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中间阶层新变化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间阶层思想
2017-03-07刘保国
刘保国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410114)
发达国家中间阶层新变化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间阶层思想
刘保国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410114)
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两大基本阶级外,还存在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阶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发达国家中间阶层呈扩大之势,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旧中间阶层减少,新中间阶层增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间阶层两极分化的思想没有过时,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长远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中间阶层;新变化
中间阶层是指介于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社会集团。战后受新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中间阶层队伍不断扩大,而且内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旧中间阶层逐步减少的同时,新中间阶层明显增加。这些变化似乎与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对立简单化、中间阶层不断两极分化”的著名预言不相符合。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笔者结合马克思恩格斯中间阶层思想谈谈初步的看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中间阶层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两大基本阶级外,还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居于中间地位的社会集团即中间阶层。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这一阶层的概念、特征和前途作了深刻的科学阐述。
关于中间阶层的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著述中,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社会集团的概念始终没有一个一致的名称,那些作为剥削阶级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作为被剥削阶级的工人阶级之间的社会人群都被称为中间阶层。大体上看,马克思恩格斯的中间阶层概念主要是在以下几种意义上使用的:一是把中间阶层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同义语。在这里,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等小资产阶级都属于中间阶层。[1]476二是把中间阶层看作资本主义社会中“靠非生产阶级的钱过活的劳动者”[2]651,如医生、律师、艺术家等。三是把中间阶层看作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仆人”[2]651,即广义上的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各类人员。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他们并没有从始终坚持的生产关系标准上对中间阶层进行分析,没有从阶级属性上对中间阶层加以阐述,中间阶层不具有阶级的意义,它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阶层。
关于中间阶层的特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中间阶层在社会地位上是不稳定的、变动的,在生活条件上是较为优越的。从其变动性来看,这一阶层接近雇佣劳动者阶级,从其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看,中间阶层又接近资产阶级。生活上的相对优越使中间阶层更加倾向于资产阶级,向往拥有资产阶级那样的生活和地位,中间阶层的这一梦想常常被残酷的现实砸得粉碎。对此,恩格斯曾作过精辟地分析。恩格斯指出,中间阶层的地位是介于较大的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这种地位使中间阶层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尽管中间阶层的很多人有心成为资本家,并为此付诸百倍的努力,但实际的情况是,加入到无产阶级的行列是这个阶层大多数人的宿命。[3]487中间阶层的这种地位和特性导致了中间阶层的两面性和动摇性。中间阶层既有对资产阶级向往和向资产阶级靠近的一面,又有为了避免堕入无产阶级的境地而和资产阶级对立和冲突的一面。
关于中间阶层的前途。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机器大生产不断取代手工劳动和小生产,物质生产条件不断向大资本集中,中间阶层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外部环境日益受到严重破坏,中间阶层必然发生分化,并逐渐衰落。其中,少数幸运者可能上升到资产阶级的位置,而绝大多数人则会进入到雇佣劳动者的行列中来。在中间阶层队伍中,有一个农民阶级,这个阶级本身又分成若干不同的部分。恩格斯将其区分为富农和独立经营的小农,认为小农破产和向无产阶级转化是必然的。[4]501尽管中间阶层的多数人将成为无产阶级的一部分,但中间阶层独特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他们难以毫无例外地总是团结在无产阶级周围,但只要无产阶级采取恰当的策略,就能争取中间阶层的大多数。恩格斯针对德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只要德国社会民主党能继续采取团结中间阶层的正确策略,就能争取到社会中间阶层的大部分,并把他们培养成无产阶级的战斗力量,这是其他一切势力都不能阻挡的。[4]523加入到无产阶级的队伍,并成为无产阶级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是中间阶层大多数人的前途。
二、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新变化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中间阶层也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那些属于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与小生产相联系、不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集团逐渐衰落;另一方面,那些与现代企业管理和政府管理紧密联系的各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行政官员等中间阶层不断涌现,整个社会的中间阶层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小资产阶级大幅减少。在资本主义早期,农村小资产阶级一度是中间阶层的主体,是全部中间阶层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社会集团,这与资本主义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有关。历史上,土地为农户自己所有,与小块土地相联系的农民大量存在,并构成农村小资产阶级的主要组成部分。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结构、社会结构、甚至家族结构的变化,农村小资产阶级的状况也明显改观。战后资本主义向农村加速推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农业领域,一方面,改变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使农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所占的份额逐步减小;另一方面,又不断缩减了农业人口在自立人口中的比例,个体经营的家庭农户和农民纷纷破产,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村小资产阶级数量大幅减少,农村人口占全部自立人口的比例均下降到10%以下。伴随着资本主义在农村的发展,曾经作为一个阶级的传统农民迅速分化瓦解,除少部分跻身为大农场主和农业资本家外,绝大多数破产流落到城市,成为雇佣劳动者。
城市中间阶层逐渐发展。与农村小资产阶级不断减少的情况有所不同,战后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中间阶层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中间阶层在城市的人数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在资本主义走完自由竞争阶段以后,大量中小企业破产或被兼并,这是造成城市中间阶层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战后,垄断资本放松了对中小企业的管控,很多中小企业如运输、建筑、修理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还有一些大企业向不同领域的中小企业加工订货,这些企业以大企业的厂外车间或代销店形式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第二,第三产业广泛兴起。战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绝对减少,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则绝对增加。现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70%左右。第三产业的广泛兴起,为城市中间阶层的成长创造了新的条件。第三,农村中间阶层流入城市。如前所述,随着农村小资产阶级的分化,部分农业人口加入到城市居民的行列,他们大部分成为雇佣工人的一部分,但也有少部分人成为了城市的小业主、小店主等,充实了城市的中间阶层。
