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历史观初探
2017-03-07范晓慧陈华洲
范晓慧,陈华洲
(1.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历史观初探
范晓慧1,陈华洲2
(1.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通过阅读历史典籍,透过历史事件,对照现实思考,我们能够增进对精彩世界的了解,扩展自己的见识;能够牢记自己的根之所在,培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热爱;能够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事物成败的经验教训,在历史启示中前行。
历史;启示;历史观
历史和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历史是现实的影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离不开现实的支撑,现实也不可能脱离历史而独立存在,二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习近平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曾经说过“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1]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
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只有深刻地了解过去,才能理性地认识今天,正确地把握将来。因此,习近平曾说:“你要增加智慧吗?史书是不可不读的”[2]
(一)欲知大道先学史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所谓“大道”,即“人道”“治国安邦”之道。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这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尤其是历史发展规律和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
中国的历史悠久,既有过灿烂辉煌的华丽,也有过丧权辱国的痛楚。近代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正是在山河破碎的深重苦难中拉开帷幕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不直面曾经动荡屈辱的过往,不正视“千年未有之变局”对这个古老民族的巨大冲击,不了解几代人为救亡图存、强国富民而上下求索、流血流汗的历程,我们就无法真正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就无法真正体悟“道路决定命运”的真理。回望历史,蕴含的是国家盛衰兴败的深刻规律,埋藏的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应当用以鉴今、用以资政、用以育人。
历史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历史教育,在学习历史尤其是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中不断提醒自己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不断凝聚和发扬民族精神。当前,中国的崛起世界瞩目,但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如何在大变革大发展的世界中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如何平稳顺利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情感的浸润、信念的支撑。认真学习历史、深刻铭记历史,会为我们前行的路上增添很多正能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望历史,梳理过往,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所做出的选择,真正体会到正确道路的选择之前因后果,从而发自内心“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尤其是学习中国的近现代史,我们才会深刻地体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要真正地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求,即,“要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3]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重视历史的学习,只有如此,在通往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才会多一分责任与担当。
(二)以古为镜知兴替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治史的优良传统。司马迁说,要通过研究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以古为镜”亦曰“以古为鉴”。镜与鉴同义,本意是指用铜磨成的镜子,用来“观面”,转意则为“借鉴’。以古为镜,意为以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为借鉴。溯其句意,此话最早出于东汉荀悦《申鉴》。《新唐书》作者为避宋太祖赵敬讳(镜、敬同音),将“镜”改为“鉴”。
“以古为鉴,可以见兴替”。历史包罗万象,是人们汲取知识的源泉。历史上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的“贞观之治”就得益于李世民亲眼目睹了隋二世灭亡的场景,亲身感受到隋末农民大起义推翻隋王朝的巨大力量,即位以后他便牢记历史教训,并及时从历史中总结教训,励精图治、唯才是任。
“以古为鉴”让唐太宗实现了其政治抱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上写下了的辉煌一页,对后人启示颇深。中共领导人向来重视和提倡对历史的学习。毛泽东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予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种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4]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能让我们在历史前行的道路上少走错路,少走弯路。习近平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因此也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1]
(三)以人为镜知得失
“以人为镜”,是指以人为借鉴。也就是说,将他人或自身的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由于个人阅历和经历的局限,人们不可能在每次做出行动之前就能够判断对错。这时,人们往往需要借助于别人或自己以前的做法进行比较而行动。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启示我们,要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把他人成功失败的经历作为借鉴,从而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借古比今,以往知来。《论语·里仁》记载孔子的名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应该向他学习,争取和他一样;见到品德低下的人,要好好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将他作为反面教材,改进自己的不足。透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今中外,许多卓有成就的人都是在借鉴他人的优点及反省自身的不足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司马迁以古代哲人为镜,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唐太宗以魏征为镜,看到了自己处理朝政时的得失;毛泽东以二十四史为镜,寻找治国之道。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教导广大青年:“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5]。
以人为镜,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吸取他人的失败教训而少走弯路,鼓励我们前行。以人为镜,是借鉴而不是照搬,不可一味模仿,而是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做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以人为镜,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总结,有许多成功亦或失败的人物可以做为我们的镜子,成功的我们可以借鉴,失败的我们可以反思。这些都是历史送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二、怎样学习历史
习近平在2011年9月1日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在学习我国历史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一些世界历史知识。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2]当前,具体地怎样学习历史,习近平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在学习历史中把握人类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其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用无产阶级政治家的眼光,强调人类发展规律的客观性。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6]
在学习历史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必须坚持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国际国内两个背景,观察和审视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学习历史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还必须立足国情,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具体的、分阶段的。只有当社会意识与所处历史环境的具体的、特定的阶段性特征相一致,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立足国情,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基础上,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我们更科学准确地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强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7]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把握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完成时代提出的任务和要求。
(二)在学习历史中探寻国家兴亡奥秘
纵观历史,大国的崛起都有其不确定性,但也绝不是偶然,是由各种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促成的。从历史分析各个时代不同的大国的崛起,找到其中一些历史规律,对于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能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这些大国崛起的成功奥秘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一是合理的制度。制度的创新,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乃至于文化制度。英、法、美都是在实行了宪政后崛起的,而德日也是在实行宪政民主后才重新回归国际社会的。分析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制度的创新实际上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从根本上还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通过改变制度去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才能快速增长自身的实力,才有成为大国的可能。
