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蒙古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2017-03-07布日古德
布日古德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蒙古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布日古德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 15008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教育教学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那么,作为蒙古族中小学基础学科的蒙古语文教育教学应怎样迎接并融入这场革命?应该使蒙古语文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合二为一,为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找寻新的支撑点。因此,它必须研究整合的背景、意义、界定、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对象、过程、步骤、预期的效果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同时进行实践尝试。
信息技术;蒙古语文教学;课程整合;优化课堂
1 课题的提出、背景、问题、意义、效果
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黑龙江省居住15蒙古族人口,分布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市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泰来等市县。各级各类蒙古族学校有68所。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总人口25万,有蒙、汉、满、回等17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4.5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8.2%,主要居住在胡吉吐莫、敖林西伯、巴彦查干、他拉哈、克尔台、江湾、腰新等7个蒙古族乡镇的28个村屯,呈“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68所,有中小学生2.6万余人。其中,蒙古族学校30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村级学校22所)。蒙古族中小学生4200余人。全县在岗教职工2600人,其中蒙古族学校教师1328人。调查发现,2000年之前,90%的蒙古族学校教学基本没有使用幻灯、投影仪、录音机等设备;2000年至2010年间,20%的学校添加或使用幻灯、录音机等设备;2010年至2015年间,50%-70%的蒙古族学校开始使用幻灯、投影仪、电脑、白板等信息技术辅助设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影响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渗透进了我省蒙古族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蒙古族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信息技术使教育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蒙古族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我们选取了“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研究”这一课题,作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的主题之一进行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
2 课题的界定
通过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以有效的锻炼,对蒙古语文信息进行处理与应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以极大地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及学生蒙古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3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相整合的过程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而它必将伴随我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建构主义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课堂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来说有着极大的冲击。也就是对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3.2 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课标、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哪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3.3 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指导课程整合
使多媒体、计算机、白板既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4 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整合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4.1 目标
以“素质教育理论”和“蒙古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手段,变革蒙古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通过实验,学生应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自己从事蒙古语文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整合过程中使蒙语文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革,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4.1.1 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化素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就是对学生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学生智力的开发,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各种信息,最后内化为知识和能力,这种知识的获取方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必须从被动接受转换到主动探究的学习主体上来。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学习者有更高的素质,在知识量不断增加、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今天,原先那种“知识积累”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开设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工作乃至社会交往的工具。其办法就是让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
4.1.2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对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4.1.3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信息技术的介入,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而卓越的学习资源,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1.4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知识量巨增,知识成为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的更新率加快,陈旧率加大,有效期缩短。另外,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更多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由此带给人们难以想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生活、政治生活和人类一切领域内深刻而广泛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环境下,人们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变得更重要。因此,我们的蒙古语文教师在蒙古语文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出一批批多技能、高素质的新型“双语”或“三语”人才。
4.2 内容
4.2.1 从创设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整合来说
虽然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地引发蒙古语文课程的变革,但它却是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条件,正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学习革命,诞生了知识经济,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人的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和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现代教育观更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和反思性、合作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的蒙古语社会,营造全方位的蒙古语文学习环境。
4.2.2 从课程内容来说
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的革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传统的蒙古语文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并要求蒙古语文学科课程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革新原有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4.2.3 从课堂教学模式来说
信息技术与蒙语文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必将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5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对象
5.1 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追踪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做出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及时的补充与完善。
5.2 综合调查法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学生作品分析的方法获取资料。例:通过问卷,了解信息技术在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了解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参与自主探究活动中或活动后的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开展研究。
5.3 行动研究法
根据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出实施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实践活动的理论假设,在实践情景、实践条件保持自然状态的情况下,将理论假设应用于开放的、自主的蒙古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师生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加强案例研究,在一定时间内,将效果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出提高蒙古族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自主探究能力、蒙语文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6 课题研究过程与步骤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现状调查,查找文献,搜集资料,完成研究方案、计划的撰写,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归纳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例,针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发现共性,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运用恰当的实验方法,开展“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蒙古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同时进行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量质研究有机结合,完成阶段总结;
第四阶段:验证阶段完成的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写出研究报告。检查研究报告和其它研究成果的质量。
7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蒙古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反映在信息、知识素养等方面的提高上。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 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在教学实践中,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采用“任务驱动” 和“合作学习” 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平台。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课程整合需要以下几个基本过程。具体做法:
第一,各实验校配置计算机网络教室,有条件的学校每个教室都配备计算机、白板等设备,实现计算机教学与蒙古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的有效途径。
在蒙古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充当的是工具的角色。从必要的课堂教学演示,到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并将教学过程有机地融合在网络教学中。
第二,各实验校搭建各种蒙古语文教学所需的各种软件平台和资源库。软件能提供处理教学或管理问题的工具,学校利用教学平台和资源库的环境能督促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第三,蒙古语文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为此,举办蒙语文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研究教师培训班,对蒙古语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1)培训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先进教育理论,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
(3)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使教师能够很好地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教学;
(4)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课程整合的模式培训,使教师了解蒙古语文与信息化整合教学的具体进程与方式。
第四,参与“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教学整合课题”研究,开展各实验校内、外的信息交流。利用《蒙古语文教学网》、《教师研修网》、《民族教育名师工作坊》、QQ群、微信群、各学校校园网等网络平台要求蒙古语文教师参与有关教学改革实验课题的研究,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走进学校,加强交流,吸收外校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第五,实验校全面推进整合。督促试验点校应将信息技术教学制度化,推进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课程教学全面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蒙古语文教学与管理的必备工具,使信息技术进入每一个教室、每个教师的每一堂课。
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课程整合是我省蒙古族学校蒙古语文教学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蒙古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和发展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蒙语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蒙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蒙古语文教学活动。
8 结论
展望信息技术与我省蒙古族中小学蒙古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前景,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中,教育观念的转变、硬件设施、教育资源软件、教育教学应用等都要符合蒙古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要求。其中,教育观念是关键,硬件设施是基础,教育资源软件是核心,教育教学应用是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进我省蒙古族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蒙古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使我省蒙古族教育才能更上一层楼,才有更大的发展。
[1]杜士珍.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蔡钦权.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田慧生.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汪佳敏.基于网络运用的语文研究性课堂学习[EB/OL]. http://www.docin.com/p-377315100.html.
[6]柳栋,王天蓉.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总体构想[EB/OL]. http://www.being.org.cn/theory/rgouxiang.htm.
[7]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EB/OL].http://www.docin.com/p-236266691.html.
[8]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乌云达来]
2017-03-20
布日古德,1963-,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人,副教授,蒙古语文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