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2017-03-07徐芸
徐芸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烟台 264100
临床中把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消化系统类疾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同时受很多因素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常规将慢性萎缩性胃炎依据病因分成血管壁病变以及粘膜改变[1]。同时,该病还和其他因素有直接关系,比如遗传以及不良嗜好等[2]。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疼痛,纳呆、嗳气、胀闷痞满以及呕恶等等,中医辨证指出其属于“嘈杂”“胃脘痛”等范畴,不仅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影响,甚至可严重降低生活质量。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次研究选取120例作为对象,分析使用中医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所选取的患者全部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为88岁,年龄最小的为40岁,平均年龄(58.6±12.4)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为87岁,年龄最小的为41岁,平均年龄(58.9±12.7)岁。所选患者均对该次治疗无禁忌证或过敏情况;将严重心、肾与肝等器质性病变者排除,将精神疾病,听力障碍及言语障碍者排除。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选患者全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咪替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308)实施治疗,常规西咪替丁3次/d,使用量为0.2 g/次,泮托拉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04)1次/d,10 mg/次。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养胃制萎汤实施治疗,养胃制萎汤药剂,2次/d,30 mg/次。泮托拉唑1次/d,10 mg/次,两组患者在使用28 d之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1.3 治疗效果判断
治疗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退,同时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其和治疗之前结果有非常明显的好转;治疗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通过胃镜检查发现结果改变相对较小;治疗无效: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28 d之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检查指标都没有任何的改变甚至加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67%,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实际上就是消化系统类疾病,临床病例表现主要是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以及数量减少,同时常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此病的出现收到了很多因素的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长时间的发展能够诱发胃癌,因此该病也逐渐受到了世界临床医生的重视。有数据调查发现,现阶段全球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有大概1千万左右,在全世界人群发病率上达到了2%[3]。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总患病率达到了3%,换言之该病的人群有300万。
西咪替丁是不可逆质子泵抑制剂,临床调查发现其基本的作用原理是降低胃酸的分泌,该药物能够在胃壁细胞酸性的大环境下被直接或者间接的激活成为环次磺胺,之后再通过特异性地和质子泵中的蔬基以共价键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够达到其丧失泌酸的功能。观察组使用的养胃制萎汤基本功效就是胃患者开郁消极、舒肝健胃同时养胃制萎。研究发现该药物主要治疗肝郁犯胃以及气机中阻,这样胆汁的分泌以及排泄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有调查发现,多种危险要素与诱发要素会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不管是医疗组织慢性病预防控制单位,亦或是消化内科疾病治疗相关部门都应该积极有效的做好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与防治工作,要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实施药物治疗,最大限度的防治病情出现恶化或者诱发并发症。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中医治疗措施不仅能够起到通络活血和益胃健脾等功效,还能够散瘀解毒清热,发挥出免疫功能增强、消炎抗菌等作用。该次研究观察组通过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17%,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使用中医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推荐价值高。
综上所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实施中医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保障患者治疗的效果,建议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1]刘庭玉,庄雅,党旖旎,等.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叶酸口服3个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长期随访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11):734-739.
[2]黄大未,杨晋翔,魏玥,等.中国南北方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1):783-785.
[3]郑君,林晓春,陈育尧,等.甘草总黄酮抑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腺体萎缩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1):113-117.
[4]王春微.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J].中国药业,2013,22(16):101-102.
[5]朱日,骆峻,朱长乐,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中医证型与Hp感染、COX-2、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520-523.
[6]孟建宇,谭杰,郭玉婷,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特征分析[J].中医杂志,2015,56(15):1307-1310.
[7]李志茹,王滨,杨巧芳,等.中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概况及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6,38(4):370-374.
[8]成映霞,徐海荣,段永强,等.基于“脾胃相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演变规律及中医药防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43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