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发展分析
2017-03-07陈建民
◆陈建民
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发展分析
◆陈建民
本文以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的现状为切入点,论述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目的在于帮助指导大学生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通过科学教育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的现状
1、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思想天真
大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刻,长时间在家长与老师的保护下极少受到挫折,而就业是一个激烈的竞争过程,当代大学生存在自我定位过高的现象,在就业过程中需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心理很容易受到挫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是影响就业教育开展的主要原因,并且思想天真,对求职就业定位过于理想化,导致真正进入到就业阶段受到任何挫折都会退缩。教师开展教育计划首先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与职业现状,求职就业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失败,这其中的挫败感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自我放弃,高校所开展的就业教育正是为了帮助避免类似问题出现。
2、基层就业意识差,个人定位过高
高校应届毕业生眼高手低是普遍现象,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又不甘心从基层做起,导致就业阶段屡屡受挫,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面对这一问题原有的就业教育理论体系已经不适合,大学生对个人定位过高,错误估计自己的能力,就业课程学习中更是态度不积极,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幻想过于美好。这些错误的自我评估信息会影响到学生的求职就业定位,就业教育不仅在理论层面上要达到这一标准,更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各个工作岗位,这样进入到求职就业阶段才能更精准实现专业与岗位之间的对接。
3、自我约束意识差,诚信度低
高校学生认为自主择业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进行,一旦对岗位失去兴趣便会离职。无论从事任何岗位都需要经验积累,用人单位会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后才能独立工作,在岗位中完成业绩突出会有继续升职的可能。而应届毕业生在岗位中可靠程度较低,通常用人单位培养成手后会出现跳槽现象,这种责任意识淡薄的特征导致很多用人单位不习惯雇佣应届毕业生,这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面对种种困难与社会经历的人才竞争环境,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人员要认清现状,努力提升个人能力,为学生营造出更高效的专业技能提升环境,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主要发展方向
1、向正确价值观树立层面发展
教育人员会在就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之能够正确认识各个行业,鼓励学生就业中从基层岗位做起积累经验,能力提升后在职场的竞争能力也会有明显提升。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也会逐渐增大实践内容比例,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能力,未来就业环节中所遇到的挫折也能勇敢面对,快速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职业发展计划。价值观树立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学生日常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均能得到教师引导解决,师生共同努力下营造出一个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学习专业技能,其可应用性会有明显提升,这一点符合社会对高素质人员的需求标准。
2、向心理辅导教育层面发展
就业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会针对学生思想健康程度做出一个评估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样在学习中能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长处并正确认识缺点。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也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引入真实案例使学生了解到就业过程的残酷性,这样遇到问题后更有心理准备,避免学生受到挫折引发心理问题。心理辅导需要持续进行,对学生不同学习、实习时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先了解,制定出预防措施,必要时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顺利渡过就业阶段。
3、向敬业责任意识培养层面发展
各行各业发展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持,敬业素质是衡量人才水平的参照因素之一。高校所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会重点向这一层面进行,培养学生岗位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无论是基层岗位还是管理岗位,爱岗敬业都是提升个人能力水平的有效方法,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一精神,才能改变应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方面的消极印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方向也更开阔。
结语
综上所述,还应该从大一开始密切关注就业形势政策变化,清楚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根据就业形势和自我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职业目标,确保就业目标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能够踮起脚尖够得着.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切实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注重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与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就业观,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1] 魏凤伦.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分析及教育培养途径——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改革与开放, 2016(10):102-102.
[2] 刘颖. 当代民族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受需求层次的影响——以延边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49):6-7.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