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人性价值”解析
2017-03-07戴佳朋
戴佳朋
(1.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人性价值”解析
戴佳朋1,2
(1.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上是改革开放实践活动和人的关系的一种融合创生形式,这种融合创生不是臆造、盲目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实践性、导向性和创新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通过复活人性、引导人性、发展人性和深化人性这四个阶段逐步实现着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性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一次大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性价值;人的本质;融合创生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在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的著述中,虽然没有直接论述文化问题,没有对文化概念、文化本质、文化与人等问题进行系统论述,但是在他们的著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实质是一种“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表述。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作为一种自然界中类的存在区别于其他类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人的本质,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互动的相互联系呈现出来的,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制度安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现象,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中,人的关系创新发展成一种特有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改革开放实践活动中。这种根植不是简单拼凑和僵化不变的,而是与改革开放实践活动融合发展,创生出新的科技、思想和文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特有的“人化自然”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实质就是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和人关系的一种融合创生形式,这种融合创生,不断地进行着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不断地将人类文明进行推进,释放着人性价值。这种不断生成、合目的性和创新性的融合创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了实践性、导向性和创新性特征。
(一)实践性
改革开放实践活动是一种物质客观实践活动,其构成的诸要素、前提和结果都是客观实在的。改革开放实践活动的客观现实性决定了扎根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各种联系(社会关系)不是臆造的,而是客观实在的,是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在变化的,这种人与人的联系和改革开放实践活动又不断融合创生出人们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和扎根于其中的人与人关系的融合体,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实在在创造出来的,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密不可分的,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二)导向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导向性体现在归化人的行为,自觉服务改革开放实践活动上。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满足自身多方需要的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人对物质世界需求的主动反映,即“为我自身而存在”[1]81。不自觉的物质实践活动将会产生新的阶级,撕裂社会。为了保证物质实践活动的人民大众性,不至于形成新的阶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性”导向决定了改革开放的物质实践活动的人民大众性。人民既是改革开放物质实践的活动主体,又是物质财富的享有主体。
(三)创新性
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活动融合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着文化。按照马克思实践哲学精神,文化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同于以往的静态“镜式”认知模式,而是作为主体的人将自己的运动形式或力量转化为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根据需要创生出新的物质产品,充实繁荣着物质世界。主体本质对象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客体非对象化过程,即客体从客观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的一部分,延伸主体结构,发展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认知能力,使主体能创新发展客观世界。这种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性价值”实现的四个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迄今为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理念。
总体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通过复活人性、引导人性、发展人性和深化人性这四个阶段逐步实现着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
(一)复活人性
十年“文革”错误地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严重压抑人性,扭曲人性。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几乎被摧失殆尽,物质文化极度匮乏,中国处于极度困难境地。失去了人性,我们怎么面对丰富多彩的全球化挑战?怎么承担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邓小平同志以科学态度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创新提出“解放思想”伟大命题,展开真理标准大讨论,将人性释放。邓小平同志认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2]“解放思想”不仅摆脱了“两个凡是”束缚,而且促使从“人斗人”到“尊重人”的人性价值观的历史转变,点亮了“人性”复活曙光,复活的人性激发着生产力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始终关心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主义本质看生产力,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他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建设因此驶入历史发展的快车道。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生产力发展不断盘活着人性,实现着人性价值。人性价值的实现推动着物质文化建设,繁荣着精神文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更先进,这才称的起社会主义,称的起先进的社会制度。”[4]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性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再次复活了“人性”。
(二)引导人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性”复活,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有了长足发展,人性价值实现有了新的追求。在物质财富大发展前提下,促使文化健康发展,引导人性价值实现不偏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课题。中国共产党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在新时期结合新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论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内涵。江泽民同志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5],我们“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294。文化要立足实践,要引导人性价值科学合理实现,文化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6]276-277。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7]。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文化建设、生产力发展到人的发展进行了集中阐述,进一步论述了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是人性价值实现的需要,而且从文化理论角度上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引导人性价值全面实现。
(三)发展人性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也出现了新需要、新问题和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提出“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以“以人为本”为目的,进行可持续的全面协调的发展,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站在“以人为本”高度,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目的,我们发展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在“人”。我党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提出“以人为本”概念,这是在社会发展理论上对实现人性价值的直接阐述。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人的主体地位予以确定,人性价值的实现第一次有了法律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651“以人为本”的基石是“和谐文化”,社会和谐,才会有发展,人性价值的实现才有保障。胡锦涛同志创新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文化构建角度对和谐社会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8]573。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科学含义,科学地回答了人性价值实现的路径,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物”到“人”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将“人性”发展提升到了新阶段。
