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外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探索

2017-03-07张宇

黑河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多样教学特点创新

张宇

[摘要]针对校外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与探索,同一课题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在同一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扩展及延伸,提升课程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到不同的画种与画法去绘制同一内容及同一课题,充分体会校外教育的自由性和广泛性,达到拓展教学空间及教学思路的目的,促进美术教学的多元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

[关键词]校外美术;教学特点;多样;创新

校外美术教育是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与延伸,具有特殊性、自由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校外教育在学校基础教育的基础上,针对特殊学科,尤其是对音体美等艺术学科进行扩展与补充,笔者就美术教学中同一课题的不同授课方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一、探究校外美术教学特点

在教学中将同一课题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去展现,多形式、多元素、多角度地分析与尝试。同时,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去展现,体现美术教学的多样性、融合性和创新性。

1.美术教学的多样性

美术教学的范围广泛,美术是集欣赏、艺术设计、手工制作、绘画手绘、装饰等于一体的多元素的学科。美术教学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价值观。美术是思想与情感的表达。

2.美术教学的融合性

校外美术课堂开设的课程丰富多彩,含国画、油画、版画、沙画、水彩、水粉、面塑等多种类、多元素的课程,这些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培养,是对美育的要求的一种完美体现与表达,使艺术内容与表现方法达到统一。既能使学生钻研艺术内容,加深理解,又能使他们了解艺术的表现方法,掌握表现的技能和技巧。

3.美术教学的创新性

美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后盾,才能形成特有的文化特色,使美术教育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有利于美育作用的发挥。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古典美术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并不断加以创新。美术教育的创新性不仅表现在绘画能力和技法表现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开阔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及能力、提升对事物的感知美与表现美、发现身边的美好、提升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二、校外美术不同授课形式的结合与实施

1.用水粉课、线描课、蜡笔课不同形式表现秋天

在校外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秋天的颜色,根据季节的特点发现秋天的美丽,同时将秋天这一主题课——树叶的学习方法进行系列的同一课题不同教学方法的尝试。开展《树叶拓印画》《树叶纹理黑白画》《树叶上的小瓢虫》系列课程,用水粉拓印树叶的形式,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观察及分析树叶间不同的纹理,根据树叶的不同的纹理特点,用黑白画线描的形式描绘并装饰,重点在于提升认识并学会用点、线、面的形式表现画面中的黑、白、灰,采用树叶及昆虫相结合的形式,用蜡笔进行树叶画法的系统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树叶画法的印象,从树叶画的拓展到树叶的黑白画、到樹叶上的小瓢虫,再到稻草人一课,作为秋天的色彩系列教学内容。《树叶拓印画》一课用水粉拓印的形式将树叶拓印在纸上,同时通过不同的颜色组合形成美丽的画面;《树叶纹理黑白画》一课,用线描的形式进行树叶的描绘,学会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同时用黑白画的形式进行树叶的装饰,体现画面的黑白灰,将画面统一;《树叶上的小瓢虫》一课,将树叶一课同秋天的小瓢虫相结合,用蜡笔上色的形式进行描绘,将前两节课所学的绘画知识在这一课中进行升华,同时也考量了学生前两节课的学习成效,达到用不同形式进行展现的目的。

通过三节树叶课的学习,学生对树叶的基本轮廓、树叶的纹理走势、树叶的不同质感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感受与探索,将美丽的秋天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中,充分体现了感受——认知——表现的过程,通过同一课题不同授课方式方法的学习,将树叶这一课题进行了扩展与延伸。

2.用手工剪纸课、刮画课、蜡笔水粉结合课的不同形式表现狮子

在校外美术教学中,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题材学习狮子的表现形式。第一课先用手工课的形式对狮子进行造型;第二课采用刮画的形式,通过观察狮子的照片、分析狮子的动态关系及关注狮子生活的环境进行学习;第三课用蜡笔和水粉笔进行学习。在第一课《狮子的手工课》中,主要注重狮子的头部练习,用手工纸对狮子的毛发进行设计;在第二课《刮画狮子》中,注重狮子的形体与四肢的练习;在第三课《狮子的天地》中,注重狮子的整体动态学习,关注狮子的生活环境及场景的体现,并引导学生注意如何在刮画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狮子的表现能力,加深学生对狮子的表现技能。在这一课题上,学生体验了多种绘画表现语言。

通过三节有关狮子的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狮子的造型、狮子的动态以及画面的整体造型有了深入的认识,从画面的效果看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有关狮子的同一课题,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绘画能力及绘画兴趣得到充分调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和接触了许多新的绘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用线描课、绘画与手工相结合课、彩泥制作课的不同形式表现青花瓷

在校外美术教学中,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题材学习青花瓷的表现形式。中国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的巩县窑就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彩来装饰陶瓷器,但是唐代青花瓷的制作还不成熟,而且随着巩县窑的衰落还一度中断。中国的青花瓷在唐宋开始萌芽,到了元代后期,由于国际上对青花瓷的大量需求,并且得到了来自于波斯的优良青花料苏麻离青,中国的青花瓷器才开始成熟并被规模生产出来。第一课采用简单的单色线描及一次性餐盘的形式进行教学,重点学习单色线条在画面中黑白灰的变化,利用一次性圆形餐盘,在盘子上设计鱼形的纹样,单鱼、双鱼等,利用点线面的结合形式丰富画面内容;第二课采用设计、绘画、剪、贴的形式进行绘画,重点学习青花瓷的纹理特点,首先观看各种瓶子的图片,圆形、方形等不同形状的瓶子,自由设计瓶子,并利用青花瓷的形式性进行瓶子的装饰,将绘画设计好的瓶子用剪刀剪下来,贴在彩色的卡纸上,之后对背景进行创设,如用甲骨文、象形文字的形式,用绘画荷花等图案的形式进行装饰及整理,也可以在课上简单渗透印章的知识,如阴文印章、阳文印章等;第三课采用彩泥装饰瓶子的形式进行手工设计,重点学习青花瓷的应用,在这一节课上利用前两节课的知识在实际物体上进行应用,用白色彩泥打底,用蓝色彩泥当纹饰。

通过三节青花瓷课的学习,学生对青花瓷的历史、表现形式及美感从不同的形式进行表现,从简单的绘画到剪纸,到手工装饰进行了多种方式的学习与体验,在课堂中改变了单一的绘画形式,提高学生对青花瓷花样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同课不同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教师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效果成效显著

1.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及绘画兴趣

同一课题以不同教学方法呈现出来,对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及绘画兴趣有显著效果。在校外美术教学中,针对同一课程反复的练习,学生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同时能更好地体会到绘画的美丽,让学生感受美术并非单纯的绘画,美术是无处不在的,是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现的,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特点及性能,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及了解。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

同一课题用不同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与尝试,为教师提升了教学的空间,同一课题可以多角度多视角地进行呈现,通过手工课、绘画课等多元素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及巩固。在这一教学方式上,通过研究及灵活自由的发挥,课堂展现出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这一教学方式对教师是极大的考验,同一课题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展现,需要教师深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

作为校外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探究校外美术教学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探索与尝试,将不同的美术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加以发展与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形式,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与技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感受生活的美好不断努力,为校外美术教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余洋.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多样教学特点创新
探究高校英语类课程教学特点及慕课的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作业可以这样“新”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基于数控机床联网后教学特点的研究实践
论韩国大企业的汉语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