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情怀 师者风范
2017-03-07张汉林
【摘 要】束鹏芳是以文人的姿态教历史,视教学如创作。他贯注文史哲的文化品质,流淌课程进阶的教学细流,学生得以在历史课堂上感受诗人与师者的交融。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怀与风范;道术相生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76-02
【作者简介】张汉林,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3)副教授,博士。
初识束鹏芳老师,是在风景如画的凤凰岭。时值2007年,教育部首次组织高中历史新课程远程培训。区区十来名专家面对来自全国的上千名学员,其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作为培训专家团队的核心成员,束老师批阅作业、解答问题、撰写寄语、编辑简报,倚马可待,章法井然,才情让人艳羡不已。闲时漫聊,更觉其人与其文一样,涓涓细流,使人如沐春风。
再识束鹏芳老师,是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走进名师”。时值2008年,任鹏杰主编欲“金針度人”,创办该栏目,诚邀天下历史名师坦露自己的思想历程,以飨广大读者。作为第三位入场的名师,束老师在“月涌大江流”的意象里,如行云流水一般清新自然,叙述了一个乡村中学教师的成长故事,迷倒了包括我在内的芸芸众生。
再后来,通过各种会议与期刊,我对束老师的认识逐渐丰富起来,对其人品与学养更加钦佩,对其教学风格也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束先生的教学气象万千,本不宜以偏概全,如果非要形容不可的话,我觉得用“诗人情怀和师者风范”差可比拟。这在《听潮:思想在中西之间·晚清》一课的教学中显露无遗。
“排浪”和“听潮”是极为恰当的隐喻。一般人看来,晚清思想呈现的是“器物—制度—观念”的线性进步,束老师却在历史的幽暗处发现了晚清思想的重叠与复杂。因此,他用“排浪冲击沙滩”来形容晚清时期思想主张的层出不穷,既有层层推进,也有交错层叠,如同“浪卷千堆雪的交错纠缠”。这自然不乏对历史复杂性与丰富性的洞见。历史的本体既然是排浪,后人自然不在浪潮之中,而是身居浪潮之外,远隔时空,侧耳倾听历史大潮的回响。当然,历史的排浪层层叠叠,起起伏伏,浩浩荡荡,站在不同的角度,所听之潮必有不同面貌。
束老师是一个善于听潮之人,他帮助学生精心挑选了一个绝佳的角度——梁启超的视角。梁启超不仅经历充盈,著述宏富,还“不惜以今日之我挑战昨日之我”。他的经历和著述足以将晚清思潮串联起来,他对自我的挑战似可比拟排浪的交错。作为后人,我们代入梁启超的视角,随其观看历史潮起潮落,思绪起伏。这是潮动还是心动?是心随潮动还是潮随心动?其中的意象堪可玩味。总之,束老师捕捉到“排浪”和“听潮”的绝妙隐喻,将学生带入“历史场”与“问题域”,这看似“妙手偶得之”;但是,如果缺乏一颗诗人的敏感之心,一个老师能做到这一切吗?!
束鹏芳的职业是师者。师者之所以不同于诗人,在于他对学生及学习的熟稔,在于他懂得材料的收放布局,知道学生的认知命穴,明白教师的教育使命。
《听潮》的第一部分为叙事,晚清思想史的相关事实按照时序渐次铺陈,构筑历史认识的厚实基础。紧接着,他引导学生将维新变法思想的相关要点组织起来,自主地完成对历史概念的建构;在创作与摹仿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不自觉地发生顺应或同化,以达到新的平衡。在历史叙事中,概念性知识悄然习得。此后,束老师提供基于两则史料的两种观点,让学生仔细揣摩,认真辨析,进而在细微之处体会历史学科的根本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传授学生以独立思考之路径。他将这一史料的辨析与解释,进行得耐心而细致,将史论与方法的表里关系揭示出来,教学的温润和通透弥漫其中。最后,束老师与学生一起进入晚清思潮的高峰与尾声的“现场”,以现实的钱塘大潮为意象,以历史的民主潮流和少年责任为诉求,齐声诵读——寄寓深切的人文情怀,但绝不以煽情为能事。
“事实铺陈—概念建构—方法操练—情怀涵养”,这个教学流程看似简易,实则遵循学生的认知逻辑,遵循学科的思维本质,在知识的多个面相中,史事、思维与意义的建构融为一体,尽显知识展开的教学意蕴。这其中,有道,也有术;更贴切地说,术中有道,道中有术。叙事地展开多面相的知识,固然是束老师的风格,课堂结束时的画龙点睛与首尾呼应,也堪称他的文心艺胆。
还有若干细节让人忍俊不禁,除了“睁大眼睛,痛惜你的缺失”和“举起手来画个?”等知识的身体学习,他还偶尔运用“行为艺术”来制造冷幽默,如扔掉纸条以示对体与用的取舍,转到教室后面以窥历史学习的背后路径等。凡此种种,均是师者的看家本领,是师者不同于诗人与史家之所在。
归根到底,束鹏芳是一位师者。这位师者,充盈着诗人的情怀,诗意地栖居在历史教育的大地上。写到此处,我不禁为他的学生感到高兴:守着这样的师者,应能时刻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