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对会阴侧切口愈合的疗效分析
2017-03-08王孝贤张玉兰张陆孙蓓
王孝贤,张玉兰,张陆,孙蓓
(1.辽宁省大连市妇幼保健院 产四病房,辽宁 大连 116000;2.青海省格尔木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青海 格尔木 816000;3.辽宁省大连市妇幼保健院 产房,辽宁 大连 116000)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但因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及产妇产后抵抗力低下等原因,术后常可并发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1-3]。本研究选取899例经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缝合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对促进会阴切口愈合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3月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经阴道分娩且行会阴侧切术﹑单胎﹑足月﹑无其他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共计889例。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缝合过程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的446名产妇作为观察组,缝合过程中未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的453名产妇作为对照组。且经统计检测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孕周﹑产妇体质量指数﹑新生儿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纳入本研究符合条件的﹑经阴道分娩且行会阴侧切术产妇,在胎儿胎盘娩出后﹑缝合会阴侧切口前,观察组予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并予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喷涂,直至药物完全覆盖切口创面后,按常规行会阴侧切缝合术;对照组仅予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即按常规行会阴侧切缝合术。两组缝合方法一致,缝合技术人员分配比例相当。术后常规予预防感染﹑外阴理疗等对症支持治疗。统计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率及产后疼痛程度。
1.3 评价标准
1.3.1 切口感染标准 术后第3天产妇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感染:①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38℃。②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1.3.2 切口愈合标准 术后第3天观察各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评价标准如下[4]:甲级: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乙级:切口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丙级:切口愈合不良,出现化脓并需切开引流。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SPSS 24.0。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446例产妇中发生感染例数为2例,感染率0.4%;对照组453例产妇中发生感染例数为9例,感染率2.0%。观察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6 <0.05)。
2.2 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甲级切口愈合率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8%;观察组乙级切口愈合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4.9%;观察组丙级切口愈合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3%。上述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2.3 产后切口疼痛比较
观察组产后切口无疼痛的发生率为78.0%,远高于对照组60.0%的发生率;观察组轻微疼痛的发生率和明显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0.0%及2.0%,均低于对照组的30.0%及9.9%。上述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切口疼痛情况比较
3 讨论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手术虽小,但因产妇自身抵抗力下降,且会阴又临近肛门及尿道,并受恶露的污染,极易发生感染[5]。据孟公平等[6]的研究报道,会阴侧切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为1.3%~6.7%。因此,分娩后对于会阴切口预防感染方面的处置意义尤为重要。
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主要采用分析纯硝酸银﹑高分子保护剂(明胶)和去离子水组成,银离子含量在240 mg/L~280 mg/L,PH值在3~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2 min杀灭率为99.9%。在本研究中,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的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乙级和丙级切口愈合率及产后切口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甲级切口愈合率﹑产后切口无疼痛率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考虑可能为在缝合会阴切口前,先以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可冲除大部分细菌,后予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喷涂,基本可杀灭剩余残菌,且药物主动地诱导上皮细胞增生,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并能保持创面不受感染,故大大利于术后切口的愈合,进而减少感染及产后疼痛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分娩过程中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在缝合会阴切口前以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充分喷涂切口创面,可减低术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愈合,并减少产后切口疼痛的发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可广泛推广。
[1]Miguel Bragana. When infection threats min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gnitive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HIV infection[J]. Arq Neuro-psiquiatr, 2013, 71(7): 1442-1445.
[2]戴颖珏. 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8): 1314-1315.
[3]Heeg P. Reprocessing endoscopes : 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cleaning-the German perspective[J]. J Hosp Infect, 2004, 56(2): 23-26.
[4]卜庆瑞, 靳桂萍, 杨青君, 等. 会阴切口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20): 4958-4960.
[5]张秀平, 陈桂莲, 朴桂顺. 产后用 0.5%聚维酮碘湿敷会阴切口的效果观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9): 1903.
[6]孟公平, 范伟荣. 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因素临床分析及预防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20): 5129-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