型还是数量都较前代更加繁杂。比如古代诗歌方面,提及古代诗歌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唐代,可是就数量上而言,“元代有数百人的诗文集流传至今,明清的诗文别集达数千种之多,一部《明诗纪事》就辑录了四千多人的作品,约为《全唐诗》所收诗人的两倍,清代的诗文作者更是逾万。”再比如古词方面,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全盛期可谓是在宋代,但元明清时期的词的数量却是远胜于宋代的,叶恭绰所编的《全清词钞》就辑录了清代词人三千余家,这比唐圭璋所辑《全宋词》收录的作家多了近两倍。那么如此繁多的内容,在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下需要 112课时来完成教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校都无法做到这个要求,而基本停留在50到80课时之间。那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要将繁杂的知识点讲授清楚,按照传统的“讲授加划书”模式就很难做到了。因为时间不足只能讲授重点篇目,其余部分尤其是近代部分,只能让学生在教材上划重点。如此教学会导致学生对于本部分文学史脉络不清楚,造成学生文学史认识断层,无法进一步提升其学术意识。
(二)传统讲授式与“95后”学生心理特点的冲突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方式多是采取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由此以来,导致学生难以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自我建构,往往在一学期结束时,随着考试的结束也将所有的知识全部留在了教室。同时这样也使得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与生气,加之现在的大学课堂主体是“95后”,95后虽属于90后,但其本质与90后有很大而不同。作为第一批出生于网络信息时代的人类。95后就像网络信息一样,更加活跃、多变,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变强,但是精神集中度下降。也就是说,传统的一味讲授会造成,教师在讲台上仍旧讲得眉飞色舞,可是学生的心神早已到了“诗和远方”,所以近几年才在高校理论课程教学中,兴起了“段子式”教学。这种段子式教学就是应对95后学生而出现的,旨在学生听课集中度下降时,教师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段子”,突然转变教学方向,以提升学生的精神集中度。所以说面对着如同网络信息一样的95后学生,如果依旧使用传统单纯讲授式进行教学活动,尤其是进行古代文学教学,必然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用教材片面化与学术教学深度化的冲突
对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大量院校使用的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这套教材是目前较为权威、全面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单纯只使用这一套书,这套书存在着知识点流于表面的问题。例如说在本教材中,对于《水浒传》主题思想叙述部分,正文中仅采用了传统“忠义说”,引用部分简单设计到了“农民起义说”、“市民起义说”、“忠奸斗争”,但是就本书诞生时与“忠义说”同时存在,且相当重要的“诲盗说”并没有涉及,这样的处理方式符合学生的固有观念,便于理解,但就其学术性而言,会显得流于表面,不够深刻。也就是说如果只使用这样一本书进行教学,就会与学术教学深度化产生冲突。学生很容易记忆这些知识点,但是没有选择学术角度的权利,进而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研究。同时,文学史研究界的学术研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手中的教材很多部分都难以涵盖新的学术观点。例如在《西游记》作者部分的叙述中,如果还是以吴承恩作为唯一合理作者人选,就显得比较脱离与时俱进的学术前沿了,因为当代学者逐渐发现从方言角度《西游记》存在至少两种方言、吴承恩所著在明代书编中被归为史部地理类等等。可是这些观点在通用教材中往往鲜有提及,因为在其编写时此类观点尚未出现,或者未成为时代主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流与非主流观点可能会有所转移。所以,依旧采取完全依托一本教材而进行教学,会使学生难以进行深度的学习研究,不利于学术的深化,不利于开拓学生的学术眼界,反而会使学生更加感觉学习的乏味。
二、推行多元化教学
(一)多元化教学要求从讲授式教师转向文、史研究型学者
要构建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教师的教学素养、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使得教师能够一本教案走到退休,不注重对于新兴学术观点的研究,故步自封。观点陈旧难有创新式的见解,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所以教师必须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不断深化学习,要善于接受新的学术观点和教学理念,即在授课之外,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学者,并且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单纯文学文本研究拓展为文史研究,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自不必像史学教师那样,对于大量历史事件进行细致研究,可是由于本部分教学内容的时代特点,需要对于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具体作者人生重要经历有所掌握,并将二者联系起来,以便学生理解。也就是说要把教学变成行动与研究相结合,即讲授、文史研究、实际教学活动有机统一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心智模式和系统思维得到发展和改变,理论与实践得到深度融合。”
