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筑心桥

2017-03-07杨艳

黑河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

杨艳

[摘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塑造出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阳光开朗的,内向细腻的,自恃高傲的,自卑自闭的……这些源自社会、家庭、学校的综合因素,形成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不同的心理成长环境,反射出不同的心理现象,也会暴露出或多或少的不同心理问题,这不是心理疾病,而是形成他们不良性格习惯的基本因素。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娇苗型、自负型和自卑型。作为教师,应用爱心为他们筑造一座心灵的桥梁,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耐心和他们沟通,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心理问题;教育机智

如果将学生比作花朵或幼苗,那么,教师就是那辛勤的园丁。而这“幼苗”却比自然中的花花草草要可爱得多,丰富得多,也脆弱得多。这些幼苗需要园丁尽职的工作和“心雨”的浇灌,才能茁壮成长。事实证明,只注重“幼苗”外在的成长是不够的,成绩上的优秀或身体上的健康是必要的,但不是全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上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作为教师,应因势利导,悉心教诲,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根据学生的心理表现,可将其分为娇苗型、自负型和自卑型三种。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

一、娇苗型

这类学生大多像温室里的花朵。他们从一生下来,就被幸福包围着,还没等他们伸手去要,家长早已将那些只要他们能创造、能满足的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需求提供给他们。慢慢的,孩子被给予惯了,自私自利的心理随着父母的“不求回报”而滋生。这类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和他人分享,往往长大之后也不懂得感恩,觉得一切都是应当应分的。因此,不管家庭贫富,过分地骄纵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百害而无一利。父母对孩子的爱需要清醒,需要冷静,需要判断。爱不是一味地给予,不是盲目地满足,更不是过分的骄纵。爱孩子,要以身作则,以身为范,让孩子从小懂得分享,知道分享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爱他,就要教他学习的本领,而不是学会索取;爱他,就要让他心理健康地过好每一天,而不是自私自利地生活。

对待这类孩子,教师要有梯度地设计一些任务让他们去完成,体会独立完成任务的快乐和自豪,感受亲自去做一件事情的快乐,懂得很多事情是需要付出努力和艰辛的道理。娇嫩的小苗经过阳光雨露的滋养和洗礼,会变得坚强而有责任感。

二、自负型

这类孩子往往自身很优秀或者家庭条件优越,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他们对于那些不如他們的同伴往往表现得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甚至蔑视一切。时间久了,他们会渐渐远离同伴或因高傲被同伴所孤立。

其实,孤独不是自负型孩子想要的。但是,他们孤傲的性格已经形成,不可一世的态度又不可能在朝夕间改变,高傲的性格成了他们交友的障碍。对待这类孩子,教师要让他们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是超群的、出类拔萃的,但是,可能在另一方面却不如他人,他人身上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班级里有一个叫小雨的孩子,妈妈是中学语文教师。可能是深得妈妈的熏陶与教诲,小雨的语文素养特别好,喜欢读书,积累的词汇量特别丰富,会写精彩的美文,对事物的描述独特而生动,说起话来总是语惊四座。但是,她很骄傲,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语文课不用听都会,上课总是摆弄自己的小玩意,或者写自己的小美文,偶尔也看看课外书。总之,主动听课参与课堂活动她是做不到的。批评她,她总是无所谓的态度,无所畏惧:“我都会!我不听也比别人会的多!”其实,她已经落下了,只是自己没察觉到而已。每一课的生字词,她都没有认真写、认真练,从不背诵课文……我并没有直接批评她,那样会挫伤她的自尊心,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每次听写,我都奖给得满分的学生一枚小红花;上课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可以得到一枚小红花。每位学生得到的小红花都贴在教室的墙上,一目了然。有一次,我让学生们比一比谁得的红花多。小雨回头看写着她名字的那一栏,空空如也,再看别人的,一团团一簇簇,红得耀眼。她羞愧地低下了头。我没有戳穿她,而是表扬了得红花多的学生,并给达到一定红花数量的学生发了喜报。看到很多同学都得了喜报,我能感觉到小雨的无地自容。

之后的课堂上,小雨似乎收敛了一些,但还是板不住自己。一次语文课上,她埋头写着什么,陶醉在自己的美文世界里。当时我喊了一声她的名字,她居然没有听见,仍然我行我素。我气极了,一把拿起她的小本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她吓坏了,也不敢去拾地上的本子,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很委屈的样子。我冷静了下来:“注意态度,注意方法,这里是课堂,你是教师。”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捡起本子一看,我大吃一惊:精彩而富有童趣的句子,远远超出了她的年龄,绝对是一篇佳作,只是错字不少。我平静地把她写的小美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赞美了她在写作方面的天赋,号召全班同学向她学习写作文,并承诺要将她的美文投到校报上,让全年组乃至全校的同学都向她学习。同时,批评了她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指出了美文里的错字,希望她以后遵守课堂纪律,不要错过精彩的知识,使得自己得不偿失。在我的努力下,她的美文终于见报了。当我把这份报纸展示给全班同学的时候,小雨开心极了。之后的语文课堂上,她不再像以前一样开小差了,而是认真听课,进步非常快。

三、自卑型

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种。生活中的不被重视、残疾、单亲家庭等种种因素都能导致其自卑心理的形成。有这一性格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不自信、懦弱、孤僻、不合群,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敢回答问题等,其心理也是最脆弱的,最不堪一击的。教师在平时要处处维护这类学生的自尊心,在其自尊心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班上有个叫小云的女生,父母双亡,自幼由祖父母抚养。父母的过早离世令小云深受打击,过早地承受起失去父母之痛,过早地承担繁重的家务。不幸的遭遇使其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与美好,眼里总是装着不信任与恐惧的茫然,勉强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也总是声如蚊声或闭口不答。让她真正融入班级中,找回童年的快乐,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心愿。根据长期的观察了解,要改变小云的自卑心理,分两步进行:

1.找快乐。我首先找班干部开了一个秘密的小型班会,主题是“还小云一个快乐的童年”。会后,班干部按班会的决策分头行动。从此,无论是学生做游戏的时候,还是谈心的时候,都能看见小云的身影,班长还制作了“惊喜礼物”送给小云。小云生日那天的英语课上,全班师生为小云开了一个盛大的生日party。这是小云在失去父母之后过的第一个生日,在一份份真挚的爱心面前,小云真心地笑了,因为她不但过完了她的10岁生日,在这一天,她又重新找回了快乐的童年。

2.找自信。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游戏的时候,他们稚嫩的脸上总是漾着天真无邪的笑,快乐起来的小云不再忧郁,不再是离群的孤雁,但却仍不自信。我深信任何不快乐的东西在“爱”的面前都会望而却步的道理。在游戏中,我让小云的伙伴们有意识地玩一些竞争性强的游戏,在玩的时候经常鼓励小云,在她心中树立“我能行”的信念。课堂中,回答问题时,我有意识地问:“谁能把这个问题回答得最好?”同学们总是有意地推选小云,在伙伴的鼓励下,小云的胆子渐渐大起来,声音也响亮了些,虽然回答得不完整,同学们还是真诚地回以热烈的掌声。当小云第一次声音洪亮地将一个完整的答案讲出来时,班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激动地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你真棒!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从此,王云变了,变得活泼自信,虚心好学,她心灵上的阴霾被扫除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灵魂的塑造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一项艰难的工程。教师作为灵魂的塑造者,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良好的品质,还要有一颗炽热的爱心,用爱心去构筑一座心桥,拉近与孩子心的距离,让祖国的幼苗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2]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产房助产专业实习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