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飞法古今操作及应用❋
2017-03-08姜研舒哈丽娟
姜研舒,李 铁,哈丽娟,郭 乐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春 130117)
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针刺手法与得气、气感控制、补泻等均具有紧密的关系。目前传统针刺手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较少,部分被电针所取代,但笔者认为传统针刺手法意义重大,内容丰富,但记载比较分散,需要进行规范化研究[1],并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应用进而继承和发扬。飞法流传至今,普遍将其归为针刺辅助手法,因其操作上一搓一放、两指张开状如飞鸟而得名。由于历代诸家医术传承、临床经验各有不同,所以对于飞法的理解与阐述也有所不同,不利于后世学者的继承与发展。笔者通过整理有关记载飞法的古今各家著作及文献,归纳总结飞法的技术操作,发现飞法具有丰富的内涵,现论述如下。
1 古今各家飞法操作讨论
《黄帝内经》中虽未直接论述飞法及相关操作,但《灵枢·官能》中所记载:“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似有飞法的雏形。联系原文,可知文中所载“推而下之”“推而行之”及“推而扬之”均为调气行气的针刺手法,其中“扬”字有簸动和向上的意思。根据现有文献,飞法首见于《神应经·补泻手法》:“食指连搓三下,谓之飞”,因针刺左右肢体不同而分别以左右手持针而使捻转方向不同,纵向施力不同又分为补法与泻法。《医学入门》提到的努法实际为现代的飞法,论述较《神应经》精简,没有区分针刺左右肢体,但需要患者配合呼吸并根据施力上下方向而分补法和泻法。至汪机的《针灸问对》,否定了陈会《神应经》的观点,明确提出“以飞为进”,其中的飞是向深层进针的意思,虽然与《神应经》中“三飞一退”表述很相近,但“飞”字含义不同需加以鉴别。
表1显示,现代《陆瘦燕朱汝功论刺灸》[2]提出飞法催气、守气的作用,在搓针数次之后加入突然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加强针感。陆寿康在《针刺手法百家集成》[3]中详细描述了飞法取凉的操作,与《神应经》和《医学入门》中论述的泻法不同,有提之不出、转之不动的特点,认为飞法取凉是以摩法为基础,即以手摩针柄的“虚搓”。而张家维以飞法结合呼吸、捻转、徐疾、开阖、生成数、迎随补泻形成飞法补泻的术式[4],又与“虚搓”有所不同。飞法发展至今还形成了一种快速旋转进针的“飞入”进针手法,现代临床上多称为“飞针”,如方氏飞针[5]、帖氏飞针[6]、张氏飞针[7]、岭南飞针[8]等。很多医家将飞针与飞法混淆,笔者认为飞针代表的仅是“快速旋转进针”的进针手法,而飞法的内涵较为丰富,包括“进针飞入”“飞法行气”“凉泻手法”和“以飞为进”。柯振华[9]、姚力[10]等以针刺反复连续浅刺腧穴为飞针,提出飞针俗称摘针,根据文中所述针法操作,认为此针法属于古代针法五刺中的半刺法,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表1 古今各家飞法操作及特点
2 飞法针刺手法分类及其应用
通过整理古今各医家对飞法的操作及相关论述,将飞法分为“飞法催气”“补泻手法”“以飞为进”和“进针飞入”,具体操作及相关临床应用如下。
2.1 催气术式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气至”密不可分。飞法作为针刺辅助手法在临床上多用于疏导经气、加强针感,具体操作为进针后不得气,以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细细搓捻数次,然后迅速张开两指,状如飞鸟展翅,反复数次可使得气[11]。在运用飞法催气的操作中,要做到指力均匀,捻搓针时注意力度适中,单方向搓针至针下沉紧,但并未达到滞针的程度,迅速张开两指反向转针。若捻针角度过大或只向一个方向搓针,则容易出现滞针。如《针灸大成》所述:“若转太紧,下入肉缠针,则有大痛之患。”李淑芝等[12]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飞法组有效率达93.3%,优于普通针刺法,说明飞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2.2 补泻手法
早在《神应经·补泻手法》中就详细阐述了飞法补泻的操作。而《针灸大成》中:“其泻者有凤凰展翅……如飞腾之象,一捻一放”,飞法取凉轻泻的手法又称作凤凰展翅手法[13]。凉泻手法操作[3],即用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拇指与食指呈交叉状,要拇指头向前、食指头向后,将两指弯曲。用拇指肚及食指第一节桡侧由针根部轻贴针柄,由下而上呈螺旋式旋摩。补法的操作在垂直方向应自上而下,旋转方向应顺经脉循行方向为主。韩娜[14]运用凉泻飞法治疗颌下淋巴结肿大,针刺取双侧外关穴和中渚穴,得气后行飞法,即用拇指、食指在针柄上一搓一放,幅度大小约120°~180°不断行针5 min后出针。患者自觉行针时针感强烈,耳部出现清凉之感,出针后右侧耳后及颌下淋巴结压痛减轻,说明飞法具有泻实祛邪的作用。
2.3 以“飞”为“进”
汪机在《针灸问对》中明确提出“飞,进也”,是推进、进入的意思,指针刺入皮肤后再向深部进针。烧山火即一退三飞,透天凉即一飞三退。《针灸大成·金针赋》中也有关于飞进的记载:“补者一退三飞,真气自归;泻者一飞三退,邪气自避。”本段原文是在论述补泻,未提及搓针、捻针。“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可见此句中的“飞”可理解为“进”。具体操作为进针之后拇食指持针柄,再度向深层进针。
2.4 进针“飞入”手法
进针“飞入”是指在进针时,通过手指快速搓捻针体或针身,使毫针旋转进入人体腧穴的一种进针手法,又称快速旋转进针法或飞针[15]。具体操作:压手将穴位处皮肤绷紧并固定,刺手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持针,以肘关节为支点,向穴位方向挥动前臂,当针尖接近皮肤时快速向下抖动手腕,同时拇指内收、食指和中指外展搓动针身或针柄,随即手指展开让毫针快速破皮刺入穴位[8]。飞入进针要求指、腕配合,指力与腕力相辅相成,做到水平旋转和垂直刺入,才能达到到破皮进针和取穴准确的目的[16]。
