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研究进展

2017-03-07吕冬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活禽禽类禽流感

吕冬艳

(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百色 533099)

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研究进展

吕冬艳

(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百色 533099)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个新发传染病,截至2017年2月28日,我国疫情波及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福建、湖南等20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278例,死亡484。冬春季为发病高峰,病人多有禽类接触史,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本文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供研究参考。

H7N9流感;流行病学;预防控制

1 病原学特征

据国内相关研究显示,目前H7N9病毒的所有内部基因仍然与之前报告的H7N9和H9N2病毒的内部基因在相同分支上。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在系统进化树上主要分为两个分支:长三角分支和珠三角分支。所有病毒HA基因均包含177V和217L/I(H3编号186V和226 L/I),所有病毒NA基因均包含69-73缺失,与2013年以来的H7N9病毒一致。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近期分离病毒的基因分析结果,未发现病毒在毒力或哺乳动物适应性的关键位点上发生任何改变。与候选疫苗株相比,部分毒株的HA抗原位点发生了突变,相关分析仍在进行。但H7N9病毒特征未发生明显改变。

2 流行概况

2013年3月上海市和安徽省率先确诊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全球首次报告H7N9人感染病例。国内首个病例报告于上海市,出现于2013年2月19日,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的首批H7N9禽流感病例中,上海市患者李某,男,87岁,2月19日发病,3月4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上海市患者吴某,男,27岁,2月27日发病,3月10日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滁州市患者韩某,女,35岁,3月15日发病,目前病情危重,正在江苏南京积极救治。3例病例临床表现均为早期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进而发展为严重肺炎和呼吸困难。3月29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相关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3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3名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目前,未发现3例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2例为上海市发现,1例为安徽省发现,3例病例分别于3月4日、3月10日和4月9日死亡。此后疫情迅速蔓延,截至2017年2月28日,我国疫情波及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福建、湖南等20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278例,死亡484,其中,2013年至2016年报告病例分别为136例、330例、196例和264例;死亡45例、135例、92例和73。2017年1月和2月报告病例为192例、160例,死亡79例和61例。监测发现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开始的第5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数量突然增加,与前4波疫情相比,第5波疫情涉及地区范围更广。截至目前,尚未发现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显著改变,尚无证据表明出现了持续人间传播,也未发现病例的临床表现和疾病愈后发生明显改变。发病数和病死数居前三位的省是浙江、广东和江苏。

3 流行病学

3.1 传染源

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国内一些省市关闭活禽市场或处理可能感染的禽类后,明显降低了疫情的蔓延和发病率,完成有理由证明传染源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不排除人作为传染源的可能,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人能否作为传染源还需进一步研究,故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3.2 传播途径

具体途径为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有研究者使用H7N9病毒感染雪貂,发现病毒在兽笼中可经空气传播,证实人可经呼吸道感染含有病毒的气溶胶感染H7N9病毒。流行病学证实,近2/3的病例发病前7~10天内有活禽或活禽市场暴露史,推断人感染H7N9病毒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接触(由禽类或外环境到人)传播。但程伟等报道,随着农村患者比例增高,城区患者比例减少,导致活禽市场暴露途径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宰杀禽或饲养禽接触感染途径所占比例会增高。浙江省第二、第三波疫情共出现5起聚集性疫情。另有文 献报道第五波疫情也报告了3起聚集性病例,在这8起聚集性病例中,人传人的可能性较大,不能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途径。

3.3 高危人群

禽流感病毒一般不易造成人的感染,只有少数人暴露后易感,但是人感染H7N9病毒后病情较重,和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以年轻人和儿童为主不同,人感染H7N9病例以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为主。这可能与老年人因生活原因常去活禽市场,接触禽类或外环境机会多有关。同时,也与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且抵抗力低有关。H7N9禽流感的隐性感染率高低不一,具有职业相关性。广州市2013年2月~2015年5月涉禽环境发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市场禽类摊点阳性率为3.65%。唐秀娟等调查250名活禽经营人员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率,抗体阳性率较高为15.2%,提示活禽经营和宰杀、贩运人群等职业人群存在隐形感染的状况。因此,推断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和经常接触禽类的人群,包含饲养、贩运、宰杀禽类的人群和有基础疾患的人群为高危人群。

