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MARCB1/INI1与儿童脊索瘤:基因突变及免疫组化分析

2017-03-07黄爱清,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脊索基因突变表型

·国外期刊文摘·

SMARCB1/INI1与儿童脊索瘤:基因突变及免疫组化分析

脊索瘤好发于颅底和脊柱的浸润性骨肿瘤,起源于残留的胚胎脊索。通常发生在成人,儿童罕见,20岁以下的患者<5%。组织学显示儿童脊索瘤常为低分化,出现细胞异型性、细胞数量增加、核分裂常见,具有侵袭性、转移扩散率高、生存率低等特点。目前分析认为低分化的脊索瘤与SMARCB1/INI1基因缺失有关。为更清楚了解SMARCB1/INI1表达缺失的生物学意义,作者选择8例儿童脊索瘤(7例经典型和1例低分化型)进行分析。

免疫组化主要抗体包括INI1、 鼠短尾突变体表型(brachyury)、S-100和CK,并对SMARCB1编码序列(NM_003073)进行基因分析检测SMARCB1状态,即采用Sanger测序法及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基因位点的异常拷贝数。结果显示,免疫组化Brachyury染色8例均呈阳性,SMARCB1/INI1染色4例呈阳性,4例呈阴性(包括1例低分化脊索瘤)。SMARCB1测序,3例出现突变,其中2例为错义突变,1例为无义突变,这些突变与SMARCB1/INI1蛋白丢失及低分化特征相关。通过3种不同生物信息学工具进一步证实,这些突变为杂合体异常新的突变亚型,为脊索瘤的致病因素。8例中有7例成功进行MLPA,发现其中3例有SMARCB1位点的缺失。

作者描述3种新的致病性基因突变表型,并认为儿童脊索瘤通常有SMARCB1/INI1表达的缺失,其与低分化表型的脊索瘤预后不良相关。SMARCB1/INI1在儿童脊索瘤中的作用似乎与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不同,SMARCB1/INI1失活为后者肿瘤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

(黄爱清 摘译,余英豪 审校/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25)

Antonelli M, Raso A , Mascelli S,etal. SMARCB1/INI1 involvement in pediatric chordoma: a mutation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Am J Surg Pathol, 2017,41(1):56-61.

猜你喜欢

脊索基因突变表型
脊索瘤的发病特点及治疗进展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脊索瘤的特点有哪些
脊索瘤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