二是强盛的经济。大国崛起离不开强盛的经济,没有经济的支撑是很难成为世界性的大国。经济上的强盛,一直是一个国家发展强大的关键要素。这已被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并且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物质基础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强盛的经济于是便作为判断一个大国崛起与否的根本。因此,一个国家要想跻身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没有广泛的对外贸易、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能实现的。强盛的经济对于大国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的团结,体现在国家的统一、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的凝聚力。任何一个国家,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集中力量发展自己,才有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可能。因此可以说,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中国近代百年的苦难历程让国家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让中国和中华民族最终战胜了苦难。如果没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根本不可能挺过来,也不可能建国后不长的时间里恢复过来,发展起来。民族团结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运,对于大国的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四是雄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特有的品格。一旦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失落,那将意味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中断,与之相伴的是其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丧失。文化的力量看似无形,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和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政治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刻长远的互动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形态,它会表现出由低级到高级演化的发展脉络。中国要想和平崛起,必然要将构建和强化软实力放在重要位置。
五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大国崛起必备的一个条件之一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实力。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不得不谈国家的军事实力。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保证自己能稳定发展不被侵略,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才有资格参与到世界秩序的制定中去。从几千年大国兴衰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事实:大国崛起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当今世界局势还不稳定,中国应该居安思危,努力发展我国的军队力量,使我国的国防力量进一步提高,从而不断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三)在学习历史中吸取治党的成功经验
今天,为什么要强调学习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作用曾经用这样一句话进行过高度概括,他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8]
在学习党的历史中,我们能够吸取党的成功经验,进而获取前行的强大力量。只有在学习历史中总结和吸取中国共产党治党的成功经验,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学习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奋斗,并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来说,坚持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因为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亿万人民力量需要党的领导;应对复杂国际环境需要党的领导。
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十分重视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这成为共产党治党治国的一个重要经验。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把党的建设作为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和平年代,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曾多次强调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功地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根本在于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把从严治党思想作为治党治国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他在上任伊始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态度鲜明地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9]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此后,他进一步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道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三是坚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和壮大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明确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今天,认真学习和总结党的成功治党历史经验,对于如何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加强党的建设以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才能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在历史启示中前行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人是历史的主体。通过历史,我们能够看清历史的错误和成功。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填充我们的判别认知能力。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吸取智慧,领悟建功立业的成功要领,在历史启示的领悟中继续前行。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还特别提到“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10]在历史的启示中继续前行,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指继承和弘扬古代的精粹,为今所用;“洋为中用”指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在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从文化的“源”和“流”的角度阐明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对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坚持洋为中用,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添砖加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也就是说,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结合正在发生的实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要想在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在处理现实问题中发挥历史知识应有的积极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直前,无止无息。我们能从它那获知无穷的智慧。历史是我们前行道路上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读史使人明智,事实上,读史不仅使人们可以学习历史智慧,而且还可以运用历史经验。历史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可以预见未来、开辟未来的工具,使用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在前行的道路上更加明确方向,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1]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8-24(1).
[2]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人民日报,2011-09-02(1).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人民日报,2011-09-02(1).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
[5]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6]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1).
[7]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2).
[8]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J].党史纵横,2010(8).1.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1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1).
责任编辑:肖琴
A8
A
1004-3160(2017)02-0011-05
2016-11-16
湖南省社科基金基地委托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6JD71)。
1.范晓慧,女,海南昌江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陈华洲,男,湖北孝感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