3.4 流行病学主要特征

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为高峰期。闫铁成等研究显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时间集中,高峰在3月末~4月中旬。浙江省2013年~2014年报告的病例有2个明显高峰,2013年3~4月和2014年1~2月的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92.14%(129/140)。

资料显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死率较高(30.03%),不同省市的病死率差异不大。张敏研究认为,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且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4 预防控制

4.1 强化政府干预,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

李天擎等研究提示,若政府未对2013年第一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进行干预,预计病例数将比实际病例数多,干预越早,干预效果更加为明显,且在疫情流行初期、发展期和后期均应进行政府干预,对控制疫情具有主导作用。因此各地卫生计生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积极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同时卫生计生部门要会同农业、商务、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加强对本地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联合督查。

4.2 推动源头防控,关口前移,切实做好传染源的控制工作

各地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源头防控。要求发现病例以及外环境病毒检测阳性的地区,关闭活禽经营市场。对未关停或休市的活禽经营市场进行强化管理,严格实行“1110”(即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零存栏)制度,以降低人群患病风险。同时,积极推动疫情发生地研究落实全面停止活禽交易、推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和实行冰鲜禽类产品流通上市等长效措施。实践证明,在疫情高发季节和高发地区,关闭活禽市场是有效避免人与活禽接触,减少人群暴露和感染的最重要措施,效果十分明显,对于降低发病,控制高峰,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前期报告病例较多的一些地区,如福建省、江苏的苏州、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均果断采取了活禽市场关闭措施,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浙江省针对H7N9病例中农村地区病例显著增多的特点,在原来关闭地级市主城区活禽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采取了关闭全省所有城乡活禽市场,暂停活禽交易的措施。

4.3 强化诊疗策略,积极研发疫苗

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病例筛查和早期诊断,努力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全力减少重症病例发生。早期(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能够明显降低病死率和重症病人的发生。调配医疗资源,保障医疗设施、药品和防护用品等供应,加强重症救治,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目前,尚未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苗上市,但世界卫生组织已推荐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候选株用来研发疫苗。国内外正在研发的疫苗包括全病毒灭活疫苗及裂解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和DNA疫苗等,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H7N9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及裂解疫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不久国产H7N9流感疫苗将有望研制出来。

5 小 结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如何发展、持续多长时间目前无法预测。但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染病,其引发的大流行风险和致病严重性应引起高度重视。国内外正在研究H7N9禽流感疫情是否存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找出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阻断途径,摸清其流行病学特征,研制H7N9禽流感特异性疫苗。随着防治H7N9禽流感研究的深入开展和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针对H7N9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和诊治工作将更加科学和有效。

[1] 葛 静,史 蕾,徐云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4):537-539.

[2] 程 伟,王笑笑,刘社兰,等.浙江省三波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4):246-249.

[3] 刘静雯,刘 慧,陆剑云,等.广州市2013—2015 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外环境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0): 1382-1386.

[4] 唐秀娟,房师松,吕 星,等.深圳市活禽市场活禽经营人员H7N9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及感染危险因素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7):809-812.

[5] 张人杰,李 娜,王 臻,等.浙江省2013—2014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空间自相关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1):70-73.

[6] 章灿明,洪荣涛,欧剑鸣,等.福建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快速风险评估[J].预防医学论坛,2015,21(5):321-323.

[7] 陈 雅,朱 进,冯振卿.新型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7):759-762.

[8] 阳益萍,李 海,陈敏玫,等.南宁市农贸市场禽类从业人员对H7N9禽流感的知、信、行调查[J].广西医学,2015,37(7):945-947.

本文编辑:吴 卫

R373.1+3

A

ISSN.2095-8242.2017.22.4346.02

猜你喜欢

活禽禽类禽流感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艾叶烟熏法能预防人禽流感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MARKETS MOST FOWL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上海大年初一起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浙江活禽市场将不卖“活禽”须宰杀后交付购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