患者对于针刺治疗的恐惧多数源于进针时针刺皮肤产生的疼痛,飞入进针使针体在旋转中进入皮肤,比起普通直刺手法更易进针,且飞入进针在进针速度上明显快于一般的进针术,这样一方面减轻了进针产生的疼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患者恐惧时间并提高了针刺效率,更益于患者接受。李颖等[17]观察失眠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及其评分分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飞针配合俞穴埋皮内针能有效改善失眠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其疗效明显优于舒乐安定和非穴位针刺。李得平[18]等运用“帖氏飞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出血府逐瘀汤结合飞针法治疗能较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颈项部疼痛、头痛等症状。李振[19]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患侧面部局部腧穴治疗面肌痉挛,提出飞入进针总有效率优于指切进针组。张家维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过程中[20],根据患儿畏针、多动的特点,运用飞法快速进针减少了针刺疼痛[21]。
3 总结
飞法作为一种古代针法,其操作最主要的元素是旋转,针体的旋转则对腧穴产生一定的刺激。其中催气术仅以横向的旋转运动为主,数次搓针后突然放开两指,使针刺向相反方向旋转,即突然加大刺激量而使针刺得气,临床上主要用于针刺后不得气或针感较弱者。飞法补泻的术式则在横向旋转的基础上加入向垂直方向的力,其方向和力度应与提插补泻和捻转补泻一致,捻转角度小、用力轻、下插用力为主的是补,捻转角度大、用力重、上提用力为主的是泻,针灸临床主要用于补虚泻实。以飞为进的操作手法虽未明确提出横向旋转,但常参与组合成其他针法,如《针灸大成·金针赋》所载“烧山火”“透天凉”。飞入进针法作为一种快速旋转进入皮肤的进针手法,也是飞法重要的部分。施此手法时毫针在破皮之前要在空中有极短的“飞”的过程,所以在垂直方向的速度快于普通进针手法,加上针体还有横向旋转的运动,在破皮的过程中就减少了进针的时间,并减轻了针刺皮肤时的疼痛,尤适用于小儿及畏针者的针刺治疗。但飞针手法具有较高的难度,针灸临床医生需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其操作。
针刺的临床疗效与施针时选择最佳的针法是密不可分的,在针灸治疗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个体化的治疗。本文通过查阅古今有关记载飞法的相关著作及文献,对飞法的针刺技术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归纳总结出飞法操作术式包括“飞法催气”“补泻手法”“以飞为进”和“进针飞入”。综上所述,飞法作为一种针刺辅助手法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易于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1] 岳公雷,王富春,闫冰,等.古今医家白虎摇头针法探析[J].四川中医,2007,25(11):100-102.
[2] 陆瘦燕,朱汝功.陆瘦燕朱汝功论刺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陆寿康.针刺手法百家集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76-78.
[4] 陈尚杰,李红,张家维.“飞针”法探要[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24.
[5] 周达君,毛东升,魏效荣,等.头皮针“飞针”的生物力学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2001,16(1):63-65.
[6] 李得平,李振,龚晓强,等.中原帖氏飞针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2):300-302.
[7] 许云祥.张家维教授飞针疗法经验述要[J].中国针灸,2001,22(11):46-47.
[8] 户玫琳,王建平,吴华,等.陈全新教授针灸辨证施治初探[J].新中医,2012,44(9):141-143.
[9] 柯正华,龙升华.飞针疗法治疗小儿热证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881-883.
[10] 姚力,刘璐,周优丽.飞针疗法治疗小儿急性泄泻10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5,11(3):72-74.
[11] 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2] 李淑芝,李雪峰,王威岩,等.毫针飞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5):566-567.
[13] 管傲然,管薇薇,丁丽玲,等.管遵惠针刺手法学术特点探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6,32(2):131-133.
[14] 韩娜.飞法针刺治疗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J].河南中医,2012,32(11):1462.
[15] 苏敏芝,陈全新.陈氏飞针治疗颈椎病经验[J].中医研究,2012,25(1):58-60.
[16] 甄宏鹏.陈全新教授针刺手法初探[J].中国针灸,2008,28(8):597-599.
[17] 李颖,陈秀华,陈全新.飞针联合俞穴埋皮内针治疗失眠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4):631-634.
[18] 李得平,李振,龚晓强,等.中原帖氏飞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13):1920-1922.
[19] 李振.中原帖氏飞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151-152.
[20] 裴文娅,林国华,张家维.张家维教授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经验述要[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3):192-193.
[21] 赵利华,陈尚杰,张家维.张佳维教授治疗小儿脑病的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