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备课和评课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技能

2017-03-07王志宏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评课教学相长备课

王志宏

摘 要: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还是教师进行针对性点拨和启发的过程,这就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客观要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评课,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备课;评课;教学相长

物理到高中部分变得抽象,课堂知识容量也大,如果方法不得当,就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项严肃、严谨的任务,即便是多年的老教师,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在课前经过精心准备。通常为了提升教学技能,教研组内统筹集体备课和集体评课,分享最新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期达到教学相长,完善课堂教学技能的目的。如此,我联系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集体备课与评课两个角度说一说怎样完善自身,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一、集体备课

所谓备课就是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传统的备课都是任课教师单独完成,这样就容易生成固化思维,跟不上学生的思维变化。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备课效益,教研组内可以集体备课。一方面可以分享遇到的难题,探索科学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针对具体的章节和知识点,讨论出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很多教师都觉得比较简单的《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课。如果我们从内心里觉得简单就会产生轻视的态度,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选用了不太契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影响课堂效果。所以,即便再简单的课堂,我们也要在教研组内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先让每位组员说一下对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实用的教学方法,然后組内讨论,筛选重组出最优化的方案。这样就能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做到“择善而从”,进而推陈出新,给同学们别开生面的新课堂模式。备课开始,由主备课人提出备课目标:怎样让同学们形象理解与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然后从主备课人开始,分别说出自己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的选定以及同学们可能提出的问题:(1)王老师提出,要想使同学们形象掌握这段知识,可以先通过模拟实验,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还能通过实验操作暴露一些细节问题,便于查漏补缺;(2)韩老师补充道:为了让知识更形象、准确,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同学们观看比较严谨的实验过程;(3)何老师说,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操作容易出现因为误差或操作错误而出现的意外情况……如此每一位想到一个观点,众人拾柴就能积累更多优秀想法,再经过整合和筛选,就能找到更优秀的教学方案。这比一个人总是用自己的老思维设置的课堂灵活、高效,更受学生欢迎。

二、集体评课

教学过程无法做到最好,只能做到更好。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让课堂效果更好,教研组内可以组织集体听课、评课活动。客观地说,虽然经过集体精心备课,准备很充足,但是在临堂发挥的时候,可能有所遗漏,也可能瞬间迸发出一个灵感,产生更好的课堂效益。所以我们设置集体听课评课,就是精益求精,寻找漏洞,捕捉闪光点。听课过程中,我们要像学生一样做笔记,以便下来针对性地评议和交流。

例如:听刘老师讲《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时,我发现刘老师结合生活实际采用了形象类比的方式,让同学们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把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也得到了释放与发展。听课后结合刘老师的授课特点,我这样做了评价:(1)刘老师形象类比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认知,但是类比要求比较苛刻,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用;(2)刘老师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核心,激发兴趣,问题启发和重难点探究,都是诱导学生自主深入,准确把握了新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新理念,课堂效益十足。(3)课堂容量设置得当,教学环节紧凑用语亲切、措辞准确,同学们互动性很高……当然,每位参评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捕捉到优点,不一一赘述。最后,也总结不足,归纳出两个针对性建议:(1)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可以让同学们事先预习一下,这样实验环节会更顺利,课堂错误率会降低,节约课堂时间;(2)实验操作的过程和讨论课堂时间占比比较大,留给学生思考和教师补充讲解的时间相对少……

有点评就有压力,有压力就有动力。通过相互听课、点评,更容易发现每个人的优缺点,进而能众参优议,取长补短,矫正自己的错误,使专业技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保证。新课改提出以生为本,课堂要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而教师正是课堂内容整合和设置的实践者。这就要求一线物理教师能从学生知识背景、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到物理知识的呈现特点等全面掌握,综合考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有经验的老教师也不是完美的,要想做得更好,就得通过集体备课和评课等方式,集思广益,静下心来认真探究。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课改的大潮流中激流勇进,每节课都发挥众人的智慧,效率节节攀升。

参考文献:

徐文慧.浅谈高中物理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新课程(中学),2008(9).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评课教学相长备课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谈评课的“四度”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