例如在讲授《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方面,如果仅依照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中的观点,那么只是强调“忠义说”,可是在明代便有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学说“诲盗说”,同时在建国后还出现过“农民起义说”、“市民起义说”、“忠奸斗争说”等等,片面性的讲授会影响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层次。正所谓“教而不研则周,研而不教则殆;教然后知其困,研然后知其关。”所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持续进步的基础,同时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坚持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将使教师步入全新的职业生活境界之中,从而比较轻松的化解教学时面临的专业难题,使教学因之更加灵动和多彩。
同时在“元明清近代文学”讲授部分,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创作时代的历史氛围。这种历史氛围并不是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个时代就能够是学生明白的,有时还要从很多细致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文学形式或文学思潮,比如元杂剧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元朝前期不开科举,中原文人无处谋生导致的;元杂剧之所以后来走向衰落,是因为元朝在“大德”后开始了科举,文人又有了靠读书得来的上升阶梯。再比如元杂剧中经常出现指天骂地影射朝廷的桥段,如果只归结为元朝思想文化相对自由,学生还是不会知道为什么,那么就需要解释“自由”的原因,因为元朝在中原90年经历12位皇帝,只有世祖忽必烈、英宗硕德八剌粗通汉语,顺帝妥懽帖睦尔精通汉语,其余皇帝完全不懂汉语。所以像《窦娥冤》中指天骂地的情景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来看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很难跳脱出元代从上到下的历史社会氛围的影响。正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另外作者的生活经历对于其作品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例如白朴的人生经历与金国遗民身份认同,就可以解释其作品中对于金章宗的影射。而这一切帮助学生理解授课内容的材料的累积,就需要教师“文史双修”。
(二)多元化教学要求构建开放式合作型课堂
近些年的教学改革不断强调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并一再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如果将实际教学活动比作一出戏剧,那么教师在其中所承担的角色应该是导演而非主角,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和组织的方式促使学生得出属于自己结论,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术讨论当中。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所谓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讲授结束给予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借此调动其课下的学习。比如在讲授“三言”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思考其间人物形象的异同、描写手法的特点等等,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讲授《聊斋志异》时,与学生探讨传统印象中的狐狸精形象,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再由此推回文本,一同探讨“聊斋”中别样的狐狸精形象。
所谓讨论式,即,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并不急于作答,而是将问题置于所有学生中,进行讨论,最后再予以解答。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术意识。提出适合学生水平的相关问题,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在讨论前要引导学生了解需要参考那些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指导学生理清发言提纲,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一学期中要做到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在发言后,其他同学可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加以讨论。当然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于学生的多元学术观点给予总结,从而进一步引导其进行课下阅读。由此形成一种合作式开放型教学方式,通过对话、交流、互动、合作的开放形式,完成“元明清近代文学”的教学。
综上所述提高“元明清近代文学”教学质量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这个工作中不但需要教师转型为文史双修型学者,同时也要作为“导演”组织、指导学生演好这样一出大戏。95后学生由于年纪及经历的影响,以及阅读量的缺乏,对于文本的艺术魅力难于理解,并且很难对于文本,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批评。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进行有专业高度的讲解;另一方面引导激发学生的学术意识。最终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感知文本的艺术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促进其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同时也需要国家与社会的支持,以提升古代文学的学科地位,使得祖辈的文学辉煌不置断送,中华道统继续得以延续。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元明清近代文学的全貌,体味传统文学的别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