(四)深化人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对人性价值的实现进行着新的探索和追求,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人性价值的实现进一步以目标化深化发展。“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实现的理想描述,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理想追求,是中国人民人性价值实现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中国梦的提出让当代中国人在人性价值实现上有了目标憧憬,而且使中国人的人性价值实现更加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中国梦使中国人民在人性价值实现上形成了目标上的共识,凝聚了人心,团结了力量,激发中国人民更加自觉地理性追求人性价值。中国梦不是抽象的,而是以人为价值主体的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9]习近平同志这一论述不仅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而且是价值享用的主体,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人性价值实现梦。五大发展理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文化生命力不断增强,充分凸显人性主体地位,彰显人性价值,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价值实现力激发出更大发展动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是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框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人心思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努力实现着人人享有的价值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11]。习近平同志从不同角度多维度论证了“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逻辑起点、核心和归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围绕着“人性”展开,将“人性”进一步进行深化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性价值”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
人性价值的实现演绎着文化的生成,文化折射出人性的价值。文明作为文化内在的价值尺度,既是一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判断标志,也是对人性价值的文化诠释。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兴衰存亡是由其文明决定的,这说明文化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命运。中国的和平崛起,用事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中国人民人性价值的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一次极大发展。具体而言,人性价值是人本质的核心,集中体现了人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是人的共性表达,是人与其他“存在物”相区别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人性的真:对物质的正当需要
改革开放前,我们长期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略生产力的发展,认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导致人民物质生活匮乏、社会濒临崩溃。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67这说明人所具有的生命本质决定了人对物质追求的必然性和正当性,人对物质的需要是人作为生命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物质基础的保障,对人性价值的追求就是乌托邦式的空无,只能将人片面地抽象地发展,人性价值的实现也只是镜花水月。人性价值的真,首要的就是解决人的温饱,满足生命体对物质的正当需要,保障生命的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复活人性”为起点,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再认识,重新确认人民对物质的正当需要是人性的真,也是马克思人本质思想的基础。
(二)人性的善:对物欲的道德调适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物欲和精神同时构成了人类最现实的生存活动,对物欲的不加控制就容易导致恶。宋明理学认为“存理灭欲”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克己复礼为仁”其实质也就是克欲,欲望得到了克制就达到了社会和谐,也就是“仁”。中国传统思想家都采用对欲望的克制来解决人性恶的问题,使人性向善。从现代社会认知来说,灭欲违反人性,欲是人性的一种表达,欲也刺激着人们对生产力的追求,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对现代人来说,欲是人性的合理追求,对欲追求的调节只能靠人的精神修养。人的精神是靠文化的修为,文化的修为其实质就是道德的塑造,道德就是对物欲的最好调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人性发展的四个阶段起着最好的引导和调控,既让物欲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和满足,也恰好地培育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道德素质,对人的物欲进行调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实践文化,其所涵养的道德有较好的现实基础,其本质是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倡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的价值观,对“欲”的调节能超越一切空虚的说教。
(三)人性的美: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
人类社会向往“自由王国”,人性的美就体现在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上,这是人类的美好向往。“自由王国”是对“必然王国”的全面超越,人实现了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使人异化的原因和条件彻底消失,“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1]85,这是美的最高境界。人性的美在实践上体现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实现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是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的完美和谐统一状态。人性对美的追求,是人性对其他存在物本质的显著超越,是人的内在本质需要。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决定了人对自身和客体的认识和改造的过程性、未完成性和开放性,决定了人对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一种必然,更是一种人的精神高级需要,这种精神需要召唤人类不断去追求更高的生命价值,激发人类的创造激情,给予人的有限生命以无限意蕴。人类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自己,确认自己,欣赏自己人性的美,人类对人性美的追求,是对人实践本质的价值确认。
(四)人性价值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不同的社会形态,人的实践活动大相径庭,人性价值的实现程度迥然各异,人的本质也有质的区别。原始社会,生存就是人性价值,人的本质处于蒙昧同质阶段;奴隶社会,处于人性价值被剥夺阶段,奴隶只是奴隶主的物,人的本质只是存在的一个符号;封建社会,处于人性价值依附阶段,农民依附土地生活,人的本质是“半物半人”;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人性价值被剥削阶段,资本是工人的“紧箍咒”,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的商品;共产主义社会,是人性价值完全实现阶段,人的本质是完全自由的,组成的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社会。人性价值的实现进程展示了人本质的演化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一个物质生产力不够发达和文化建设阶段,人性价值的实现也是逐步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性价值的实现路径,对“跨越卡夫丁峡谷”国家如何实现本国人民的人性价值,给予了较好启示。
(五)人性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在推动。人性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增强其创新性;创新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大发展势必推动社会发展。人性价值的实现从另一个方面说是人需求的满足,当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产生一个新的需求,在新的需求刺激下,会促使人对生产力的追求,所以人性价值是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但是人性价值的实现需要文化的规范引领,在文化规范引领下,人性价值的实现才会既符合自身的需要又符合社会的需要,才有助于人本质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性”导向能保障人的本质向“自由人联合体”发展。
四、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作为当前中国人民的话语理论体系,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看,都不是封闭和固定的,是开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是与中国社会生产力相匹配的理论体系。它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而发展,必然随着中国人民人性价值的不断实现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实践已充分证明我们的人性价值实现度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完全有理由文化自信。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上)(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200.
[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82.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9]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2).
[10]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2).
[11]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1-4.
责任编辑:曹桂芝
A8
A
1009-3605(2017)04-0009-05
2017-03-21
戴佳朋,男,重庆奉节人,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博士研究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