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广西河池市为例
2017-03-08郭永涛
郭永涛
(辽宁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36)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村的生产力也得到了解放,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然而,与发达农村相比,民族贫困地区缺少相应的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年轻人的背井离乡与留守老弱病残共存,问题与日俱增。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和参差不齐的现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失衡。帮助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们必须从制度的、经济的、社会的的层面上进行综合的分析,科学、系统、全面的推进民族贫困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就是使农村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经营产业化、结构非农化、乡村城镇化、生活现代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社会化、农民知识化、社会文明化。建设农村,实现农村现代化一方面可以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强劳动技能和谋生能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对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1]。
二、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物质技术设备条件差,再加上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主要任务,建设和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兴修水利,坚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培育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
(二)新农村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要想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做到充分开发出农业内部蕴藏的潜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业综合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必须调整农业的经济结构,变单一为多元,走出一条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向城市转移,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3]。
(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的范围,逐步消除城乡发展的物质性和制度的障碍,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自治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采纳农民建议的基础上进行的,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过程中农民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从而科学合理地来建设自己的家园[4],同时也有利于民主自治的新发展。
三、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的现状分析
广西省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是典型的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山区,其所辖的11个县有九个属于国家开展扶贫工作的重点县,有两个属于自治区级贫困县。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许多农村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5]。然而,在一些相对落后、偏僻的乡镇和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交通、教育、通讯、看病就医、饮水难的问题。
(一)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因素
1. 地理位置优势
多数民族贫困地区都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自然资源,事实上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只是这些贫困地区缺乏一定的资金、技术、人才,暂时并没有充分地开发出这种生产力的潜在力量。以广西为例,那里优良的环境和潜在的机遇,吸引越来越多的区外人才和国际人才走进广西,促进了广西整体人才水平的梯度提高。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虽然这些人才暂时不会流向贫困地区[6],但是他们会通过关注和研究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脱贫致富的建议,帮助贫困地区走出贫困。
2. 国际贸易往来支持
民族贫困地区多处于边境地区,双边贸易的往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中国—东盟地区的发展为我国东部民族贫困地区提供了发展机遇,广西积极参与东盟地区经济合作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广西省的贫困地区广布于与东盟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双方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解除了国家投资的顾虑,保障了这些地区吸引投资。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同时,跨国公路、跨国铁路的修缮也为贫困地区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方便程度。
3. 国家政策的支持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我国多数老、少、边、穷、地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放,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产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例如,在资金投入方面,截止到2012年,中央分配给广西的扶贫资金大约总共有60亿元,这很大程度解决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资金问题[7],同时一些民间组织在扶贫过程中也贡献了一定的力量,世界宣明会自1991年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签订合作扶贫协议以来,无偿扶贫资金累计已达1亿元。
(二)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因素
1. 产业支撑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的先天不足,河池市产业开发滞后,建设新农村,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形成自身独特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例如在河池市逐步形成“东桑西移”缫丝加工基地、糖蔗生产、野生毛葡萄种植加工、中草药加工、禽畜生产等五大基地,从而保证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8]。其次,着重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以农村合作组织的形式带动农民进入市场,以减少风险。第三,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争取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
2.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问题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两个问题严重制约了河池市的新农村建设,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入手,着力解决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沼气池等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为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注重村屯环境的整洁,规划要合理,突出地方特色。
3. 民主建设问题
在农村由于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村民受教育程度有限,农村的民主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民主氛围。同时在我国相当多数地方的村民自治只流于形式,村干部头上的那顶“乌纱”并非真正的民意“加冠”。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选举村代表甚至出现“买票卖票”的行为,村民的选举积极性不高,大多都是依靠裙带关系来维持选举这一形式行为[9]。目前,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在政治参与上有了一定的积极性,但仍存在差距。另外普遍的等、靠、要等消极的思想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的民主建设。
4. 工商业不发达
贫困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工副业发展落后,加上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产品收购价值低,都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据统计,广西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的24个贫困县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为 43.04∶28.20∶28.76,第一产业比重高出全区 18.6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低于10.6和8.01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比全区低610.47元、2187.25元和588.71元,分别是全区平均水平的30.30%、73.25%和70.03%[10]。
5. 缺乏长效产业群,特色过多,经营分散
贫困地区产业除了以农业为主还有农产品加工、矿业、旅游业、商品批发零售业、饮食业、运输服务业等等,但是这些产业大都缺少科学的规划,管理不统一,比较松散零碎没有规模,因此也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也就无法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的、坚实的拳头产业和产业群。
6. 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就是农民素质普遍比较低,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处于较低水平,受教育的程度远低于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从一定程度上,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科学技术能力直接决定着农村发展的兴衰成败,所以说,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应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来抓。
四、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民族贫困地区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民族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现代化实现新农村建设必须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千方百计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1. 发展特色工业
河池市地处太平洋金属成矿带,各县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已经探明的有色金属有43种,其中锡储量占全国的1/3,铟储量名列世界第一,铅、锌储量占全国第二。因此,在组建有色金属集团的同时,应扶持一批冶炼深加工企业做强做大开发一批有色金属高新材料、复合材料及高、精、深加工产品,加快有色金属高新材料工业区的建设,努力打造河池工业园区,做大做优有色金属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好以白酒为主的酿酒业;延伸发展蚕茧丝绸循环经济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出中国的“丝绸之城”;最终实现依托优势资源多元发展特色产业,解决当地的产业支撑问题。
2. 发展特色农业
