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切除加带蒂结膜瓣转移覆盖术并中医针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2017-03-07李景荣邹克智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9期
关键词:蔓荆子针药翼状

李景荣,邹克智

(甘肃省平凉市中医医院眼科,甘肃 平凉 744000)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胬肉位于睑裂部球结膜,伸入到角膜表面,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本病若累及瞳孔区可造成严重视力障碍[1]。本病发病原因不清明。目前其主要治疗方法为单纯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结膜瓣转移覆盖术。我科自2013年4月开始采用手术切除加结膜瓣转移覆盖术并中医针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56例72眼,疗效比前明显提高。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56例72眼,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47例61眼,男23例29眼;女24例3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9例11眼,男5例,6眼,女4例5眼。年龄39~68岁,平均53.5岁。所有复发患者均在常规手术后半年以上实施手术。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施行胬肉手术切除加带蒂结膜瓣转移覆盖术;另一组施行胬肉手术切除加带蒂结膜瓣转移覆盖术,配合用中医针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眼手术前3日点用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一日四次,胬肉活动期患者均安排治疗一段时间后在静止期,再行手术治疗。

1.2.2 手术

手术均由同一眼科医师进行,盐酸丙美卡因(爱尔凯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三次,开睑器开眼睑,距胬肉头部约0.5毫米起开始剥离,逐步分离颈部、体部至半月襞处,并行胬肉头、体部切除。用15号刀片刮除角膜表面及角膜缘处胬肉组织及新生血管,使角巩膜植床平整,烧灼器烧灼止血,暴露巩膜4 mm*5 mm。自上方于12点球结膜取相应大小结膜瓣,在结膜瓣的鼻侧缘留一蒂转位至巩膜暴露区,上皮面朝上,以10-0缝线间断缝合固定。取材处不需缝合处理;术毕涂典必殊眼膏,包扎术眼。研究组术后第一天开始针灸治疗并口服我科自制中药,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连续服用30天,对照组不用。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第二天均开始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滴眼液、硫酸软骨素滴眼液+碘必殊眼膏,每日3次,共30天,而后每日2次共4周,术后2周拆线,术后三个月每月内每月复诊一次,而后于3、6、9、12、18、24/36个月复诊。

1.3 中医针药治疗

(1)针刺选穴:上迎香穴(双)、头临泣(双)、后溪(双)、阳谷(双)、睛明穴(双)、光明穴(双),上迎香穴向泪腺方向(鼻根)刺入,深度约0.3寸,轻捻转或不捻转,头临泣向内侧瞳孔方向平刺0.5寸,轻捻转或不捻转.睛明穴针刺时用大拇指或食指将眼球轻轻推向外侧固定,沿目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提插捻转,余穴用常规手法刺入、轻捻转。临床治疗时每次根据情况选2~3穴,一个眼周局部穴位加一个体穴,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2)由于患者是术后,手术期间动血耗气,故中医辨证多为气虚血瘀,治疗上则当以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明目退翳为主,辅以化瘀、利水、退赤、方以自拟消翳明目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生黄芪30 g,当归6 g,决明子10 g,蝉蜕6 g,白蒺藜9 g,蔓荆子15 g,川芎10 g,菊花6 g,山栀7 g,生地10 g,赤芍6 g,甘草6 g。凉水煎服,一日一剂,300 ml,分三次温服。若结膜水肿甚者可加地龙12 g、车前子10 g。辨证施治,遵法守方,随症加减,连用20天。

1.4 疗效标准

治愈,胬肉部位三个月左右充血消退、结膜平整,角膜面光滑或留有稍许薄翳,无局部增生。(2)复发:术后胬肉切除部位无局部增生变厚。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治疗效果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

结果:治愈34眼,复发2眼,治愈率为94.4%,复发率5.6%。

2.2 对照组

对照组28例36眼中,治愈30眼,复发6眼,治愈率83.3%。两种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治疗方法仍以手术为主[3]。治疗胬肉方法较多,如转位法、单纯切除法、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唇黏膜移植等,但术后多有复发。分析原因除与翼状胬肉本身具有复发倾向外,尚可能与术眼胬肉是否肥厚、是否处于进行期、手术切除彻底与否、术后病人仍居住在不良环境并继续接受危险因素刺激等有关[4]。另外也与术后角膜创面愈合时间及角膜缺氧状态延长、产生血管生长因子有关。我们采用手术切除加自体带蒂结膜瓣转移覆盖术联合中医针药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遮盖修复了裸露的巩膜面,从而达到了防止胬肉复发的目的。

本病中医诊断为胬肉攀睛,为诸因导致脉络瘀滞,血壅于眼。正如先闲所说:“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应当急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方中用生黄芪、当归,且其比例为5∶1,取当归补血汤之方义,以补气生血;决明子以清肝明目;蔓荆子以清利头目。决明子与蔓荆子两者联用,又可补肝明目。且蔓荆子药性升发,清利头目,与黄芪联用,还可用治清阳不升,目生翳障;白蒺藜以平肝解郁,明目;蝉蜕以疏散风热,明目退翳。四药合用,共起清肝明目,退翳消障之功;用菊花能清泻肝热以明目,且与决明子联用,能增强其清肝明目之功效;取山栀以清肝胆之火以明目;用生地配当归,以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因川芎入足厥阴肝经,肝开窍于目,故用其以取其行气开郁,补肝血,润肝燥,活血止痛之意;赤芍以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因血不利则为水,故川芎、赤芍合用,可共凑活血化瘀之功,使瘀去而水消;地龙以通络利水;车前子以利水,清热明目,消赤退翳;伍甘草以调和诸药,护胃安中。

针刺治疗有眼周局部穴位和体穴,眼周局部穴位有上迎香、头临泣、睛明穴,上迎香、头临泣及睛明穴属眼周局部取穴,针刺可明目退翳、开清降浊,改善局部血流,尤其是睛明穴,为太阳膀胱经之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为体内膀胱经及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夜,亦即是血,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目受血能视,使双目变得明亮清澈。后溪、阳谷、光明为体穴,四总穴中:后溪督脉内眦之后溪为脉交会穴之一,与阳谷均为小肠经腧穴,二者均可使清浊之气上行督脉,使水湿风气横走腕骨穴,而达到疏风清热,清心安神明目的作用。光明穴可联络肝胆气血清目中湿热之邪,故可治疗目疾。此外三体穴与人体阳气有关,可增强人体阳气而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而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中药对抑制胬肉的生长疗效确切。

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手术切除加带蒂结膜瓣转移覆盖术并中医针药治疗翼状胬肉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术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易学、易用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1] 岳 军.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2000,20(5)∶134.

[2]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第三版.2010∶265-266.

[3] 孙秉基,徐景堂.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435-438.

[4] 赵东卿,孙秉基,丁行振,等.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13(6)∶362-363.

猜你喜欢

蔓荆子针药翼状
蔓荆子黄素通过上调miR-1193表达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①
蔓荆子药材与炒蔓荆子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蔓荆子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