新中间阶层不断壮大。新中间阶层在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中,主要是指垄断组织、工商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公用事业机构等各类组织和机构中的中级工作人员。他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拥有管理才能和技术专长,处于受雇佣的地位,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又具有一定的控制权,因而具有中间性的地位。战后新中间阶层出现并迅速成长壮大,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的提高使传统的家族企业不断减少,由众多资本家投资入股而建立起来的股份公司不断增多,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运作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第二,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政府转型。行政管理型国家纷纷取代传统的政治控制型国家,在这些国家,社会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扩大,政府机构扩充,政府雇佣的各类行政人员相应增加,政府雇佣人员占全国雇佣劳动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间阶层的预见没有过时
面对战后发达国家旧中间阶层衰落和新中间阶层兴起的现实,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的阶级结构并非像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那样中间阶层越来越少、社会日益两极分化、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而是呈橄榄型社会结构,中间阶层成为社会的主体。如美国社会学家H·马歇尔认为,中产阶级将并吞下层阶级而迅速扩大。[5]181意大利学者拉比尼也说:“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中等阶级逐渐消失的预见已经破产,主张阶级两极分化的论点已不再站得住脚,即使这种阶级两极分化是趋向性的。”[5]172这些人所谓的中产阶级或中等阶级也就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中间阶层。所有这些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间阶层趋于消失和社会两极分化的观点的责难都是没有根据的。
如前所述,旧中间阶层即小资产阶级和自由职业者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大大减少,马克思恩格斯时代作为中间阶层主体的农民现在已减少到极少的一部分,大多数城乡自由职业者也降落到雇佣劳动者的地步。在过去,存在一些自己拥有少量生产资料或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自己的劳动进行经营、维持生计的中间阶层,他们以经营小块土地的自耕农和自己开诊所的医生为代表。随着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向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这种旧中间阶层已经发生了分化。除了那些已经破产并进入了无产阶级队伍的部分以外,即使那些仍然幸存并坚持下来的部分,从经济关系上说,也在向无产阶级方面演化或者具备了无产阶级的属性。传统自耕农已经一分为三,极少数上升为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大多数成为无产阶级的一部分,那些仍然在维持经营的也大多纳入大垄断公司,这些自耕农逐渐成为大垄断公司的“农业车间”的工资劳动者。与此类似,在当今社会,一个开业医生在自己的小诊所里无法自备全部的医疗设备,许多检查和化验无法在这样的诊所进行,只能是由医生开出药方后由大医院收费进行,这些医生也逐渐成为大医院的院外工资劳动者。可见,以传统自耕农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和以开小诊所的医生为代表的自由职业者这些旧中间阶层的减少正好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预见的正确性。
新中间阶层,即那些处于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具有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又部分行使资本职能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参与资本统治和剥削活动的中层职员和官员,虽然其相对数量不断增多,但这部分人在社会上毕竟属于少数。他们具有矛盾的经济地位。一方面,他们在法律上不拥有生产资料,受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国家、垄断组织和资本主义企业)雇佣,具有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另一方面,他们在经济组织和国家机器中凭借自己的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又拥有对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支配、控制的权力,具有资本家的阶级地位。这种矛盾的经济地位,表明他们具有过渡性和两极分化的现实可能性。战后,在新科技革命带动下,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然维持着强势地位,从而也惠及了这些国家的新中间阶层,使他们获得了相对优越的经济地位,甚至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收入,少数人还上升到资产阶级的行列之中。但即使如此,中间阶层的这种经济地位是脆弱的,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影响,他们也随时面临着失业的打击和重创,随时都可能加入到工人阶级的队伍中来。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两极分化简单化和绝对化,他们指出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发展变化的长远趋势,并不排除中间阶层的一些部分走向没落,而另外一些部分迅速发展的可能性,也不排除整个中间阶层的数量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国家有稳定或增加的可能性。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中间阶层处于不断地重新组成的状态[3]297,中间阶层的不同组成部分可以不断地以新换旧,这也就预示着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中间阶层在总体上不会很快消失。事实上,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已经注意到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在生产中不拥有生产资料、执行总体工人的职能和拥有专业专长、拥有对生产过程的监控权又执行资本职能的矛盾地位,这正是新中间阶层的特征。马克思通过对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分析,正确地预见了新中间阶层的这些部分必将走到历史舞台的前台,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为代表的新中间阶层的兴起是必然的事。
马克思虽然论及了中间阶层的增加,但同时他又指出在机器排挤工人而又吸收工人的两种不断交错的趋势的作用下,无产阶级仍然是“社会基础”。[2]652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分析自动工厂的基础上,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无产阶级的意义,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科技程度将不断提高,在科学技术武装下,无产阶级的素质也将不断提高,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的力量也将不断增强。在这一过程中,中间阶层的主要部分将逐渐分化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去。应该说,这正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的整个过程中一以贯之的观点。
总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中间阶层稳定发展和不断扩大的情况并没有推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中间阶层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的科学预见,它至多只是表明,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中间阶层的两极分化只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长远历史趋势,并不意味着否认中间阶层在某种条件下有稳定或增加的可能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间阶层的基本思想仍未过时,仍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对我们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具有指导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倪力亚.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周育平
C93
A
1009-3605(2017)04-0005-04
2017-04-25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中产阶层思想与湖南中产阶层培育研究”(批准号:12YBA005)。
刘保国,男,湖北仙桃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