巩固发展第一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河池市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蔗糖、桑蚕、烟叶、中草药、香猪、山葡萄、板栗、八角、山茶油等农特产品远近闻名。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使河池市成为中国西南绿色农产品工业基地。河池市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多地少,耕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11%,农业人口比例为86%,三农问题仍然是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打造“生态、长寿、绿色”品牌,全面提升农业的“三特”产业。首先要做到优化品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做大做强做优蔗糖、桑蚕、烟叶、中草药、香猪、山葡萄、板栗、八角、山茶油等农特产;第二要充分发挥河池市特色畜禽品种的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养殖,创建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做优菜牛、山羊、乌鸡、水产等特色养殖业。第三,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做好特色农产品加工业[13]。
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河池市是一个富有浓郁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近几年,该市加强与外部各区域的合作开发,培育壮大特色旅游产业,着力抓好民族、长寿、绿色、生态四大品牌建设,推出了世界长寿之乡、铜鼓之乡、国家地质公园和歌仙刘三姐故乡等旅游主打产品,全市的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旅游产业链拉长,综合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依托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优势,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集散地,加快发展物流行业,促进商品流通,带动当地工商业的发展;整合发展养老、家政、信息、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使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4. 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民族贫困地区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多地少,河池市是广西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全市农业人口325万,农村劳动力198.4万。近几年,该市把发展劳务经济当做是一种新兴产业来抓,多数农民工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打工。2011年以来,该市农村劳务收入达到69.47亿元[15],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因此,贫困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务资源,加大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加大劳务经济这一新兴产业的宣传,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强化工作责任,不断扩大劳务输出的范围和规模,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
(二)加强农民教育管理,提升农民素质
1. 加强法制、法治建设
农村是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通过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使农民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农村问题。
第一,要在农村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法治观念,教育农民依法办事,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第二,完善农村法律咨询制度。在中国农村地区,多数农民由于受教育水平有限,对于一些基本法律不了解,甚至没有概念,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定点定期在基层地区设立法律咨询部门,帮助农民通过法律这一合法途径解决问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冲突;第三,建章立制,促进管理制度化、民主化,建立了以村民代表大会为主的决策机构,以村委会为执行机构的组织机构,并在村党支部、村民代表和德高望重的村民中推选产生村监会,作为议事监督机构,从而确保村班子运行规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 培育新型农民
当前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培育新型农民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在河池市38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5.4%大多数仅仅是小学或初中的文凭,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充分整理和利用当地现有的教育资源,集约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扶贫培训教育、有针对性地、多层次地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从而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广西确定了师资力量雄厚、实训基地条件良好的河池民族农业学校和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培训单位。这样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指日可待。
3. 培养农民的民主监督意识,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以宣明会为例,在开展对民族贫困地区公益事业活动项目中,它首先倡导让群众自发地组织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在探讨准备开展公益事务是否完全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时,让群众积极加入到活动的探讨当中。在兴建河池市某县的饮水系统项目时,先是由社区群众选举产生项目管理小组,进而共同探讨项目建设的内容、管理的办法,包括水柜建设的选址、引水系统规划及预算、群众集资风险抵押金等重要管理办法。在这一过程中,群众民主管理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的增强和提高。总之,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我们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大量的宣传活动,唤起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
4. 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河池市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其一条根本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成功地克服一个个困难。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加快发展桑蚕循环经济。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牢固树立“服务蚕农、促进增收”的意识,千方百计为蚕农搞好服务,不断提高农民养蚕成功率。在广泛开展服务的基础上,该市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按照“自愿加入、自由退出、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以蚕区村屯为单位,积极引导蚕农成立桑蚕协会,发展桑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
(三)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
我国多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多数地区缺少正常的文化娱乐活动,人们在生产工作之余几乎无所事事,精神生活极度空虚,只好参与聚众赌博,有的甚至聚众打架、闹事等等。危害社会治安的不良现象也是频频出现,所以要建设和谐的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
1.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的文化设施,为农民提供健康的休闲娱乐场所;其次,要定期举行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宣扬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后,以政府为主体其他社会组织为辅助作用,提供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活跃农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事业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所以,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投入。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扶持,理论指导等措施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事业,开展各种各样的面向农村、农民、农业的文化经营活动,允许其以市场经营的方式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3. 积极组织群众性的文娱活动
开展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要贴近农民的实际生活,密切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各类活动,比如,乡村运动会、农业知识竞赛、劳动技能比赛等等。通过这些群众性的活动能够积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抵制腐朽的文化活动,同时也能够增强当地农民的凝聚力,共同投身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去。
(四)加大对贫困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农村基础教育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农村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发展决定了农村未来的发展。河池市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使城乡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推动了全市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想要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自愿投身到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工作中,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增加薪资收入,切实解决他们的住房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推行教师聘任制,在整个农村的教育系统注入新的血液,建立教师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有高有低的运行机制,从而激发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师的培训采用滚动轮训的方法,比如从东部到西部、城市到农村的相互之间的滚动轮训,互相借鉴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从整体上增加教师的素质。
2. 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要摒弃一切轻视农村教育的观念,实现农村与城市在教育上的同等对待,帮助农村家长以及其子女转变观念,切勿存在因为远离黄土、远离劳动、远离农村而去读书的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起一切都是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3. 突破课程统一性,发展特色教育
在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所以说农村地区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来编写,突出当地的特色,培养当地的特色人才。例如在山区农村安排一些种植,畜牧兽医类的课程,在沿海地区增设一些水产养殖的课程,从而让农村的孩子掌握到一些技术,更好的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
五、展望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繁琐的大工程,民族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更是难上加难。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新农村建设可谓是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建设过程中各方面出现的困境,使新农村建设出现瓶颈时期,问题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让我们在短时期内根治这些问题不太现实,但是只要各级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办法,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抑制不利方面,积极克服困难,实事求是。总之,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寻找出路,政府和人民共同支持,同心协力,积极建言献策,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